西西河

主题:【讨论】说说支青和知青 -- 无事忙

共:💬18 🌺4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讨论】说说支青和知青

中文语言博大精深,很多字音同字不同,尤其是简称,以前有个说简称的相声,什么上海吊车厂简称上吊,开封刀具厂简称开刀,三联书店简称三叔(书)的,比如题目提到的支青和知青。

知青是知识青年的简称;

支青是支边青年的简称。

在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知识青年是指初中以上学生毕业或肄业后由国家动员、个人报名(我这里没有使用自愿一词,是考虑到确有非自愿的情况),并经相关部门批准,离开城镇居住地或就读学校,到农村、边疆从事社会生产劳动的特殊群体。

它当时的这种称谓是为了区别于社会青年。所谓的社会青年是指城镇中毕业或辍学、处于失业或无固定职业的青年群体。当时组织过这些社会青年到边疆去工作,称为“支青”,即支边青年。招募这些青年到边疆地区时一般都被告之,去了当地就是国家职工或者准国家职工(即集体职工),就要留在当地了,享受同当地兵团或者农场职工的待遇,有宿舍和工资收入。

知识青年就不同了,基本上是城市初高中学生一窝端,除非有特殊原因,我妈一个同学是跛子,我爸一个同学是独眼龙,两个残疾人没有下乡。知青下乡被告之是下乡二至三年,改造自我,然后回城就业或者参军。到了乡下,当地村干部把知青往知青点一送,算是要建设自己的家园了,知青点有的是祠堂或者仓库,有的是农民家空闲的房子,要说露天不行,不过天上的星星还是能看见的。国家会负担口粮和一定生活费的。比如上海到赣南下乡是第一年的口粮和11元生活费,当时上海知青的待遇曾让同地下乡的福建和广东知青羡慕不已,他们连这个都没有。如果到黑龙江插队,据说待遇还要高。但是第二年开始就没了,好在上海知青也能混,总算没饿死,

两者有没有差异呢,有。支青是国家职工或者准国家职工,知青则是一群下乡改造自我的学生。

支青虽然很多社会青年,但也比兵团以前的家属代课老师强多了,因此很多地方的代课老师就被支青所取代,况且支青的政治地位不变,没太多心理负担,兵团里也有部队的底子,对支青比较照顾。

知青就差点,首先是政治待遇,知青可没有国家职工的待遇,农民对知青的第一反应就是犯了错误的人,“不然为啥被赶出城市”,这个压力是最大的。其次是经济待遇,第二年的钱可是说停就停啊,幸亏知青都算是有点文化的人,当会计、老师……我妈当了农技员,我爸当了农机员。

1、社会背景有差异。“文革”前更多是经济、教育、人口失衡问题;“文革”中是全面的政治、经济危机问题。

2、政府动员“口号”不同。“文革”前主要是“支农”、“支边”;“文革”中口号多多,但“接受再教育”成为重要政治内容,且成为“知青”头上的“紧箍咒”。

3、学生“初衷”不同。“文革”前不管“自愿”或“无奈”,总还不是强制的;“文革”中虽在初期有激情主动的,但后来多为形势所迫或被强制“动员”的。

4、成分不同,“文革”前既有带头报名的团员、“干部”、“尖子生”,但多是很多因升学、就业困难而报名的,也有因升学政策出现严重的“成分论”,致使有学生即使成绩优秀也不得不选择“支边”、下乡的——我妈有个同学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到新疆去了,参加了中巴公路建设,后来到阿克苏工作,现在因为喉癌退休回上海治疗,目前已丧失语言功能,他说他小时侯最大的理想是当火车司机,退休前担任一家进出口公司的老总,但不论怎样,他们大都还是有着一种“使命感”、光荣感,这在他们的一生中都存有影响(主要指到兵团、农场及其他行业属“国家职工”的)。“文革”中知青则不论成绩、成分等等几乎全部离开城市。

5、除“文革”初期部分出现的“返城”风潮外,“文革”前支农支边支青在去向地大都相对稳定,包括思想和工作态度。他们往往生活工作在“体制”以内,也相对比较“保守”,没有“文革”中很多知青“浴火重生”的心志、勇气和精神,因此也较少涌现出“文革”知青中出现的各类精英人才。

6、国家对支青和知青的政策不同。“文革”前支青虽也有政府有意识地培养深造、选拔选调输送等情况(如对63届),但大多数没有得到像“文革”中知青那样的上学、选调,特别是大规模“返城”的政策待遇。这时,他们的身份显然不被视为“知青”,但当时管理混乱,很多支青也就稀里糊涂的变成了知青,回来了。

尽管当时把这些初高中毕业生输送到边疆地区,不少人确实被当成知识人才,但还是有很多只能是作为普通劳动力使用,这与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到祖国各地还是不能同日而语,这样的去向和使用,对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还是值得商榷的。

返城后,在很多文件或者资料中,支青被有意无意的改为了知青,原因多种多样,本处不赘述。

以上是个人对支青和知青的分析,请各位河内大牛对此提出意见。感谢我爸妈和他们同学同事以及其他知青对我的帮助,首先还是要感谢国家,不是国家,他们也不会成为知青。

通宝推:ifuleu,
家园 我父亲老家的小乡村当年闹血吸虫

考虑到知青的健康和安全,就没敢让他们下去。

农民不会对知青有偏见,相反会因为他们是文化人而高看他们,给他们多方面的照顾。

家园 可能各地区不同

赣南的某些乡村对第一批下乡的知青还是比较排斥的,因为当地曾有下放干部,当地农民的第一反应是从城里到农村来的都是“反对毛主席的坏人”,这种朴素的认识在一年后才扭转过来,毕竟知青在当地是有文化的人。

家园 这就有点胡说八道了,

所谓改造错误,只怕是你父母因为常年当知青后的劳骚话了吧。

家园 这是当地人初期的看法,当年的知青只是转述这种看法
家园 印象中后来毕业后,可以支援边疆建设或到农村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去,待遇确实不同."支边"和"下放"两个词常听到,不过"支青"这个词好象挺陌生的,"知青"这个缩写词也是改开后一段时间频繁出现的在媒体的,不知道是不是改开后构造出来的两个词汇?

家园 这个说法是错的

"知青下乡被告之是下乡二至三年,改造自我,然后回城就业或者参军。"

这个说法不是事实。

流行的说法是

“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扎根农村一辈子。”

家园 你那是官方说法,具体到街道学校的动员,可就另一回事情了!
家园 还是想当然了

你不会意识到那个年代对人的言行控制之严。

街道学校这一层,如有人在动员中胆敢说出上山下乡两三年

就回来参军就业的话,那是可以当破坏毛主席上山下乡革命

路线论处的。轻则批斗,重则坐牢。

家园 不是想当然,而是当时的实际

比如我父母那时,街道学校的公开动员确实是和中央保持一致,但是老师私下和学生说,“这是都要去的,不要太顶了,过个两三年就行了”,至于街道阿姨串门则是“总归要有一个去的,现在工厂都不招工,只有这一个去处,人在家里,街道天天来人,大家都不容易”

大家都是熟门熟路的熟人,只要人缘不错,大家都会高抬贵手,老百姓对于政治没那么热心。

家园 不错,那时一定是口径一致步调一致的。

不过知青返城工作后,知青时期是算工龄的。

家园 是的,那是后来给知青的一点补偿

许多知青,如云南建设兵团的,69,70下乡

到79-80回城。十年光阴,一无所有。没多久

又赶上下岗。所以后来在办早退,下岗时,

知青年份也算工龄。

我离开农村进厂较早,农村的年份就没有算

工龄。

家园 你父母哪一年下乡的?70年以后这么说有可能。

之前绝对不会这么说。

家园 不好意思,是老三届!
家园 不会吧?要么是你的档案中没记载或其他什么原因。

你可以去找一找。

  俺是68年下乡,71年就抽调进城到了工厂。到下乡算工龄时通知都没通知,单位直接给改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