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余则成的锄奸功劳 -- 鸥盟

共:💬188 🌺2044 🌵3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是您理解的周公吧

颜值什么的,我理解,在他那里真是在很末位的。

家园 英烈千秋!

特别憎恶毛森连孕妇都不放过的滔天之罪。

家园 所以,《潜伏》最后,余则成露出的微笑,现在看来极为悲壮.

所以,《潜伏》最后,余则成露出的微笑,现在看来极为悲壮.因为他所象征的真实历史人物,恐怕血洒马场町了

家园 我觉得劳有花只是想活着而已。

劳有花是潜伏特务不假,但是她在潜伏过程中并没有做危害的事情啊。她为什么要去山东呢?还不是为了脱离危险,过上太平的日子?活着有什么错?她在山东已经和特务组织失去联系了,她工作积极,要求入党,这是为什么?是为了弄情报吗?恐怕不是吧。她还不是想活的更好一些?浪子回头金不换,浪女回头怎么就不行了呢?

在上海她只被命令收集中共领导的出行情况,而且她到底收集了什么情报,也没有人可以说得清。想想作为一个私人诊所的雇员,她能够收集什么情报?因为刺杀陈毅这件事而枪毙她,太重了。

另外,劳有花是50年去山东的,她在山东生活了八年。在这八年中,她成家了吗?她有孩子吗?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她有家庭和孩子,她的死刑将是多么残酷的一件事啊。

家园 干这行的共产党人 以己度人 嘛

现在我们能够考虑,按常理,她只不过是想隐姓埋名的过日子罢了(她如果坦白了,可能会免死,但以这几十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少不了遭罪)

但是,既然有那么多共产党人潜伏在台湾,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在搞情报(“《潜伏》最后,余则成露出的微笑,现在看来极为悲壮.因为他所象征的真实历史人物,恐怕血洒马场町了”)。

万一她是个坚定的国民党特务呢?(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但国民党也是对“坚定的国民党”做了过度宣传的,比如“太原五百完人”(其实只几十个吧)之类的)谁敢把自己的生命安全寄托在敌人意志不坚定身上啊

家园 干特务这行那是上了贼船啊

关于太原五百完人

“太原市公安局曾于1949年对几处特务分子自杀现场进行了勘察,在知情者帮助下辨认并清理了死者遗体,出具了《特种警宪指挥处首要特务分子集体自杀报告》,确认了有46人集体自杀,其中大部分为特务分子,也有几人并未担任公职,是因为被胁迫或其他原因而与自杀者同归于尽的。”

虽然没有五百,但五十是差不多了大部分为特务分子”,基本上在特务系统里挂了号的,在TG眼里都是死不悔改的国民党死硬分子(反过来,国民党心目中的“完人”),敌人不投降就叫他灭亡

什么?被抓住了才交代.....那个只有军人才享有战争法保护,间谍不算

家园 虽然牺牲惨烈,但一定留下了火种,比如宋允生同志

虽然牺牲惨烈,但一定留下了火种,比如宋允生同志。根据《绿岛揭秘 : 一个传奇囚徒的采访手记》...绿岛还曾关押着解放军华东军区的情报人员宋允生。宋于1950年11月由香港潜入台湾,为恢复曾遭破坏的中共台湾地下党组织。宋遭逮捕后,坚强不屈,始终未供出中共核心秘密。宋被关进绿岛后,坚贞不屈。后宋允生被我方用俘虏的国民党情报人员换回。这些信仰坚贞人,不更如绿岛高耸的奇石,何能不令人心生敬意!

可歌可泣!!!

家园 劳有花的被捕,根源不在于“积极上进”

作为特工人员,尤其是在抗战期间有着出色表现的劳有花,不太可能得意忘形到小觑tg办案人员的能力。台湾指派她来为刘全德刺杀陈毅打下手,客观上是对劳有花素质和能力的一种肯定。

第一,劳有花入党的原因

在刘全德被捕后,劳有花凭其敏锐的直觉逃回了山东。她也预感到简历的问题可能会在将来导致自己被捕,所以她在煞费苦心修改简历的同时,为自己找了可靠的证人——她的表妹,后者的丈夫是解放军团级干部。

劳有花这样一搞,无形中把自己的客观政治表现要求提高了一截;否则,如果她的政治表现如果和表妹、表妹夫的身份反差太大,很容易引起别人的猜疑。再加上她是当时难得的知识分子,在一些平日的活动上不得不表现得积极一些。此外,还要加上她自己心虚的缘故。所有这些,导致她平时不想“积极表现”都很困难。这样的话,几年下来,组织上考虑她的入党问题,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换句话说,我觉得入党的最初源动力,可能不是劳有花本人多么积极入党,更有可能是被当时政治形势所迫下的一种半推半就。

第二,劳有花的被捕

在战略上,劳有花的被捕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牵涉进刺杀陈毅这样的大案中,遇到做事情认真到家的tg这样的对手,劳有花的唯一的出路就是自首。

家园 最讨厌不识数的人......
家园 看帖不认真,回去从头看。

新人,可以理解。

劳有花在上海的最后一个隐藏点是:卢家湾一家私人诊所。而毛局长掌握的是最早的地址:留德医生的诊所——TG就是从这里追到工厂断线的。

卢家湾的这个地址她和她的顶头上司知道,但劳有花不知道台湾的毛局长不知道。密信是顶头上司转的,所以她能够收到,但派杀手显然是要直接联系劳有花,就给了“留德医生的诊所”的地址,这样她躲过了最初的追捕。她认为:留德医生的诊所——工厂是安全的,但却是已经暴露的,阴差阳错,多活了8年,值了。

另:其实漏网的还有劳有花的顶头上司,只是Ta应该没有参加这次暗杀行动。

家园 报纸上说了她的某个名字和地址
家园 看了诸君的分析,我想到另一个方面,敬请指教

我的这部分文字,不再阐述劳有花的“可改造性”,只是谈论潜伏和反潜伏的话题。

几位兄台的分析很深入,而且随着参加分析的人越来越多,分析的越来越全面,所谓集思广益吧,(这也是网络的伟大之处吧)。但是是否还有一种可能性?

我们的讨论和分析,其资料基础,完全来自于《啄木鸟》杂志的《尘封档案》,作者 曾洁。

首先《啄木鸟》杂志是公安部主办,,信誉度很高,应该说资料的真实性是非常可靠的。而且,此案毕竟时隔日久,现在既然公布出来,《啄木鸟》编辑部和国安部门是有把握的:不会因本案的曝光,而泄露出我方隐蔽战线的工作手段,也不会暴露出我方在这个案件中所涉及的隐蔽战线的战士。(当然,换句话说,直接接触本案的当事人、见证人,恐怕都不在了)。而且,本篇《尘封档案》能刊登出来,除了市场因素外,主旨应该还是强调:“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

但是,凡是涉及秘密斗争的案件,即便公布出来,恐怕不会毫无保留的公布所有细节,古今中外概不能免。这一点我是完全理解的。从关于劳有花的这篇《尘封档案》来说,文笔冷静,细节精致,我冒昧揣测,作者曾洁本人很可能有隐蔽战线的工作经验的。那么,不管是上级的要求,还是作者的工作习惯,都会在字里行间遵循“保密”原则。也就是说,本案的一个、或者几个关键环节,并没有出现在文章中。而这个环节、或者说这几个环节的缺失,恰恰会使我们的推导产生困难、甚至矛盾。

我曾转载的一个观点:劳有花的暴露来自海峡对岸我方的余则成,有兄台提出了反驳意见。我觉得,此观点可以引申为:我方反间人员在调查劳有花时,不仅仅是依靠刘全德的供词,和走访劳有花接触过的人员,而且还查询了缴获的军统、保密局档案。询问了认识她的、不认识她但听说过她的军统、保密局同事。这些同事,或者被捕,或者投诚,或者就是我方的余则成,甚至海峡对岸的余则成都提供了资料。我方反间工作人员下的功夫,恐怕远远比文章中显示的多。比如,我所强调过的劳有花“善”的一面:写血书要求上阵杀敌的细节,可能是存在于军统对工作人员的秘档中,或者她的同事知道这件事的。文中的“据说”两字,其背后恐怕很复杂的.

这样看来,劳有花的暴露,可能不仅仅是她为了入党而写的简历,而是各种因素在58年那个时间点上同时爆发出来了。无论如何,劳有花潜伏了八年时间,从一名特工的角度来说,的确不简单的。比如,除了她自己和她的表妹,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她有这个表妹!(这是个文章叙述中的漏洞:我方人员没有查询她的亲属关系吗?不可能啊。当然,一开始没有被破获,而她后来就不再做谍报、破坏工作了,就更不会暴露了)。这也支持了鸥盟楼主的论断:我方反间人员认为她的确有本事,太危险,必须处以死刑。但实际上,她很可能只是想活下去,已经放弃特务生涯了。

由此我联想到台湾马场町上牺牲的那么多先烈,不由悲叹:如果这些先烈能更多的掌握当年我方特科的战斗能力,或者像劳有花那样思考潜伏的策略,会避免多少牺牲啊!

我冒昧揣测,我方情报和反情报部门,很可能会把劳有花一案作为内部的培训教材的。从情报人员可以从劳有花的案例中学到哪些潜伏技巧,到反情报人员怎样减少漏洞,挖出敌方潜伏人员,都会有很大启发吧。

家园 看了一眼毛森的回忆录,他可真敢写

外链出处

写到上海被捕之后,那真是虎躯一震,菊花一紧,王八之气厕漏,特高科科长纳头便拜,毛局向前紧走两步,双手扶起科长,大家哈哈大笑,谈笑甚欢,从此展开愉快合作。

原来弟兄不是投敌,而是被捕之后,打入敌人内部了。

家园 感觉扣人心弦的程度,《潜伏》高得多,毕竟余则成战斗在敌人

感觉扣人心弦的程度,《潜伏》高得多,毕竟余则成战斗在敌人心脏啊

家园 看过陈恭澍的,实在是失望

行动之王,名不副实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