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话67 :自带干粮的五毛 -- 井底望天

共:💬690 🌺5350 🌵18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6
下页 末页
家园 呵呵,阁下用具体历史反驳这样的幼稚言论真是酣畅。
家园 向政府邀功的
家园 自带干粮的五毛

往往是理想主义者,一堆理想主义者里出几个现实主义混合物,那就问题大了。

井大这篇的意思,我猜是向某些人喊话,不要搞得很多人自带干粮出来,出来就标志着分崩离析的时候快来了。

家园 曾国藩懂什么儒家哦?身体发肤父母授予,儒家信奉的孝何在?

这个顶着猪鞭子屠杀自己同胞的所谓儒家根本就是条满狗而已。孔老二王阳明都不会认为这个狗是什么儒家。

满清从来就没有得过人心,反清复明贯穿整个满清267年。

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一个就在于还没成大事,就开始内讧。这个是最大的败因。

二个在于洪秀全缺乏足够的素质。头脑熊了,就决定成败了。

三个在于统战政策基本上没有。没有及时调整政策最大的团结汉族军民。左宗棠好像都投过太平天国,真是历史的遗憾。如果左宗棠能被洪秀全重用,满清就是蒙元第二。

对比哈同样定都南京的朱元璋,也是以明教起事,可朱元璋不愧为五百年一出的英雄,楞是能在地利环境极端恶劣的情况下荡平群雄,驱逐鞑奴,复兴中华。

家园 现政府外丧国权了?打仗失败了?割地赔款了?

这个类比,好像还是要说明白一下理由。不该只有中宣部被诟病吧。

家园 这里突出说明,不是来自中央的粮饷

所以戏称“自带干粮”。

当时如果官军协作得当的话,是可以把太平军剿灭的。

家园 由此可见,社会流俗之害人,任何时代可见。

比如现在,以在舆论中骂ZF骂社会为时代风尚,社会上认为那是相当时髦的事情。就像西方社会挺ZD,相当时髦一样。

家园 所以说,中国例外论,中国是异类

古代世界残留下来的多民族帝国,近代世界产生的殖民帝国,在20世纪都垮台了,唯一能保存了基本领土和人口(包括多数非主体民族人口)的,就是中国。

所以,用民族国家概念无法理解中国的存在。

我甚至有一种感觉,中国的立国根基和美国更为接近,在于一种地缘基础上的理念认同,而非血缘意义上的民族认同。

家园 这一点恰巧是特殊

就是中国用西方所谓民族国家的概念,去装文明国家的酒。

老有西方人感叹,China is a civilization pretended as a nation state

家园 太平军早期纪律很严明

客家人这点很厉害。

开始很多三合会和其他海盗想加入,但是严明纪律和清教徒教规太严,只有罗大纲呆了下来。

真正的纪律开始涣散,是在湖南和湖北大规模扩军之后的事情。

家园 太平军失败的原因简而言之是因为其是首倡

纵观中国历史,历代王朝的兴亡都或多或少与农民起义有关,但考究起来,却是所有的第一次农民起义都是失败的,无论其面对的中央政府是如何的腐败无能,国力孱弱。——没有几乎,而是全是。

为嘛呢?

盖人家再穷再无能,也好歹是个中央政府,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管如何,从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人才的储备和各方面的配置都是草创而豪无执政及管理经验的农民义军所不能比的。而且仅就军事角度来说,毕竟人家还是正规军,当然奇兵能致胜,但那是爆冷,治军还要讲究“正合”,而这往往就是刚刚放下锄头的义军所欠缺的短板。拿太平军来说吧,诸将不可谓不骁勇善战,舍生忘死,但发生内讧固然可归结于某个人的利欲熏心,但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看,那就是各种管理制度的缺失造成的,所以陈胜吴广死于内奸庄贾,黄巢败于朱温,而李自成败于刘宗敏,洪秀全困于杨秀清,一桩桩看是孤例,但其中就没有脉络可循吗?

但首义却又并非毫无意义,一是戳破了纸老虎的那层纸,让普天下英雄豪杰壮了胆,觉得煌煌朝廷不过如此,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项梁刘邦数十家立马风云四合;二是沉重给了朝廷致命一击,使得后来者可以面对残破江山轻松搞定,太平军虽然失败,但满清政府也是因此一病不起,武汉起义才可如此轻松,连孙黄都觉得太快了;三是训练了革命队伍,前人失败的和成功的经验使得后人掌握,为下一次的成功做好了准备,例如八一和广州起义的失败,启发和教育了以老毛为首的一大批人到农村去,上井冈山去。

家园 对,都是文化认同。
家园 哦,明白了,谢谢指教

感觉井大格局降低了,后文是什么?

家园 那是西方民族国家的理论支持不了对中华体系的解读。不是中国

想钻进去西方的概念体系。所谓China pretend的概叹不实事求是。

事实上,西方的很多社会学理论都是不能支持对中国现实的解读的。但是社会科学口的人,老想要削足适履,硬把中国装进去。比如说,封建社会论,根本就是说不清楚的问题。说不清楚是因为指导解读的理论就是错的。错误的坐标系,怎么绘制出清晰的图画。

家园 原因比较多

其中两大原因。

第一个就是冯云山被当地民团抓起来送官,给押送回了广东。洪秀全不得已回广东,去营救。所以在最关键的组织成长时期,两大领袖都没有在现场,导致了派系力量蓬勃发展。尤其是杨秀清是一员猛将,但是不能进政治局,是不是?

第二个就是不应该在天京建都,应该一直打下北京,而不是装模作样,用一只弱旅北伐。那个时候的太平军士气,得到捻军相助,还是有可能把满清打回东北的。

其他的因素,就是基督教的中国化还远远不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