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科普贴:炮弹上的标记文字怎么看 -- 砖家

共:💬69 🌺37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重复使用是在战场上直接用

战士自己换上底火和药包,继续用,还是要回厂加工一下,再运回来?

家园 要回厂

因为发射过的药筒多少有轻微变形,要回厂检验变形量有没有超限,有没有裂纹等。

而在战场上,因为弹头和药筒是一比一的,所以也不需要自己动手,因为有足够的新药筒。

家园 架退炮和管退炮不一样啊

架退炮皮实的多,管退炮复进机坏了的话复进不到位用都没法用了,回头我找两张复进不到位的图片你一可就知道了 至于鬼子用架退炮那手段全世界都那么用啦,有坡利用坡没坡可以自己造

家园 俺是抬杠拉。

  就限在兄弟连这件事,破坏了任何部件,只要能让它在几个小时内没法瞄准射击就行了,哪怕是卸掉一个轮子。

  但从一般说来。炮管还是最重要的一个部件。没有之一。炮管能用,就怎么也能想法修复了应急用,炮管用不了就什么招也不用想了。

家园 引信要在射击之前才装吗
家园 这才是真正的专家,支持!

这才是真正的专家,支持!

家园 要看是半备弹还是全备弹

半备弹的引信在包装箱内没有装到弹头上,而是在一个圆柱形金属小筒内密封包装。全备弹的引信则直接装在弹头上了。不论是半备弹还是全备弹,射击前引信都要装定,就是确定是空炸、瞬发、短延期还是厂延期。

家园 铝的作用主要不在产生火光吧

从上往下,弹体中部定心部上方写着两个字“梯铝”,这是弹头内填充炸药的名字,根据超级大本营论坛内高人提示,130加农炮榴弹内除了TNT炸药作为主装药外,还装有含铝粉的烟火强化剂,铝粉燃烧能产生火光,便于观察弹着点。
比如传统的以TNT为主要成分的炸药,比如Torpex(42% RDX,40% TNT和18%铝粉)和Tritonal(80% TNT和20% 铝粉),铝粉的作用主要是延长爆炸事件和提高爆炸威力。

家园 关于塞紧盖

塞紧盖是什么材质做的?为什么要“盖上紧塞盖,装填”,难道这玩意也可以燃烧?如果不能燃烧,岂不有可能会在炮膛里残留或者损坏膛线?

是不是有误,在装填前要去掉塞紧盖?

家园 防潮盖是塑料做的,射击前要拿掉

但是防潮盖下面的紧塞盖不能拿掉。紧塞盖的作用是在小号装药的情况下(这个时候药筒内的药包少)让药包固定在药筒内不上下窜动,同时保持必要的初始膛压。紧塞盖是用可燃材料做的,会在发射时烧掉。

家园 你说的是梯铝混合炸药

但是130榴弹还有100高炮空炸榴弹内装的“梯铝”并不是指混合炸药,而是指在弹丸尾部有一部分铝粉烟火强化剂。

家园 你说的铝粉烟火强化剂我明白了

那部分铝粉应该是独立分开的吧。但是我没法同意这一点:

但是130榴弹还有100高炮空炸榴弹内装的“梯铝”并不是指混合炸药

“梯铝”应该就是Tritonal的译名,是来自“TNT(汉译“梯恩梯”)+铝”,也是

Tritonal的本意,即来自“2,4,6-trinitrotoluene(TNT)”和"Aluminum(铝)"两词的组合。

家园 【杠上开花】一炮放出去,搞不好会翻个仰面朝天?

那就躺着再一炮放出去,搞不好又会翻过来立正站好呢?

家园 是针对炸药氧平衡做的优化

TNT爆炸中反应放出的氧气是过量的,爆炸以后会有多余氧气剩下,为了提高炸药的总能量就可以加入还原剂,其实加上石蜡或者柴油什么的也可以,只是铝粉的能量密度高,所以很多加的是铝粉。

家园 TNT的氧平衡是-73.9%!

TNT爆炸中反应放出的氧气是过量的

这话错得没法再错了。楼上要是信口开河的话,那么即便手头没有工具书,google一下都用不了一分钟,就连wiki外链出处都有TNT爆炸的方程式:

2 C7H5N3O6 → 3 N2 + 5 H2O + 7 CO + 7 C

2 C7H5N3O6 → 3 N2 + 5 H2 + 12 CO + 2

爆炸以后会有多余氧气剩下

这让TNT爆炸剩余的氢气、一氧化碳和碳等待氧化物质情何以堪……

一般硝铵和TNT混合(如Amatol)才主要是出于氧平衡的考虑,因为硝铵的氧平衡为+19.99%;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硝铵更容易引爆,而TNT则比较难——TNT曾作为衡量不敏感指数(Figure of Insensitivity)的参照物,其FoI为100。

至于铝粉的作用,在R. Meyer等编的Explosives一书中已经有很全面的表述,无需我赘言:

Aluminum powder is frequently added to explosives and propellants to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 The addition of aluminium results in considerable gain in heat of explosion because of the high heat of formation of aluminia (1658 kJ/mole, 16260 kJ/kg) leading to higher temperatures of the fumes. Aluminium not reacted in the detonation front might be oxidized atmospheric oxygen to induce “post-heating” in the fume zone and to increase the air blast or even to initiate a delayed secondary explosion.

R. Meyer, J. Khler, A. Homburg, Explosives, 6th Ed., Wiley-VCH: Weinheim, Germany, 2007.

通宝推:青木堂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