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茗谈(四十)-1 -- 本嘉明

共:💬82 🌺123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6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说得很对

但老尼在WASP东林党眼里,就是个阉竖,哪里及得上小开们的风度翩翩。这个演戏,

是指讨女孩子欢心之类邓小闲而已。

家园 原来如此~

多谢

家园 茗谈(四十)-8

(一)

水门事件中,<邮报>的中流砥柱,就是凯瑟琳和布雷德利。这对搭档,在“五角大楼文件事件”中就宣告登场。但一家首都最重要的报纸(外加几个小电视台和<新闻周刊>)掌握在一个私人家族手里,有点令人担心。凯瑟琳这个杨排风,万一哪天再风风火火起来,硬跟大多数员外的利益拧巴,那也是有点恐怖的。

法制法制,自有法律去治她。到1971年,问题摆上台面了,从继承税看,等凯瑟琳的儿子唐纳德接受这个私人企业时,可能付不起继承税。这还是将来了,眼门前,还有营运中的现金不足问题。

总的一句话,要改制。谁不改革谁下台。

凯瑟琳有强烈的家族观念,不想把报社向公众资本开放。但在客观逼迫下,在BIBEE等出身华尔街的老朋友老臣子的劝说下,不得不开门揖客了。

报社派驻华尔街的金融问题专家,纽约记者站的PHIL GREER对这个前景严重悲观,他太了解那些银行家了。他们只要报表和成本核算------总之就是利润------报社的编辑跟流水线上灌香肠的工人,是没有区别的,反正都是坐家,剩余价值的一个创造单位而已。编辑们或许为一个好点子所激动,一拍脑袋就在阿根廷开个记者站;当广告商要求出一篇“软性报道”或者修改某篇报道里对他不利的消息时,布雷德利通常会跑出他的办公室,骂骂咧咧用大巴掌把老财们扇走;伯恩斯坦或许以前还有机会拿着报社的信用卡吃遍弗吉尼亚,最后用篇好稿子搪塞过去。但守财奴们不看重这些,无所谓一个有特色的报纸。

他们只要利润率。15%?太低了!

股票上市后,某个月编辑们可能很满意,出了好几篇够腕儿的头条。但董事会上,纽约中环来的董事在敲桌子:雷班衰仔搞魅呀?跌咗!

(二)

电视的威力,实在比报纸大太多。但很多杂志被电视打死了,为什么有些报纸还苟存性命于乱世?

电视太浅薄,太浮躁了。一篇好文章印出街,读者可以击节赞叹,反复阅读,慢慢咀嚼其中的深度。电视新闻呢?BLABLA一风吹,谁去录下来再看?你做个试验,看电视看到7:13分的时候,还记得7:01的新闻联播说了啥?

而杂志呢,又要卖得贵,又不能天天出,太矫情太迟钝了。

但报纸想生存,自己也要努力。一家报社,我看应该像民国年间的晋商小铺头,小本经营,家族相传,不求暴利,有个大家庭的氛围,那才出细致活儿。

但世界在前进,报社免于被挤扁的办法就是做大,去挤别人。而做大了,原来的管理方式,成本控制,经营宗旨,都要改变,努力向卓别琳的<摩登时代>看齐。编辑记者,逐步沦落为富士康的普工,流水线上冷冰冰的零件,也是很可能的。

(三)

晋商小铺头,需要一个掌柜的(职业经理人),这当然是布雷德利。

首先,他在心理上即便没有征服凯瑟琳,至少也没有被凯瑟琳征服(凯瑟琳极不喜欢怕她的男人);其次,他用一种外表看来现代,时髦,冷酷的方式管理报社,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在“急躁”包装下的老式的“一臂之内”的亲力亲为的管理风格。第三,此前的<邮报>报社跟别家一样,讲究事件的是非曲直,而布雷德利则超脱于是非,只看重事实。

布雷德利于1965年11月当上主编,1968年马丁-路德-金遇刺,华盛顿人口中70%是黑人,立刻全城骚乱。<邮报>的摄影记者拍回来一张照片,白人店主带着儿子提着枪保卫铺子。太好了,太NB了,“头版!”布雷德利喊。“不行!”老资格的编辑吉尔布特奋起捍卫PHIL时代留下的规矩:绝不真实报道种族冲突,那是煽动!

两个人头顶着头,狂呼乱叫。目击者们承认,看起来布雷德利会用左手叉住吉尔布特的脖子把他顶到墙上,然后右手用桌上的图钉把他钉在那块儿。

最后,照片上了头版,只不过尺寸缩小了一号。

布雷德利就这样如臂使指地摆弄整个报社,如同学龄前儿童摆弄乐高玩具。

相比起来,<纽约时报>更大,更像现代工业企业;而<邮报>小而活泼,更富人情味。

但,华尔街不喜欢这个。这个男人也不好控制。

于是,黄金搭档被一一击破,首先屈服的是凯瑟琳。

(四)

报社是要赚钱的,而且也一直是在赚钱的,虽然家族并不刻意扩大利润,表面看就像在毫无进取心地混日子。但华尔街资本一介入,一切改变。别的报纸有20%的利润率呢,我们太少了,少了股价就会跌。

注意,不是亏钱。赚少了,股东也不满意噢。

<邮报>的改制,好有四比,是:

老师下海,超女驻唱;胡子起义,团员入党。

------总之,脱胎换骨啊。

水门事件大胜,给<邮报>带来了过度的荣耀和魅力。大批最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挤破头要进来,但是,高潮已经过去,归于平淡了。

报社内部,其实始终有一股张力,有不满情绪。布雷德利刚来时,报社不断扩张,随时有新职位,有新的项目。等到了水门期间,又是那么紧张和惶惶不安,仿佛随时会有两百个农民工冲进报社来强拆。这一段,团结紧张的气氛掩盖了矛盾纠纷。

等到繁华过去,布雷德利不由得兴味索然,原有的矛盾浮上台面,而华尔街力量又激发了新矛盾。进入1970年代后,由于以前美国国策的屡屡失误,国穷财尽,美元贬值,通货膨胀,报社的利润率也降到了9%,华尔街不高兴了。银行家们并没有把报社看成一个完整有生命气息的活物,而只是印钞机而已。

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小知识分子糊稀泥了,有些事情,要用华尔街的方式解决。

这就是压成本。

西方的工会,有一个大杀器,就是阻碍技术进步。因为技术进步,要求两点:一,工会员工要不断自我加压学习;二,新技术大量裁减劳力,导致失业。

<邮报>的印刷厂,是工会把持的,一直坚持老掉牙的手工排字,而<邮报>管理层也一直畏惧工会,睁眼闭眼。这使得报社的主要成本------印刷成本------异常高昂。这种情况下报纸还能有不错的盈利,写稿的那帮爷也真不是盖的。1974年下半年,<邮报>终于决心引进冷排(照相排版)技术,并因此同印刷工会冲突,导致印刷工人罢工。

由于罢工工人捣毁机器,引起记者们的反感,记者所在的工会,报业协会,投票不支持罢工。于是最后以报社资方的胜利而告终。

华尔街的铁血,立竿见影。工潮前报社年盈利1300万美元;到仍有断续罢工的1976年,达到2400万;1977年,3500万……

现在,再没有人说<邮报>报社是温情懒散的,一群郊游的布尔乔亚了------他们被改造成了普鲁士步兵团。大批的老人马也在这阶段离开了报社。

凯瑟琳没有时间讨好新闻工作者了,那本是她的上帝。

她忙于讨好华尔街。华尔街资本正在根本性地改变报社,改造成高效而平庸的某宣部复印机。原来那个别样风华,在水门事件的沧海横流中遗世独立的《邮报》,已经死了。

资本对臭老九们的“洗澡”,跟干校对他们的改造,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慢一点,温情脉脉一点。

终于有一天,华尔街告诉太后娘娘,是时候了。

是时候做两件事:新君登基,摄政退位。就是唐纳德接过老娘的枪,布雷德利交出主编的权。

彻底平庸化。《邮报》无可挽回地走入没有楞角的中年。

(五)

相比起来,《邮报》还算好的。〈时代〉则走向了“废柴化”。

〈时代〉其实一直不怎么大卖赚钱,公司早期的盈利成功,主要得益于〈生活〉杂志。但在电视业的冲击下,以照片取胜的〈生活〉在卢斯去世前已经奄奄一息,在最后一次努力推销中,卖到15美分一期,是净成本的一半价格。公司必须多元化,因为杂志越卖越亏钱。

其他新闻集团的对策,是抓新的新闻行业,而时代公司则无意间跳出了新闻行业。

在1952年,公司收购了EAST TEXAS PULP(东德州纸浆公司),购买的理由几乎是荒谬:以防将来纸张成本上升。一失足成千古恨,到了1972年,时代走得更远,同TEMPLE INDUSTIES 公司合并。

TEMPLE INDUSTIES是一家德州东部的木材公司,这合并可以保证自家纸浆公司的原材料。既然在1952年失足了,那么现在再接再励也很正常。不正常的是,这家木材公司太大了,它拥有超过40万公顷的德州松林。你说你好好一个〈时代〉,要40万公顷的劈柴干嘛?!

劈柴们的加入,使新公司一半以上的利润,来自于牛仔们毛利颇高的林业。这是一枪爆头,一个媒体企业,可以有其他的多元经营,但那个媒体(这里就是〈时代〉杂志),必须永远是长子,是核心。文化事业是个很骄气的产业,“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你得哄着它。ARTHUR TEMPLE 这个西部牛仔最初几年虽然对东部的知识分子们(时代公司在纽约)保持尊敬,但文化人那酸不拉叽的调调儿,加上赚得木有老子多,新公司根本无法长期保持权力平衡,强势的牛仔渐渐把持了权柄。好,现在公司有木材,有纸浆,我们董事会当然坚定支持下游产品的跨越式发展。

你说最终产品是印成杂志?有病吧,杂志能卖几个钱?能用几垛柴?俺们看中的是~~~~

1978年,时代公司以二亿八千万美元收购了……YOUTUBE?拜托,那时连AOL都木生出来呢。俺们收购了INLAND CONTAINER CO.,一家纸箱生产厂。

在外部世界眼里,到今天〈时代〉似乎仍然是美国金光灿灿的巧实力(不如“巧克力”那么好吃),其实那是吹的。〈时代〉杂志在公司里的地位,是童养媳化,废柴化------而且以我的阅读体验,有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

所以,将来“玖龙纸业”同德州林业结盟之余,顺便拥有〈时代〉杂志,我是一点儿也不会奇怪的,玖龙的意图,分明想要确保稳定的废纸来源嘛。

(六)

这个世界,其实蛮清楚的,如果大家都不要脸了,赤果果只讲赚钱的话,中国和美国,真的不大好分强弱了,你还牛个屁啊。

所以赵姨也好,小盖也好,盖茨部长也好,都讲别的了,这一壶不敢揭盖了。

通宝推:走一走看一看,天狼星,
家园 时代不是变成时代华纳了吗?
家园 呵呵,说书时间到,本大的书要花
家园 老萨躺着也中枪啊

------这地上到处是萨大的坑,市政局也不来管一管。

家园 说&quot;战略紧绷”不通俗。不如用“资金链紧张”好理解。

再恶化就是“资金链断裂”,那样一个很好的还在赚钱的公司也可能被迫破产!

尼克松通过访华避免了恶化,苏联在阿富汗没做到这一点。

家园 是,时代公司后来跟德克萨斯省林业局离婚了

你说这么个书生,倒插门嫁到西部乡下,确实不妥。

这段不堪回首的婚史,大致是这样的:

1)1952年,时代公司收购“东德州纸浆”后,成立了EASTEX PULP & PAPER CO。,合资三方是时代,东德州纸浆,和休斯顿石油公司(该石油公司拥有67万公顷松林)。1956年,时代购买了休斯顿石油公司50%的股份。

2)TEMPLE公司是一家私人企业,同时代公司合并(MERGE)时的掌门人阿瑟,是创办人YHOMAS的孙子,咄咄逼人的西部牛仔。合并后,TEMPLE INDUSTRIES同EASTEX组合成新公司TEMPLE-EASTEX INC。,时代杂志在整个新集团公司里的营业额只占1/4,逐渐演变为原时代公司“被收购”。

3)1983年,经历十年婚姻后,时代媒体方面(东部派)决定离婚------林业更有利可图,使得东部文化人不得不被德克萨斯省林业局的丘八们牵着鼻子走,忍无可忍了。

这是一次剥离(SPINOFF),新的林业公司就是TEMPLE-INLAND INC。,时代公司出售其拥有的TEMPLE-INLAND的普通股的90%,其余在之后5年卖清。

分家时,TEMPLE-INLAND包括原来的TEMPLE,EASTEX,INLAND三大公司和一大批相关工厂,可见牛仔们在时代集团的招牌下多么善于抓住机会折腾,跟“俏江南”抓住大S折腾,应该是差不多的。

当然时代公司置换资产得到的收益也很好,算是青春补偿费吧。

时代公司对于这段伤心往事,有点遮遮掩掩,嫁到农村毕竟很掉价(造纸是重污染,这几大公司都有被ZF罚款的前科)。

不过经不起咱们八卦。

家园 金融资本一家独大的话

短期对经济的活力会有刺激作用,但时间长了,会扼杀企业和社会的生机和创造力,裹挟人类堕入深渊。

可惜米国模式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市场,被一些人奉为葵花宝典。

家园 资本控制传媒的手段果然厉害

不但要盈利,还要高盈利率。这是挖传媒业的根啊

家园 恭喜本大得宝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家园 2012年10月,两个新闻

1)《新闻周刊》宣布,到今年年底最后一期出版后,自2013年元旦起,不再印刷出版纸质杂志,以后改为网上杂志。这等于是半停刊了,人员也相应裁减。

2)《NewYork 时》报的前出版人,Arthur Ochs Sulzberger苏兹贝格,于9月30日逝世。他就是一手领导了“刊登《五角大楼文件》”事件的当事人,凯瑟琳-格拉汉姆的同一战壕里的战友,而且是带头大哥。

说实话,今天的纸质媒体,苦不堪言。《福布斯》,全年订价原为150加元,2013年打折为49加元;《彭博》,全年原价130加元,打折为20加元;《时代》我明年不再订了,估计也差不多。《多伦多星报》已经在车站免费派发了,可见订阅数下滑之大。

家园 今天要公正地说一句

这两报都把最敏感的那部分原始资料抽掉,然后才编写报道的。从这一点上说,他们也尽了企业公民的爱国义务。只不过他们是凭自己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标准来判断哪些该登,哪些不该登。而白宫和五角大楼的屁股,显然跟他们不一样。

非常有趣的是,2010年维基漏油的阿桑奇得到了美军士官曼宁提供的五角大楼关于阿富汗战争的数十万份文件后,由于没有基本的人力和专业的新闻素养,因此求助于三大媒体,无偿把原始材料提供给他们,由他们自由选取,避免撞车,严格处理后,同步刊登。

这三大媒体,是英国的《卫报》,美国的《纽时》,德国的《明镜周刊》。

2010年7月25日,三家同步推出,《纽时》有6页篇幅的报道,《卫报》14页,《明镜》17页。

家园 华邮的落幕

仿佛又见一场《霸王别姬》。

贝索斯(贝佐斯)对《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的收购,促使记者们急于破译其中的象征意义。这位电子商务的先驱可以说是美国最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家,身价达到250亿美元。这位Kindle的发明者从一个收入、员工和影响力不断缩减的纸媒业务中看到了什么?

纸媒行业如今严重缺乏自信,因此对新进入者既有猜疑也有希望。记者们质问贝佐斯是否有自己的“议程”。他们审查了贝佐斯的政治捐款,怀疑他是否会利用《华盛顿邮报》来游说较低的互联网销售税率。

其他人将贝佐斯视为数字时代的救世主。当年曝光“水门”事件的《华盛顿邮报》明星记者、如今头发花白的鲍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和卡尔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谈到了新闻报道的复兴。伍德沃德激动地说道:“设想一下,有人进来说,我们把投资增加一倍,增加两倍,增加许多倍。”

担忧和希望都可能有所夸大。贝佐斯援引在1933年买下《华盛顿邮报》的尤金迈耶(Eugene Meyer)的话称,这家报纸要对其读者、而非所有人负责。贝佐斯同样坚信,他对解决纸媒业在数字时代的问题没有什么神奇的办法。

迈耶作为一个伟大王朝的仁慈创始人而被人铭记。他的女儿凯瑟琳格雷厄姆(Katharine Graham)在“水门”事件期间捍卫了《华盛顿邮报》;他的孙子唐格雷厄姆(Don Graham)担任华盛顿邮报公司(Washington Post Company)董事长;而贝佐斯表示,他将让第四代出版人凯瑟琳韦茅斯(Katharine Weymouth)留任。

然而,在“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期间收购破产的《华盛顿邮报》的华尔街富豪迈耶,确实有他自己的“议程”。他的妻子写道,报纸将提供“一个绝佳机遇,让迈耶在新美国的成型阶段发挥重大影响力”。

如今报纸损害的声誉远远超过它们增色的声誉:问问山姆泽尔(Sam Zell)或布莱恩蒂尔尼(Brian Tierney)有关《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或《费城调查者报》(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的情况以及它们是如何从被收购走向破产的。请求别人背上负担的格雷厄姆家族,正在追随钱德勒、普利策和奈特等传奇式报业家族的脚步。

现在几乎没有家族所有的报业集团了:威廉兰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的后代受到私有结构的保护,而且他们明智地将业务多元化,创办ESPN等企业;同时,拥有《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超级投票权股份的苏兹贝格家族,于上周末卖掉了更多的“传家宝”。他们出售《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所得的7000万美元,比其承担的养老金支付义务还少4000万美元。

外链出处

别的不多说了,看看别人如何评论吧。

《华盛顿邮报》即使不能给(亚马逊的老板,邮报的新东家)贝索斯带来立竿见影的变革,能够与《华盛顿邮报》的CEO、也是贝索斯的老朋友唐-格雷厄姆有着资本层面的合作关系,这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格雷厄姆也是一个重视长线操作的资本家,Facebook的扎克伯格至今仍然感激格雷厄姆当年对他的帮助和指导。格雷厄姆曾经主导《华盛顿邮报》推出社交领域的新闻阅读产品Trove,它打败了《纽约时报》的同类型产品News.me——后者已经宣告失败,而Trove有着Facebook的数据支持,仍然保持着相当不错的势态。《华尔街日报》有一个著名的“波纹理论”,指的是一篇新闻内容的产生如同投石入水之后引起的波纹一样,可以一层一层的反复销售,只要媒体布局足够全面:“道琼斯可以把这个新闻通过道琼斯通讯社、华尔街日报网络版、CNBC电视频道、道琼斯广播、华尔街日报等7种不同的媒体卖7次。”以往,只是拥有亚马逊的时候,贝索斯只能“承接”内容而缺乏“改造”内容的动力,但是有了《华盛顿邮报》以及格雷厄姆家族的支持,贝索斯的手可以伸得更远。

  理智的讲,贝索斯和亚马逊也许不会真的重金投入内容生产领域——这种工作还是留给默多克这种传媒大亨来做比较好,亚马逊继续搭建数字出版和内容发行的生态,其股东也乐于见到贝索斯在不会给亚马逊的财报数字带来风险的情况下,通过玩票的形式去测试报业转型的可行性,一旦成功,则是亚马逊之福,若是失败,那就是贝索斯的自讨苦吃——既然贝索斯花的是自己的钱,那么似乎华尔街也找不到理由去干涉他的败家路子。

外链出处

家园 美国传统媒体的衰落

美国社会的核心价值,不是“民主”,而是“自由”。

到今天,由于金喇叭(传统媒体,包括大报,大电视台,主要杂志)的坐台为娼,美国社会确实面临“精神鸦片”和“真实鸦片”(毒品泛滥,各种常用药物过量服用)的双重腐蚀,没有“遏制恶化,转为改善”的迹象。

对于拉登之死的细节,西莫赫许(Seymour Hersh)公开抨击美国金喇叭们。

外链出处

Pulitzer Prize-winning journalist Seymour Hersh contends the 2011 U.S. Navy Seals raid that resulted in the killing of 9/11 mastermind Osama bin Laden is “one big lie.”

“Not one word of it is true," Hersh told The Guardian newspaper in an interview meant to drum up publicity for his new book about national security.

"Nothing's been done about that story, it's one big lie,” the 76-year-old Hersh told The Guardian

“It’s pathetic, they are more than obsequious,” Hersh said of the American media. “They are afraid to pick on this guy (Obama).”

"It used to be when you were in a situation when something very dramatic happened, the president and the minions around the president had control of the narrative, you would pretty much know they would do the best they could to tell the story straight,” he said.

“Now that doesn't happen anymore. Now they take advantage of something like that and they work out how to re-elect the president.”

据英国《卫报》27日报道,一名曾获普利策奖的资深记者表示,美国官方提供的2011年射杀本·拉登行动的版本纯粹是一场大骗局。

76岁的西莫·赫许(Seymour Hersh)说,奥巴马政府有关射杀拉登的描述没有一句话是正确的。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赫许批评美国媒体无论从国安局监控到无人机轰炸,再到攻打叙利亚等一系列问题上都没能挑战白宫。

1969年,赫许因揭露越南战争期间发生的米莱大屠杀在国际上名声鹊起,第二年获得普利策国际报道奖。

赫许表示,问题是美国媒体允许奥巴马政府说谎但不受到处罚。“这太可悲了,他们阿谀奉承,不敢指摘奥巴马。”

赫许称:“与我所能想到的相比,美国的媒体花费了更多时间为奥巴马奴颜婢膝地干活。”

在赫许看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关闭诸如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和美国广播公司(ABC)这样的电视公司及裁掉90%的主流编辑,用敢于向权力说真话的“真正的”记者来取代他们。

赫许说:“美国正处在麻烦之中,我们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说谎,说谎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2012年9月在美国出版的<NO EASY DAY>,由参加击毙本拉登行动的24名美国特种兵中的一员,冲入拉登卧室的首三名资深海豹六队队员之一(不是射杀拉登的排头兵)匿名撰写。这本书的细节里,对奥巴马政府的不满,比比皆是,尤其是海豹队在阿富汗作战时,官僚主义的压制无处不在;等到要杀本拉登为奥巴马赚连任了,上级们起劲无比。等杀完本拉登了,奥巴马接见海豹队员们时又敷衍了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S:这张模拟图上,海豹队员的装备是错的。他们戴的夜视镜,应该有4个镜筒,每具价值7万美元。

但这些,在金喇叭们上,看不到。作为民主党的哈巴狗,那部分金喇叭们誓死捍卫奥巴马的光辉形象。

中国的历史,为什么是“有限扩张”的历史,尤其是朱元璋的政治遗嘱“十不攻”?因为朱起于民间,深知在一个官本位的社会,民意无法及时表达,君王就不能贸然挑起战争。因为老百姓何时开始厌战,社会经济何时不堪承受,君王不可能及时知道,等到国事糜烂无可收拾了,遮盖不住了,已经晚了。

而美国开国后的历战,基本是每战都赚(直到朝鲜战争),民意能自由表达是基本前提。老百姓同意打了,你政府去打,不会亏。所以美国养成的脾气,勇于一战。

但一旦金喇叭们斯文扫地,民意被压制扭曲,美国这种好战的“国家性格”,会带来大祸。奥巴马根本不敢得罪“宠爱”他的金喇叭们,去治理整顿舆论界,还声音于民,于是就只好“避战”,逢战皆避,锯箭杆,去骗第二个诺贝尔金鸡奖。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6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