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毛泽东主义的影响及其贡献 -- 佰骥

共:💬70 🌺678 🌵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说句与主贴无关的话

于国观目睹过楼主的风采,想不到楼主也下河了,呵呵

家园 衰人才把自己的姓放在后面

在国外见到一堆一堆的傻人自己主动把姓放到后面,明明叫李寻欢,却自我介绍说叫Xunhuan Lee,干。

大人物,有谁会这样?锦涛胡?家宝温?更别提毛主席了,大家都知道是Mao Zedong,或者Mao Tsetong,绝对没有人会称他为泽东毛。

本帖(曾)被判违规,无申诉/道歉帖,未达标。

家园 居然有4个举报。喔噻,号子里出来的就是不同凡响

居然有4个举报。喔噻,号子里出来的就是不同凡响

都成群结队了。

通宝推:海纳,
家园 倒也不用太可惜

毛公的做法缺陷也是够明显的,伟光正不允许丝毫的差错,使得西方的小年轻们把毛公看作天使一般的人物。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这个说服力无疑是会越来越差的,除非西方人把他上升到宗教的层面,可那和我们推崇的毛实在有些南辕北辙了。

共产党毕竟是西化的党派,充满了非此即彼的逻辑,邓公所为按东方思维来看,是一种很好地缓冲,中国没象苏联那样走向彻底的反面,这一点真是太不容易了。

虽然今天来说,我也非常赞同重提毛公的地位,但是切莫过头,大家都希望中国社会的振幅处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不宜过小(固化),也不宜过大(新文革)。

家园 这两天发了几贴终于凑够通宝钱了

宝推了。

主席不仅仅是属于中国人民的,更是属于世界人民的。

严重怀疑主席是穿越者!!

家园 或者再过些年月

后人不知会不会把那些岁月翻译成中国的文化复兴,也许他们旁观者的身份以及烦躁过后的社会沉淀,会让他们有所悟吧.希望那是一个起点,中国的起点,也是世界的起点.

家园 不知道你的认识是哪来的,如果你有取得正确结论的欲望

可以体会一下这段话:

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看得那么严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所有制的基础如果一变,我国以集体经济为服务对象的工业基础就会动摇,工业品卖给谁嘛!工业公有制有一天也会变。两极分化快得很,帝国主义从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对中国这个大市场弱肉强食,今天他们在各个领域更是有优势,内外一夹攻,到时候我们共产党怎么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工人、农民的利益?!怎么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工商业,加强国防?!中国是个大国、穷国,帝国主义会让中国真正富强吗,那别人靠什么耀武扬威?!仰人鼻息,我们这个国家就不安稳了。”

你觉得这是不允许丝毫的差错吗?

凳子被打倒而检讨后还能重新任职做事,这是不允许有丝毫差错吗?当然,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相信你不需要我为你进一步罗列。

我觉得你静下心来未必没有正确的认识,但是,当你发言时还是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不符合事实的言论,其实原因很简单,你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这几十年来主流宣传的影响,或者是接受了主流宣传。

西化党东化党,这些说法本质上是中国修正主义者(现在用这个概论应该明白已经不存在褒贬意义了)为了稳定和巩固自己的统治秩序而刻意宣传的产物。

21年建党中共不知道这些思想来源于西方吗?既然知道还要接受,难道目标就是为了中国西化吗?如果那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西化,你现在有什么理由强调中共“毕竟是西化的党派”呢?

你的言论显然属于“维稳派”。假设现在需要革命,现在的“维稳派”人士在我看来就是应当首先被革命的对象——在汉奸反共人士被革命之前——当然,这个革命不要简单地理解为“肉体消失”。

家园 花,其实老外姓也是可以放在前面的,全大写以示区分,在

正式场合更是如此。反正我就从来都这么写,姓前名后,姓全大写,也符合老外的习惯,也符合中国人的习惯

家园 主席的钱

送花。注:送花、宝推可能得宝 关闭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家园 请问你是在反证么?毛也就这点影响了!

一场学生运动而已,更多的夹杂着他们对本国的各种政治经济矛盾。如果是真的震撼世界的革命或者运动,根本轮不到这些学生来证明,世界早就闹得天翻地覆了。

家园 我是在陈述事实。

以前在国内,很少听到毛在国外如何有影响的事,在法国第一次发现,原来当年法国人也是在墙上贴毛泽东头像、举着红宝书游行的,才知道在官方译本出来之前,巴黎地下道里有卖盗版盗译红宝书的小贩

我确实比较吃惊。回应就是想表达一下当时的想法,不要上纲上线。

今天法国人喜欢切·格瓦拉多一点,涂鸦啦,画像啦,不时能看到。我有个同事的冰箱上就帖着他的经典大脑袋

家园 个人认为66年也是中国民主的大进步

虽然没有时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程序与体制,但这框架已经成型,比如企业实行的鞍钢宪法,以及最后加入宪法的大鸣大放等四大自由与罢工自由。

家园 那是正式场合

姓名用逗号隔开~

比如学术著作后面的人名索引~

本帖(曾)被判违规,无申诉/道歉帖,未达标。

家园 别装13了

你要牛你跑到国外去干么?瑞士是吧,不要告诉我是去看风景的

中国改开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崇洋媚外的过程,不同的人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已

一个称谓上的顺序没必要这么上纲上线,中国人还讲究入乡随俗客随主便呢,关键一在你自己的内心是否真的不卑不亢,二至于你的行动是否能够拿来主义又不失自我

不过你这种皇汉分子,估计我打这么多字也是对啥弹琴。不要忘了,亢本质上跟卑没区别。

至于大人物云云,纯属扯淡,大人物谁上西西河啊

家园 呵呵,表面现象而已

对1968年的法国青年影响最大的事件,还有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投身“五月风暴”的人中,有不少自称信奉“毛主义”的“毛派”青年。他们模仿中国“红卫兵”,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绿军装,戴军帽,在巴黎的大街上挥舞着“毛主席语录”小红书。“文化大革命”表面上提出的反苏联官僚主义、主张自发的群众运动、提倡打碎旧制度的首创精神、要求消灭“三大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反对旧教育制度、要求以巴黎公社会的精神实行群众的直接管理等目标,深深地感染和吸引了西方的青年。从今天的眼光看,这当然是对那场破坏性极强、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的可笑的、严重的误读。西方的青年误把中国封建主义的余晖错当共产主义的灿烂朝霞来崇拜。中国“文化大革命”与法国“五月风暴”是性质完全不同、取向根本相反、背景全然相悖的两种“造反”运动,尽管在形式上有种种相似之处。而当时的法国青年,正是从表面的相似性中找到了某种“造反”的力量和形式。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