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日落“企业”号 -- 晨枫

共:💬82 🌺39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实际上我对二战的企业号一点印象没有

二战军舰最初的印象来自于某公司出品的1:800塑料模型。里面有俾斯麦、杜必兹、华盛顿、列克星敦、威尔士亲王、密苏里等。再后来知道了赤诚、大和、提尔皮茨、沙恩等等名舰。

美国军舰里面除去上面说的以外,唯一能记得住的就是亚利桑那了。

家园 日本的战略企图和实力不对称

日本的战略企图是控制整个西太平洋,摆脱资源瓶颈,成为能和美国、苏联、英国平起平坐的世界大国。

日本的实力无法和美国、苏联对抗。

所以日本采取蚕食方法,先控制朝鲜、台湾、作为控制亚洲大陆的跳板,这步已经实现了;然后进攻中国,力图控制中国的资源,作为今后进一步扩张的基础;最后和美苏决战。但是由于中国的长期抗战,日本非但无法利用中国的资源,反而大量地消耗了资源,同美苏对抗的力量更弱了;同时由于美国的制裁,石油等资源越来越少。所以,日本就指望趁欧洲殖民国家战败的机会,占领东南亚,获得资源供应。但是,如果不摧毁美国的军事力量,日本海空力量就只能保卫本土,无力南进,所以就必须在开战时采取突然袭击手段,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

日本不是不知道美国的国力强大,而是正因为综合国力无法和美国相比,所以就趁具有暂时军事优势的时候冒险一搏,还有一线取胜机会。这和德国进攻苏联完全是同样的心理。这当然是极端的冒险主义,问题在于,如果不冒险,日本和德国很快会被美苏的综合国力压倒,不战而败。

家园 一直到二战,美国陆军都是把西半球防御作为基本任务的
家园 “进取”不错

不过ENTERPRISE的意思和“奋进”更接近,不过“奋进”已经用在另一艘历史名舰的译名上了,就是库克船长的那条船。美国的航天飞机就是用了这个名字。

家园 美国有个著名的研究机构“美国企业研究所”

本来以为是搞经济研究的,后来发现更多是战略研究。现在看来,这个“企业”也是创业、奋斗精神的意思了。

家园 了解了,谢谢您的分析
家园 日本也是没办法,自己挖坑自己跳。
家园 日本侵占了东南亚的法国殖民地后,已经侵犯了欧美的利益,

美国开始对日本禁运,于是就得找石油的来源。

  当时离日本最近的大油田是苏联和印尼(荷兰殖民地),对苏吃过苦头不大敢打,只好动印尼的主意。但动印尼美国肯定更不干,反以它得先消除美国这个威胁。

  再加上自甲午海战以来,除了陷入中国的泥潭,日本的对外战争都是打赢几次战役后就谈和,日本能占住抢到的东西。所以我看日本对美也打算照此办理,打算歼灭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后美国一时无力反击,只好与日本签定和约。

家园 福建出的那批小蓝盒?那是1:2000的吧。
家园 谢谢
家园 嗯,这也写错了?汗颜中
家园 野心过大的国家

往往为了解决一个难题,去制造一个更大的难题。

直到最后自己爆掉。

家园 哦?我怎么一直记得是800的啊。

不过那东西第一批的很精致哦

家园 也不是很难理解

1941年日本在太平洋的实力是明显超过美国的。同时,1941年7月美英荷等以日本占领法属印度支那为由对日本石油禁运。这就是个幌子,日本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就表明他要进攻南洋,美英于是对其进行遏制。这也促使日本不得不加紧进攻,或者就要屈服。

日本要占领南洋,获得石油,就有如何进攻和占领后如何确保运输线安全的问题。南洋到日本的海路两侧一边是英国的马来西亚,一边是美国的菲律宾。所以为了安全也要把这两个地方打下来。这样就肯定会导致和英美的全面战争。而如果战争爆发,难免要与美国太平洋舰队进行决战。那就不如先进行偷袭,给美国太平洋舰队造成尽可能大的损失。

从日本的兵力构成来说,当时海军的两大主力就是全部主力航母组成的第1航空舰队和海军下辖的陆基航空兵主力组成的第11航空舰队。其他海军兵力在进攻东南亚方向主要只动用了一些巡洋舰和驱逐舰,外加2艘金刚级。另有2艘金刚级和少量巡洋舰驱逐舰为航母护航进攻珍珠港。大部分战列舰和重巡洋舰都在家里歇着。这一方面是山本五十六看不上这些大舰,另一方面也是这些大舰太废油。

因为有法属印度支那和台湾两个前进基地,所以日军陆基航空兵(包括部分陆军的)完全能发挥作用,其主要的任务就是抢先将英美飞机摧毁于地面,其他事情由陆军解决。至于当地的英美荷澳舰艇,日军只用巡洋舰和驱逐舰在飞机配合下对付。所以经过精确计算,航母是富裕出来的。这也是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前提。也就是尽量不浪费兵力,用所有的力量取得尽量大的成果。

至于政治上要避免与美国开战,只能屈服,吐出法属印度支那。那么美国一定还有更高的要求,之前谈判已经提出了,就是日军撤出中国。

家园 那都是战列舰级别的啊,你算下,1:800得多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