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说一个医药相关近况的细节 -- 葡萄

共:💬215 🌺1314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其实所谓全科,在国外应该是比较成熟的吧

实习几年,主要临床科室全部轮一遍,掌握基本知识和技术,应该就可以了。我觉得时间应该够了。

不了解上海执行的具体情况,按道理说,把各科住院医师前2年的培养计划合并起来,基本就覆盖足了,实在不清楚,把国外的住院医师培养阶段的CURRICULUM拿来借鉴一下,应该也是做得好的。

要配合好这个制度,转诊制度和规范非常必要,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出台。

家园 他是不是忘了自己早年是怎么培训的

早期的正规培训,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那是终生获益的。

以前一个在上海读临床本科的马来华裔,回国接受住院医师培训,之后再来上海时和我说过我们的实习太低水平了。

不重视基本功,恐怕是三级医院的一个重要软肋,培养出来的医生只知自己一亩三分的东西,出了自己的小专科,就两眼一抹黑。当初上海某著名神内科的研究生,碰到自己的病人合并胸水,居然都不会抽。

我是坚决支持建立这个制度的,医学发展、专科细分,不是医生丢掉基本功的理由。

家园 已经出台了

以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各院自己做,因为是自己本家医生,做的很认真,也严格带教,小医生累还是有点平均奖。

现在的住院医师基地,是基地生在各院轮转,但是不是各院职工,出基地再就业。对于各医院而言,这帮人不一定是自己的,人数也太大。此外,待遇偏低。

对学生而言,学医本来就时间长,好不容易5年出来,还要3年,硕士要2年,博士也要2年。接受不了。

于是为安抚学生,上海市卫生局协调教委再通教育部,给这帮基地生搞硕士学位。

结果这么一搞,七年制直接不干了。于是当年的七年制就慢慢不招。

八年博士还是比较划算。

家园 恰恰相反,上海三甲大医院小医生基本功是过硬的

西医强于中医,附属医院强于非附属医院。这个你不要争的。谁都知道,争的就是不明白的,属于白扯。

实习和住院医师培训两码事的。住院医师是白天黑夜干的,上海原来的住院医师体系是相当规范的。

尤其是二医系统一脉相承教会医院的传统。相当的到位。

他们查房都是英语查房,病名是英语。这个传统。

这点除北京外,远强于内地。

家园 嗯,去年二医还搞游行

政策上考虑不周到,难免出问题。

全科医生培养和住院医生培养似乎是2条线?听说几年前招了几千人的队伍,放到各医院培训,之后全部去社区。认识1个外地医学院毕业的,就辞了工(非医院的)去参加那个培训了。莫非现在合轨了?

家园 非也

不是自己亲身经历,但绝对是自己身边的事,前同事碰到的,他帮那个研究生去做的胸穿。

还有一个例子,我原同医院的一个同学,经过努力,现在博士毕业后留在读博士的医院(当然比我们原先那个好很多,全国名院),快升副高了。虽然已经慢了,有些同学已经可以升正高了。他就体会说和本院医生相比,在前面那个医院积累的经验帮了他大忙【其实前一个医院的培养不是很规范,比如真正的24小时住院总到2000年才开始(1个老主治陪我一起对倒)】,但是因为每个科都要独立当班,所以遇到问题时处理能力更强。

以我的观察,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三甲医院中顶尖的,新医生早早定了小专科,还需要同时读学位,所以在基本功(这里说的是非本专科的基本功)上花的功夫不够。

还有硕士研究生培养,3年时间里,临床型最多2年的临床轮转,科研型只有6个月,这样的人出来,在临床工作中是一定要补课的。

家园 问题是你不经过培训这一必然阶段,哪个病人敢让你“做”?
家园 626指示确实说明,建国十多年,医疗资源还被少数人占用

所以毛泽东才会出626指示,才会搞文革。

当然,出个指示简单,但是毛泽东并不仅仅只是出个指示就了事。

那时候为了解决广大农民医疗问题,真的是“光出个‘626’指示”么?

先看毛主席1965年7月19日与医务人员的一段谈话——

  

  城市医生下乡还不一定高兴,在城市住惯了。可不要相信有些人嘴上说的那一套,要看;嘴上说的好,不一定。

  北京医院并没有彻底开放。×××、 ××就不能去看病,××、××可以去看,这不是贵族老爷医院是什么?要开放,给老百姓开放。不要怕得罪人。这样做得罪了一批人,可是老百姓高兴。这批人不高兴,让他们不高兴好了。做什么事总要得罪人,看得罪的是些什么人,高兴的是些什么人,老百姓高兴就行。

  

  县卫生院认为赚钱的医疗队就好,不赚的、少赚的就不好,这难道是人民的医院?!

  药品、医疗不能以赚钱不赚钱来看。一个壮劳动力病了,给他治好病不要钱,看上去赔钱。可是他因此能进行农业或工业生产,你看这是赚还是赔?××告诉我,在天津避孕药不收费,似乎赔钱。可是切实起到节制生育的目的,出生率受到控制,城市各方面工作都好安排了,这是赔钱还是赚钱?

  有些医院、医生就是赚钱。病人病不大或没有什么病也要他一次次看,无非是赚钱,甚至用假药骗人。有两个十七、八岁的青年,说检查了,有脊椎病。我说不要信,这是他们骗你。要他们去休养,两三个星期回来了,还不是照常上班?搞一些赚钱的医院、赚钱的医生、假药,花了钱治不了病,我看还不如拜菩萨,花几个铜板,买点香灰吃,还不是一样?

  

再看看(《人民日报》 1965.09.01)《切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中的一段“办法”

  城市医疗卫生力量的重点怎样转向农村?

  首先,城市医院要向农民开门。这就是要彻底破除医院工作中不方便农民、限制农民看病的清规戒律,彻底反掉那种不关心病人疾苦、不考虑农民经济负担的资产阶级作风。对于来城市就医的农民,要尽量从方便病人出发,为广大农民着想,给予及时治疗。一次能治好,就不要让农民跑第二次;千方百计地让病人少花钱,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转向农村,必须彻底实现城市医疗卫生工作的革命化。所有医务人员必须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充分发挥城市医院的潜力,努力提高工作效率,贯彻勤俭办院的原则。当前许多医院向农民开门的问题所以解决得不好,主要是存在着严重的资产阶级作风,把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诊疗陈规当作“天经地义”、“不可更改”的“金科玉律”。我们的医院是社会主义的医院,是工农群众自己的医院。一切不合乎社会主义原则、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陈规陋习都要取消,同时制定一套合乎社会主义原则、适应工农群众需要的革命措施。只有坚决破除那些不符合实际的、过时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陈规陋习,下决心革资产阶级作风的命,才能彻底解决医院工作向农民开门的问题。

  医疗卫生工作、特别是专区以上城市的医疗卫生工作,要把重点转向农村,必须有计划地有领导地组织医务人员长期地或者短期地下乡上山,把医药送到农村去。今春以来,各地卫生领导部门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已经组织成千上万的医务人员——其中包括一批老专家、教授,走出了医院大门,到农村去巡回医疗,这是一件非常可喜的事情。今后还必须下更大的决心,组织更多的医务人员下乡。不但医务人员要下去,医院的领导干部也必须一起下去。

  下乡上山的办法,应当多种多样:可以从医院中分出一部分人员、设备,到农村建立基地;可以从医院中抽调一批医务人员充实农村基层,在农村安家落户;也可以继续组织巡回医疗队或其他形式的流动性的医疗机构,到农村巡回医疗。这几种形式必须密切配合。------

再看看十年后《人民日报》一九七五年六月二十六日社论《卫生战线的深刻革命──纪念毛主席"六?二六" 指示十周年》中的一段——

毛主席的革命卫生路线深入人心。亿万人民群众同疾病和不卫生习惯作斗争的积极性大大发扬。全国掀起了群众性办医办药的高潮,卫生战线发生了一系列革命性变化。合作医疗遍地开花,百万“赤脚医生”茁壮成长。大批城市医务人员奔赴农村、边疆,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卫生工作中人力、物力、财力的重点逐步放到农村,一个适合我国农村情况的医疗卫生网正在形成。“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贯彻落实,中西医结合、计划生育、医学教育、医学科研等工作,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绩。城乡卫生面貌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卫生革命朝气蓬勃。

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卫生革命的领导,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卫生路线和各项无产阶级政策。要把卫生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农业学大寨的规划,统筹安排。继续把人力、物力、财力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放到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去。

再看看《广东医学》1975年12期报道的《坚决贯彻毛主席“六·二六”指示——广州地区首批卫生革命工作队胜利完成任务第二批卫生革命工作队分赴各地(来源中国知网 www.cnki.net)》的具体“做法”——

  由广东省卫生局直属单位、广州市医院、医学院校四百七十一名干部和医务人员组成的第一批卫生革命工作队胜利完成任务。第二批卫生革命工作队业已组成,即将分赴二十个县深入开展卫生革命。八个月来,广州地区首批卫生革命工作队在各地党委的领导下,会同当地医务人员在二十七个县开展以合作医疗为中心的农村卫生革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了贫下中农的赞扬。他们和当地医务人员一起,走村串寨,深入宣传毛主席的革命卫生路线,宣传合作医疗的优越性, 发动群众批判修正主义卫生路线,总结推广群众办好合作医疗的先进经验。几个月来,队员们跑遍了一百零三个公社一千五百个大队,协助新办复办合作医疗九百七十一个大队,复办新办社队联办合作医疗十三个公社,帮助当地举办十六种学习班,培训了二千六百九十八名赤脚医生、卫生员和基层医药卫生人员。卫生革命工作队员们经常和当地赤脚医生、社员群众一起,登高山,攀峭壁,识药采药,帮助许多合作医疗站办起小药房、自制丸、丹、膏、散、片等成药。他们还给社员上卫生课,宣传卫生知识,发动群众自己起来同疾病和不卫生的习惯作斗争,改建新建水井、无害化厕所一千七百二十间,促进了农村合作医疗的巩固和发展。

还可以看以看一张很有意思的《抚顺医疗队贯彻毛主席6.26指示到小学宣讲针灸》的老照片——

毛泽东时代解决广大农民医疗问题是“光出个‘626’指示”么? - 晋商1211 - 晋商1211

它至少能够说明城市下去的医疗队不是做做样子,吧。

非也
家园 这个是真的

大医院医生太专业,反而是小地方的医生更全科

...
家园 看过不少报告了

最后还是要转向现金补贴为主,可能一些大城市会走在前面。

家园 老七也讲过同样的事情,一个老警察说退休后,治安将崩坏

因为,老一批负责任、有使命感的,为人民服务的人退休后,新上来的改开一代,将没有了毛时代的烙印。。。

所谓的“为人民服务”(每个公安局好像都有这个标语吧,同新华门)就剩下几个字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非也
家园 我说的是本科毕业就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

这帮人一般住院医师培训完才出来读硕士

家园 你没明白前因后果

老院长意思恰恰是医生是在临床轮转专科学习中做出来的,不是靠书本和做样子的培训就有临床技能和经验的。

家园 那是确实,新医生没有坐够几年甚至十年的冷板凳出不来
家园 昨天到药店去,保健品真是暴利

如果说您认为药品是暴利,流通环节的暴利。那么说说昨天的小例子

在药店随便问问汤臣倍健的保健品,很简单的维生素类补充剂,就是100多块。它们不是药品,是食品补充剂。这里面没有药品的知识产权没有药品的层层审批。

这样的定价如果是不合理的。我们乐见挤掉水分。

即使这样汤臣倍健的定价对著名的安利还是便宜几乎一半。巨大的保健品市场,没人关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