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南方周末>史上最大胆最重磅的稿子:《听俞正声上党课》 -- 螺丝钉

共:💬52 🌺284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上海在全国来说,zf工作都是蛮规矩的。对这个报道我也存疑
家园 不是有说

09年就赴杭州静养了麽……

家园 百花齐放是不会的

百花齐放是不会的,百花齐放之后就是“轮流坐庄”,台上的诸公是断不会接受的。

对那些老干部们来说,百花齐放之前的那一段时期外没有“轮流坐庄”的威胁,内没有运动。力群邓同志在80年代的时候就对这一时期做出过党的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的感慨。而且不仅仅是力群邓同志,老干部的多数都是这样的看法。

对历史的向往其实是不一定需要亲历的,比如说西西河里面经历过朝鲜战争的寥寥无几,但多数人仍然将其视为荣耀。对于现在老干部的后人比如说习太子刘上将三少陈总来说,虽然他们未必对百花齐放之前的那一段时期有亲身的感受,但父辈们的耳熏目染之下,对那一时期怀念自然也很正常。毕竟他们的荣耀与地位都是与父辈的命运紧紧相连的,那么父辈们最好的时光,自然也是他们最愿意面对最好的时期。

家园 【讨论】请教E大

  不知道E大对3天前今上的讲话有啥分析?我只是粗略从尾看到了头,似乎还是在重复“不折腾”的老话,太祖还是和马克思站在一起,理论、代表和河蟹被算到了第二梯队,是不是说明三家互相和了浆糊,暗示太宗一脉没有往日那么给力了?

  讲话专门提到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内里意思就是“不会翻案”,算是给某些人的定心丸吧,但是所谓的“永不翻案”到底语出何处大家其实心里都有数,圣人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能身居高位的,恐怕没有那个人会相信这种政治白条吧... ...

家园 在另一个帖子里写了一些

在另一个帖子里写了一些,算是个人的看法:

Emyn:变化是不小的,说一点个人感觉

家园 还是有很多变化的

应该看图片的新闻全文,只读摘要会有遗漏。

印象中的大变化有如下:毛主席,文革的动机是无可厚非的,群众直到78年还信党(这个可以自己引申一下),党要能认错,要找到有效途径接受监督,对所谓独立候选人的态度,等等。

以上就不详细解释了,相信常下河,略微有点政治敏感性的网友都能自己揣摩,比如Emyn河友就做了很多解释工作。

另外说说个人对老俞的看法。现在大趋势明确,俞这个人一向政治敏感性上佳,这个只不过是他跳出来交的小小投名状。当然我赞同底下河友所说,还不是在党报发文表态,这个投名状有点小,不过有了总比没有强点。既然是投名状,通篇不免有很多老俞的潜台词,比如承认毛的非文革部分,向大趋势表态,这个可以看做向太子系靠拢,太子已经明确重提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中国化得两大成果了;公开强调跟老江的关系,拍老朱马屁,甚至也不忘带上老邓一句,面面俱到。唯一不到的就是胡/团派了,不过如果团派不公开对抗大趋势倒也不算太尖锐的矛盾。对俞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常委卡位,竞争对手中,习李李王张张本来就没啥问题,薄现在稳了,剩下死磕的就是汪跟刘了。俞的优势在于基本上太上太子都会挺他,胡那边虽然有汪的竞争,但是俞也有与邓大公子的关系在,也不一定不可调和,这也是他为什么不忘提上老邓一句。俞的劣势在于按年龄卡的话,这个看起来很公平,他就肯定下去了。俞的优势在于相比汪,能力强,相比刘,有地方主政经验。汪的问题显然是能力了,从韶关事件到换鸟五一长假笑话不断;优势一在年龄,二在团派,团派现在虽然势弱,但是一把手要是愿意力挺的话,毕竟除了未来总理也就这一个纯团派了,也不无机会。刘的问题前面说了,一个是从政经历单薄,宣传口历来上不去,另一个就是E大分析的,此人只怕是个死硬右派,有违大势;而且他的年龄也就略小于俞,在线内,不过也无优势。还有一点忘了说了,汪本人私德不错,加分项,而俞有李薇案,刘有儿子拖累。最近老俞的上海还出事不少,加之判断形势又是他的强项,所以出动出击了一把。汪也玩出击,不过他现在盯上薄死磕,或者说被逼死磕,尽处下风。倒是刘,玩不动如山,也算一种应对。

我是左派,个人意愿的话,立场能力俱佳最好,所以薄第一,立场能力冲突,还是能力优先吧,所以我更倾向于老俞,剩下的汪刘二位,还是刘出去吧,反正尸位素餐的多了,也不差汪一个,不捣乱就好。不过现实情况还得看各方博弈了,老俞的年龄劣势过于明显,出局也有可能,可能性排第二吧,刘应该希望最小的,唯一的希望是趁着胡派火并掉老俞捡便宜,汪没意外的话还是能入局的。

另,这里说的立场,不涉及政客们真正的思想,而只是指他们的站队,薄交过投名状了,俞正在往左靠,汪需要的时候也能靠过来,至于刘,估计是还不想转,等到想转的时候,大概也不一定来得及。

家园 老兄的分析不错,这确实是老俞的投名状

其实谁能入局谁不能这不重要,关键是这些人是否有助于中国的发展(短中长期)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打个比方,不过薄是如何想的,他的唱红打黑的目的为他自己还是为人民,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新政确实给人民带来了利益,人民就拥护他,如果他以后入阁转向了反对人民了,人民也会起来反对他唾弃他的,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回到老俞的投名状,老俞的政治敏感性是无需置疑的,但是他在群众路线这点上是远远不如薄得:竟然“要找到有效途径接受监督”,有什么比群众监督更有效?这就是跟他的背景有关:长期的“侯门行走”和“不接地气”,看看现在老百姓的评价就知道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