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高铁没有脱轨! -- 尖石

共:💬61 🌺45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乘客多数不会关心这个吧

有车坐,价钱要值才是多数乘客关心的。‘被’也是指

部分乘客的感觉。

家园 现在这个是炒得太过了,所以有人连客货混跑都说了,

这“部分”乘客的感觉要是能把高铁搞垮那才悲哀呢,更大部分人的利益受损。

家园 '感觉'怎么能把高铁搞跨?

被拆迁的居民也没搞垮房市,对不起对?

高铁差别该没有那么大啦,等到高铁更普及,

票价降下来,这个阵痛也许能过去。

搞垮,不至于,顶多是挫折啦,挫折的多少

怎么也是铁道部的质量决定的。比如最近的

事故,难道能怪到乘客和外人头上。

家园 您也认为能使高铁受挫折,恐怕也不是感觉造成的,

有那么一些人,能量还是很大的,不把高铁搞垮不算完。最近的事日本在幸灾乐祸呢。还有铁道部那个姓周的混蛋,就是这种人。另外高铁普及我看价也未必能降下来。还有,我可没怪什么乘客,我也怪不着,我就是乘客,我不反对那些人说价高了,但是别一定要和高铁联系到一起。有些人利益受损了,就要骂人,而且乱骂,没道理,我也就看太过分了说一句,我也是感觉而已。至于拆迁,我可从来没和房价联系到一起。

家园 是不是被高铁不是一目了然吗

看看高铁开通后停开多少普通客车就知道了

家园 您这是从何说起?

恍惚间像是回到60年代

家园 你看见我说什么了,我说高铁就是要解决客货混跑,

而我回的帖子说货运有问题,不应搞高铁,所以我才回。后面帖子我也说了,无非是有人认为高铁价高,自己利益受损,但是这事其实与高铁本身无关,是定价的事。在我看来,被高铁这种说法虽然很巧妙,不过是一些人发牢骚罢了。完全不提有很多人喜欢高铁,因为高铁而受益。

家园 您自己都说了高铁不都是动车,动车不都跑高铁
家园 高铁或动车

call it what you will.

他们显然是实际运营中中国自己对高速铁路列车的一种分法.

动车本身是指一种牵引方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庞巴迪的一种柴油动车,主要用于近距离铁路交通。

中国的动车和高铁是一个东西,一是因为按一般定义,国内目前那些D字头的车次,基本上都是高速铁路列车;二是动车是目前国内高速铁路列车采用的唯一一种动力牵引方式,同时中国实际投入使用(进口或国产化以及对外宣布自主开发)的那些动车,按一般定义,基本上都属于高速列车;三可以回顾一下中国高铁发展的历史,从当初引进那几个的和谐号车型开始,比如跟踪一下脉络比较清晰,争议少点的CRH3-->CRH380B这个系列车型的引进、发展和运营情况。

家园 无论怎样,动车跑到普通线上就得降速,不再是高速车了
家园 刚才没注意就是您本人,

是您提出说货运能力没得到足够注意,按我的推测,铁路方面高高铁就是想把所有速度高于普通货车的客车都挪到高铁上去,当然想顺便提价,这种提价从市场经济的角度也有一定道理,但是现在这么一搅和,只能损害您说的货运能力,这就是少数人劫持并损害了多数人的利益,所以我对鼓噪被高铁的人很有意见,说这些人是少数人,是说还有很多人喜欢高铁而且并不在意提价或可以接受提价可以忍受提价,而且还有一些普客没被取消,主要是那些慢车。当然肯定有一部分人利益受损,但是我认为其影响超过了其人数。另外,既然你关心到解决铁路的能力问题,我认为现在修高铁把高等级车客都转过去是技术上最合理的办法,您说的给货车提速的办法不可行,请查查大秦线。

家园 对了,那就对了,您的感觉对了

你可以考察,桥梁涵洞的最大载荷,列车的编组长度等等,有些落后的标准坚持到现在都没变过。比如桥梁载荷标准,还不如50年代,还不如茅以升修的钱塘江大桥!

建设滞后更不用说,长期饱和的那些线路,比如说吧,新疆的煤炭,怎么运出来?陇海线加得进车么?多少年了?

家园 那也还得看情况

国内D字头那些车次基本上都有200公里以上的时速吧,按国际上的标准,那就是高速列车。

一般来说高速车就是高速车,不会无缘无故跑到普通线上去的,多数时候是过渡一下。

欧洲人修高速铁路很少像中国这样一口气修上千公里,而是喜欢几百公里这样一段一段来,有的按300多公里时速、有的按200多公里时速的标准来建。

德国的高铁网主要就是以200公里到250公里时速的标准建造或改造的,ICE3在这样线路上有时也能跑到三百五、六十公里(最高允许运营时速320公里),但多数时候都远远没有那么快。

家园 所以还看定义,中国现在的定义只有几条是高铁
家园 有正式的定义吗

一般见到说法和国际上流行的说法并无不同。

当然名字里带有高速铁路名字确实只有几条建设标准比较高的新线。姑且把这理解成某种心情的表露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