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杂谈集二:宋史随侃 -- napolen

共:💬36 🌺20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神臂弓的主要应用

也就是守城,野战靠这个,没戏。

家园 得宝了,谢谢
家园 真看不出来这样的也好意思叫宋军学习什么?

比装甲防护?比投射打击?比步兵方阵?

说这话前,先看一看《武经总要》中宋军战术、装备的描写,没有坏处

家园 有一个数字:宋军投射兵的比例占总数的7成~

骑射党和步兵弓弩比射程比命中比威力,那就是一个杯具~

家园 但历史上,宋军恰恰就是这么做的

事实上,与一般人的印象不同,宋朝继承了五代以来的军事传统,对于野战有着近乎狂热的执著。即便是在防御战中,贯彻的也是“战兵在外,守军乃敢坚壁”的积极防御思想。

那么,怎么确定我扎下阵来,敌人一定会来打呢?——我们以宋辽战争为例。

由于地理限制,辽军的进攻路线具有很高的可预见性——在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中,十次最大规模的南侵中有八次是从相对容易突破的宋辽战线中央地段,也即易州、满城一带发起的。基于这一规律,宋军得以预先加以部署,主动组织防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所谓“会兵设伏夹击”的战略指导思想——宋军往往不在前沿的易州据敌,而是以第二线的定州为枢纽,环绕着唐河、徐河、保州、威虏军、北平寨等要点,待判断清楚辽军主攻方向,再视敌情修正位置,在预设阵地上打阻击战!结果辽军空有高机动性的骑兵军团,仍然是几乎回回撞到宋军的枪口上,撞得满头是血~

家园 其实宋朝并不是文弱

看蒙古灭宋,前后花了50年就可知。灭宋的主力还是北方的汉人,而非正宗的蒙古人。蒙古崛起,灭国无数,也就是灭宋曲折。那也是蒙古搞定了东北亚大部之后,以如此大的人力物力才搞定南宋。其实南宋缺的不是武力,而是进取心。指望唐以后的士大夫去开疆扩土,嘿嘿。百无一用是书生,这话越到中国古代史的后期越正确啊。

家园 骑兵对步兵的最大特点你这里没有谈到

就是机动性的问题,机动性决定了战场主动性,除非能使用计策或者情报工作到位,别人干嘛要在你选定的战场打呢,而且骑兵就算是打不赢,还可以撤,步兵怎么追?

就算欧洲步兵在选定战场,选定战法上比宋军强那么一点,但也就是一点而已。而在迫使骑兵选择战场上,宋军怕是比欧洲人还要强呢

家园 也就是说,宋的情治机构相当的NB咯~~能否介绍一下?
家园 不错。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哦,端平入洛算不算“进取心”?

士大夫和书生是一个概念?

辽东辽西都是唐朝丢的吧?难道明没取回来?

家园 说得非常好!

现在流行的性格缺陷论,一方面是迎合现代职场口味,啥事情不扯到性格人脉上就不实用不“深刻”;

我等虽不过是业余爱好者,仍当戒之!

家园 张俊和高宗关系不错

曾经设盛宴请过高宗,而且体察高宗心意,率先自请解除兵权,韩世忠在苗刘之乱中有救驾之功,这都是岳飞没法比的。在专制政体中,决定个人命运的不是同僚关系如何,而是和上司的关系。

家园 呵呵

呵呵,设盛宴请过高宗就是关系不错的话,那寝阁召见又该怎么算呢?

韩世忠有救驾之功,如果不是岳飞报信,他下场怎么样也是个问题。

话说回来,姑且设定和上司的关系就是一切,那和上司的关系又是怎么不好的?

所以还是说,这不是人际关系问题,是路线问题。

呵呵
家园 韩世忠能保命可不仅仅是岳飞告信的结果

当时秦桧和张俊联手要以谋反罪名整死他,他在面见高宗时边哭解开衣服给高宗看自己历次受伤的累累伤疤,高宗想起了他在救驾中的好处加上他除了抗金以外比较听话才放他一条生路,岳飞有这个本钱么?他负气上庐山那次事件大大恶化了他和高宗的关系,连他的部下都认为他有谋反念头,何况本就多疑的高宗。哪怕是今天,这种要挟老板的做法也极有可能被立马炒鱿鱼。高宗之前如果不信任他,也不会让他30多岁就开衙建节,而且曾经想把刘光世的兵调给他并节制吴玠的部队,这相当于南宋3/5的兵力。极端的信任一旦破裂就变为极端的猜忌了。

家园 我还是觉得这事儿这么说简化的太过了

当时秦桧和张俊联手要以谋反罪名整死他,他在面见高宗时边哭解开衣服给高宗看自己历次受伤的累累伤疤,高宗想起了他在救驾中的好处加上他除了抗金以外比较听话才放他一条生路,

呵呵,不去找也想不起来,可见这个私人关系并不是关键的变量。

而且老韩在抗金一事上的危险程度根本不能和岳飞比,不管是军事能力还是年龄。这是赵构的良心能迸发、迸发了以后没再反复的最大前提。

连他的部下都认为他有谋反念头

。。。哪个部下这么认为?

我猜您要说的大概是李若虚。但是只要看看这两人全部的对话(别单看那句“相公欲反耶”),再了解一下李若虚和岳飞此事之前此事之后的关系,就知道李若虚那纯粹是气话,而且是哥们之间才能说的气话。

事实是,岳飞卸职以后朝廷派去的监军大臣(此人之前和岳飞无任何接触)去看了一趟以后都回去给赵九说岳飞所部“人怀忠孝”,岳飞“训养有方”;素昧平生之人尚且有见识如此,岳飞的部下怎么可能那么拎不清。。

至于要挟老板更谈不上。岳飞当时是真。不想干了,倒是巴不得赵构能立刻炒他鱿鱼~ 因为人家看的很清楚:张浚的举措肯定要惹出大乱子,惹出大乱子以后再想让赵构能鼓起北伐的劲头基本不可能了。他的得力幕僚黄纵本来干的好好的为什么淮西事件以后也要辞职?因为黄纵也看出“朝廷无举兵意”。从驻跸建康到定都临安,这个政治意味已经很明显了。

另外还有一点您没考虑到,其实这个事件里导致岳飞辞职的是张浚,并不是高宗。而事后高宗是一度很生气没错,但是紧接着张浚的亲信吕祉去了淮西军以后,接下来的事件进展几乎和岳飞所警告的一模一样,这无疑会大大缓解高宗对岳飞意图的猜疑。而且后来命岳飞招抚郦琼,包括再后来绍兴十年北伐的添兵,也足证这件事并未导致赵构对岳飞的“极端猜忌”。

所以破裂的关键点在哪里?不在绍兴七年,在绍兴十年大举北伐机会的错过和赵构最终决意求和,还要加上岳飞在北伐及内部清洗事件上拒不妥协的态度。

最后,还是那句话:绍兴十二年以后倒霉的文臣可比武将多,其中不乏朝廷重臣;死了的也比武将多。他们也都是没处理好和上司的关系么?

或者就用您的说法,那也还是有问题——如果这么多人都“没处理好和上司的关系”,那么导致他们统统无法“定天子之交”的原因又是什么?

都是因为惹赵构生气过?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