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英国骚乱的根源在于经济空心化和中产阶级的消失 -- 晨枫

共:💬99 🌺381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蓝领的概念定义,实际上还是被夸大了的

达到父母的生活水平或者有所超过,这是合理的期望,而不应该是梦想。
概括的精准、到位!

刚刚去欧洲旅游了几天,很让我意外的是,我们的意大利大巴司机,年收入竟然有5、6万欧元;属于绝对的高收入人群了,巴黎街上和楼里能见到的清洁工,基本全是黑人。

可能是我少见多怪了,但是我真觉得很意外:

①蓝领收入高于白领,我不意外,但是我感到意外的是,人们意识里的蓝领的范围在扩大,司机、清洁工,这些高收入职位并不能提供给青年一个美好的对未来的愿景。

②只是因为这些工作比较辛苦,愿意吃苦去干的人少,于是收入就高了。在中国,这些职业会更辛苦,但是无法获得相对高的收入,因为蓝领、白领也都很辛苦,收入的高低是按照获得工作的难易在进行价格的选择,而不是辛苦程度。欧洲看上去更“人性”,更累的人收入更多,但是其实是他们能够提供的蓝领和白领的工作机会在相对下降(同时人均劳动强度也会下降,工作更轻松),底层劳动的价值被相对体现。换句话说,如果以清洁工的收入为基准,提供大部分传统欧洲人就业的蓝领白领工作的收入应该是下降的。

③回到正题,晨大所说的,达到父母的生活水平或者有所超过,如果要在同样的教育水平和同样的工作体面程度的假设下,由于产业空心化造成的实际工作机会的消失,是非常难的。

家园 这个人家宁愿一英镑白送给他国,

也不会一亿英镑卖给中国。

家园 中央台失水准的事情太多

在上海看了几天电视,几乎天天可以挑出毛病来,包括专家(还是不指名了吧)把F-18经典型和F-18E混为一谈这样低级的错误。

家园 还是美国和德国的多吧?

英国可能也有一些老牌子还在蹦跶。

家园 很多都是废铁价,不能用了
家园 del

del

家园 地方台更糟糕,如今的新闻就是真人秀,谁扎眼谁是爷:

del

家园 个人认为,骚乱的根源在于公平原则的沦丧

自启蒙的《社会契约论》起,西方的主流社会与政治理论,把太多的诸如“自由”、“正义”、“人权”之类的东西放到了公平原则之前——但是脱离了“责权对等”,契约本身的合理性都存疑,那些凌驾于社会公平之上的东西又从何谈起呢?

当经济好的时候,人们吃饱了撑的,可以宣扬一下意识形态,公平原则是可以退让的……但是当经济不好的时候,人们吃不上饭,公平就成了第一诉求——尽管大部分人对于不公的不满,并非来自于对公平公正的追求,而只是宣泄自己未能从不公中获益而已。

家园 那什么是公正呢?
家园 全球都开始倒退进入资本主义初级阶段了

在往后退,就该退到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了。

家园 十多年前,我曾经读过一个人的文章

内容是:全球化的进程中,那些发达国家里拿高工资(和发展中国家相比)的中下层劳动力会有大麻烦了。

时间大概是1995年,作者……是被很多人指责的张维迎。

至少这点上,他看得非常准。

del
家园 如果是新型潜艇,这么说倒未必是错的

用鱼雷发射管发射导弹的常有。

不过博物馆里的潜艇……

家园 在欧洲大国里,好像德国警察动用武力最厉害

德国警察收拾起游行示威人群,绝对是非常暴力的。相比之下,英国警察基本是人畜无害的级别。

家园 个人理解,公正即使盲目公平,是公平的简化版本

公平与否的标准是因人而异,所以公平原则在实践中比较缺乏可操作性,往往要求特事特办:

以民法中的公平原则为例,一般来说很难依据这个原则签合同,因为是否公平是很难说清,但是可以当合同“显失公平”的时候,是可用公平原则来否定合同的。就好象美国宪法,很难说根据第几修正案所以必须怎么怎么办,只能说某某行为“违宪”了。

而公正,即盲目公平,或者说猴版公平,则试图回避人这个不可控变量,只追求一致性,较公平本身更具可操作性——所谓恶法也法,只要一碗水端平,即是公正。

----------------------诡异的分割线-----------------

西方主流法学理论,将自由和正义放在公平之前,作为立法的核心理念,从根本上来说是用善恶的标准来指导法律——当人们对于善恶的标准趋同时,这些法律能够很好的表述秩序,一旦人们对于善恶的标准产生分歧,这些法律就失去了根基。

个人认为,秩序与混乱是客观的,而善良与邪恶是主观的。从本质来说,法律因秩序而存在,且存在即为维护秩序,所以法律应该是客观的,客观就要讲道理(不讲道理的法律只有通过强权才能维持)。但是在很多时候,道德就可以解决问题,不需要法律,这时候人们只要讲伦理就好了,当权者不可避免的会有用主观好恶(可能是当权者本人的好恶,也可能是民众的好恶)来制定法律的倾向——这些法律在好恶改变之时,自然就会出现矛盾。

就好象这次的英国骚乱:经济好的时候,大多数人认为帮助别人是善举,那些不劳而获的人实际是给了大家一个行善的机会(晨大在加拿大很多年,一定见过持这种观点的人吧?);经济不好了,就有相当数量的人开始质疑这些人不劳而获了——这时候人们回头去审视那些法律,发现它们不够公平——因为制定这些法律的时候,立法者没有把公平放在第一位——从立法精神上,他们就追求善多过公平。

至于为什么伦理会战胜道理,大概因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能给人那种俯瞰众生的优越感吧。说到底,只有那些不讲道理的人才会去讲伦理。

家园 讲讲 什么情况?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