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讨论】从甬温动车事故看80后对TG的情绪 -- shyukyo

共:💬42 🌺230 🌵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政府内部的腐败

不是导致贫富差距大扩扩大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是好不容易建立立起来的公有制制度、一夜之间大面积恶性地回到了解放前、这对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是个致命的打击、这个从外国对286当年的吹捧中就就能看出、幸运的是中国挺过来了、现在国营经济的地位下降了、但还是国家税收的主力军、有谁相信国难再来时私营会冲锋陷阵?国进民退是必然、我拥护。

家园 您误解了我的意思。

您误解了我的意思。

空调间并不是谁出钱谁住或者谁有关系谁住。我市看守所也是在去年三家看守所合并并迁新址后才有。记得多年前一个案件,嫌疑人原是某局局长,哭咧咧地说,大冷的天,连热水都没有,洗脸洗脚全是冷水。实在受不了。两相比较,似乎是有些矫枉过正了。

这次我所承办案件涉及的是个杀人犯,杀了三个人,家里条件一般,反正也是个死案了,没使钱,他进空调间主要是身体健康状况所需。

在看守所蹲着,家属朋友可以往里给他打钱,看守所里有小卖部。据我了解,价格跟外面小店差不多。以前好像是数额上没有限制,想打多少打多少,现在管理严格了,每月只许加五百,多了不让进。这很好。以前经办的有些案子,有犯人提出要家里每月打多少多少钱,其实家里一点不宽裕,这种人,越是年轻、家在城市的越多。遇上这路的,常常忍不住开骂。

家园 送花成功

送花 关闭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家园 欢迎新朋友!

欢迎新朋友!

家园 网络时代的民心要重新认识

人活在不止一个世界,还有个主观概念堆砌的世界二。

我身边的70 80后,有的只要是觉得手机或者汽车税交多了就会觉得是TG才有的毛病,这种现象不但千年前没有,近代其他国家也不多见(价格倒挂市场保护日韩当年都玩的很猛,可不见他们有人当政府罪行),最直接的解释只能是在特定信息群落里不断正反馈加强某种认识。

当年信息传递少,能拿上台面的共识就一个,比较好说人心向背;报纸出现后,平民也开始党争了;电视普及后,不仅政治,文化方面也能尝试分灶重建;网络时代,想相信什么都能找到说服自己的理由。

记得吗,就是几年前,我们出了事故还只是麻木的自嘲:"中国死不到一万人都不是个事儿",看到外国死几百人的报导都是:"外国人命太精贵了,这放中国算个啥"。

家园 没错利益是第一位的

但是现在社会很难说,一种措施都得罪所有人.就说房价高吧,是有人在发愁,但是有一到两套房子在偷这乐的人也大有人在,特别是城市中的老居民,一次拆迁就让无产阶级身家百万,也更是比比皆是。真要房价降下来,跳楼的更多。

家园 处子帖

作为一个80后后期出生的新兵,我觉得我周围这些同龄人大多有一些普遍的特点,就是不读书,然后不思考,然后人云亦云,不知该说是因为成长的关键时期受港台流行文化流毒还是目前的大环境真的已经变了。

家园 人天然的喜欢阴谋论

911自我导演论,登月造假论不更不靠谱,照样有的是人信。

但凡某个事情的解释可以牵扯到大阴谋,必然有许多人相信,特别是关于政府的。具体可能因为自我满足,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快感?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玩笔杆子的都那么反动。

再有网络本来机就是负面言论聚集区。去时事论坛发帖的,是受了委屈来求助没,控诉。很难理解会有人上网写写今天政府给了什么好处。天天去天涯杂谈,就认为中国没救了,那是幼稚了。

家园 数据

12.23重庆开县的井喷事故报道死亡243人,实际的又是多少呢?243x??,tg的事故统计有几个数据是真实的?

家园 答非所问,我问的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对于政府言论持有怀疑

政府作为一个超级权威机构,他必须要对他所发表的言论和观点负责,因为这样的言论和观点不仅仅能影响一个人,而是很多人,甚至世界。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超级权威机构,在这样的一个严肃时刻,为什么发布出来的数据却遭到大家质疑??!!!政府的公信何在?!!是谁在践踏??!!!

不要光去盯着这个数字,而是要想下背后的事情。

数据
家园 感谢您的讨论!

您说的开县事故我不是太清楚,暂且假设您说的是事实,那么是否就能由此推导出7.23事故的死亡人数造假呢?您想说的是,TG在所有的事故中都对死亡数据作假吗?如果是,那我没什么好说的了,如果不是,那您举的开县案例与我那位同事所举的江西脱轨事故案例没有什么不同,如果可以这样从A事故的数据不真实推导出B事故的数据不真实,那我也同样无话可说。

我认为7.23死亡人数的数据不可能作假,是基于此次事故整个处理过程中从各种渠道、媒体所反馈的信息所得出的一个符合逻辑和常识的判断,当然,我并没有亲历现场,获取的各类信息都是通过别人加工后的,因此,我也不敢断定数据就不会造假,但起码,我不会根据以往案例来进行推断,您觉得呢?

家园 看来是我对你的话理解有偏差

我以为你是说现在无人反思为什么政府会被质疑。我觉得现在这样的人很多,谈不上“没人反思”。

政府公信不足,政府自身的原因是第一大因素。而那些没脑子的怀疑,我更认为那是一种条件反射,而非正常的思维活动。

我认为,无论政府公信力高低与否,对政府保持一定强度的质疑是必要的。如果因为政府公信力高,而放弃质疑,那也便是公信力下降的前奏。当然还是那句话,质疑要有根据,不是简单唱反调。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