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美国到底有多坏(1) -- baraque

共:💬42 🌺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日本为什么要放弃北进实行南进

我在上面部分引了此文有关粮的内容,现在引全文。

--------------------------------------------------------------------------------

奈何天

我在JC上看到这样一种说法,说什么日本战败的原因是贪婪的日军在1941年初乘机开入法属安南,威胁和危害了美英荷法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利益,于是美国才停运废铁、原油、锡矿、重型航空炸弹等战略物资,进而引发了太平洋战争,如果日本能效法甲午战争后,在德、法、俄的压力下,乖乖退还辽东半岛的做法,即在英美压力下退出安南,祗要日本退出安南,废铁、原油、橡胶、锡矿、重型航空炸弹等战略物资,英美会马上恢复供应,日本就不会战败,则今天整个中国极可能仍在日本控制之下。实际上,这是一种脱离实际的幻想,日本之所以要进入法属印度支那,进而与美国开战,是因为经济上已经到了不向东南亚进军己不足以继续进行侵华战事的地步,

当时日本面临着两大危机-财政危机与资源危机,

从财政危机方面看,日本自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即推行大力扩充军备的财政政策,如在1936年8月的第二次补充军备方案中,即规定到1938年为止,以30亿日元扩充陆军,7.7亿日元扩充海军,以至1937年度之财政预算比1936年度超出7.3亿日元,

而自侵华战争爆发后,仅在1937年9月即编制了25亿日元的临时军费预算,从侵华战争爆发后至1941年止,特别军费用支达268亿日元,其中大部分用于侵华战事,[“军械预算大部份用于生产弹药,弹药费1937年度占军械费56%,1938年度实际上占军械费的76%”(中原茂敏:《大东亚补给战》78页)。]而为了筹措军费,日本采取了增加税收,滥发公债及纸币的作法,如在1936年将法人所得税增加80%,个人所得税增加30%遗产税增加10%,废止了股票所得可抵扣40%税额之规定,并建立了财产税,烟.酒税等新税,1937年侵华战争爆发后,又实行临时增税及创立“华北事变特别税”,1938年又创立“中国事变特别税”,但所得远不足以应付巨大的开支,又滥发公债及纸币,其公债年发行额1936年不足10亿日元,1937年扩充至15亿日元,到1941年更高达87亿日元,其公债总额1936年未为104亿日元,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为373亿日元,1938年,日本银行券的担保储备额由10亿日元上升至17亿日元,1939年4月,升至22亿日元,而到了1941年则上升至47亿日元,其货币流通量则由1936年的26亿日元猛增至1941年的79亿日元,结果导致物价上涨一倍以上,而日本工人的实际工资以1937年为100,到1941年则为84,日本国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了四分之一,国家财政面临崩溃,

而比财政危机更为可怕的是资源危机,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资源缺乏的国家,大部分资源依赖于从国外进口,为此,当时的日本拥有一支仅次于英美总吨位约600万吨的世界第三大船队,侵华战争爆发前的日本(包括台湾,朝鲜及伪满)对外依赖度为:铁矿石52.3%,铁矾土100%,橡胶100%,石油80%,盐63%,棉花及羊毛99.9%,废钢铁67%,铜.铝.铅锌等均为一半及一半以上,

日本扩充军备,发展重工业,虽然使军事重工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如钢材产量1929年为203万吨,至1936年为410万吨,煤产量1931年为2800万吨,1936年为4100万吨,化学工业增长1.5倍,而资源进口也为之大增,仅石油进口一项,即从1931年的228万千升增长至1936年的451万千升,导致国际收支逆差大增,1936年1-6月,出超2.7亿日元,而1937年的同期,则入超6.2亿日元,3-7月的黄金输出额为3亿日元,实际情况则更坏,1936年全年,日本入超1.29亿日元,扣除对伪满的出超2.46亿日元,实际入超达3.76亿日元,1937年的入超达6.38亿日元,扣除对伪满及侵华日军占领地区的出超3.21亿日元,实际入超9.59亿日元,而到了1939年,在大幅度的削减了民用物资进口之后,日本的进口为29.18亿日元,出口为35.76亿日元,但扣除对无法获取黄金外汇的“日元圈(伪满及侵华日军占领地区)”进出口,进口为22.35亿日元,出口为18.29亿日元,

日本经济力的不足,在1939-1940年度即开始表面化了,首先出现的是粮食供应不足,1939年的日本本土之大米需求量为8千万石,比1936年上升了近1千万石,而在侵华战争爆发前,日本本土每年需从台湾,朝鲜输入1300-1400万石大米,而此时,由于战争的因素,日本本土的粮产量自1939年起即一直在下降,自台湾,朝鲜输入大米由于战争及当地的军需等因素,输入额逐年下降,1938年为225万吨,1939年为145万吨,1940年则为48万吨,日本为此想尽了办法,下令农民要将生产的大米及麦子等粮产品,除自己食用及种子外,都要以官价卖给政府,实行粮食配给,禁止一般的饭店,餐馆出售米饭,大力宣传食用代用食品,规定早饭不能超过1日元,中饭2.5日元,晚饭5日元,即便如此,仍有900万石的缺口,为此,日本不得不拿出2亿日元的外汇向法属印度支那,泰国进口了800万石大米,

紧随粮食危机而来的是电力与煤炭危机,由于煤炭不足,发电量只能满足80%的需求,为此,日本大搞经济管制,1938年10月,首先实行棉花及棉纱价格管制,1939年10月18日,又发布价格管制令,将价格限制在1939年9月18日水平,1940年7月7日,又下令禁止奢侈品生产及销售,将电风扇,收音机等均列为奢侈品,

而对日本来说,对其侵华战争影响最大的是资源危机,到1941年,日本所控制的资源只能满足煤炭需求量的88.3%,石油的18.4%,铁矿石的42.4%,铜的43%,铝的15%,铅锌的18.4%,而要得到这些资源,一种办法是通过贸易进口,而对进口资源具有制约的是其黄金外汇的储备量,它决定了日本的物资进口能力并进而决定其战争持续能力,在侵华战争爆发时,日本银行的黄金储备额包括纸币发行的准备金在内不过13.5亿日元,而在日俄战争时,日本国硬通货储备为1400万日元,又借得外债8亿日元,合1937年日元价为28亿日元,在侵华战争的巨大消耗下,日本在1936-1941年的国际收支逆差达50亿日元,黄金外汇已所剩无几,以至日本不得不开始动用战略储备物资,

而日本采取的扩大出口,压缩进口,掠夺占领地,对外借款等各种办法均已无效,就当时而言,日本的主要出口物资为生丝及棉纺织品,主要出口对象为美英及东南亚,由于“二战”爆发所带来的购买力下降及封锁等因素,以及日本国内对民用工业的限制,其出口额自1939年达到最高峰后即开始大幅度下降,压缩进口已经把民用物资的进口压缩到了极限,至于对外借款,自1936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共借外债16.25亿日元,其中政府贷款12亿日元(内美国长期贷款7亿日元),1941年日本之外债余额12.5亿日元,因此,自1941年起,己无商业贷款的可能了,而对占领地的掠夺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虽然中国(侵华日军占领地区)的矿产资源足以满足日本的多数矿产需求,但这在当时仅仅只是一种潜力,要想开发出来,需要时间及金钱,有人认为日本当时如发现了大庆,就可以不打太平洋战争了,但却没想过日本当时正处于战争状态下,既无时间也无金钱,北进西伯利亚更是如此,以致当时日本的海陆军将领都议论说“北进有何好处,难道打下西伯利亚来给天皇做猎苑,打黑熊用?”

在这种局面下,日本只有三种选择,1,撤出中国,结束侵华战争,但这对日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不仅因为日本伤亡已达数十万,。。。并且已经耗费了几百亿元的军事开支,而且这将使因战争而掩盖的财危机爆发,从而导致经济崩溃,2,以对日本有利的条件来停止侵华战争,但在中国方面的顽强抵抗下,无法实现,据日本在1941年估计,要想打胜侵华战争,至少还需要3年,而且这是在中国无外援条件下的估计,而日本的黄金外汇储备是无法支撑这样长的时间,那就只剩下了第3条路,南进掠夺资源以支撑对华战争,而日本南进的作法又触犯了美国,导致了美国的经济封锁,进而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老美为了给自己脸上帖金,硬是倒果为因,说什么是美国的经济封锁,导致了日本的发动太平洋战争,其实,以引发美国对日本施以战略物资禁运的日军进入法属印度支那。主要原因是法国当局不想执行与日本签订的贸易合约,将1940年6月提供的大米从5月份的10万吨减少为5万吨,7.8两月还要减少到6月的一半,出售给日本的1.5万吨橡胶要用美元支付,事实上即使日本不进兵法属印度支那,美国不对日本实行石油和废钢等战略物资禁运,日本也快无钱采购这些物资了,正如水桶理论所说-水桶的容量是由水桶最短的那块板决定的,了正是因为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占领了东南亚,才使日本能够将战争支撑到1945年中的,

家园 看来你象是有备而来哦

我说的是我看过N多书以后总体的印象。至于是不是要深入地、逻辑严密地展开讨论,容俺考虑考虑,不一定接你的招哦。

主要是重新收集资料、整理,再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可是很花时间的,既然你引经据典了,俺可不想张口就反驳,免得给你找到缺口。

从长计议从长计议。。。

家园 还有关键的一条

就是:“就算我把你给说服了,有啥用?”既然没啥用我下大力气跟你争个啥?所以还是从长计议

家园 啥时候叫“清”的

实事求是,有件事我还真没搞明白过。

他们是打进来前就叫清国了还是打进来后才建立的清朝啊?

家园 打进来之前,皇太极在1636年改的
家园 这话说反了

恨美国的人大都只恨美国的民主和自由

老农从来不隐瞒自己讨厌美国,而且在西方国家比如加拿大讨厌美国的人多得是。

老农讨厌美国是因为美国太霸道,阻碍中国的统一、妨碍中国的利益。但老农非常喜欢美国的民主自由,巴不得明天中国人民就能过上这种日子。

家园 皇太极时期就金为清了。

满蒙军不过十万,天下十有八九是汉军打下来的,此外当时汉人的抵抗力量,不但明闹互攻,连南明自个都大打出手,如此对敌,如何不败。

家园 谢二位指点迷津,收到!
家园 不是有备而来

类似问题人家讨论过多次,怎么对付你的说法早就烂熟于心了。

家园 【文摘】“经济杀手”出自传 揭露“美国援助”背后黑幕

他曾经是一名“经济杀手”,帮助美国掠夺资源;他的良心也曾隐隐不安,于是把挣得的丰厚酬金用于慈善事业;现在,他进行了更深刻的反省与忏悔―――在自传体新书《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中,约翰?珀金斯将自己不光彩的经历公之于众,同时也揭露了“美国援助”背后的真实企图。在前言中,珀金斯写道:“这不是虚构的小说,这是我所经历的真实故事。”

  “杀手”入行

  在一次接受采访时,珀金斯讲述了自己成为一名“经济杀手”的经过。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最机密的谍报机构国家安全局招募了当时还在经济院校读书的珀金斯。据珀金斯介绍,第一个真正的“经济杀手”出现在50年代初,他叫克米特?罗斯福。克米特协助推翻了当时民选出来的伊朗政府。整个过程很少流血,没有采取军事干预,只花了数百万美元。

  不过,克米特当时是政府工作人员,一旦被抓,美国政府将有许多麻烦。此后,美国政府决定利用中情局和国家安全局来招募“经济杀手”,将他们派到私营咨询公司、工程公司、建筑公司工作。这样,“经济杀手”一旦被抓,与政府没有任何瓜葛。

  珀金斯毕业后在一家波士顿公司工作,公司名叫查尔斯?T?梅因。当时公司有近2000人,珀金斯成为公司的首席经济师。

  不过,珀金斯的真正工作是交易谈判―――为其他国家提供超出他们偿还能力的巨额贷款,贷款的条件之一是其中的90%要返还给承建的美国公司。据珀金斯介绍,美国公司帮助建设的不少电力系统、港口或高速公路其实只为当地的有钱人服务,而穷人们却跟着背上这笔巨额债务。一旦这些国家无力偿还债务,美国政府和国际援助机构将联手控制该国经济,并利用其石油等自然资源为美国建立“世界帝国”的目标服务。

  珀金斯说,作为一名“经济杀手”,他的足迹曾经遍及非洲、亚洲、欧洲、拉美和中东。他是不少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或重要目击者。“经济杀手”利用各种手段游说其他国家的要人,包括伪造的财务报告、操纵选举、贿赂、勒索、色情引诱和暗杀,等等。

  揭开黑幕

  该书的前言写道:“谨以此书献给我所敬重的两位总统。”据珀金斯介绍,厄瓜多尔前总统海梅?罗尔多斯?阿吉莱拉和巴拿马前政府首脑奥马尔?托里霍斯?埃雷拉都曾经是他的客户,他们因为飞机失事身亡。

珀金斯在新书中披露,这两位政府首脑并非死于事故,而是被暗杀,“因为他们识破了我们的真正企图”,拒绝接受援助。“经济杀手”的工作未能奏效。于是,其他类型的杀手,包括中情局的“豺狗”介入了……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降低石油产量,美国经历了“石油危机”。珀金斯说,美国政府害怕类似情况再次发生,于是雇佣了他和另外几名“经济杀手”进入沙特。他们使沙特王室同意把石油收入汇到美国并投资有价证券。美国利用这些证券雇佣美国公司帮助沙特建筑新设施和新城市。沙特还同意把石油价格维持在美国能接受的范围。

珀金斯还举例说,厄瓜多尔的债务超过了它财政预算的一半,根本无力偿还。当美国需要石油时,就会对厄瓜多尔说:“瞧,你们还不起债,把亚马孙雨林给我们的石油公司吧,那里有丰富的石油。”现在,美国已经进入亚马孙雨林还破坏了它。

  转换角色

珀金斯建立了一个个人网站,网址是www.johnperkins.org。通过该网站,人们可以了解到,珀金斯经历了四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他做过“经济杀手”、首席执行官、生态环保专家以及作家。他游刃有余地穿梭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之中。

1980年,珀金斯成立了一家能源公司。同时,他还担任一些公司的经济顾问,收入不菲。

10年后,珀金斯卖掉了自己的公司,兴趣转向其他领域。他成为一名“本土化和环保运动”的积极拥护者。为保护热带雨林,他曾到亚马孙河流域,与当地土著部落一起生活,一起劳作。珀金斯在网站上发表了不少当时拍摄的照片,记载了许多感人瞬间。

或许是对“经济杀手”的经历有所反省,珀金斯感觉到正是由于美国政府的某些所作所为才使这个世界贫富差距更加悬殊。于是,他近年开始热衷于慈善事业。他成立了几家慈善机构,并在理事会任职。为了减轻内心的负疚感,他将自己的大量酬金投入到慈善事业。

  忏悔之路

早在23年前,珀金斯已经开始动笔写《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后来,由于局势不断变幻,珀金斯被迫几次搁笔。此外,威胁利诱也屡次打消了珀金斯将“经济杀手”的真实面目公之于众的念头。在20世纪90年代,珀金斯共收取了近50万美元的所谓“咨询费”,条件只有一个,就是让他对此保持沉默。

那么,又是什么最终促使他不顾威胁利诱,毅然站出来揭露真相呢?珀金斯在该书前言中给出了答案。

他说,最简洁的答案是因为女儿给了他勇气。杰西卡是珀金斯的独生女儿,当得知父亲正在考虑出版《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但内心又充满了恐惧时,杰西卡挺身而出,说:“爸爸,不要焦虑。如果你被抓走了,我将从你停止的地方继续你的工作。为了我的下一代,我们需要这么做。”

珀金斯同时也说,更复杂、更深层的触动恐怕来自“9?11”事件的发生。他感到美国政府、所谓的国际救援组织和一些公司的所作所为对这一悲剧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觉得自己不能再袖手旁观,应该做些什么。(若含)

家园 【文摘】胡佛-令八届总统恐惧的人

  J?埃德加?胡佛是一个创造了美国历史和FBI神话的传奇人物,他在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局长宝座上一坐就是近半个世纪。作为这个机构的秘密守护者和最高掌权人,胡佛曾是FBI的化身,是一个令人恐惧的神秘人物。他是美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人物,也是最富争议的人物。即便是在他死后的30多年里,关于他的争议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近20多年来,一位名叫理查德?海科的作者走访了十几位知情人,并查阅了上千份有关胡佛的文件,日前终于写出一本揭露胡佛权力秘密的新书《傀儡王:J?埃德加?胡佛的秘密一生》。

《傀儡王:J?埃德加?胡佛的秘密一生》

  1924年,当时还是一名司法部年轻律师的胡佛被任命为FBI局长,没有人会想到,他在这个位子上一坐就是48年。在那48年里,美国换了8位总统,16位总检察官,但FBI局长却始终名叫J?埃德加?胡佛。他所拥有的权力是之后任何FBI领导所无法超越的。

  理查德?海科在书中写道:“胡佛知道怎样保守秘密,这是他成功的真正原因。他不仅知道这些秘密,而且没有人知道他究竟知道哪些秘密。”“没有一位总统敢解雇胡佛,因为没有一位总统知道胡佛究竟知道些什么。这对总统来说是最大的恐吓。”

以胡佛名字命名的FBI大楼

  FBI侦探只效忠他一人

  在胡佛的指挥下,FBI成为一个严密而有序的机构。这个机构里有他建立的指纹档案系统和犯罪实验室,当然还有能干的FBI侦探。胡佛要求这些侦探对自己绝对服从。理查德说:“他的这支队伍中所有人都只效忠他一人。他们从来不听首席检察官的命令,也不听美国总统的命令,他们只听胡佛的命令。”他掌管着华盛顿的钥匙。

  胡佛创造了一个关于自己的神话,这样便没有人敢要他离开。

  理查德说,胡佛的神话来自于对现代公共关系的掌握。他不仅掌管着FBI,还在任何地方控制着它的形象。胡佛甚至要求好莱坞听从自己的命令,摄影棚里拍摄犯罪片时都必须遵循胡佛的意志。理查德说:“每个细节都在他的监视之下。他对每部电影,每个场景,每个脚本,每名演员都进行审阅。每件事情都要经过他的批准。”在电影《国民公敌》拍摄时,胡佛给演员詹姆斯?卡格尼的惟一建议就是“在结尾你必须要死掉,因为我不想看到任何骗子活在这个世界上。”

胡佛与肯尼迪(左)

  胡佛有罗斯福夫人裸照

  胡佛还不仅操控着FBI的形象,更多地还控制着自己的形象。为了避免丑闻的出现,他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全部私生活。“对于像他这样一个有权势的人来说,要保持自己的形象,只有牺牲自己的生活。放弃自己的生活就是他的生活,除此之外他没有其它的生活可言。”

  在《傀儡王:J?埃德加?胡佛的秘密一生》一书中,作者还揭示了胡佛心胸狭隘的一面。作者称,只要胡佛认为有人对自己产生了威胁,他就会用自己的权力让他们的日子不好过,马丁?路德?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理查德说:“胡佛觉得自己遭到了这位民权运动领袖的羞辱,因为马丁?路德?金竟敢不接胡佛的电话。”“就从那个没被接听的电话开始,马丁?路德?金在余下的生命中就不再有自由可言。胡佛像幽灵般地缠绕着他,对他进行窃听甚至跟踪。”

1971年,美国一杂志刊登一幅漫画,认为胡佛掌握美国生杀大权。

  在写书的过程中,理查德还发现,在胡佛所收集的秘密文件中有一些是用作他的私人用途的,其中包括一些裸照。理查德说:“他有很多人的裸照。这是他为自己收集的下流文件。他对色情文学绝对有很大兴趣。当然,他可以堂而皇之地辩解说,自己需要知道事情的真相以便采取对策。”

  美国NBC记者约翰?霍肯贝瑞在采访理查德时问起了这些裸照的主角都有谁,理查德回答说:“玛丽莲?梦露,这并不让人惊奇。不过还有其他人,其中包括罗斯福总统的夫人埃莉诺。”这让霍肯贝瑞感到无比惊讶,“天哪,请原谅我的好奇。怎么可能有人拍到她的裸照,甚至有人会想要她的裸照呢?”理查德回答说:“当时好莱坞影星W.C.菲尔兹手头上碰巧有这么些照片,有人说是罗斯福夫人埃丽诺的。胡佛听说了这件事后就向菲尔兹表示想看看这些照片,菲尔兹就给了他,这应该也是胡佛权力和手段的体现。”

胡佛死后葬于华盛顿

  胡佛带着秘密进坟墓 尼克松额手称庆

  在华盛顿,胡佛本人就是一个神话。对他来说,他拥有别人不可能有的东西,他知道别人不可能知道的事情。一直到死,胡佛都认为自己是美国的终极保护者,这也是许多美国人一度所认为的。

  “他在适当的时候死了”

  1972年5月2日早上,胡佛被发现死于华盛顿家中的卧室地上。当天下午,尼克松总统在自己的私人日记上写道:“他在一个适当的时候死了:幸运的是,他是在位的时候死的。如果他在之前被迫下台抑或主动辞职,他都很可能被人杀死。”

  然而,在对全国发表的官方讲话上,尼克松却是这样说的:“今天,所有美国人都对J?埃德加?胡佛先生的去世感到悲伤。作为联邦调查局的局长,胡佛先生拥有赤诚的忠心,卓越的能力和非凡的奉献精神。可以说,他是在他自己所生活的这个年代里的一个传奇。”

  “危险环境离我们而去了”

  尽管并不是所有人都把他的去世视为美国的一个损失,但还是很少人敢表达自己的这种想法,因为大家都害怕遭到这个神秘人物的报复。马丁?路德?金的遗孀是少数一个敢说出这种看法的人,她说:“一个可悲和危险的环境终于离我们而去了。在胡佛的统治之下,FBI所收集的文件里充斥着谎言,据说还有一些政府高官,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丑闻。这种爆炸性的秘密必须以适当的方法被掩盖,而黑人和黑人自由运动就成了这种不名誉活动的靶子。”

  她所指的这些秘密文件据称包含着许多肮脏的丑闻。然而,这些丑闻正是胡佛权力的来源。胡佛处理这些秘密文件的方式也相当特别。他从来不会向任何无关的人透露这些丑闻的细节,而只让那些可能受丑闻连累的关键人物知道自己手中掌握着他们的秘密。这是一种无声的恐吓:只要这些消息没有被公众知道就绝对有效。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胡佛确保这些秘密没有一个字被走漏。从来没有一个例外。事实上,这些文件被保存得如此机密,以致于没有人敢肯定它们是否真的存在。但是,胡佛他自己知道,而这就足够了。(执与)

统治FBI近半个世纪,伺奉过8任总统,历任总统对他“又爱又怕”,美媒体披露内幕――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12日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前局长埃德加?胡佛一生伺奉过8任美国总统,统治联邦调查局几近半个世纪,据称胡佛是知道“美国秘密”最多的人,由于担心他手中掌握着自己的秘密,即使对胡佛最无好感的总统,也不敢轻易将他从FBI局长的宝座上拉下来。那么,这名专以“窥探他人秘密”著称的FBI前局长自己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美国作家海克在其新书《傀儡大师:埃德加?胡佛的秘密生活》中对此进行了披露。

伺奉过8任总统的不倒翁

据报道,胡佛原是国会图书馆的一名图书管理员,后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法律,并成了美国司法部一名律师。从1924年起,年轻的胡佛开始担任美国司法部名下调查局(FBI前身)的局长,到1972年去世,他一直是这个美国最有权力的执法部门的一把手。在长达48年的FBI局长生涯中,尽管他先后共伺奉过8任美国总统,却一直屹立在美国政坛上。海克说:“他能成为美国政坛的不倒翁,是因为他知道如何保密。”

肯尼迪不敢乱炒胡佛鱿鱼

新书披露,胡佛与美国被刺总统肯尼迪的关系相当微妙,因为1960年肯尼迪与尼克松两人竞选总统时,胡佛曾表态支持尼克松,因此当肯尼迪上台后,胡佛时刻担心自己会被肯尼迪炒鱿鱼。但历史证明,从肯尼迪上台到被刺身亡,胡佛一直稳坐在FBI局长宝座上。海克说:“风流成性的肯尼迪不敢炒胡佛的鱿鱼,是因为他对胡佛心有顾忌,担心自己风花雪月的把柄落在胡佛手里。其他另外7任总统也无不面临同样的境况。”

胡佛拥有美第一夫人裸照?

新书还披露,胡佛在任联邦调查局局长期间,曾收藏过许多张裸体照片。海克称,在胡佛收藏的裸照中,其中有一些是玛丽莲?梦露的,不过这并不稀奇,而最让人目瞪口呆的是,在胡佛的裸照收藏中,据称竟还有一张美国前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的裸照!海克道:“这的确让人震惊,是谁给埃莉诺?罗斯福拍了裸照,而胡佛又是如何得到它的?最可信的一种传闻是,好莱坞影星菲尔兹在偶然中获得了一组美国前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的裸照。而胡佛听说后,立即要求菲尔兹将这些照片寄给他。不过,我没亲眼见过这些照片,据称后来它们全被毁掉了。”(爱尔) H9

家园 说反了吧?“是人家把你说服了有什么用吧!”

这种“久经考验”的文章可不好驳,你有的功课好作作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