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茗谈(五十二):地下物流 -- 本嘉明

共:💬97 🌺43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国庆假日堵车

看来是“三铁”很好的催化剂啊。几个试点(比如上海的金山线)已经投入运营;高速公路堵车又揭示了巨大的需求;银行的资金又不肯放给微小企业,正憋得慌;农民工要有活可干;美国QE3正逼着中国在楼市之外寻找新的“新增货币容纳池”。于是各方面条件都具备了。

但还是有问题。中国经济的总量不会爆炸性增长,网购(地下物流)发达了,商铺就经营不下去,营业员也要失业,铺头房价和租金会跌;三铁开通了,小巴就不赚钱了。

但权衡下来,以三铁取代短途巴士客运,是值得的,哪怕初期政府补贴票价,也值。

家园 看看纽约发大水

再看看你这几句话,也算是“遥言”了哈。

我忽然觉得无言以对,这一部分,你没有说错。中国还算是有点长远规划,但还是不大及格。

中国目前,也就是“略有成就的第三世界国家”,但心浮气躁只追求表面光鲜的事,似乎越来越多了。

家园 重新贴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大自然的力量不容忽视

任凭人类做张做致要科学发展发展科学,一场强度不算太大的风暴就显出原型。

纽约这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是不是应该建立功能性备份?

北京这种畸形发展的城市是不是应该适度瘦身?

江浙沪是不是需要建立一个较大的纵深?

家园 德国正研制“货运地铁”

既然地铁可以载人,是不是也可以载货,把货车统统改到地下运行呢?德国人口最密集的北威州正在研究“货运地铁”。它被称为第五种现代货运方式。这一设想其实很多年前就有了,多年来一直在进行论证、测试。参与该研究的波鸿大学专家说,地下管道内由一种外型类似药丸的输送车厢来运送货物,可以单独一节行驶,也可以组合行驶。它不受气候和时间影响。输送车厢由电动引擎驱动,减少了运输工具带来的环境污染。项目组先在波鸿、多特蒙德等城市的废旧厂区地下修建了几条直径1.6米、长约200米的试验通道,并对建筑设计、机械制造、电子控制等各方面进行了实地测试,拟定了初步建设方案。未来几年内,他们将在北威州的地下,建成一个地下货运网络。每个站点还设有“24小时冷却储物塔”。这个项目将有助于减少地面货车运行。未来几十年,德国还将探求地下私人轿车通道。科学家相信,地下交通网将是未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新趋势。

其实,英国皇家邮政上世纪就建成一条专门用于传输信件和邮包的地下邮政铁路隧道,这条隧道在伦敦大街地面以下21米,全盛时期,无人驾驶电动列车每天可以运送400万封邮件。直到前几年,这条地下邮件隧道才因为大幅度下降的邮件运送量而停止运营。

外链出处

家园 Glasgow Subway

英国的格拉斯哥市地铁系统,可以提供我们一个借鉴。

这个地铁隧道,是1896年挖的,所以隧洞直径特别小,现在也没钱扩建,只好换了新车厢,这么维持着,不过还挺好用滴。

外链出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目前在中国啊,有几件大事:

1) 雾霾------这不,巴黎大会给人家批斗。

2) 建筑业低迷,楼盘工,钢铁厂,水泥厂,都没活干。

3) 城市扩建太迅猛,道路/停车场,占地越来越厉害。

4) “光棍节”惊天地而泣鬼神,快递小哥忙死。

那么,复制一个“缩微的集装箱货运系统”,变成“贯通半个中国(北方黄土层地带)的物流网”,城际地域通过“三铁”走地面,到城市近郊进入地下,专走物流不载人,拿一两个城市试点一下,或许是可行的。

另外,有些中小城市要修地铁,行,放开了批准你们修,不过只能修这个尺寸的,不愿意就别修了

家园 地下只开全电动车

就没有废气问题,通风/安全的成本可以降低很多。

接下来全自动行驶电动车,连人都不用下去,完全无人化,自动化。王健林和马云也不用对赌了,一人出资一半去搞,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正好。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