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零利率的日本为啥陷入通货紧缩 -- 思想的行者

共:💬36 🌺83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一点钱都不要印那就是休克疗法了

就好像人的造血细胞要不断造血一样,要维持一个必要的人体的流动性。

与人体需要一定的血流量一样,经济体系也需要一定的货币量,人体利用血液来交换氧气二氧化碳,吸收营养物质,经济体需要货币的流动来实行各个经济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

没错,昧国确实是在印钱,问题在于那是不是满足其自身必须的货币的增加,还是不必要的增加?

我前贴论述了经过经济危机,昧国的银行和资本市场本身就缺钱了,昧国企业本身的资金都缺钱 了,所以这个时候的加印就是如同必要的数学一样的正确的救治措施。

我以前发过很多帖子,论述过货币量和物价之间的关系

货币量的增加甚至减少的比例与商品平均价格的变动并不是我完全同步变动的。

当货币量减少---贷款减少---减少到一定的程度,由于经济体严重缺乏流动性,导致生产严重下降物资奇缺,这时会发生猛烈的物价上涨,即货币减少得太厉害,会引发物价上涨,例如休克疗法时的俄罗斯,1988年的中国

如果货币量太多,而生产却不能与货币量同步增长,这时就会出现流动性严重过剩的物价上涨。

总结下,就是货币严重缺少和严重泛滥都会导致严重的物价上涨。

你简单的说两个字---加印---这是绝对不够的

2,关于这一点,我不是说过了吗?2011年的国际市场比起2008年的需求总要大吧 ,比2009年总要大吧,2009年出口业滋润着呢,说明国际需求的变动不是一个主要因素。

我举生活必需品来说明刚性需求这个概念,至于中国出口有多少是刚性需求,这个是要数据,不能瞎猜的

4 ,你不就是与周小川他们一样以为货币量和价格成正比关系吗?

如果真是这样俄罗斯休克疗法物价应该很平稳,日本零利率应该物价飞涨,事实恰好相反。

家园 我可没说不能印钱,我说的是,要填外贸的收缩的坑,就一定要

加大国家投入,不然就会全面下滑。

这是要搞休克么?这是在说明印钱的问题的同时,说明虽然有问题,但还是只能这么作的原因。

对害处中能尽可能小心来避免,但还是要硬着头皮干。

因为这个东西,不是谁主观上想改就可以的,走到这一步,大势就一定要这么走。调整的空间有限,但也正因为有限,要尽可能在认识到问题的基础上,小心的,调,把危害降到最低。

老兄,你对我的话,完全错误理解了,我说这压根和我说的没什么联系的炮,怎么会莫名奇妙打到我头上来了。

下次把我的话看完了,再批好么?

家园 现在中国印钱会有什么问题呢?通货膨胀?
家园 当然会通涨了,一件事非干不可,就把干这个事的负作用,全盖

住,那十有八九是,负作用最大限度暴发,甚至是由于负作用超水平发挥,完全干不下去了。

你知道问题在那,才能确定怎么去控制它。

通涨一定和这个有关,而且都不可避免,印钱和投入,及由此引起的通涨,全不可避免。

这个东西上不用废心,时兴点说是市场必然,玄点说是命里定的。

问题是,首先要认识到,要力避负作用,只能微调,而且要小心,摸着石头过河,而且不要怕摇摆,只要你动作小,那一旦发现问题就微调,这劲是不好拿,但只能这么干。别一起范就要一家伙全解决,一发现不对,到时候不方便回调。

这是个细活,而且很难见成果的细活,但是他还必需得干。

说白了废力不讨好的活,作好忍辱负重的准备吧。

动的时候别太激动,动作缓点,碰到东西了,抽的时候,该回就回。

这劲不是假难拿,是真难拿,不是假不讨好,是一定不讨好,你一动就肯定有人骂。

所以说,我绝对没有说便宜话的意思,但是必需说清楚,大局怎么个走势,那是一定,你叫我揪住一段喊万岁,说他和后面的负作用问题没关系,只说前面引出这种一定的必然。

那就算了吧,我小市民,我把大势看清楚了,大势各国政府控制力都有限,我也没指望怎么样。

找个尽可能安全的地方,尽可能的不违法不缺德的情况下(当然我也没那么高尙,保能尽可能,作不到一定。),要是算准了,那个点正好是会天上掉个馅饼哪,我吃一口。

算不准,吃不上,算我废物,我也不是没饭吃,不至于给莫名奇妙的玩死,而且我不吃独食,我看出什么,我就说什么,于私我保我自己一个基本,于公,我也不只顾自己。

家园 谁说一定会通胀了?

主帖不是给出了日本实施零利率 十多年还通货紧缩,民间呼吁政府出台更宽松政策的呼声的百度链接了。

你在这一点上想当然,后面你打了那么多的字我是不想看的,前提都错了。

中国现在像个贫血病人,现在是需要补充营养,还不到担心营养过剩导致血脂过多等等的情况。

当然,对于贫血病人, 你还要给她抽血,就像现在的政策一样,当然什么毛病都会有

家园 降利率,我同意,我早前也在其它谈利率的贴里说过,加利率

来防通涨,是扯淡。越加越通涨,因为利率永远赶不上通涨,特别是在投机资金活跃时。

但是反过来,如果说有用,也可以,但其作用原理,绝不是很多人理解的那样,由于利率高了,所以人们更多的把钱存银行,从而减少流通。这个原理,只有在投机轻微,投机资本非常弱时,才可能成立。所以改开初,我们用这种理论,会比较有效,我估计这种理论产生时,也是在投机资本还没发展壮大的时候。

现在不管是西方诸国,还是中国,投机资本的发展,都已经很壮大了,当然,这一理论也还是有其适用性的,但作用原理已经完全不同了。

它在投机力量壮大后的实际作用原理是,越加息通涨越高,因为投机资金是贴着利率定融资底的,所以利率高,投机资金的融资底也抬高,通涨加剧,从而更快的,走向崩溃,这才是所谓,利率对通涨的真正作用,叫他更疯狂,并更快死。

但是问题是,利率过高,很可能造成,在投机死亡前,依托它的实体经济先被压死。所以利率不可能无限上升,到一定程度就会一升就死,只要决策人没完全傻掉,他就一定会停,但投机不会停,因为他们一直在嬴利,他们会在利率给他们定的融资底上,保底,但继续狂升,直到崩溃。

所以,如果你说,现在中国应停止加息,而是要相反,降低利息,甚至零利息,我一点都不反对。

因为实际上,政府除非是疯了,傻到家了,就算上了利率阻通涨的当,也只会一点点加息,磨到边界上。而这种磨的速度,完全赶不上投机欲望,也就是投机上限的攀升。

因此,它实际对投机和通涨,是没用的,所有的压制作用,全部作用到依托它的,正常经济活动上去了(不管那是公营还是私营)。

但是,你先要知道,利息在通涨问题上,真正的作用原理。特别是投机不强时期,与投机力量上升时期的,作用原理的不同。

当然了,如果老兄看头几句,就不打算看后面,那我估计我这话其码对你是白说了。

你看头两句就想当然,后面一大串和我不相干的炮就打过来了。我也没办法,好在我也不指卖字吃饭,不用讨好谁。

我不是好人,一不勤劳二不勇敢,胆小怕事贪财好色,这个局势我看出来了,我不想碍着任何人,我就站在一个,一定会从天上掉作好的馅饼的地方,等着天上掉馅饼。

我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哪,我不想吃独食,我和大家把这事说明白了,信息对等,知识共产。

你觉的我说的不对,你就反着干,倒楣的肯定不是我,

你要是觉的我说的有理,那我事先告诉你,我管大不管小,

小处我自己都不保,更别说别人了,

很多时候就这么麻烦,反正我也习惯了,我一定是坏人加笨蛋,二百五。

通涨用利率是挡不住的,利率是应该降而不是应该升的,

但是利率下降的好是保证正当经济不崩的更多,

他不能阻止投机上升所造成的通涨,

降利率一定好,一定是好事,这我一点都不反对,这样作会叫这场灾难中,被吃掉的人降低。

但它一定阻断不了投机,

第一

认可下降利率的一定要坚持,因为这是对的。

第二

一定不能因为降利率后,通涨不停就怀疑动摇,打再升利率的脑子。

第三

我看出来的事我都说清楚了,见者有份,我没藏着掖着,你不看,是你的事,认不认也是你的事。

家园 看来咱们的主张倒是一致的,即降息--宽松,加大国家投入

这个用比较经济学的词语就叫做货币主义,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者认为保持足够的货币流量其实也就是保持足够的有效需求,所以货币主义也是广义凯恩斯主义

所谓休克疗法,就是逆凯恩斯主义和逆货币主义---完全颠倒过来。

利息率和物价变化和投机的互动等等的关系,你是进行了一些分析,我觉得您的分析不少地方还是不太严谨,对于这样的问题还是应该用比较数学的方式来进行分析的

所以,尽管咱们两个人的主张其实一致,都主张降息(其实还应该降准备金率),加大国家投入,但是我认为您列举的理由倒不太能够站得住脚

就好像我们都发现了一个猜想,但是各自的证明不同,而且有一个人的证明的逻辑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严谨的。

考虑到您还是经过了认真的思考的,并且认真的回复,送您一朵花吧

家园 过奖了,小老百姓,投机取巧,过两天安生日子。
家园 搭车问下人民币的离岸债券

是否是突破联系汇率体系的港股直通车还魂 最近人民币离岸债券在港受挫 能够被判断为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么。

家园 这个我不熟,我只能确定,印钱不管在中国还是美国,都没法停

市场收缩情况下,商业债务崩溃率高是难免的,大宗商品受各国观注多,货币炒作受控更甚。楼市到一种程度太脱离消费水平也不行,所以最后不断增加的热钱,会汇入金融市场,而一旦热钱大量流入金融市场,最终必然导至在急升后的崩盘,造成大量货币凭空蒸发。

以我有限的金融知识和逻辑分析能力,看不出,还在不断增加的大量的热钱,还能有什么去处,和结果。

货币投放增加,热钱游资越来越多,并四处乱蹿,越滚越多,其它依托实物的项目,滚到一定程度,就会受到管理和市场的限制,最后只能蹿进与实物脱离相对高的金融市场,这里投机相对容易,政府监管能力相对弱。

而投机的最终高涨,必然导致崩溃。

但是这种情况,是在那个金融市场,和那些金融市场,在什么时候出现相应情况,那就不是我的能力和信息能力所能判断的了。

不过具体的金融产品,应该是大比例的杠杆期货,国家只能尽可能保证,国家金融机构尽可能不被卷入,以及民间一般百姓,不通过地下经济融资被卷入。

最大限度的叫最终的大量货币蒸发,由大的投机炒家,和地下金融系统来承担。

很危险,但完全阻止是不太可能的,因为热钱最终不蒸发掉,那么就会还会在各种实物中乱蹿。

所以说,经济危机,最终不会是以危机的逐渐缓解为结束,而更可能以这种大的过山车式的惊险来结束(当然,最终控制好了是惊险,控制不好就惨烈了。)。

家园 现在高铁也开始缺钱了

出现巨额资金缺口 出现部分停工 。也有可能是利益集团的集体逼宫 迫使私有化道路 这次一旦成功 就有可能成为范本手法 私有化的缺口一旦打开 就不可收拾。可问题在于客运铁路难以盈利,私有化完成之后票价必然会“顺应市场趋势”上涨 可是铁道部或者另一个挂着国家旗帜的协调机构的存在依然会吸引公众仇恨 这会对他们进一步的私有化进程产生正反馈制造业和基础建设行业的资金无论如何不能断 如果国家量宽出来的钱不是发到这些地方 而拿去救了炒货的狗杂种 那量宽就是汉奸们绑定国家利益完成阶级固化 让党为他们祸国背书的帮凶 断刀你对这次铁路建设项目因资金断裂停工 怎么看的啊?铁道部还能撑得住么?或者说铁道部债券是真是劣质资产 无法盈利?

家园 铁路不会私有化的原因是:一吃不下。二送不起。三用不了。

先说一下债劵,这个我没注意,作为投资你只要看利息与其它同类产品相比,是不是合算就可以了,其它的不用想太多。

再说前面说那三点,铁路如果卖的话,没人吃的下,几公几十公的怎么卖啊!

要大面积私有的话,只能用类似送的方式,但是这个要作白送的部分会相当大,一动手,马上成为众矢之的。

最后如果真把铁路都切碎了私有,那铁路从维护到运行,再到通行费用的核算,各段参差不奇,铁路网马上玩完。

当然了,按过去常出现的情况是,找段情况最好的,搞所谓试点,所有条件都按高标配,实际是恨不能动用整个国家力量去保那段,然后对外宣布试点成功,全国推行,然后就是一片烂。

不过眼前是不太可能这么干的,因为除前面我提到的三点铁路私有总体的不可行外,具体到现在,又有一些具体问题:

一换界之季。

二右派退潮。

三铁道部内部人事已经调的差不多了。

当然了,虽然有以上问题,但是胡德平的例子告诉我们,右派虽然不傻,但太贪,利令治昏的事,是干的出来的,不过如果他们真这样,那基本就是送礼,什么时候跳起来,什么时候抽,一抽一个准。

至于赚钱的问题,铁道部是部,不是公司,不赚钱有什么新鲜的,至于说公共仇恨,很大程度上是放大的,私有化了,铁道部有没有公共仇恨我不知道,国务院和中共中央肯定会招来公共仇恨,就好象当年新三座大山一样。

如果觉的不赚钱又挨批评就不想干了,那直接辞官就好了,如果所有官都这么想,那就集体总辞。干工作出了问题,所兴不干了,但官照当,那有那么好的事啊!我还真不信,现在在任的那一级的那个或那几个官辞了职,会找不到人愿意顶上去的。

家园 你对量宽的看法,确实是个问题。

因为由于西方市场收缩的一定,中国这边产能的收缩也是一定的,国家贷款的利息比小额贷和高利贷低,风险率也低,但是再低也架不住债务崩溃的,风险总体的高发。

说实在的,在市场收缩一定的前题下,所谓贷款救治,一定要喊,但不管主观怎么想,最终客观上只能是雷声大雨点小。

因为压根就不是缺钱的事,缺钱是表象,骨子里是缺市场。

是市场收缩了,那相关企业的经营问题就突显出来了,问题少的情况好些,问题越多的麻烦越大。

你把钱给他,市场问题是肯定解决不了,而其内部经营的问题,绝大部分实际也是解决不了的。

但是如果企业贷了款,不是投入经营,而是转去作投机生意,那却是有利可图的。

而且从目前情况看,热钱已经有从实物炒作,向金融市场转入的迹象。

家园 实际上你所说的 2 3 点也就是我问的人民币离岸债券

的回收机制 可是现行的离岸债券是在香港。而非以离岸汇率发行人民币 然后以境内投资的方式来回收 而并不是如你所说的那些市场区域比如中亚 东南亚之类的这样更好的方法,虽然这涉及到国家的地区掌控能力。。所以才有了之前的疑问。

家园 我还真不太了解这个东西,这个债劵回收什么?港币?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