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神舟8号发射成功。 -- 三笑

共:💬261 🌺1198 🌵3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可能就是没把太原发射场设在新疆、黑龙江的原因吧?
家园 不光要考虑火箭残骸的落区,

  在建设那几个发射场的年代,还得考虑起飞测控段要处于国境内,要不西昌应该设在海南。

  海南发射场设在海南岛东北部,应该就是你说的原因,发射轨迹正好擦过菲律宾以北的海洋,否则越靠南越好。

家园 雷达测地卫星不需要吧?

太阳同步轨道的好处是在每天同一时间经过同一地点,每次拍到的光学遥感图像的太阳照角是一样的,如果不是光学遥感,如雷达、重力等应该不需要用这个轨道。

  轨道倾角大于90度,说明高纬度发射场的优势要比Redbee算的大些。

家园 这个绝对属于“边”地区。
家园 要不您给算一下

卫星速度比光速还差得很远,万有引力定律肯定适用.我觉得问题是什么使卫星速度发生衰减,以至于隔一段时间就要用燃料补充速度?

家园 你看得懂我说什么吗?

谁在说:空气阻力影响了卫星速度,那么他就必须给出:空气成分和阻力大小。已经“被电离的空气”,何来“空气”?更何况什么“空气阻力”?

我不用证明什么,我只是对“空气阻力使卫星掉下来”的结论表示质疑而已。

你说“正是在中低轨道上还有空气阻力,卫星速度会越来越慢,离心力会不断地小于引力,所以卫星才会往下掉。”

那么3.6万公里的同步轨道,有没有空气阻力?多大的阻力?卫星会不会掉下来?

你回答一下看看

至于引力让卫星掉下来的数据,可参见《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作者牛顿。

家园 空气被电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即使电子都被“离”跑了,那些质子、中子到哪去了?

  一般认为85公里以上就是电离层了,为什么地球卫星没有用100公里高轨道的?

  看看这个大气层,这里面说到多高还“有空气”?

  到同步轨道有没有空气阻力?同样要看你用的标准。从绝对标准上是有的。但这个阻力已经极小,对卫星运行来说这才是可以忽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可以说已经没有空气阻力。

  到同步轨道空气阻力已经极小可以忽略,这个高度月球等外星球的引力已经成了影响卫星保持轨道的主要因素。同步卫星会因外星球的引力而漂移,所以同步卫星需要消耗推进剂来保持位置,所带推进剂能做用时间的长短是同步卫星正常寿命的最主要因素。

家园 好吧

那请你简单说说看,

天宫一号的空气成分是什么?阻力是多少?

地球同步轨道的空气成分是什么?阻力是多少?

再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计算天宫一号的空气阻力?而地球同步轨道的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主要区别是什么?

为什么在地球同步轨道

“月球等外星球的引力已经成了影响卫星保持轨道的主要因素。”

请拿出数据证明。

“即使电子都被“离”跑了,那些质子、中子到哪去了?”

知道臭氧层是什么?怎么形成的吗?

家园 牛顿力学

是狭义相对论的近似值,是泰勒展开的第一项。p=mv,当质量很小的粒子运动的时候,v必须远小于光速,则可以认为泰勒展开的后面几项可以忽略。当m不是粒子,而是像天宫一号这样的8吨重的物体,当速度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时,就绝对不能忽略了。

家园 对,雷达图像卫星不需要太阳同步轨道
家园 是啊,是啊

天宫一号8吨重,速度达到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

相比之下,地球质量是5976000000000000000000吨,平均速度应该是30公里/秒。(地球公转半径平均是1.5亿公里,365天转一圈。)

毫无疑问,引用注明的“泰勒展开的第一项。p=mv”,对比之下我们更加不能忽略地球的狭义相对论效应。因此,地球和太阳之间其实并不是万有引力作用,而是“经狭义相对论效应修正过的万有引力作用”。

物理学上有谁发现谁命名的传统。可以预见,日后小学的自然课本中太阳系的部分是会引入著名的“倚红偎翠修正”。

鼓掌!!

(后记,根据著名的“倚红偎翠修正”,如同卫星受到修正后的万有引力作用逐渐向地球坠毁一样;在不远的将来地球也会坠毁与太阳表面。呜呼哀哉,小学自然课本的修改进度要加快啊。)

好吧
家园 我早就说过,具体细节得问专家,我不是。

但我至少知道定性的说法。

  地球同步轨道的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当然是因为它太高了,到那个高度空气已经稀薄到可以忽略不计。空气阻力有较明显影响的卫星轨道在五六百公里以下,天宫一号高度只有三百五,影响当然比较明显。

  “月球等外星球的引力已经成了影响卫星保持轨道的主要因素。”并不需要数据证据,同步卫星上一样带着不少推进剂用于保持位置,推进剂用完了卫星寿命就完结了,这就是证据。

  我不知道臭氧层是什么?怎么形成的,但我知道没有氧气就不不会形成臭氧层,臭氧层一样在大气层内。

  我也问你一个问题:大气层和外太空是不是有个明确的界线?是不是在这个界线内就有稠密的空气而界线外就一点也没有了,就象水和空气的界面一样?

家园 你书读多了,读%$&?
家园 njyd请进

有些人明知自己错了也不会承认的。

地球同步轨道高度三万多公里,天宫一号轨道高度三百多公里。即使大气密度呈线性变化(事实上高度越高,密度下降越快),它俩也差着两个数量级呢。有人居然拿出这样的问题来纠缠,你就是神仙也没辙。

另外纠缠在300公里高空大气究竟是分子态还是离子态根本没意义,关键在它的质量和密度。离子与分子的质量没有区别,所以产生的阻力是一样的。

放狗一搜,英文资料里文献很多。给个链接在此,澳大利亚空间局的网站:

《卫星轨道的衰减计算》

文章开宗明义:

Low Earth orbiting satellites experience orbital decay and have physical lifetimes determined almost entirely by their interaction with the atmosphere.

翻译过来就是:

低地球轨道卫星的轨道衰减和物理寿命几乎完全由它们与大气的相互作用所决定。

文章介绍了一个计算卫星寿命的程序。当输入一个假想卫星,重100公斤,横截面积1平方米,轨道高度300公里时,

Satellite - Test-1

Mass = 100.0 kg

Area = 1.0 m^2

Initial height = 300.0 km

F10.7 = 70 Ap = 0

程序给出的轨道衰减结果如下:

TIME HEIGHT PERIOD MEAN MOTION DECAY

(days) (km) (mins) (rev/day) (rev/day^2)

0.0 300.0 90.5 15.9139 2.66E-03

10.5 289.9 90.3 15.9463 3.50E-03

19.5 279.9 90.1 15.9823 4.62E-03

26.3 269.9 89.9 16.0182 6.11E-03

31.5 259.9 89.7 16.0546 8.11E-03

35.4 249.9 89.5 16.0908 1.08E-02

38.4 239.8 89.3 16.1279 1.44E-02

40.6 229.8 89.1 16.1642 1.93E-02

42.3 219.6 88.9 16.2018 2.60E-02

43.6 209.1 88.7 16.2406 3.55E-02

44.5 199.3 88.5 16.2768 4.75E-02

45.2 189.2 88.3 16.3146 6.45E-02

45.7 179.5 88.1 16.3507 8.65E-02

Re-entry after 46 days ( 0.13 years)

卫星46天后坠入大气层

天宫一号横截面积比它大10倍,所以受到的阻力自然也大10倍。但天宫质量比它大80倍,惯性大得多,自然寿命要长得多。

通宝推:njyd,
家园 文科生就是文科生

没办法。

要数据没数据,要证明没证明,就定性了?你怎么定的?有没有读过正规大学?在大学里面有没有做过答辩?要使结论成立,就要面对别人的质疑。质疑都解决不了,大嘴巴一张,就定性了?搞笑!

“月球等外星球的引力已经成了影响卫星保持轨道的主要因素。”并不需要数据证据,同步卫星上一样带着不少推进剂用于保持位置,推进剂用完了卫星寿命就完结了,这就是证据。

你这话前后有逻辑吗?i fule u

算了,大家层次不同,不用继续下去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