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免费午餐行动获政府回应, 中国其实缺的是做实事的人 -- foursea

共:💬51 🌺589 🌵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偶尔一两次

学校又都是贫困地区的,没有那么大的食堂也没有那么多餐桌,所以就把课桌操场都用上了。

家园 人必先自辱而后人辱之

人做错了事不知道羞耻,而是被人抓住才羞耻,羞耻的不是犯错而是被抓,你不觉得这一习惯很贱吗?

家园 怕的就是网络的力量,

看看TG对网络审查的严格就知道了。恰恰就是有了网络,放大了可能不算很大的事情。你不要要求网民理性,那是不可能的,尤其是现阶段对焦躁肤浅的中国人,再加上某些公知带路党的蛊惑,我察觉到TG的基本盘正在一点点的被磨损掉。我的观点:是该改改了!

家园 我从不要求谁理性

世上大多数人跟我都是竞争关系,越不理性越对我有利。

我倒是希望tg快点倒台,然后看看三个月之后网民到底是高兴呢,还是跪在地上求tg回来呢?

家园 我小学的时候学校就有加餐

我小学的时候学校就有加餐,上午10点左右。大学生都有补助费,也是让大家吃饭的。这种有优良传统的事情为什么改革之后废除了?

家园 那时的加餐是要家长自己掏钱的。

而且我记得也在八十年代以后才开始有,之前是没有的。

  大学生取消补助,是因为大学生在中国人中还是只占很少数,那时中、小学都要交钱,到了塔尖上的大学生反而不交钱了,国家的补贴应该用在多数人身上而不是只用在少数人身上。

家园 这当然是好事!

不过政府在做这一系列之前肯定也是要论证的,行动的推出虽然晚于民间,不见得想法就比民间更晚。

家园 唉,真苦,我也去捐点
家园 国家对大学生补贴是在读中小学很便宜的时候(改革前)就有了
家园 我读小学中学的时候从来就没有加餐这回事

改革前没有,改革后也没有。

我是改革后上的大学,一直有点补助,虽然不多。

家园 各地不一样吧

我从上小学一年级起每天上午课间操时间就有学校提供的课间加餐,好吃不好吃到也罢了,不过每个人还是有一份糕饼和豆浆的,听说后来升级了,把豆浆改成了牛奶,糕饼之类的我们原先是花生酥阿桃酥阿之类的东西,后来改肉松面包阿什么的了。

这个加餐专门由班上的生活委员发放,其实小学的生活委员就是这么个发课间餐的职责,不用去做课间操的特权,很神仙的一个闲职。

哦,忘了说了,我的例子来自四川和重庆地区,时间是小学86级入学以及以后的年级,前面开展的多久我不清楚,应该有段时间了,比我大几级的哥哥姐姐都吃过课间餐。

家园 对的,大概刚解放没多久就有了。

那时中小学是很便宜,但这只是与现在的绝对价格比。我从58年开始上小学,记得小学每学期的学杂费大约要将近十元,中学要十几到二十左右,这里面包括书费,但不包括练习本的费用。

  不清楚现在是多少,如果现在中学每学期学杂费(不算赞助、择校费)五百到一千,相对价格与以前差不多。

家园 改革后大学补助是奖学金或特困补贴一类,不是普惠。

  以前不光不要交学费,学生每月还有十五元(也许各地各校不同)的伙食补助,每个人都有,就是上了大学后家里只要给买衣服,出路费就行了,其他国家包了。

  中小学加餐也各地不同,我女儿八十年代上学,每个月都要交加餐费,她经常不爱吃带回家。可能是大城市加餐的较多。

家园 我是改革后上的大学,要交学费,有补助

一直到大学毕业的时候,每个月还有9块钱补助。

家园 这就不大清楚了,你们学校是不是每人都有?

  大学改革是两步,印象中第一步是八十年代,允许民办大学,实际上是地方政府办,一开始全是大专。这民办大学学生全部自费,公立大学原有的名额公费,扩招的名额自费,记得一开始是一年一千二到两千,民办的三千左右。

  好象到九十年代中期才改成除军校外全部要交学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