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抛砖引玉,浅谈我对现今大陆外交策略的一些浅见 -- wolfterran

共:💬44 🌺1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中国大陆政府以2,500亿美元逼台湾走向独立

中国大陆政府以2,500亿美元逼台湾走向独立

仔细研究大陆多年来对台贸易赤字的数据就不难看出,中国大陆祸起萧墙.中共高层不惜一切经济代价撑起了李登辉,陈水扁两任台独总统.到2004年8月底为 止,台湾外汇存底为2,136亿美元.中国大陆对台贸易累计赤字2,500亿美元.台湾方面购买军火的全部外汇来自大陆.

1,从1992年到1999年李登辉当政8年期间,大陆对台累计贸易赤字1000亿美元.大陆送去的外汇超过台湾的外汇储备.平均每年使大陆产生1000万失业人口.

2,从2000年到2003年陈水扁当政4年期间,大陆对台累计贸易赤字1081亿美元.2003年竟达404亿美元,使大陆3000万以上人口失业!使 台湾增加300万以上的就业机会.以一个工作位置为陈水扁拉1.5张选票计,陈水扁2004年总统大选得票的75%来自中南海!

3,从1994年到1996年,台湾是世界第二大军火进口商.从1997年到2000年四年间,台湾是世界第一大军火进口商.近十年来,台湾是美国军火的 第一大购买商.台湾购买军火的全部外汇来自中国大陆.假定台湾用两万美元买的军火,可杀死一名解放军,中国政府送去的2500亿美元可将每个解放军杀死 5次!

4,为对付台湾军购,大陆军费开支年递增16%,远远超过GDP8%的年增长率.长此以往必将拖垮中国经济.

5,台独民意随着大陆方面送去的外汇增加而大幅上升.1990年代初,大陆每年对台贸易赤字仅二,三十亿美元,台湾民众认同中国的比率超过90%. 2004年,大陆对台贸易赤字高达404亿美元,台湾民众认同中国的比率也同时大幅下降至60%以下.台独运动是在中国政府对台湾的贸易赤字政策的资助 下,蓬勃发展起来的.

6,大陆对台贸易赤字来自台湾当局对大陆的贸易制裁.使大陆的主要产品不得进入台湾.大陆方面对此敌视政策却从不反击.台湾赚足了大陆的钱,却受不到大陆 产品对台湾经济的冲击.台湾从大陆方面得到贸易利益得益于其台独政策.未来的台湾政府为保持其贸易利益,除台独别无选择.大陆政府正通过对台贸易政策,将 台湾一步步逼向独立.

《大公报》:大陆对台湾的贸易逆差已近二千五百亿美元

据工商时报二十一日报道,两岸经贸发展二十多年,大陆开始抱怨起台湾从中赚起巨额顺差。曾任大陆入世工作组成员的大陆贸易专家周世俭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 迄今,大陆对台湾的贸易逆差已近二千五百亿美元,大陆在两岸贸易出现大幅逆差,根源于台湾主要基于政治考虑,以行政命令方式限制大陆产品进口。周世俭认 为,大陆若向世贸组织控告台湾违反WTO精神原则,「理由充分」。

据大陆海关统计,最近两年半大陆对台湾贸易逆差九百六十三亿美元,从一九八○年代至今,大陆对台累计贸易逆差二千四百七十四点六八亿美元。 

「国际先驱导报」引述「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周世俭指出,解决两岸贸易失衡的方式,应首先争取谈判,双边磋商。但目前希望不大,因为管道不顺畅。以 商会名义沟通也无济于事,以钢铁倾销来说,台湾钢铁协会对大陆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签署的公函置之不顾,直到两岸加入WTO后,大陆相关部门才在WTO框架 下进行反倾销调查。 

周世俭指出,台湾对大陆产品进口进行限制违反了WTO三大基本规则:一、违反非歧视性原则;二、违背市场准入、市场开放原则;三、违反公平贸易、公平竞争原则。他认为,WTO会做出(对大陆)有利的判决。

尽管周世俭认为大陆可以WTO内成员对成员姿态,借助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问题;但是,他也认为,民进党当局、「台独」分子肯定会藉此「做文章,挑拨离间」。他并表示,过去大陆顾及两岸关系和谐,总避开这一问题;如今台湾当局「台独路线」明显,已不存在这一顾虑了。

家园 【原创】为什么必须纠正中国政府的对台贸易赤字政策

多年来,中国政府容忍台湾方面对大陆的经济制裁,对台湾的进口却从不设限.使大陆经?g受到沉重打击,并从经济上,政治上乃至军事上撑起了李登辉陈水扁两任台独总统,是台湾独立的主要经济基础.

有些人认为,中国政府是为了补偿和吸引台商投资大陆.这完全是一种外行和天真的想法.

1.台商投资大陆是以资金追求盈利的个人行为.符合全世界工业化几百年来资本寻求低成本资源的客观规律,无人能够阻挡.台湾当局限制大陆产品进口是李登辉陈水扁敌视大陆和保护台湾产业的政府行为.两者不能等量齐观.在经济体之间进行贸易制裁时从不以对方居民在己方投资额为考量.美国曾多次将台湾放到其经济制裁的超级310名单中,也从不把台商在美投资额考虑在内.

2.台湾当局从来大力阻止台商去大陆投资.漳州电厂即是一例.扁李二人也从未以台湾从大陆获得大量贸易盈余为由,放宽大陆产品入台或台商投资大陆限制.台湾当局禁止大陆商人赴台投资,自行放弃了每年可达上百亿美元的投资额.完全是咎由自取.

3.大陆如对台湾实行贸易反制裁.一方面,台商们为了保住每年600多亿美元的市场,只好到大陆投资,生产以前从台湾销往大陆的产品就地出售,从而增加大陆就业千万以上,促进其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台湾由于出口的下降和乘数作用,至少损失30%GDP 和300万以上的就业机会.加上外商和台商撤资,外汇储备大幅减少,股票市场崩盘,阿扁政府的无能,此冲击会搞垮台湾经济,使台湾同意"一国两制"的人数远远超过2001年的35%.甚至使台湾主流民意倒向"一国两制",大陆兵不血刃拿下台湾.

4.如大陆以制裁500多亿美元贸易逆差为筹码,逼阿扁政府开放了台湾市场.台湾商人为了和大陆便宜货竞争,只好投资大陆,生产便宜产品,返销台湾以求生存.大陆方面同样可以在吸收更多台商投资的前提下,增加就业,繁荣经济.口称代表人民"最根本利益"和"鞠躬尽瘁"的政府领导人,为何选择吸引台商投资最少,对大陆经济发展最不利,对台独势力最有利的对台贸易模式呢?

5.当今大陆和台湾这两个敌对的政治和军事体之间的贸易关系,古今中外绝无仅有.康熙为统一台湾,曾严禁福建浙江和山东沿海百姓与台湾贸易.经济军事双管齐下,逼降了郑经.美国为搞垮共产党政权,和台湾一起长期贸易制裁中国大陆.在美国已放松制裁20多年后的今天,台湾当局依然为其经济利益坚持1949年以来对大陆的贸易制裁政策.

18世纪到19世纪初,英法两国连年战争.从路易15到拿破仑都曾对英伦三岛实行贸易封锁.拿破仑还为此和沙皇亚力山大一世翻脸,最终导至1812年法俄战争和其在莫斯科的失败.

历任法国皇帝都象今天的扁政府一样,始终没有办法阻止不信任法国国债的法国人到英国投资敌国国债.

6.清朝国贼李鸿章在甲午战争失败后割台,澎,朝鲜予日本,并赔款二亿三千万两白银.使岁收仅七千万两银子的日本成为东亚超强.三十多年后,日本发动的,屠杀了几千万中国人的侵华战争,是由李鸿章1895"马关条约"奠定的物质基础.

但李鸿章是在平壤和黄海两战惨败后,在日本军事压力之下,万般无奈签下卖国条约.中国政府却是在大陆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实力远胜于台湾的情况下,心甘情愿地走上了李鸿章这条路.

7.台湾军情局从解放军总装备部刘连昆少将那里买回一个"空包弹"的情报,即花了120万美元.台湾国安局为保持与南非的外交关系,一次即从"??案"帐户付给曼德拉一千多万美元.2000年3月17日台湾总统大选前,朱熔基的记者招待会讲话,帮助陈水扁打败宋楚瑜,并保住李登辉一条老命.这该值多少钱呢? 2003年,大陆方面将对台贸易赤字从2002年的250亿美元大涨到404亿美元,帮陈水扁再次当选,使李登辉免受追查"拉法叶案","新瑞都弊案"和 "国安局密帐"之灾.其中的关键人物又该收费多少呢?

家园 此帖不得不收

轩兄得罪。

家园 【原创】江泽民朱熔基是如何帮陈水扁上台并稳住政权的

江泽民朱熔基是如何帮陈水扁上台并稳住政权的

起轩

2000年总统大选前,陈水扁本无信心选总统.他还曾劝李远哲出马竞选,他当副手.被李拒绝,而未成行.竞选中,宋楚瑜虽经兴票案打击,但也一直在民调中领先扁连.朱熔基2000年月17日记者招待会的讲话,激起了台湾民众的逆反心理,使陈水扁以些微的多数夺取了总统府.如果说,1996中南海用导弹使李登辉高票当选可能是无心之失的话,这一次应该是目标明确的挺扁行动.

当时这位执政能力不足,不懂经济,核四重大决策失误,在立法院又四面楚歌的阿扁总统,当时最担心的是经济,最害怕的是中国政府的贸易制裁,朱熔基却急陈水扁之所急,使2000年的大陆对台贸易赤字从1999年的155.8亿美元上升为2000年的204.5亿美元,对扁政府稳定当时风雨飘摇的台湾政局起了关键作用.

2001年的扁政府,面临台湾空前的经济衰退.除大陆外,台湾对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贸易额均大幅度下降.全岛经济负增长,失业率飙升,股市重挫,百姓怨声载道.在2000年陈水扁上任时,台湾股票加权指数还维持在9000点上下.台湾仅有少数人同意邓小平的"一国两制".2001年,加权指数一度惨跌至3600点.民意调查显示,台湾同意"一国两制"的人数也同时上升到35%.前民进党主席许信良先生曾经说过,"没有中国大陆经济上的支持,加权指数撑不住2000点."在这段时间里,如中国政府宣布针对台湾当局对大陆实行多年的贸易制裁实行反制裁,加权指数定会跌破2000点甚至1500点大关.熟悉台湾经济情况的人都知道,如加权指数跌破2000点,则会导致台湾金融崩溃,政府几大护盘基金破产,全岛政治经济危机全面爆发.65%以上的台湾人会倒向"一国两制".在这种情况下,陈水扁政府必然倒台.中国大陆可以兵不血刃拿下台湾.

在陈水扁台独政府朝不保夕之际,又是江泽民和朱熔基两人又雪中送炭,将对台贸易赤字再大增为223亿美元,硬把加权指数撑过6000点大关,使台湾同意"一国两制"的人数又急剧降10%以下.此时,国台办发言人张铭清还大言不惭地说,"我们对台工作的成绩,是使台湾支持一国两制的人数上升到30%".话音未落,台湾媒体的新民调斤了这个草包一记响亮的耳光.

由于江朱二人用贸易赤字撑住了扁政府,台独团体在2001年立法院选举中大获全胜.民进党取代国民党成为立院第一大党团.李登辉创立的台联党也大有斩获.基本上消除了"反对党占多数的立法院"这一扁李两人的心腹大患.为陈水扁2004年连任打下了基础.

2003年起,连宋联手竞选总统,整合在野力量,声势压过扁阵营.再加上扁政府执政成绩极差,台湾经济惨淡,民不聊生.阿扁连任总统前景暗淡.为保陈水扁竞选连任成功,大陆政府先作准备.又把2003年对台贸易赤字从2002年的250亿美元,激增为2003年的404亿美元.把台湾失业率压低在4.6%左右.使台湾2003年经济略有增长.大陆政府不惜一切代价的经济支持,陈水扁伪造的枪击案,民进党全台湾的作票,再加上非法启动国安机制.四方面的合力,才终于使陈水扁以两万票的微小优势勉强胜出.

应该指出的是,决定台湾政治前途的关键因素,是大陆政府送去的404亿美元,而非陈水扁伪造的枪击案.试想,如果2003年大陆对台贸易赤字维持在2002年的250亿美元,则少出口154亿美元会使台湾失业人口会上升120万.总数近170万,是台湾几十年来最高失业率的三倍以上.远远超出台湾社会的承受能力.扁政府即使不垮台,阿扁也绝无机会再参选总统了.如大陆政府对台湾实行反制裁,禁止台湾产品进口.台湾会在2003年减少500亿美元出口产品,GDP下降30%以上,失业总人口达到350万以上.台湾经济会全面崩溃.陈水扁政府会迅速倒台,中国大陆可能在2004总统大选前接收台湾.即使按最差的情况假设,大陆对台贸易赤字仅减少4亿美元,台湾也会增加3万左右失业人口.陈水扁应会失去2万票的优势,从而败北.

家园 删就删吧,我也不想给别人惹麻烦,我的这个贴子用

google 在许多网站都可查到.

我研究中国对台经济政策多年,写的东西只能在少数香港杂志和网上发表.

看到楼主写的话,我真不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不把大陆几千万失业人口放在眼里,却支持对台的巨额贸易赤字!

家园 呵呵,谢老兄理解

这文章确实很早前看过,原来是出自轩兄笔下,只是与规有违,轩兄见谅。wolfterran兄讲的宽泛,general的东西多一些,关于对台贸易赤字,有兴趣的几位可平和交流。

家园 看不懂中国政府的对台贸易赤字政策
家园 在这个问题上,我几乎完全同意起轩的意见

牺牲自己的巨大利益,不但没有落一句好,反而被弄成是大魔头

手里有大棒却不敢用,却去求美国人。

等到了台海刀兵相见,胜了,没有更多的糖果安抚台湾民心。败了,自取其辱,不可活也。

家园 对台很多都是从政治来分析,象这样从经济方面来分析少有
家园 大概可以这么解释

巨额贸易赤字比战争便宜,比失去台湾的代价更便宜。

这本来就是某种博弈,没办法保证一定能赢的。

家园 【文摘】台湾与大陆之间贸易顺差的代价

94588 7月31日 06:49:39

很多人对台湾与大陆的贸易顺差有误解,台湾与大陆之间贸易顺差的增加是以对台湾对美国的顺差减少作为代价的。

下面不妨以计算机主板为例做个简要说明。

一块主板在美国卖$100,如果在台湾生产,材料成本是$90,加工费$10。每卖一块主板,台湾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增加$100,但台商只能赚$10。

如果在大陆生产,材料成本基本不变,但是加工费仅为$5。在这种情况下,每卖一块主板,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增加$100;中国对台湾的逆差增加$90(因为中国要向台湾购买生产材料);台湾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减少$100(因为不再对美出口),而台商可以赚$10。

由此可见,台商玩的是产品,大陆玩的是金融。台商在大陆只是赚小钱,大陆是在赚大钱,而且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大陆手中。

1)目前大陆最欠缺的是海外市场。虽然台商控制着海外市场,但是大陆很容易夺过来――如果大陆想这样做的话――因为买家的地址在发货单上写得清清楚楚!

2)大陆的上游产品厂家可以为台资厂配套,将生产材料进一步国产化,既可降低成本,也可逐步减少对台湾的逆差。留在台湾的那部分厂家只有死路一条。

3)中国利用贸易顺差积累的外汇储备,可以到国际资本市场赚取高额利润。目前,中国是美国国债的第二大买主,有$800多亿,每年有60-70亿美元的利息收入。这也是中国近年来频频向国外采购武器的财政保障。

吕秀莲说过,大陆部署的每一枚导弹,都有台商的功劳。台湾的领导人对这点看得非常清楚,但却无能为力。台商现在到大陆投资,可能10年之后就完蛋。但如果不过来,马上就要完蛋。

家园 【原创】夏王称帝与台毒之比较+拥护水扁

这是陈第一次当选后我写的。

(断臂残刀疲败兵:原创)

夏王称帝与台毒之比较+拥护水扁

一些毒毒自信满满,希望以武或外力放毒。我以为都是不读历史的结果,就算真如其愿,把美军变台军大败我军又如何?看看宋夏之战再说。

宋夏关系与祖国和台的关系,有不少共性1夏对宋称臣,但有自己的军政体系(一国两制)2宋夏虽时有冲突,但真正的大战发生在元昊称帝后,且以昊去帝号为结束(不独不打)3夏在经济上对宋依赖很大4夏联辽制宋(美日)5夏除军队强外,还有就当时来说不利攻方后勤的天险(台海)。当然也有不同点1宋夏关系更象邦联2夏对辽依赖作用不如台对美日大3台我两军战力差不同与夏宋。

具体情况如下,夏王元昊称帝后宋夏大战,夏军四战四捷,一战金明寨破铁壁相公李士彬十万羌兵二战三川口全歼宋将刘平军万余3战好水川先败宋边将夏竦,占宋边城,后以十万歼任福八万军马之七万余四战定川砦,以十万全歼葛怀敏部;将十六,兵九万四,马六百。以上四战皆胜,但此后夏却主动请和,并在谈判后不情愿的放弃了帝号,为什么哪?答案是经济和综合国力。(不管你怎么看马可思,但他的经济是一切问题的主要内容,这一说法是决对正确的)。1宋封锁边贸使夏物资缺乏物价飞涨2连续大战,夏军虽胜但也师疲兵惫,且宋兵尚有百万。3宋以四十万兵凭坚城严首边疆,夏虽胜却无法深入,虽有不少缴获但总的来说得不及损4国内怨气日胜,官民贵贱都不想为昊的虚名赔本了。

总的来说要我们笨到宋的水平也不易,就是台美日联手,要打成夏那样也难,,就算打成了,怕也还是要走回头路,因为我们的综合国力大大高于台的综合岛力,台经济对祖国依赖又日益加大,所以毒毒不要嚣张,忧国的也别忧过头,要我们败一时可能要我们败一世就难了,除非叫我们死(晚清何等衰弱,不是也没死吗),真要死就一起死(我们不是猪羊,可不会象日本动画里那样,挨了核弹干瞪眼)。

拥护水扁

目前我们对台有点放纵,这不要紧,依我之见最好水扁当满四年再用阴谋连任(阳谋怕没戏),这对我们是最好的,大家想想它走了换谁哪,宋连都不是统派(统派的新党太弱,连个总统后选人都找不出,只能用李敖,选举钱居然靠买黄书),且与美关系良好,如他们上台会用没用的中性口号搪塞我们,我们为不使之转毒又不能大力打压,台因失去压力人心趋稳,经济将有所好转,如此一来统一将被推延。反之陈在位,我们就是什么都不做光靠它的台毒背景,就能叫台的人心浮动经济不震,如他真豁出去毒了,我可名正言顺大兵压境,打好了台窝里反我不战而屈人之兵(可能性很大),退一万步说打坏了,也不会比宋夏之战结果更糟。

家园 大陆对于台湾政策 真可以称之为 无决心无原则无办法

妥协 动摇 犹豫 观望 胆怯 窝囊

要不出问题才怪

家园 中国的外交重点应该是欧盟

中国要制衡美日就要联合欧盟.固然无论如何美日与欧盟的关系都要比中欧关系要重,但其间也有大矛盾.在经济上美日欧不存在互补性,而且现在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要出口品的工业国都面临着国际市场萎缩的问题,而中国作为一个工业品的消费大国对于发达工业国来说是一个具有诱惑力的市场.而现在的中国每年中国的汽车与飞机的进口量在欧盟市面上场来是不足道的,但如果欧盟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有第一大贸易伙伴,则中欧之间的关系必然进一步加强.

当然有的朋友会说美欧会因为中国而闹翻吗?这当然不会.但当中欧的贸易达到一定量的时候,美日在台湾问题上必然要改变态度.原因潜水想是不解自明的.

同时欧洲与美国之间还有另一重矛盾.欧洲曾经是世界上一文化中心,但自两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世界核心地位一去不复返,这对于在经济重新振起欧洲来说是不可容忍的,特别是德法两国.尤其是高傲的法国人.利用这一点,中国可以加大欧美之间的矛盾.

家园 【文摘】中国软弱外交的真相

中国软弱外交的真相(凤凰网)

一、 大智若愚还是大愚若智?

一直以来,中国都被周围国家认为是个巨大的威胁。中国的崛起过程屡受“中国危胁论”困扰。

然而,天日昭昭,世界古代历史上找不出比中国更善良的大国,中国的善良已经可以被称为懦弱。从秦始皇时代起,中国人的对外关系史就是一部防御史,长城可以做证。历史上很多时候,中国需要用宝贵的粮食、丝绸甚至公主来换取和平。至于“黄祸”,那是游牧民族的光荣或者罪恶,中国不过是诸多被摧残者之一,把帐算到中国头上实在是本末倒置。在有记载以来的对外关系史中,中国一直奉行“厚往薄来”政策,朝贡关系实际上是中国用本国人民的血汗劳动换取一个虚无的面子,它给中国带来心理上的愚蠢的满足,给另一方的却是巨大得惊人的利润。

近现代史上,也找不出中国这样心慈手软顾全大局凡事忍让的模范国家。拼光了家底惨胜日本之后,大陆和台湾立刻争先恐后地向日本人表现“以德报怨”的慷慨大度。中印战争中印度军队一触即溃,四散奔逃,第二天却发现中国军队已经退回自己境内,并且把俘虏的军车擦得锃明瓦亮,完璧奉还。在南海诸岛争端、钓鱼岛争端中,别的国家纷纷出动军舰,果断地进行武力占领,中国却安于由“人大”发表几句严正声明。华人在印尼被***,其惨无人道令全世界发指,唯有中国政府一声不吭。在本国人民忍饥挨饿的时候,中国的大米被源源不断地送到别的国家,用来结交第三世界朋友。

在全世界对中国的种种做法大惑不解的时候,中国却在暗暗冷笑,冷笑这些国家的惊讶。也不怪它们,它们才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们出过几个哲人!它们懂得什么叫 “大智若愚”吗?它们懂什么“上善若水”吗?它们懂得“人心向背决定斗争的胜败”吗?它们的语言里有“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三分何等清闲”这样的闪光字句吗?那些动不动就把“某国的利益”挂在嘴边的国家是何等地愚蠢啊,它们为了一时的小利,互不相让,刀兵相见,短视无知!它们如果翻翻中国古书,就会发现他们实行的是“霸道”,必定会败在“耻于言利”的“王道”脚下。中国的政策表面上看起来软弱,实际上却是无比强大,如太极拳一样,无形无迹,绵里藏针。中国目光远大,心胸宽广。总有一天,大家会看到中国是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中国就是国际上的雷锋。总有一天,我们会感动他们,让他们放弃争夺,倾心向化,拥戴中国为领袖,在中国的带领下,一起建立全世界的美好明天。所以,在别人越是喊“中国威胁论”的时候,我们就越是要老老实实,安安分分,让事实戳穿那些别有用心的谣言吧!

然而,事实却让中国一再尴尬。中国的忍让似乎没有感动任何人。日本人得了便宜还卖乖,说什么也不肯向中国道歉,还动不动搞一些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课书之类的小动作刺激中国。印度人更是老实不客气。既然中国人退了回去,我就当仁不让把你的领土改成我国的一个邦。然后我还要试射原子弹,并且向全世界公布就是为了针对中国。中国地图上的南海诸岛其实大半已经被其它国家实际控制了,举世瞩目的钓鱼岛上,飘扬着的也是日本太阳旗。至于援助他国的大米,有的居然在后来被用做与中国军队作战时的沙袋。

二、 韩国人给我们上了一课。

类似中日钓鱼岛这样的争端,其实早在韩日之间上演过。

韩日之间,有一个小岛,长不过200米,全是礁石,不生草木。韩国人称之为独岛,日本人命名叫竹岛。这个小岛在韩日关系中的地位,恰如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二战前,日本占有该岛,独立之后的韩国宣布对该岛拥有主权。

日本人保卫领土的决心在钓鱼岛问题上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当初他们也是以这样的决心去保卫竹岛。他们把这一问题写进教课书,并且在一切可能场合宣布自己对竹岛的主权。与此同时,1953年5月,日本右翼人士趁韩战正酣,登上了这个无人小岛,修建了标志物。

这一切,与日本人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做法如出一辙。只不过当初他们遇到的是刚直的韩国人而不是智慧的中国人。中国在类似的情况下选择了“顾全中日关系大局” 的做法,仅仅发出抗议,听任日本人出动军舰对钓鱼岛的实际占领,并且严厉.国内的保钓人士,以防他们做出“过激”行动。

而韩国人是怎么做的呢?

在日本人登上独岛之后,一个23岁的韩国青年洪淳七趁韩战进行间枪支管理不严,通过非法手段采购了一批枪支,召集几个热血青年,渡海登上了独岛,赶走了日本人,在岛上升起了第一面韩国国旗。

在那之后,洪淳七靠着一杆步枪,独自一人,守卫独岛三年八个月之久。在他的日记里,载着无数次和日本舰艇、渔船对峙的记录。直到1956年,韩国政府从韩战中脱身出来,派出海上警察守备队上岛,洪淳七才结束了神圣的“守土护国大业”。韩国政府没有惩罚他的“无组织无纪律”行为,反而颁发勋章,表扬他的爱国行为。

目前,韩国军队已牢牢控制了这个小岛。韩国在独岛长年派驻34名警察,同时配置了驱逐舰、快艇、直升机,随时戒备日本渔船和海军舰艇的侵犯,令日本船只不敢轻易越过雷池一步。日本人除了口头抗议,别无他法。

我写过一些关于韩国文化韩国精神的文字,网友的评论里有许多指责我对韩国精神的揄扬,认为是夸大其辞。可惜,在抗日战争中我们没有出现过安重根,在抗日战争后我们没有出现过洪淳七。

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在日本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中,只有对中国占有上风。面对北方四岛和竹岛的被占,日本人都不得不忍气吞生。

三、“太智慧”的中国人和“太冲动”的韩国人

不管中国人的做法是否真的智慧,韩国人的一些做法看起来确乎太冲动、太孟浪、太不理智。每个人都知道韩国的崛起和繁荣离不开日本。韩国和日本还同属美日韩军事政治同盟。韩国对日本的依赖远大于中国对日本的需要。可是韩国人从不掩饰对日本的仇恨,在对日关系上从来不会因为顾全大局而做任何让步。他们表达对死不认错的日本人的愤怒,从来是点火就着,怎么激烈怎么来。日本那边在历史问题上稍稍做一点手脚,韩国这边立刻就烈火燎原,杀声振天。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后, 20名身披国旗的韩国青年聚集地汉城的“独立门公园”,大声抗议后用刀把自己的小指头剁下,装在信封里寄往日本驻韩国大使馆。九名韩国人集体绝食,要求日本道歉。韩国政府立刻采取最为强硬的外交行动,召回驻日大使。无数韩国人上街烧毁日本国旗,开展抵制日货行动。

而中国人呢?还是人大发展声明。同时对民间舆论大力压制,有的网站怕惹麻烦,发表声明:本站不欢迎对日话题,见贴即删。

韩国人不会象中国人那样地别出心裁,把日本人分为一小撮战犯和广大善良的日本人民。他们恨所有日本人,甚至恨乌及屋,拒绝日本人的一切。在韩国,如果谁买了一辆日本汽车,过不了几天,这辆车的玻璃、轮胎、外壳就会一一被人砸坏。在韩国的香烟摊上,往往帖着“不吸日本烟”的标语。韩国政府立法限制日本流行文化在韩国人传播,不许韩国人看日本电影,听日本歌曲。在赵薇用日本军旗装作自己的装饰时,韩国名星金喜善却因为有人要求她用日语道别而被激怒。

在中国政府声明对日索赔是个人行为,政府不加评论的同时,1992年,韩国外长李相玉明确要求日本政府向战争受害者及其家属进行赔偿,韩国政府为此成立了解决该问题的专门班子。

在中国学者提出支持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前后,韩国国会全体通过决议,敦促政府展开运动,阻止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

在所有对日争议中,韩国人和韩国政府都是,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按照中国人的判断,这些举动都是属于小不忍则乱大谋,都是属于给两国关系制造麻烦,都是不理智、不沉着、不智慧,势必影响两国政治关系的大局,势必损坏日韩经济贸易关系,到头来害了自己。

奇怪的是,韩国人的刚烈居然并没有影响韩日关系的“大局”。日本人频频向韩国人示好,日韩经贸关系飞速发展。早在1995年,双边贸易额已达485亿美元。两国还一起举办了世界杯。

更为奇怪的是,死不道歉的日本人居然单单向韩国人道了歉!1992年,日本首相宫泽喜一在出访汉城的三天里,先后8次表示谢罪。1998年,韩国总统金大中对日本进行了为期4天的访问。访问期间日韩发表了联合宣言,日本首次承认了对韩国的侵略,并正式道歉。

时隔不久,中国国家元首正式访日,由于日本对韩道歉在先,国人普遍认为日本会对华道歉。然而,中国国家元首逗留日本多日,日本人坚拒向中国道歉。中国政府颜面丧尽。

这一次,中国人的外交智慧不但世界看不懂,连中国人自己也看不懂了。

四、“宋襄公主义”的根源

耻于言利是中国传统。

中国人其实不是不要利益,中国人要的是“利益最大化”。怎么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呢?那就是“仁义”。“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水能利万物而不争,故能胜”。要想做成大事,就要树立自己“仁义”的形象,以此来感化他人,征服他人,使人乐于为已所用。“仁义”的诀窍就是“吃小亏占大便宜”,用自己一时的退让、牺牲,来换取牢固的声誉,换取他人无条件的信任,以利于开基立业。所以,历代群雄纷征之时,那些杰出人物总是要克制自己一时的欲望,祭出仁义的大旗,把自己的军队包装成“仁义之师”,“吊民伐罪”。所以刘帮进咸阳时先要约法三章,刘备败走时浩浩荡荡地带着逃难的百姓,李自成定天下时提出“迎闯王不纳粮”。

做为最精通中国社会运转奥秘的伟人,对“王道”、“仁义”的运用达到了最出神入化的地步。红军和.,正是因为自己“上门板”,“睡大街”,“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因为自己“艰苦卓绝”、“关心群众”,因为自己的“忍辱负重”、“坚忍为国”,因为自己无与伦比的牺牲精神,才逐渐打破了共产共妻的反动宣传,一点点地感动了斯诺、史沫特莱,感动了鲁迅、闻一多、沈钧儒,一步步地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真诚拥护,最终夺取了政权。

开国之后,正如同把军事斗争经验运用于经济建设一样,毛主席把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经验运用到了国际斗争之中。他试图用中国人民令人吃惊的自我牺牲精神、坚忍为公精神来感动世界,在国际社会来个农村包围城市,团结带领第三世界国家来争取世界革命的伟大胜利,使自己超越马恩列斯,成为人类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所以,他的外交路线中绝不许提“国家利益”,在中国人成批饿死的时候,一艘艘载满粮食的大船驶往世界各地的第三世界兄弟国家,在与周围所有国家的争端中,中国都是高姿态、大气度。

然而,国际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利益角斗场,一个巨大的利益交换市场。国际社会并不是中国社会,中国人的那一套迂回曲折在大智慧在这里是对牛弹琴。国际社会的规则是赤裸裸的,直截了当的,如果你不按利益原则出牌,那么你所得到只有损失和失败。在这里,任何的无私奉献,任何的过度忍让,最终都会伤害自己。

在国际上,做“活雷锋”,历来没有好下场。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日本侵略朝鲜,中国派出重兵,以惨重的牺牲,保卫了朝鲜。然而,时至今日,韩国和朝鲜的历史书中记载得更多的,不是中国军人的大量死亡,而是一些不守军纪者在朝鲜的抢掠奸淫。同样,抗美援朝过去四十年后,朝鲜人已经忘了是中国人主导了那场战争。在他们自己的教科书中,那场战争的绝对主角是在他们伟大领袖的领导下的朝鲜军队,中国人似乎没帮上什么有用的忙。我们对印度人的大度,只换来了印度人更大的耻辱感和对中国人更深刻的仇恨。直至今日,印度人还是把中国看做最大的危胁。而中国人对印尼排华事件的一声不吭,则更引起了东南亚各国的疑惧,他们普遍以为中国人沉默的背后,会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巨大决心。在领土问题上,中国越是示弱,别人就越是疑惧,他们不能相信一个如此巨大的国家会真的如此软弱。中国人的“活雷锋”行动除了让大家不解外,并没有换来任何好处,也没有交下一个真心朋友。反倒是动不动把“美国的国家利益”挂在嘴边,欠缴联合国会费,不见兔子不撒鹰的美国,在国际上纠集了一帮铁杆哥们,横行霸道,呼风唤雨。

我们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否会最终走向大同。不过,从有国家起的远古,到可以预见的将来,决定国与国之间关系走向的都会是实力原则和利益原则,而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道义”。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