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中美贸易歧视 -- 懒虫123

共:💬112 🌺309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讨论】美国申请成立汽车"双反"专家组被中国驳回

[国际]美国申请成立汽车"双反"专家组被中国驳回

2012-09-29 20:5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29日电 据央视报道,9月28日,美国第一次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例会上提出,就中国对美国出口中国部分汽车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一案成立专家组。中国在这次会议中拒绝了这一申请。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中国作为应诉方有权在起诉方美国提起第一次成立专家组要求时予以拒绝。中方认为,美国出口到中国的车辆活得了美国政府的补贴,从而构成了倾销。这种行为对中国国内汽车产业构成了伤害。

  在28日的会议中,中国同时向争端解决机制提出,就美国对华22类产品的反补贴措施成立专家组的请求,并得到通过。

  据新华网报道,5月25日,中国就美国对华油井管、铜版纸、钢制轮毂等22类产品反补贴调查中的错误做法,在世贸组织向美国提起磋商请求。中方称美方滥用贸易救济规则的行为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本次争端累计涉案金额72.86亿美元,希望美方能够改正其错误做法,重新回到符合世贸规则的轨道。7月18日,中美双方在日内瓦举行了磋商,但未能达成一致。8月31日,中方就我诉美22类产品反补贴措施世贸争端案向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提起设立专家组请求。(中新网汽车频道)

家园 【讨论】美国正式向WTO指控中国非法补贴汽车产品

  【太平洋汽车网 行业频道】美国大选之年,中美经贸关系烽烟再起。据法新社日前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当地时间9月17日向WTO世贸组织提起诉讼,指控中国对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进行出口补贴。

  政府高级官员表示,中国对汽车及零部件加以高额补贴,以促进出口,汽车零部件方面的补贴对美国造成了严重影响。2001-2010年间,美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从业人员大约减少一半,同期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金额增长了七倍。美国政府曾向中国方面交涉而未果,因而准备向WTO提起诉讼。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贸易代表柯克宣布,美国已经要求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下,与中国就给予“出口基地”(export base)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厂商出口补贴计划进行磋商。《华尔街日报》称,这成为奥巴马政府对中国提起的第八桩诉讼,也是今年以来的第三次。

  USTR称,在这些“出口基地”中,中国给在指定区域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厂商给予大量出口补贴。柯克称,基于公开资料,从2009年到2011年,这些中国厂商至少获得了10亿美元的补贴。

  此外,USTR还称,美国还要求WTO设立一个争端解决小组,解决中国对美国制造的汽车所征收的反补贴和反倾销税,今年6月,双方曾试图通过磋商解决,但未成功。

  USTR作出上述决定的同一天,美国总统奥巴马赴美国制造业重地俄亥俄州,参加竞选活动。该州在民主及共和两党竞选中属于态度摇摆不定的争取对象,同时也是制造业受到中国方面影响的地域。

  美国目前是中国汽车零部件第一大出口国。根据早报记者手头掌握的2012年第一季度数据,中国汽车零部件当季对美出口额为33.3亿美元,占总体汽车零部件出口份额的25%。

  不无巧合。北京时间9月17日,中国商务部宣布,中国就美国在关税法修订法案(即GPX法案)中违反世贸规则的做法,提出与美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进行磋商,正式启动世贸争端解决程序。

  此番争端共涉及24类产品,包括钢管、太阳能电池板、木地板和厨架,累计涉案金额72.27亿美元。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昨日明确点到了“反补贴”:自2006年美对华发起第一起反补贴调查开始,中方就明确指出美无权对其认定的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发起反补贴调查。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朱榄叶昨日向早报记者表示,中国商务部提出与美国进行磋商,是中方对美国不断发起对华贸易纠纷所释放的一种姿态,结局如何目前还很难判断。

  复旦大学法学院国际法教授龚柏华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国一定会在这场世贸争端中奉陪到底,但按照惯例,争端的解决时间一般需一年半以上,可以至少为国内企业争取到2-3年的调整时间。

  大选关键州俄亥俄州,值得注意的是,俄亥俄州对汽车业的依赖很重,历来是美国总统大选的必争之地。在该地区抨击中国贸易方面的做法尤其容易引起选民的共鸣。

  一些工会此前已要求奥巴马政府采取行动。今年1月31日,美国制造业联盟曾发布报告称,从2001年起,中国政府已补助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近275亿美元,未来十年还将额外提供109亿美元补助汽车零部件产业。美国制造业联盟当时表示,2001年以来价值620亿美元的中国汽车零配件进入美国市场,导致美国在该领域对华贸易逆差增长了850%。仅2011年一年的逆差就将近100亿美元,而美国对中国的同期出口额只有76亿美元。

  随后的3月,美国国会188名议员联名致信奥巴马,称中国对出口至美国的汽车零部件提供补贴,同时对美国出口至中国的汽车零部件进行限制,这令美国制造业工人处于不利地位,并敦促奥巴马政府将解决这一问题作为首要任务。

  随着大选临近,奥巴马不得不开始考虑上述诉求。奥巴马的对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刚刚推出一个“敲打中国”的竞选广告说,自奥巴马总统上台来,美国已向中国流失了58.2万个制造业工作机会,中国首次击败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制造业大国。该广告还指责奥巴马曾经有7次机会阻止“中国欺骗”,但7次都拒绝这么做。

  中国商务部的反击

  对所谓补贴一说,中国商务部昨日在其网站发布新闻稿称,自2006年美对华发起第一起反补贴调查开始,中方就明确指出美无权对其认定的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发起反补贴调查。2011年12月19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宣布,美国对中国输美廉价商品征收的部分关税无效,认定美商务部在《1930年关税法》下无权对非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反补贴调查。

  “但遗憾的是,美方不但没有根据法院判决及时改正错误做法,反而在随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美国国会迅速通过了《1930年关税法》修订案(案号H.R.4105,即GPX法案),明确授权美商务部可以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措施,并将适用范围追溯至2006年11月20日以来发起的所有反补贴调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昨日说。

  这一追溯条款为18世纪90年代起就争论不休的涉宪问题诉讼,以及眼下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争端埋下了伏笔。美国宪法明确规定,美国国会和各州不能颁布溯及既往的法案。但美国最高法院200多年前曾说,并非所有具有追溯效力的法律都不合宪。美国最高法院对于国民经济政策等民事事务方面有追溯力的法律尤其另眼相看。

  沈丹阳昨日强调,美方在缺少国内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对华发起了30余起反补贴调查,随后又通过GPX法案溯及既往地追认这些调查的合法性。“这种做法将中国企业置于一个不确定的法律环境,违反了世贸组织在透明度和正当程序等方面的相关规则。”

  双钱集团:未享受补贴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不是美国政府第一次对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下手”。

  此前的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中国输美汽车关键零部件——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实施限制关税,为期3年。今年9月,这一对华轮胎特保措施将刚刚到期。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言人也已宣布,“没有利害关系方申请延期,轮胎特保措施将于9月按期终止”。

  国金证券最新研报称,特保税的到期将使得中国半钢胎有望重新取得30%左右的美国进口市场,对应乘用车/轻卡轮胎增量约5000万条,相当于2011年中国出口总量1.93亿条的26%。

  孰料欢呼声尚未落地,新的一出针对汽车零部件的贸易戏码又上演了。

  “特保案之后,美国政府又想对中国非公路用轮胎进行反补贴调查,但2011年底,美国法院判定美国政府败诉,认定美国商务部无权对非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反补贴调查。但美方随后修改了法案,授权美商务部可以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措施。”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相关人士昨日透露,为期三年的美对华轮胎特保措施将于今年9月26日到期,这本是中国轮胎行业的一个特大利好,但从美方近期表现来看,大家也做好了美国将继续对中国零部件行业采取措施的准备。

  这位人士表示,就轮胎行业而言,美方反补贴的举措所带来的损害应该不会比特保更为严重。“和反补贴调查允许企业拿出销售发票等证据进行抗辩不同,特保措施根本不容许相关企业进行抗辩和申诉,而且惩罚性关税有的高达35%。”

  双钱集团生产的是全钢载重轮胎,因此之前未受到美国轮胎特保案的影响。双钱集团相关人士昨日表示,目前尚不知道美方具体的申诉信息,但双钱集团本身并没有得到政府补贴。

  龚柏华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美方此举是变相地设置贸易壁垒,从之前中方反对美国“双方”(反倾销、反补贴)的案例来看,通过世贸争端解决机制提出磋商,应对中方有利。即使最终结果不利,也至少可为企业争取到2-3年的调整时间。

  (文/东方早报)

家园 【整理】美国称华为和中兴威胁美国国家通信安全

咱自己争气,做好做强,把新产品提前出产,注册专利, 到时候不让他们买。 路还很长。

----------------------------------------

华为中兴反驳美众院调查报告 否认威胁通信安全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09日 02:40 新京报微博

  新京报讯 (记者 刘兰兰) 据外媒报道,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报告称,中国电信设备商华为和中兴未能解释在美国的商业利益以及和中国政府的关系,有可能威胁美国国家通信安全。华为、中兴昨日对此均做出反驳。华为称这一报告本质是阻止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充满了传闻和臆测。中兴称其设备不会威胁美国通信安全。

  美方不信任华为、中兴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报告称,在长达一年的调查中,华为和中兴两家中国通信设备商并没有配合调查,也始终没有解释在美国的商业利益,以及他们与中国政府的关系。该调查发现了华为非法行为的“可信”消息,涉及移民、贪污和受贿等问题,相关指控涉及到美国国土安全部和美国司法部等联邦政府部门。

  “我们不能相信华为和中兴未受外国政府影响,也不能相信他们不会对美国和美国的系统构成安全威胁。”报告称。

  美国国会对华为、中兴的调查始于去年11月份。华为、中兴的高层也与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进行过会面。今年9月13日,华为和中兴的代表在华盛顿出席了美国听证会,就所谓的“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调查接受质询。在听证会上,除了声称华为、中兴威胁美国国家网络安全,美国会还关注为何华为、中兴有党委组织。

  华为称报告充满传闻和臆测

  对于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报告内容,华为昨日表示,众议院常设特别情报委员会所主导的、历时11个月完成的报告,仍然未能提供明确的信息或者证据证明委员会的担忧是合理的。委员会的一切活动和努力似乎都指向一个事先已确定的结果。这份报告,充满了传闻和臆测的信息,来证明这些根本不存在的指控。

  华为认为,调查报告既没有考虑华为在美国及全球的良好的网络安全记录,也对华为所提供的大量事实信息视而不见。“我们不得不怀疑,这样的一个报告的唯一目的,就是阻碍竞争、阻挠来自中国的ICT公司进入美国市场。”

  同时,华为还表示,这件事情的本质和目的是阻止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与美国企业竞争,从过去到现在,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步履艰辛,过程十分不容易。相反,美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则相对容易,中国应重新审视一下对美国企业的开放态度。

  中兴敦促美方扩大视野

  中兴通讯昨日也表示,该公司提供的设备不会对美国市场造成任何安全威胁。在中兴通讯提供给所有美国运营商的可信赖交付模型里,中兴通讯设备是由一个独立的受美国政府监督的美国安全评估实验室进行评估的。同时中兴还表示,几乎所有的美国电信设备供应商(包括西方供应商),都在中国进行生产。因此,中兴通讯敦促委员会扩大视野审视整个电信产业供应链,所有供应商都应该向美国运营商提供一致的可信赖交付解决方案。

  一位业内人士昨日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年正值美国大选年,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一位众议员欲当选参议员,因此策划此事来赢得美国科技企业的支持,意图拉选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昨日回应说,“中国电信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开展国际化经营,其在美投资体现了中美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的性质。中方希望美国会尊重事实,摒弃偏见,多做有利于中美经贸合作的事,而不是相反。”

(原标题:华为、中兴反驳美众院调查报告)

家园 【商榷】华为在美遭遇引反思: 中国市场一直对美设备开放

华为在美遭遇引反思:中国市场一直对美设备开放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09日 00:56 新浪科技微博

  新浪科技讯 10月8日晚间消息,针对“美国国会称华为中兴威胁国家通信安全”一事,华为公司回应称,“这样一个报告的唯一目的,就是阻碍竞争、阻挠来自中国的ICT公司进入美国市场”。而业内的反思是,美国企业拓展中国市场时,是否过于容易。

  以华为在路由器市场上的老对手思科为例,根据思科发布的截止到2011年10月29日的2012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中透露的信息,在过去五年,思科路由器市场份额从66%降至55%,交换机市场份额下跌2%至67%。尽管有下滑,但实际上如果没有美国政府的政策保护,思科不可能在路由器和交换机市场保持如此惊人的份额。

  2010年2月底,华为宣布暂时退出联手贝恩资本收购3COM的计划后,这一备受关注的收购案最终被迫流产,主要原因是来自美相关部门与人士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担心和否决,这导致华为在路由器和交换机市场上失去了更快追赶思科的一个机会。

  而反观思科在中国市场,从未听说过有销售障碍。如今思科的通信设备广泛进入中国的商业、教育、政府和家庭通信市场,若在美国,最起码中国企业是绝对被禁止进入政府通信设备市场。如果中国也以同等心态对待美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将不可能出现思科这样大举占领中国IT通信设备市场的局面。

  华为在回应声明的最后部分呼吁美国和全球其它国家开放市场、合作创新,为所有公司提供平等的机会。同样,国内业界也在大力反思:美国企业拓展中国市场时是否过于容易?中国是否须重新审视对于美国企业的开放态度?(康钊)

家园 老美是想得寸进尺

所以如果把这次事件认为是贸易保护就有些简单了。

隐藏在背后的美国资本已通过代言人(著名管理大师达·维尼)开诚布公的申明:就是冀图以此为筹码逼迫中国全面开放国内市场。而他们现在最觊觎的是什么?

前几天中投总经理高西庆已经提过“美国金融创新唯一目的是从他人口袋里拿钱”……

外链出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page not found!
家园 修改了下链接

试试能看了麽?

家园 【整理】WTO判中美电工钢案中方上诉失败

WTO判中美电工钢案中方上诉失败

2012年10月20日 07:51 京华时报    

本报讯(记者 胡笑红)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18日就美国诉中国取向电工钢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争端案发布裁决报告,支持了专家组今年6月作出的裁决,这意味着中国对世贸组织中美电工钢争议裁决所提上诉失败。

  据报道,世贸组织上诉机构认定,在没有充分证据显示美国企业获得政府违规补贴的情况下,中国就启动了反补贴程序,并认为中国在进口这类电工钢对中国同企造成损害方面,缺乏证据。

  18日深夜,中国商务部条法司负责人就裁决结果发表谈话指出,中方注意到,上诉机构虽未推翻专家组的主要结论,但支持了中方关于调查机关在价格影响评估中不需要证明价格影响与倾销或补贴进口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等观点,并指出专家组的相关法律解释和适用是不适当的。

  该负责人指出,对于本次上诉涉及的世贸组织《反倾销协定》和《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有关条款,世贸组织各成员存在不同理解,因此上诉机构对这些条款的含义作出澄清,有助于各成员调查机关正确适用反倾销和反补贴规则。该负责人表示,中方将认真评估上诉机构报告和专家组报告,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妥善处理本案执行工作。

  据了解,2009年12月,我国商务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取向电工钢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这是中国首次对进口商品实施“双反调查”。2010年4月,中国商务部裁定,对自美国进口的取向电工钢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为此美国称中国未遵循WTO程序,将该“双反”措施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2011年3月25日,世贸组织成立专家组审理此案。今年6月,世贸组织裁定,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取向电工钢进行“双反”调查并征收反倾销与反补贴关税违反全球贸易规则。中方认为世贸专家组裁决在若干法律问题和法律解释方面存在错误,于7月20日向世贸组织正式提起上诉。

家园 【整理】路透社:没证据显示华为在美从事间谍活动

17日,路透社的一则爆料令美国十分尴尬。该消息称,白宫此前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没有证据显示华为公司为中国政府在美国从事“间谍活动”。该消息18日被西方媒体大量转载,外媒纷纷评论说,这与美国会之前指责华为和中兴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结论截然不同,令人十分惊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8日表示,中方已注意到有关报道,这再次证明美国会有关报告对华为公司的相关指控是不实的。希望有关国家正确看待中国企业的投资经营,并为其创造公平、稳定的环境。

  路透社援引两名不愿透露身份的知情者的话称,白宫今年年初就已完成对中国电信企业华为的一项调查,并未发现任何确凿证据表明“华为通过其产品制造和出口从事任何间谍活动”。这些知情者说,“我们知道政府某些部门确实希望找到华为从事间谍活动的证据,如果真有的话,我们早就发现了”。

  报道称,知情者透露,这项由白宫委托的秘密调查受到美国情报机构和其他政府部门的协助,调查人员深入研究了有关可疑活动的报告,仔细询问了近1000家电信装备采购商。经过长达18个月的评估,白宫得出的结论是,依赖华为公司存在其他方面的风险,比如华为设备可能存在被黑客利用的漏洞,但不清楚这些漏洞是故意设计的还是单纯的系统缺陷。

  路透社称,这份对华为有利的白宫调查报告在今年初完成之后,却一直没有向外界披露。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对这一报道拒绝置评。华为公司发言人则表示,华为对白宫这一调查并不知情,但对华为未从事间谍活动的调查结果毫不意外

  英国广播公司18日评论说,如果上述消息属实,等于让外界从美国官方那里获得了两份针对华为调查的结论截然相反的报告。美国会本月8日发布报告,建议政府不批准华为和中兴在美国的商业并购案,并呼吁美国官方和民间不要购买带有这两家公司产品的设备,以免“为间谍活动打开后门”。

  美国财经网站“商业知情人”(business insider)18日称,来自白宫方面的调查称,华为仍可能为美国带来风险,比如华为制造的设备还是有机会被网络黑客入侵的,只有这些先前未经披露的内容部分支持了美国会报告。

  另据报道,加拿大政府17日宣布,将额外拨款1.55亿加元,用于加强提高私营部门遭黑客攻击的能力,并提高政府自身网络通信的安全性。路透社称,美国会刚发布针对中国公司的调查报告,而加联邦内政部长维克·陶斯不久前称,加能源公司因软件后门而遭到不明来源的网络攻击,并暗示攻击来自中国。《温哥华太阳报》称,加原先的网络安全预算系2010年作出,为5年内投入9000万加元,后续加1800万,如今等于翻了一倍。

  加拿大《财经邮报》17日称,一向反对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加拿大前联邦安全情报局官员、I-SEI综合战略研究所CEO雷·布瓦韦尔17日在一次有关此并购案的研讨会上再次宣称,加拿大企业和政客应“睁大眼睛”,提防中国国企并购带来的安全威胁,理由是中海油是国企,“利润并非核心驱动力”。

家园 【整理】美认定中国三一集团损害美国家安全,禁收购风电厂

说白了,买美债可以,买美企不可以。

-----------------------------

商务部支持三一起诉奥巴马 希望美方迷途知返

2012-10-21 16:37:08 作者:刘映花 来源:北京晨报

三一集团将美国总统奥巴马告上法庭,誓要将维权进行到底。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昨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态“力挺三一”,称“三一集团的起诉行为是中国企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的选择,商务部将持续关注”。沈丹阳还表示,今年1月至9月份中国企业对全球各地的投资增长幅度最低的是美国,希望“美方能猛然醒悟,迷途知返”。

美国总统奥巴马9月28日签署一项行政命令,认定中国三一集团关联企业RALLS公司通过收购俄勒冈州风电厂的项目有可能损害美国国家安全,决定禁止这项交易。10月1日,三一集团所属公司就美国有关方面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该公司并购俄勒冈州风电厂项目的行政裁决提出了诉讼。10月18日,三一集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作出说明。

沈丹阳昨日表示,对于RALLS公司提出的诉讼案,希望美国司法部门公正、公平、公开地审理。“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批准中国关联企业在美国投资的项目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美国这样的决定将会影响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的积极性,损人不利己。”

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份中国企业对全球各地的投资,很多国家地区增速都达40%至50%,对美国增长14.3%。沈丹阳称,美方的行为实际上很不利于中国企业对美国的投资,对美国没有好处,损人不利己。

家园 【整理】美国终裁拟对中国晶体硅光伏电池征双反关税

美国终裁拟对中国晶体硅光伏电池征双反关税2012年11月08日 08:48

来源:中国广播网

分享到: 更多

0人参与0条主评论 0条评论0条总评论 原标题:美国终裁拟对中国晶体硅光伏电池征双反关税

中广网北京11月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7日作出终裁,认定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实质性损害了美国相关产业,美国将对这类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这是今年以来美国对中国发起的又一项贸易救济行动,此前美国方面连续对中国产品发起“双反”和“337调查”。中国商务部多次表示,希望美国政府恪守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承诺,共同维护自由、开放、公正的国际贸易环境。

家园 【整理】中国决定对进口无缝钢管征收反倾销税9%-14%

中国决定对进口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征收反倾销税2012年11月08日 11:26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中国决定对进口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征收反倾销税

新华网北京11月8日电(记者雷敏)中国商务部8日发布2012年第72号公告,公布相关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反倾销案终裁结果,决定自2012年11月9日起,对原产于欧盟和日本的进口上述产品征收9.2%至14.4%的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

公告说,经过调查,调查机关最终裁定,在本案调查期内,被调查产品存在倾销,中国国内相关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产业受到实质损害,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鉴此,中国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欧盟和日本的上述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中国商务部于2011年9月8日对上述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并于2012年5月8日发布初裁公告,认定被调查产品存在倾销。

家园 【整理】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征收临时性反倾销税

北京6月4日电不顾中方的坚决反对,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于布鲁塞尔当地时间4日下午在欧盟总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提前宣布,欧盟决定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临时性反倾销税。从6月6日至8月6日征收11.8%的反倾销税,此后该税率将升至47.6%。 去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启动对中国出口的所有光伏组件和部件进行反倾销调查。按照欧盟的司法程序,反倾销案的初裁最后期限是今年6月6日。此前媒体纷纷推测欧盟会在5日公布结果,然而德古赫特却出乎意料提前一天公布。发布会上,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金融时报、路透社、德国之声等媒体都问及为何他在欧盟内部诸多成员反对的情况下,仍然作出这种决定时,德古赫特几次回避问题。

在解释欧盟为何分两阶段征税时,德古赫特说,一方面,这将为欧盟和中国提供一个以“友善的方式”解决光伏产品贸易争端的“机会窗口”;另一方面,先征收较低的关税有利于避免欧盟“极为庞大”的光伏产品进口市场受到“干扰”。

德古赫特说:“欧盟委员会将随时准备与中国的光伏产品出口商和相关商会展开讨论。如果双方能够找到妥善解决方案,临时性关税将停止征收,一个双方协商的方案就可以实现。”

按照欧盟相关法规,临时性反倾销税将维持6个月,直到欧委会在今年12月作出终裁。如果最终裁定不变,这项临时惩罚性关税可能延长为有效期5年的中长期措施。中国驻欧盟使团商务公使张克宁说,一旦实施5年反倾销税,中国光伏产品基本上就退出欧洲市场了,再恢复很难。

中国社科院欧洲所经济室主任陈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样的结果显示出欧委会意欲对华施压,终裁前,能否有变数,还要看中欧间的博弈。

首先从程序上说,一旦启动双反调查,就进入了程序,一定程度上挽回的可能性已经不大;按规则欧委会征收临时税属于贸易委员权限,即使多数成员国反对,欧委会可以不受投票结果影响作出决定。

其次从布局上看,欧委会的行动是一环套一环,先是征收反倾销税,8月6日调整临时税率时恰是反补贴调查结果公布时间。而到12月份,届时欧委会如将双反绑在一起,势必导致成员国投票更为复杂、更为于我不利。

再者从策略上看,欧委会选取了欧中贸易中史上最大价值的案子。以往的中欧贸易摩擦总案值只占贸易总额的2%,而光伏产品一案的案值就占中欧贸易总额的7%。此次对我光伏产品挥起双反大棒,其中有欧委会所宣称的保护欧洲市场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欧委会意欲借此对华施压,压我对欧洲的贸易诉求让步。

家园 【整理】印度对华过硫酸盐征收反倾销税

  商务部网站7日消息,日前,印财政部海关中央委员会发布过硫酸盐反倾销征税公告,称根据2013年3月12日发布的对中国、日本过硫酸盐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报告,决定自2013年5月16日起,对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日本的过硫酸盐再征5年反倾销税。其中,中国企业税率为420美元/公吨,日本企业税率为822美元/公吨。

  中国有色网

家园 【整理】欧盟坚持认为对华葡萄酒不存在倾销

2013年06月09日

  日前,中国商务部对欧盟葡萄酒启动“双反”调查,但欧盟官方及酒商纷纷表示,“双反”并不合理,欧盟葡萄酒对华并不存在倾销行为。

  周三,中国政府宣布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此前一天,欧盟初裁决定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报道指出,中国此举明显是对欧盟的反制,将对欧洲大陆葡萄酒生产商形成打击,使得全球两个最大贸易伙伴间的争端迅速升级。根据葡萄酒咨询公司IWSR的研究,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葡萄酒市场,已居全球第五。

  2012年,欧洲向中国出口价值7.63亿欧元的葡萄酒,其中法国出口5.46亿欧元。而法国此次坚定支持欧盟的征税举动。欧盟委员会农业部门发言人称,“我们相信欧洲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上没有倾销行为。” 法国贸易部谴责中国此举,称将葡萄酒行业当作“人质”是不公平和不可接受的。报道同时指出,一些中国酒商认为,对外国葡萄酒加征关税并不会影响中国消费者的购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