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穿行在黄土高原上 -- 晨枫

共:💬96 🌺785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西藏的降雨也在增多

听西藏的同行说,以前他站在单位大楼上看拉萨周围的山,全是光秃秃的,这几年慢慢都绿了

家园 关于摩托车

我们那嘎达大概十五年前就普及了,豫北平原一个小地方,晨老大可能去过日久,有点生疏了

家园 2010年10月,中国基站总数达到161万个,其中3G

基站55.1万个,2G基站106万个。

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5月,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家7个月共建设3G基站16.3万个,3G 基站达到71.4万个。

同时,2G基站也没停建。仅中移动2011全年至少新建2G BASE STATION至少9万个。到2011年11月份,中移动全部基站总共大约70万个。

基站总数属于美国各大电信运营商的敏感信息,连对SEC都不汇报,无从获得详细统计数据。但是根据一份咨询机构报告,2005年,美国全国基站总数为17.6万个,英国4.5万,日本9.3万。

2005-2008年,美国电信业尚未走出IT+互联网泡沫,就步入了金融危机,总之新建新站不算太多--2009年AT&T甚至因为容量不足,居然一度在纽约大都市区域停止放号(AT&T管理层应该集体切腹或从帝国大楼跃下,但人家奖金期权一分钱不少拿)--而AT&T标榜是美国最好的移动通讯网络。

中国一年新建设的2G+3G基站数量(大致在30-40万之间),应该接近于一张从头新建的美国移动通讯网(包括AT&T+VERIZON+TMOBILE等等一切移动电话运营商)或者日本网(DOCOMO+ KDDI+ softbank+ emobile,以3G基站为主,目前已达到33万个,这是一张远超美国、相当不错的网了)。

英国是彻底没落了--2010年底基站数不过53,300个而已,比2005增长约8300个--大英帝国5年完成的工作量,大致相当于中国1个星期的建设量。迪士雷利、格莱斯顿若知今日,大概能气得从墓地里跳出来。

中移动广东公司一年建设量,大致相当于印尼全国11家电信公司建设量的两倍。

这就是所谓的“INDUSTRIAL SUPER POWER”一个小小侧面吧。

不比较,不知道中国如何强大而已。精英们对美国的崇拜更是不知该从何而来。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数据太可怕了,真是工业超级大国啊
家园 借老大宝地,强烈推荐 央视百集 《边疆行》节目

环绕陆路边疆,从南至北。

百站感受山河之远阔,人文之壮美。

和自己的一份感动。链接出处

家园 在四川小金县丹巴

问藏族美女现在他们年轻人如何谈恋爱,美女回答说用短信呀,现在锅庄都跳的少了。

家园 所以说三大通信商高层NC

整天被JY追着打,把这些数据一公开,一句“社会责任乃做到了!”就可以猛打JY耳光了!

家园 请教一点关于基站的事

曾经在某些地方看过,好象中国的基站都是通信公司自己的,而美国的基站多是一些专门的公司的,通信公司只是租用基站。这样中国的一个基站只能供一个通信公司使用,而美国的基站往往是几架通信公司公用。美国的基站少有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家园 晨大呀,不得不说这也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现象

一方面,其实三大运营商并不在乎用户感受或者社会责任什么的,他们只关心大小领导的乌纱帽而已。上头就利用这一点,层层下达考核指标。所以,“村村通”就一定要通,集团路测会经过的地方信号就一定要好!至于有没人用、能不能赚钱,或者无关指标的用户感受之类,其实是没什么人管的。

另一方面,即使没有用户需求,建设力度也一样不能小——各大设备制造商都等着卖设备,大领导自家的施工队谈点公司等着分蛋糕,小领导们等着厂家进贡。一旦建设规模小了,这钱就都没了。

其中的重复建设、利益输送,大家心知肚明。摆不上台面而已。

家园 是不是湿润了最好要有降水数据做支撑

国内的气候记录真难找。。。。

山上植被更丰富了也可能主要是因为烧煤气沼气天然气而不需要砍柴了,趵突泉连续喷涌8年也可能就是因为伟大的鹊山调蓄水库和南郊水厂的改造等原因地下水用得少了。。。还是有点硬数据比较可靠。

不过从直观感受上,比起五六十年代,济南确实暖和了很多,五六十年代大明湖上每年冬天开溜冰场,现在大明湖冬天能不能冻上都成问题。但是冬季降水感觉上反而越发少了。。。。

家园 你这个就想当然了吧?

对运营商来说,网络利用率是重要指标之一。为什么价格战那么厉害?因为手机用户边际成本接近为零啊

关键词(Tags): #想当然
家园 也就是说,应该彻底按照市场规律

忽略偏远地区?

家园 不会吧?

至少加拿大的基站是电话公司的,所以各公司的覆盖范围都不一样,同一个地方的信号好坏都不一样。

家园 非也,精细投入,避免浪费,而已

边远地区对领导是政绩,对百姓是福利,无论如何忽略不得、也不会被忽略的。但是,本该避免的重复建设、为建设而建设、为收钱而建设的现象,现在是国内运营商的主流。

从技术上说,网络无非覆盖、容量。边远地区本该以满足覆盖为主,有信号、能打电话就好,对应的就是少建站、建高塔,不去搞大配置大容量站。但是,边远地区工程建设是大头,尤以建“塔”赚钱多。所以,只有多建塔施工队才能多赚钱,只有上大配置设备商才能多赚钱,这样才有利益输送的可能。

晨大看到的那些边远基站,应该有不少是大容量大配置、交叉覆盖的重复建设。无它,就为多买设备、多建塔、多花钱。相反,到了市区,真正需要容量投入的地方,反而不是运营商的第一关注点:能不能赚钱、用户满不满意都是其次(除非有高投诉,又以“领导投诉”为最重要)。市区的机房租金是大头,可是这块流出去就是体外循环,进不到自己的口袋,也就没人愿意管了。

无它,只是说说国内运营商的一种潜规则而已。上行下效,从省一级的运营商一直到服务方,无不心知肚明。这几年在我手上规划起来的点,也接近五位数了。上边这些话,写下来,不是猜测,是看在眼里、天天发生的事实。不过,能说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家园 您说反了啦

网络利用率,或者说叫作无线资源利用率,于国内运营商,从来都不是最重要指标。甚至在总部一层,也是一锅粥。2010年还发生过某运营商集团公司的不同部门,按自己的理解,分别给各省下达了互相矛盾的利用率考核指标的事情。

而且,这东西,因为是通过网管数据统计、后台计算出来的,可以玩的手段就很多。一方面,莫说华为、中兴这样的国内厂商,就算是诺西这样的国际大厂,也会通过“软件补丁”的方式,人为地改变后台统计计数器,“帮助”提升资源利用率 —— 无它,资源利用率越高,说明网络容量越紧张,就越要多买他们的设备来扩充网络容量。另一方面,到了各地市一级运营公司,如果这个季度的资源利用率是“考核指标”,那么,嘿嘿,嘿嘿,这么说吧,你想要利用率是多少,我就能给你“做”到多少。

还是那句话,国内运营商干活,就两条。一是不能挡人升官,所以上头下达的指标一定要做到,手段不计。二是不能挡人发财,所以很多事情心知肚明,大家都闷头发财而已。很像国企作风吧?——废话,人家本来就是国企!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