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建筑业的人均效率看保障房政策 -- 陈经

共:💬176 🌺855 🌵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指出了政委的另一个逻辑错误

按照你的逻辑,谁应该住豪宅,是按照生产效率来决定的,不是按照谁有钱决定的。如果这么说,我看血汗工厂的工人效率最高,应该住豪宅。

我觉得,做出是非判断的时候,不要掺杂个人感情,你同情建筑工人没问题,但是你说,因为建筑工人辛苦就应该住好房子,这就是逻辑错误。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还是按照谁有钱,谁住豪宅的规律来的。

你要是想攻击分配制度,觉得建筑工人应该分配更多,这不关房价的事,完全是另一个问题。(况且,窃以为,要是建筑工人分配变多了,资本家&工程师肯定会分的更多,还不是一样。)

家园 怎么可以呢?

陈经要是进了小强的智囊班子,他下一篇帖子就该是“为管理国家出主意的人不能在总理的位置上,公平何在?”

家园 花!

商榷,我觉得并不仅仅是道德问题,而是政策取向倾向于什么人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问题,再那样搞下去无论从生产积极性和消费能力方面都不利于经济发展。

家园 你的联想真丰富

土地出让金使用情况,每年财政部有报告,网上可以看到。

土地出让金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余部分用于廉租房建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农田水利建设等,还要上缴中央财政统一使用一部分,后几项是明文规定比例的。这些加起来大概就是40%左右。

单说一下廉租住房补贴,这个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补贴是发给人均住房面积在一定标准以下的低保户的,一般直接打到低保卡里。中小规模的城市一年几千万,大一点的城市都得过亿。上网随便搜了一下,08年的新闻说当年全国达到345万户,现在估计最少也过千万户了。

家园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个非常专业的问题

要想弄明白,得把一大摞道路、桥梁、给排水等等规范都弄清楚才行,你的那个算法太简单了。

就拿道路来说吧,绝不是中间修条路,两边就都可以盖房子了。你的算法是修1公里路,可以盖出1平方公里的房子。实际上不是的,我这给你提供个数据,按照国家规定,城市主次支道路网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公里1-1.2公里、1.2-1.4公里、3-4公里,也就是说1平方公里的城市面积,里面的道路就得5.2-6.6公里长。

这只是道路,还有广场、绿地等等都有明文规定的,不是想多就多,想少就少的。你弟弟是开发商,但是这些东西也不一定都懂。这都是非常专业的东西,做个详规可能就得几千万,这些都得打到城市基建的成本里。

能上市的房地产企业都是大企业,这类企业一般都在一、二线城市做项目,利润肯定高。但是京上广和县城的利润率能一样吗?中小城市的那些小规模开发商能和上市企业比吗?

家园 开户费是指小业主申请开通的手续费吗?那点钱够不够人

家前台办事员的工资还两说。建议向你弟弟公司成本部打听下300万方要交多少钱给电老虎?

容积率定到5,那就是全国开发商向万达看齐了,他那个住宅送给我也不要,咱也得讲究点居住环境不是?

1000元的成本勉强够建个壳子,总不能烂尾吧。你得装窗子,装修,装空调,消防设施、添置办公和医疗设备,对了不知道医院这种带公益性质的水电增容费免不免?

家园 开户费是一次性, 前台小姐是运营费用

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开发商往往买的地已经是6通一平, 7通一平, 具体电力分摊我没有细问过。

容积率上海市区内平均是3, 但算上商业面积,私下赠送的面积,一般3.5~4, 香港动辄5以上, 说实话那些房子送给我还是要的。

至于装修成本,再加1000如何? 不要告诉我, 你要奢华装修。

至于医院的设备,难道我们的税收都是白交的?

家园 分配是否合理是相对的。

没有乌托邦,也没有真正合理的社会。

相比西方,中国的分配格局并没有特别不合理。主要还是生产力发展不足,中小城市基建水平太差,文化环境太差,这都是因为钱不够。

十年前,我也是一个“体制主义者”,去法国,看到那么好的福利制度,非常羡慕。已经移民法国的同学不断教育我,说这不是因为神马人道主义,最主要的原因是法国有钱,我当时也认为她考虑问题太简单。

十年后,我发现真正考虑太简单的是我。人均收入世界排名100位的国家,如果民众的生活保障相当于前20位的,是不是不正常?

花!
家园 确实,不同的时候办不同的事。

现在继续搞土地财政确实是不行了,应该改弦更张。但是不能因此就否定过去这么搞的积极意义。中国的基建速度举世无双,如果不是靠土地财政迅速补充资金,根本就不可能。

家园 不赞成政委的另一个原因。

建筑业在现代产业链条中是属于中低端的,中国在任何中端以下的工业中的效率几乎都是世界第一的,是不是因此就给中低产业的从业者分配最多呢?

简单的道德批判是容易的,但是意义也是不大的。

家园 通和平都是要政府出银子的,这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

另外给你通的是临时用电,临时用水。

现在地方政府是真没钱,快过年了看看有多少父母官在跑企业,不是去排忧解难是去借钱的!借钱是啥滋味,可不像开会讲话、骂人这么爽。咱不是体制内的,我也纳闷这税收怎么就不够用呢?

家园 你的城市道路密度其实已经包括了小区内的道路

你也提到干线支线的主次线各一公里即可满足条件,我刚才列出的建设成本按照的是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 作为城市道路,成本不到一半, 也就是3千万左右完全可以完成1平方公里主次干道的建设。

至于其他城市建筑成本, 我当然不是专家,但新加坡能够以6000块每平米提供高质量的住房给他的居民, 充分证明了所谓的高成本是完全不成立的。不会有人质疑中国的成本比新加坡还要高吧。

家园 完全同意

事实上现在就全面铺开造保障房,我觉得还是早了些,明年肯定会或多或少地开口子,原因很简单,大部分城市的基础设施还很不够,没有足够的土地转让金,建设费用从哪里来?中央不另外给钱的话,不可能的。而中央显然不会出这个钱。

中山停止限购就是一个例子,以后我相信会越来越多。

家园 暴利肯定没错

不过常识主义者讲的是土地出让金的使用范围,而不是开发商是不是暴利。

没有高额利润,就没有新开发土地的高额出让金,这是水涨船高的东西。当然我不是说这个模式是合理的,但在现在的经济分配体制下,可能也玩不出别的花样。

中央可以限房价,但肯定不愿意房市崩盘。崩盘了,基建的钱从哪里来?

家园 政委英明,的确印证了那句话

一个好的概念,顶得了理论的一半;一个好的解读,顶得了理论的另一半(嗯嗯,后一句的确是我说的,前一句好像是马克思说的?)...

政委的经济学理论水平嘛,呵呵...不过这个思想工作水平,的确钢钢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