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任正非:一江春水向东流 -- 种植园土

共:💬52 🌺791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说的好
家园 最近听说华为在海外四处招移动业的人

势头很强,大概就是这种转型的表现吧。

家园 至于怎么评价和定位,评价者的偏好以及视角不同得出的结论是

不一样。

华为的成功固然是时势造英雄,但要说做事是最低的标准,我觉得你低估了其作用和意义。

我有个看法,中国本土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的崛起其实得益于中国电信市场的垄断 和封闭,行业内有足够的利润让一些本土企业能够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逐步发展壮大;但是,请注意,当时中国市场的电信设备的七国八制,本土企业也有巨大中华,为什么只有两家能够活下来,并且逐渐在国际市场上纵横驰骋,现在到登堂入室的境界?

从产业角度,中国的电信设备制造已经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来源,从技术积累,游戏规则的参与和制定,产品解决方案的市场竞争力、供应链的整合等方面,就是这两家公司,生生地把当年的七国八制打出国门,并在全球市场上也把他们打得只剩寥寥两三个对手,这在中国的产业史上有几个?不是所有做事的人都可以达到这样的高度的。

乔布斯也好,福特也好,也只是企业家,抓住了时代变化中机会,带着自己一队人马,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而已,在这点上华为其实是一样的。至于爱迪生,那是不同类型的人,拿来比较其实是关公战秦琼。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这样的评价怕是不太符合实际情况的。

家园 好文章

好文章!好文章!

所以华为的起来真是:中原得鹿不由人。

家园 这个就不准确了

巨大中华,巨龙是军队企业,技术最强,但完全不懂得如何拓展市场,最先倒下;

大唐是研究所出身的部委正规军,但目前处在半死不活的状态;

中兴是“国有民营”,是航天部下一个厂在深圳办的三产,跟在华为背后,走低成本路线。

华为管理模式类似私营,但股份大部分由员工持有,从西方公司不屑于做的农网小交换机起家(也就是,你给钱,人家嫌规模小,也不接你的单),已经把朗讯、北电、阿尔卡特、摩托罗拉、诺基亚基础设施部分请下神坛。最早时,一用户的程控交换机价值4000人民币,中、华起家后,现在降低至20人民币。一用户的GSM西方设备价值大概300美元,现在降至8-10美元。这个价格,中兴华为还有薄利,却逼得西方公司走邪路,去大玩资本运作,然后危机一来,纷纷倒闭。

我看华为的崛起,是残酷的市场竞争的结果,但狭义上,不是“体制”的产物。或许广义上是--但更准确的表达是,华为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必然产物--它的名字就是“中华有为”。西方人不比中国人强在哪里去--朝鲜战争证明了这一点,中兴华为也证明了这一点。

中兴华为拓展海外市场之前,西方工程师居然可以这样过日子:某东南亚旅游胜地,德国西门子总部派了一名工程师负责指导设备安装,但仅仅早上过来瞄一下,下午5点来验收一把,其余时间徘徊于酒店、酒吧、沙滩、SPA之间,但雇他的代价相当于120名本地工程师的工资。

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就象朝鲜战争证明了,西方国家架上一两门大炮就能征服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家园 你是说中国政府的扶植?
家园 不同意你的意见

很讨厌你的冷言冷语。

所以华为的起来真是:中原得鹿不由人。

“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人类社会总是向更高层次方向发展的”

所以我们人类混吃混喝等着社会自动进化好了?

家园 没太明白,我的虚伪说伤害您了吗?

我下边的帖子里,已经承认虚伪说过头,并收回了。我以自己曾经的虚伪,度别人的真心,这个不妥。

想一想还是坦诚点,写不出来骂人不带脏字的回复,所以

“装什么丫挺的送给你”,满意了?

家园 Must be a joke

........

家园 比什么根生、传志之流强太多了,那都是嘴上工夫

老任是个真正的企业家,抱负不小,为人低调

家园 我那还真不是骂人不吐脏字,不过让你受到伤害不是我的本意

这不是我文中的意思。我在最近与老铁的另一个回帖中也提到这个疑问,怀疑人的某些倾向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的,如此而已。

不过让你理解成别的意思,甚至骂人不吐脏字,大概与你本人与人交往的经验有关,这是我无能为力的地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这样去感受世界只能代表你自己的局限,我也只能苦笑了。

家园 华为的产品质量还是过硬的。

华为模式:自主品牌、高科技出口

  今天来看,华为的海外战略是成功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华为海外市场的销售收入已经突破20亿美元,占了总销售收入的四成,而更值得欣慰的是,华为的所有出口产品均为高科技产品,均为华为的自主品牌。也就是说,华为的海外战略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道路———自主品牌出口。

  华为模式的成功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对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的看法。2005年4月28日,英国电信宣布其21世纪网络供应商名单,华为作为唯一一家中国厂商,与国际跨国公司入围“八家企业短名单”。英国电信对于供应商的选择在业内以苛刻著称,尤其对于此次被称为业界最具前瞻性的下一代网络解决方案。因为,英国电信未来5年将为此投资100亿英镑,所以“八家企业短名单”的产生就耗时两年。

  一家历史不到20年的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也不过10年,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通信市场站住脚,令人欣慰,也让人思考。

[编辑]

华为模式的基础:技术上的杀手锏

  品牌出口的重要基础之一是技术,特别是高科技行业,没有核心技术,品牌会空壳化,没有生命力。所以,华为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自主的技术路线。

  自主技术路线背后是巨大的风险。道理十分简单:投入高科技研发,有可能血本无归。但是华为选择了挑战风险。以华为的特定用途集成芯片(A-SIC)研发为例,早在1999年,华为就意识到开发WCDMA,ASIC技术是一种必然趋势。当时业界尚无任何成熟的ASIC,某西方公司已经公开宣布他们将于2002年推出ASIC。于是当时很多声音认为自己开发风险太大,不如今后直接购买该西方公司的技术。但华为认为,要提高WCDMA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不能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因此必须启动自己的ASIC项目。事实证明,华为走对了,在华为ASIC技术突破后,这家西方公司却一再宣布延迟推出芯片,最后彻底放弃了该芯片的开发。

  华为要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的思路可以说是与生俱来。1988年,华为成立伊始。当时的中国电信设备市场几乎完全被跨国公司瓜分,初生的华为只能在跨国公司的夹缝中艰难求生。一开始的华为只是代理香港一家企业的模拟交换机,根本没有自己的产品、技术,更谈不上品牌。但志存高远的华为义无返顾地把代理所获的微薄利润,点点滴滴都放到小型交换机的自主研发上,利用压强原理,局部突破,逐渐取得技术的领先,继而带来利润;新的利润再次投入到升级换代和其他通信技术的研发中,周而复始,心无旁骛,为今后华为的品牌战略奠定了坚强的技术基础。

家园 是好事,也不是好事

好事就不用说了,不好的是,老任退了华为会怎么样?我看够呛!历史上英雄人物在培养接班人问题上出彩的不多。

家园 老任的轮流坐庄,削平山头主义很有启发

这个不单企业,国家也是可以考虑。当然,国家若没有一个为公的组织把持,很难做到让各派别轮流坐庄。

家园 不后悔离开,但仍然喜欢这家公司

曾经在华为呆了5年,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都贡献给了它,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最终选择了离开,但内心深处,对这个公司还是喜欢.出来之后去过国企民企外企,再没有那种团结一心想打胜仗的成就感.即便现在,一逢重大项目,人就开始兴奋起来,这就是华为种下的基因.当无数甘于奉献的聪明人朝一个方向去努力的时候,没什么是克服不了的.中国不缺少聪明人,缺少的可能是领导力,结构或者组织.

尽管如同社会的缩影,公司内部,高层之间,都有内耗的事情发生,包括02年那时候严重的危机,但每一次的危机,反而让这个公司自己更加壮大,这种内在的生命力和意志力,应该如同亮剑一样,是由任总灌输给了这队伍吧.

也祝愿任总身体健康,华为欣欣向荣.

通宝推:波波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