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大家看没方舟子和韩寒的笔战?老方想倒神啊 -- 南云北望

共:💬762 🌺4328 🌵24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1
下页 末页
家园 干货在你眼前,你手上,你都看不到,真是悲剧啊

三重门如果是韩寒自己写的,按照三重门原文里面写的,那么韩寒应该知道他的这本成名作的读音是:‘三众门’,而不是他一直读错的‘三虫门',你看懂了吗?

三众门是韩寒的成名作,发家的基石,自己引经据典写出来东西,自己写的‘ “三重”在古文里乃是三件重要的事之三重’,重要的重,怎么一扭头又读成三虫?怎么可能读错十几年?你明白吗?

除非三虫门是他抄的。那么读错就理所当然。

现在你懂得逻辑的力量了吗?好好看看学学逻辑好吗。睁眼瞎很可悲的。

至于觉得韩寒读不准这个字的人 麻烦看看三重门原文:

”雨翔突然想到Susan的两封信——两张纸条他都带来了,开了柜子找出来看,一看到Susan的字又勾起了难过,既舍不得又凶狠地把纸撕烂,边撕边说:“什么——三重门——去你的——我——”这时脑子突然聪明,想起万山说过“三重”在古文里乃是三件重要的事之三重”在古文里乃是三件重要的事之意意《礼记·中庸》第二十九章:“王天下有三重焉。”三重指仪礼、度、考文。,古人“王天下有三重焉”,林雨翔“忘天下有三重焉”,决定把苏珊忘记。“

-----韩寒 《三重门》

家园 都是什么逻辑。

彻夜阅读《二十四史》的一本,就不叫读《二十四史》了?

问题是“三重门”是不是HH写的。没读完《二十四史》,就不能写文章了。

家园 徹夜讀沒說要讀完吧

按照這個邏輯,徹夜讀--通讀---精讀

退一萬步來說,韓寒可能讀過二十四裡面的幾部,那也是讀了。

其實我覺得這個事情韓寒很好解釋的,拿出借書證咯,如果是在學校圖書館借的話,有借書證的。而如果是自己家的就更好理解了,拿個照片證明他家在99年前有這些書就ok了,那麼多的書,我就不相信他不會在書房照相。

當然,有人要挑剔說借了不一定讀了,買了不一定看了那也是沒辦法的。

家园 从来没喜欢过韩寒,不过代笔什么的猜测很无聊。

近来不但不喜欢他,而且还有点鄙视他。但是一码归一码,代笔什么的猜测太无聊了。

很多所谓的质疑是地域问题。比如那个三虫门。质疑的人是北方人吧?你看上海话里谁会发那个普通话“重”的音?发“虫”音倒是典型的上海普通话。上海话里的确把“重要”读成“虫要”。

说书店的。恩,2000年以后上海还有偏僻的店卖痰盂架子,还有类似文革时期的小杂货店。韩寒在松江上学,不是市区里。

还有说“小姑娘”的,那个基本是上海人对年轻女性的通称。几年前浙江判了个非法集资的死刑;她妈是上海人,所以周围人都叫她“小姑娘”。

罗织罪名真的很无聊。他韩寒家一无钱、二无势;就是靠自己写出来的。如果有那么多疑点,他走不到现在,早被人揪出来了。

家园 如果这也算就悲催了……

我不到十岁的时候,上下五千年就翻了好多遍了……

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也看了好多遍……

如此看来,我学贯中西啊

家园 铜牌啊……那个帖子我也看了……

当时就觉得好多奇葩……

很多人都不懂二十四史是怎样的一部书,都觉得和上下五千年没什么区别……无非是历史故事么,一晚上看看也就完了

我真的很想把他揪过来问问,你英语也会一点吧,你一晚上给我通读古英语莎士比亚看看!

家园 DEL

del

  • -- 系统屏蔽 --。
  • -- 系统屏蔽 --。
  • -- 系统屏蔽 --。
家园 人家是2009年注册的啊

你能不能先去他家园看一眼。。而且我见到他很久了

DEL
家园 这位独孤意是当初说要娶凤姐的

他是手段拙劣的自我炒作,也别太当真了

家园 不是什么无权无势的人都能上时代封面的

背后有推手是肯定的。

但是方舟子的话确实逻辑上经不住太多的推敲。

韩寒最大的硬伤莫过于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中学语文却不及格。按照他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表现,整个人的逻辑性和应试水平都相当高。语文考点是平时积累,压根不需要把功夫花在题海上,考的就是平时的功底。我们只听说过钱钟书数学考了15分,人家语文英语可是特优,功夫底子放在那儿,想考不及格都很难。

不要和我说说韩寒不屑于这种考试,如果真这样的话,当年为什么拼了命去混体育特长生好上一个重点高中?

家园 这次方舟子打假很可能要失手

首先是攻击点找得不好,举例而言,韩寒说自己“阅读”二十四史,并没有说读完二十四史,其间的差别还是明显的,所以这个攻击点的质量就很差,很容易被反驳。

其次是,代笔这种事极难证明,除非代笔者自己出来爆料,而且能能拿出证据。

家园 给我三个月,我也能读完

每天阅读50万字,很多阅读速度快的都可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