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太平天国杂史(一)中国最早的“公司” -- 北溟有鱼

共:💬156 🌺1620 🌵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现在的公知却正好是这种

一方面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一方面要求对手视“乱贼如赤子”,天下最便宜的事岂不就是造反了?

可叹现在的土共却根本不知道自己还有镇压者的自由,结果都快闹得要翻天了,还不知道自己该往那走。

这样的政权,万一被人推翻,也埋怨不得别人有残酷镇压的自由了啊。

家园 叶文当过警察,应该有不少血债

所以赶快跑路了,可惜金庸梁羽生的父亲了

家园 太平军的降军日子也是不好过的

投降清军受歧视不说,清军有时还不准他们雉发,有多少人投降就要投降的人上交多少太平军的首级才能剃头归顺。让降军打前锋,正规清军在营垒后观战,这样一来就算是程学启也不愿再湘军中多呆,而愿去相对宽厚的,正处于起步阶段,急需人才的淮军了

家园 安庆守军是投降后处死的

上万人投降,然后一小批一小批进入房间斩首。全部杀光。

家园 侦缉队长,还是从军统出来的,血债少了才怪。
家园 哥,你的书啥时候出呢,我还挺着急。呵呵。网上看着不过瘾。
家园 李秀成和洪仁玕被俘后对于洪秀全任人唯亲

评价大不相同。李秀成责其误事误国,大加贬斥。

洪仁玕则是拼命称赞洪的用人政策。毕竟他一到天京,被委以重任,也是因为姓洪的原因。

家园 “上万人”这个数字值得商榷,

记得中学课本说太平军在安庆会战损失两万多人,这应该是指包围圈里的守军(实际上几次解围被打援的损失也不下两万)。安庆城陷前,太平军在城外和湘军营垒之间即上文所提到的斗兽场中大的损失就有1861年农历五月赤岗岭四千余人、七月初接应援军攻击湘军新垒三千余人。城陷后守军叶芸来、吴定彩部总共一万多人牺牲,与九江、常州等地相比,安庆巷战好像不是很激烈,原因是守军已饿得奄奄一息,有回忆文章写道很多守军饿倒街头,任凭湘军割首拿去领赏,他们恐怕连列队投降的力气都没有了。这上万人数字应包含赤岗岭的部分乃至整个会战才会合理。

家园 还有更早的例子,

在连镇,旅帅詹启纶率部两千余人投降,反过来打北伐军比正牌清妖还狠。

“苏州杀降”虽然有名,但没有扩大化,只是杀了为首的四王四天将。

家园 真是大作啊

只不过一点不理解 陈宝箴私放小李 难道事后没被清廷追究吗 小李回到家乡 难道当地没有搜捕太平天国余党吗 居然能让小李活到世纪末 而小李也就甘愿隐姓埋名的在家乡度过余生?

家园 求教和他俩的父亲有啥关系
家园 岳王此句只是用典而已,不是真要吃人.
家园 说的真好,中国人有抵抗的权利,日本兵也有屠杀的自由?

您是这个意思么?

家园 该怎么回答“是何居心”和“意实何指”呢?或许学苏子瞻

舒亶论苏轼,

“至于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谩骂,而无复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盖陛下发钱(指青苗钱)以本业贫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郡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盐碱地)变桑田’;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其他触物即事,应口所言,无一不以讥谤为主。”

东坡招认“轼有此罪愆,甘伏朝典” 先落个态度好?

或许学何毅庵

“ ——有吏大声曰:“日重光”何也?

  ——曰:颂禅代也。东朝继世与兴王嗣国,凡有光于前代者,当时皆颂曰“重光”。《虞书》曰“重华协于帝”,《孟子》曰“于汤有光”是也。此乐府题也。

  ——何以曰“纪辽东”?

  ——曰:此亦乐府题也。隋帝征辽东而诗记其功,凡后儒之颂功德者,皆得和之。我祖(指清太祖)不尝下辽东乎?夫辽东,胜国(指明王朝)之地,而谓当讳之,吾不解也。

  ——“明朝”者何?

  ——曰:诘旦(早晨)也。以诘旦而为胜国,则会朝清明(节日名),不惟在明朝,且在本朝矣。

  ——“清戎”者何?

  ——曰:清军也,以戎兵而曰戎狄,则“整我六军,以修我戎”(语出《诗经·大雅·常武》),不惟戎徐戎(徐方),并戎周宣矣。

  ——然则曷为“夷”?

  ——曰:裔也。舜、东夷,文王、西夷也。且夷与夏对。今我有方夏,煌煌三祖(指清太祖、太宗、世祖)莅中国而抚四夷。谁夷我者?夷我者大逆当反坐。

  ——曷为“虏”?

  ——曰:掳也。成为王,败为虏。“寇”(指李自成)不敢以明为虏,以明本王也。“寇”虽胜,然亦未底于成也。若我,则成之者矣。且我自败“寇”以来,南征北讨,其自中及外,有何一非我所虏?而反以虏我,大逆当反坐。 ”

家园 您扯这一大堆想说啥呢,日本兵屠杀中国人是不行的,官兵屠杀

造反者就是"不得己,可以理解"的?好逻辑!好屁股!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