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戈尔巴乔夫改革先改政治的必然性 -- 庄冬

共:💬26 🌺111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谢谢!受教了!不过铁托是共产党吧?
家园 巴统有个中国委员会

del

家园 50年代末就放松了

尤其是从西欧国家进口,比如铁路吧,宝成铁路因为坡度大,必须采用电力机车,但国产的不过关,60年进口了一批法国6Y2机车,72年再进口一批法国6G机车,国产韶山机车很大程度上参考了这两款车的设计。

内燃机车,打算引进德国先进技术,66年从西德进口一批NY5机车,70年再从西德订购一批NY6NY7机车,都是采用MTU的大功率柴油机。

所以,禁运基本就是针对军事装备的,至于普通民用产品,到了60年代连火车头这种大块头的东西都可以从西欧随便进口,掏银子就行。。。

家园 China also imported Plants

For example some fertilizer plants were imported from Japan and Western Europe well before 1970.There were also extensive imports of tractors from Western Europe.If my memory does not fail me, Italy had the largest share of trade with China among the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in late 1960s and 1970. IMO the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didn't give a shit about the embargo.

家园 苏联如果多1500万劳动力,情况可能会完全不同。

在保持军工规模不变的情况下,这1500万人基本上完全可以投入到别的产业部门,完全可以满足轻工业和其他重工业的需求。而这1500万人,基本上就是卫国战争中过多地死亡的平民和战俘(即假定平民和战俘死亡率和德国一样,这些人可以不死)和/或他们的后代。因此,德国和美国一起打败了苏联,德国的作用可能更大一些。德国做的是脏活,美国做的是干净活。对中国的教训是,敌人是西方联盟,而不仅是美国。

家园 葡萄笔误了吧

“其执行的标准与条款,比针对中国和东欧的更严苛”——这里的中国是否应该是苏联?

家园 嗯,北京有个合成纤维厂好像是6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
家园 60年代从日本进口化纤机器被美国阻拦过
家园 维尼纶的,这个成功了,但被阻拦的更多
家园 有可能转军用的都不行

涵盖范围很广

家园 应该不是笔误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