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部国内土生老电影; 光棍儿(2010) -- 物格修齐

共:💬51 🌺285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下页
家园 国产电影的疲软反映了改开后整个编剧导演群体在精神上

的疲软。生产出来的作品自觉不自居的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自卑感。题材和镜头大多都奔下三路去了。

家园 没有通宝推好文 只有上花了
家园 几个影评

“  凤凰卫视陈晓楠作了一次专访,制作了《光棍儿》花絮,寻找拍摄背后的故事。陈晓楠讲到了这部颠覆主流的独立电影给很多人带来了质疑和困惑,现实中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和事?而导演用一句话回应,他们村的父老乡亲就是这样生活的,故事原型全部来自真人真事!

  的确是真人真事,我小时候生活的农村也是在北方,类似电影里的情景和故事看过很多!这是赤裸裸的现实。估计很多人也经历过!

  中国的农村,因为贫穷,什么藏污纳垢的东西都有,人性赤裸裸的欲望,远比所谓开放的城市来得更为直接、彻底----性生活不仅仅是原始生理欲望,也是作为精神兴奋剂的调侃对象,甚至是一种生存规则,彼此心照不宣而已;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淡漠也淋漓尽致,同村人可以作为一块铁板,共同面对外来之人,哪怕是撒皮泼赖、伤天害理,乡人在利益面前同样可以以血相见,哪怕是无理在先。

  从电影本身而言,也许是成功的,他关注了人性、痛苦等人类的活跃的元素,但作为生活而言,我不想也不愿再看到这些类似的镜头和故事,因为现实中太多人就是经历了这样的周遭才选择了逃离、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赞成大规模的城市化,赞成阳光规则下的人性呈现,而不是狭隘、封闭的潜流。

  现实中依然还有类似的地方和故事! ”

“   无意间看到了《光棍儿》这电影,感觉心酸,儿时的回忆慢慢的出现在脑海中。

   记得我小的时候,农村老家(地方就不说了,西部的一个小村子,有几百人的一个地方)被骗来的四川妹子很多。小的时候不太懂,只听大人常说谁家花钱买了一个媳妇,或者谁家的媳妇跑了,有追回来的有没追回来的。

   我的结拜兄弟的她妈妈在他几岁的时候扔下他和小妹,跑回了四川。前些年兄妹俩还去四川看过亲生母亲,但是失望的是那份母子母女那种亲情感觉已经没有了。

   我小的时候映像最深的是房后的一家人,花了好像四千块钱吧(记不太清楚了)买了一个四川姑娘,听说她家那边很穷,连自行车都没骑过。(当然老家那个时候家里有摩托车的都很少),现在脑海中还浮现出一个姑娘大冷天穿的不多,在大街上疯骑一个自行车(好像是学会没多长时间),那个时候她好像15岁(我们那都按虚岁算)。男的他们家在村里也是那种很老实的人,后来她们有了孩子,再后来听说回了他们还回了一趟四川。庆幸的是,这个姑娘真心跟了他,看完父母就真的给回来了。当然不幸的也有,村里有看了父母没回来的,有给父母写信的,家里人带着派出所的人带走的,有自己跑的了。当然还有和人贩子合起伙一起骗钱的。

   其实我这种想法从道德上来说是不对的,可是当时的风气就是这样,在老家没钱的,没本事的就娶不上当地的媳妇,人贩子就是看中这一点“需求”,再一个当时四川那边真的很穷(我小的时候家里也穷,比现在电视上看的穷孩子穷多了),人贩子骗来的四川来的姑娘真有不回去,真心的留下过日,她们老家真的是很穷。

   老家具体有多少个这样的媳妇,我也没有想过,大脑浮现了一下有二三十个吧,当然这个是现在还在村里面的,跑掉的就不算了。

   往事不堪回首,总有老婆婆天天看着儿媳妇,一分钱也不给,那个时候我就明白是怕跑了,当然我那个时候的想法也是一样,花钱买来的怎么能让跑掉那。也有看见别的男人好,跟别的男人跑的例子,也听说过谁谁和谁谁怎么怎么着,还有听说一个四川女的已经怀上孩子了,想吃酸的,没钱买,跟卖东西的发生关系的。在当地的叫法是“偿过谁谁”。电影中“黄米”的叫法和我老家是一样的,就是这么叫。不过电影中的男主角去找妓女还跑那么远,我还上小学的时候,村边不远有一条二级公路有几家煤店和饭店,20多岁的小姐还是很多的,那时候好像20块钱就能搞定。经常听大人们说来了一个叫什么的小姐,还时不时听说一些讲小姐们的“黄段子”,听的云里雾里,还小听不懂。电影里唱的那个,我不知道那边叫什么,我们老家叫“二人台”,我们老家"黄段子" 出名的叫“十八摸”和还有一个好像叫“听房”。至从上初中开始住校,能听到喝这个的机会很少了,很少回家了。不能说怀念吧,不过那种原始的公开的黄色段子还是便有一番氛围。

   一不注意墨迹了这么多,真是回忆啊,当年的生活真是很难,我2000年上大学的时候六千的学费都是家里高利贷借回来的,还好那个时候有助学贷款,进了学校申请了助学贷款,很快就把高利贷还上了。

   回头看看过去的生活,小的时候我们的国家没钱,人民也没钱,法律不完善,执法也不严(当然现在法律也只属于部分人吧),所以老家的人贩子到处都是,这也成为那些没钱、没本事的光棍儿们唯一娶老婆的途径。

   此时我的心情还是有那么点酸酸的感觉,触动我的神经。不过这些年很少听说有买被骗过来的女的了,专门骗人的也没怎么听说了。

  这两年听说老家卖小孩子挺厉害的,孩子都是按斤卖,女孩子一斤一万块钱,一生下就可以。男孩子更值钱。听说有不能生育的人买,有没有做器官移植就不知道了。

   不说了,还是静一静吧。很多人都不信会有这样的事情,我想说的是这个是真的事情,只能说明你生活的环境好罢了。另外这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没有了。各位没有这样经历的就当对社会的一个了解吧,不要压抑哦。有喜欢的可以找找“十八摸”,挺有意思的,不知道网上有没有。 ”

“ 1、故事拍摄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县,演员都是操着当地口音,没有走样,很本色。张家口方言有一些入声音,这些是普通话所没有的。如第17分钟,老杨和村长媳妇年轻时放羊的一段对话。

  2、追四川媳妇那段戏发生在万全卫城,历史上很强大的一个城堡,属于长城防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3、影片中多次出现的曲艺节目为“二人台”,主要在老察哈尔及绥远地区流行,与“二人转”有点相似。

  4、一个背景:在张家口地区广大农村存在的被拐卖或者其他原因的四川妇女不少,或者说这种情况的女子主要来自四川;城镇中的妓女主要来自东北。这样说没有歧视的意思,但是片子可能让四川和东北的同学看起来有点不爽。

  5、几个词汇:

   “黄米”,本意是黍子脱壳后形成的黄色米粒,在张家口地区被磨面后制成年糕,年糕金黄、柔软。该词引申义是妓女。与该词相配的动词是“量”,“量黄米”意为嫖妓。

   “透”、“抬”,张家口方言(主要在坝上),意为“操”(fuck)。后者的意思更广,相当于做(do)。

   “俏货”,意为傻瓜。“俏三”,小名,意为傻三。 ”

“  记得很久以前,阿光跟我讲过他家乡的征地,然后顺带说起农村的男女关系。当时互联网上大概木子美、换偶事件沸沸扬扬,阿光说奇怪有什么稀罕,在他们村里,婚后所谓的“出轨”是太常见的事,不分男女,并没有那么多道德禁忌。

  后来看林白的《妇女闲聊录》,已经够生猛鲜活,没想到现在有人拍出更生猛鲜活的电影。

  《光棍儿》成本只有30万,编剧是29岁导演加上他的爹娘。拍的就是他老家的村庄。四个老光棍儿,各有各落单的原因,老杨是因为穷,“瓦都盖不住屁股”,六软是同性恋,喜欢男人,还有两个是年轻时太风流,一个当着老婆的面骚扰小姨子,被打出家门了,另一个调戏姑娘太忘情被打谷机切掉一只手。四个光棍儿成日坐在土坡上、山岗子上晒太阳,闲扯也讨论自己的后路,这四个人呆坐的场景一再出现,也像是《云之南》导演阿格兰德说的——古希腊戏剧的唱诗班效应——串起整个村庄的人际网。

  光棍儿们参与分享村庄的性资源(此处并非把女性物化,对于女人来说,村里的男人同样也是她们的性资源),比如老杨年轻时的相好后来嫁给了村长,村长不在的时候她就来暖老杨的被窝,老杨上城里卖瓜被人打了,也要靠村长老婆来给他一点点温存慰藉。老杨存着的钱,交给村长老婆供村长的儿子读大学,也指望日后出息了,这孩子也能养他的老。

  其他光棍儿认为老杨不实际,作为别人家庭的编外份子,到底不牢靠,等完全丧失劳动力以后还是老无所依的结果。他们劝老杨,能找还是找个伴儿。于是老杨从人贩子手里买了个年轻四川媳妇,不想这媳妇死活不肯跟他过,跟定了村里年轻力壮的俏三,老杨打架也打不过,讲理也讲不赢,只好受了俏三的六千块钱,再把媳妇倒手卖给他。

  拿到六千块钱,老杨立马交给了村长,“给你孩子读书吧,放我手里也搁不住了……”村长老婆乐滋滋喜上眉梢。

  整部电影,说的都是性,一切的生产生活规律盲动,围绕着性的匮乏,性的愉悦,性的焦灼。农村的戏台上,雪花乱飞的黑白电视里,艺人一段儿儿唱荤曲,大约也是二人转的一种?老杨丢了老婆,独卧在破落泥房的炕上,听荤曲解闷,曲子里大唱“光棍儿好,养儿育女多烦恼”。

  但厉害的是,它几乎以“性”辐射了农村生存图景的方方面面,包括历史,城乡关系,底层的狡黠。

  有一个扫过村庄的全景镜头,令人落泪。距离北京150公里的贫穷,如此直观,刺目,惊心。

  电影惟一一次在影院大屏幕的放映,结束后年轻的导演上台,头发用摩丝抹得花里胡哨,讲话也有点年轻气盛的狂傲,很有意思。散场后一群女观众围住他,也有人拿手机拍照。后来看他把人群外的几个青年人招呼到海报前面,合影留念,说:是村里在北京打工的朋友。”

“   作为一部低成本的独立电影,此片给人的惊喜太多了,原生态的表演加之中国底层社会的性问题让此片很具说服力,虽然整体制作和剧情处理较为的简陋、粗糙,但是却并不足以盖住它的亮点。

   这部电影把镜头对准了中国农村的裤裆问题,而其选择的主题对象也较为的犀利----某贫困山区的四个老光棍。村里男女比例的不协调使得光棍问题变成了老大难问题,时间一久,人老了,这问题也就无法解决了。在一个信息不怎么发达的封闭山村里,性问题变得如此苦闷、焦躁、混乱,没有波多野结衣没有苍井空,撸管都变得生涩,墙上挂的快发黄的蔡依林也只能让人更加苦逼,全村就只有那么一个年老色衰的老年妇女蜻蜓点水似的游走在各个光棍之间,暂且解决一下光棍们的裤裆问题,其他疏解苦闷的办法就是反复听些听了几十年的荤曲儿,这个落后的中国山村里,无法找到适当的宣泄途径或者是转移注意力的途径,唯一畅快的也只是暴暴粗口而已,这种底层的性苦闷在此片中是如此的触目惊心。

   荤曲里唱的光棍怎么怎么好也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而已,人是有欲望的,影片之中的性关系略显原生态,文明的外衣在这儿变得如此之淡,老汉儿们性问题变得坦露而直白,不装逼不搞文艺,性问题或者说是性需求就是那么的赤裸裸,荤曲一段、白酒三杯,就着这么一夜,咕隆隆下肚。

   此片对于农村性问题的阐述偏向记录式,而这种记录式也使得此片更具现实感和感染力。拿性来开玩笑,开玩笑开不不好就容易变得低俗下流,但是此片对于性的把玩却略显沉重,影片背景和剧情架构使得一些高层次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在此片中不太适用的,过于的原生态让人很难去怀疑它的真实性,因为我们知道在中国的一些个地方,可能正在上演一模一样的事儿。其实此片的现实价值还是非常强的,它或多或少的触及了一些很现实的国情。作为一部喜剧来说,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在这种境况下,女性所处的地位是奇特的,女性可以说是一种稀缺品,而这种稀缺性也使得女性的地位有所变化,去年有本畅销书叫《东京岛》,小说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荒岛,一群男人和一个女人落难所困于这个荒岛,整个故事被不同男性的对于这唯一女性的渴求而牵引、推动、发展,这类似于一个小型的母系氏族社会,《光棍儿》中的一些架构和小说《东京岛》有很大的交集,同样在这种极端或者说较为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性成了推动文明发展的唯一动力,不论是在东京岛,还是在顾家沟,一切故事的发展都围绕着女人,女人,还是女人。人类原始的性冲动主导了一切。当然此片可能并没有涉及那么宽泛,但不管是针砭社会现实,还是直刺人类原始冲动的内核,此片给我们的东西远远超过了它那区区30万元的成本。

   城里的妓女看不起乡下嫖客,城乡间的差距和隔阂在此片之中坦露的如此直白,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同时特别所突出的矛盾,城乡的二元化发展自然也体现现在裤裆问题上,这种不平衡性不仅作用于性上,而且在整个城乡二元的道德评判体系上也有深刻的烙印。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城里人说了算还是乡下人说了算?或者说是根本不应该把人群分为城里人或者是乡下人?生存境况的不同使得一些东西的坦露程度不同,但是究其实质,其原型还是一样的,城里人只不过在做爱时多盖了层被子,然后我们姑且把这层被子称之为文明。

   说到此真是越扯越远,越扯越长,作为一部喜剧片,此片是极其成功的,它只花了一点小钱就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欢乐,或者说是提供那么多可装逼的资本,相比之下,院线上的那些侮辱国人智商的所谓喜剧电影真可谓贻笑大方,我今天在youku上把此片看完,希望明天再看此类电影时,我能堂而皇之的坐在电影院里,当然,这也有可能是种意淫,明天,中国的进口影片限额即将取消,但是站在国产电影的角度来看,我们还有太多的东西没有取消,而这正是那些所谓喜剧电影能傻逼似乐呵呵的在电影院愚弄观众的原因所在。 ”

通宝推:caoban,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感觉导演的功力太浅

整个片子很平淡,没什么高低起伏——确实像纪录片

家园 您没见过更疯狂的

前几年电影《金刚》上映的时候,《南方都市报》娱乐版憋着劲宣传。某一期甚至用了连在一起的整整两个版面登满“超级好看”、“你不得不看”、“最伟大的电影”之类的名人评语,类似图书腰封上的推荐语。

家园 量黄米?
家园 很好,写的冷静

无论对错,我喜欢这种态度。

家园 偶然发现凤凰卫视在为《光棍儿》商业站台,公开造假!

凤凰卫视《冷暖人生》陈晓楠言之凿凿的说

“2010年《光棍儿》受邀参加了西班牙的一个电影节,一位美国影评人发表的......影评这样写道,说这部大范围使用原生态演员的导演处女作,闪现出的温情、人性以及痛苦,鲜活朴实的使这个活力四射的电影,在众多沉闷的电影当中,着实成了电影节观众们的一个意外惊喜,它是‘绝对的富有观众缘的大众情人’。”(单引号是我加的)

看了视频后,我说实话很怀疑这个美国人的影评,他是否没看这电影,要不他的眼光也就太差点了吧!而且为什么要凸显其“美国”影评人,这定义都是含混的。

我找到了影评,也就一小段文字,

“A slice of social realism about the sexual frustrations of elderly men in rural China, the deceptively unsophisticated "Single Man" is hilarious and appalling by turns, but it always feels true. This vibrant, rollicking tale from debuting helmer Hao Jie uses people from the writer-director's own community, allowing warmth, humanity and even a little pain to come shining through. Energy, freshness and directness helped to make this item an unlikely crowd-pleaser at San Sebastian, and "Man" should find further fest partners.”外链出处

我试着翻译如下:

“看似平实,《光棍》展示了一缕社会现实:乡土中国老男人的性苦闷,热闹不断并屡屡惊人,但还是令人感觉真实。这生动欢快的故事是编导郝杰的处女作,用的演员也来自其家乡,贯穿影片的是温暖、人性甚或一丝疼痛。但力度、新鲜以及直白令该片在圣塞巴斯汀意外获得众人的好评,《光棍》还应更多上电影节。”

这评价与凤凰卫视所谓的评价转述,差别实在有点大了,也太欺负受众对凤凰的信任了!

自然我也就找到了这位“美国影评人”Jonathan Holland,他扎在马德里,自1996年来一直为《variety》杂志撰写西班牙和拉美电影的影评。他白天在马德里 Complutense大学教文学,也为各杂志自由专栏就西班牙文化问题写作讨论,还编了一份Puerta del Sol西班牙语言文化的音频杂志。入夜,他在一个出色但无名的摇滚乐队——Population 5——中弹吉他。1994年他出版了第一部也是至今唯一一部小说《脱逃的艺术家》》。 我猜想他最有可能是一位为美国杂志写影评的西班牙人。

外链出处

我还一再想说服自己是凤凰卫视主持人及其团队英文翻译出了问题,但我无法说服自己;直到看到《光棍儿》编导欣然领受凤凰卫视的恭维,未作任何更正。这才让我警惕起来,也许这就是有人有意炒作。因为不会有人质疑这种转述。

家园 兄弟,你的英文?大胆的问一句,你在国外吗。或者外语不是英

文?

“Energy, freshness and directness helped to make this item an unlikely crowd-pleaser at San Sebastian”活力,新鲜和直接 帮助光棍儿在圣塞巴斯汀电影节成为一个非大众化喜爱.

为了证明我这个解释更接近这个词“unlikely crowd-pleaser”的意思,请看下面的链接:外链出处

题目是“‘The Artist’: the year’s most unlikely crowd-pleaser”

摘录:“In fact, the reason I always recommend The Artist as my default pick is that it’s a safe choice no matter who’s asking—the year’s most unlikely crowd-pleaser.”

如果用你的翻译--不会获得好评,那就是说这个题目是“‘The Artist’是今年最不会获得好评的”。常识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unlikely crowd-pleaser的意思是:不是大众喜爱的(片子)(但是某些人喜爱的片子)(比如更有品位的一些人)

家园 你自己看看,陈晓楠说的是“大众情人”“绝对富有观众缘”

评论者说的只是意外获得观众的好评!

到底是我错了,还是你错了?是我的英文不好,还是你的太差?!

还有energy,freshness and directness这三个词的英文用法你似乎完全不理解。这些英文词并不像看似一一对应的中文词那样是正面的。在英文中,这三个词是中性的,究竟意思是正面还是负面全看语境。作者完全可能是通过这整句话,借这三个词的另一层意思来说该影片的三个弱点:力度不够,导演是新人,以及过于直白,而未必是你理解和翻译的“活力、新鲜和直接”。

骄傲并不错,但和任何事一样,骄傲得有道理就成。但说实话就你的分析和示例来看,不太有道理;你的英文和中文理解力似乎都偏弱——即便你在美国!即便你的外语是英文!

家园 找个母语是英文的问问吧,别在这里丢人现眼了。

我都把另外的链接给你了,居然你还坚持自己对于“unlikely crowd-pleaser”的翻译。等你被老外打脸回来再跟我说吧。

""The Artist," a nearly wordless black-and-white melodrama starring two French actors little known outside Europe, has emerged as an unlikely crowd-pleaser on the film festival circuit — and as an Academy Awards contender."

"Israel: "Footnote"

Director: Joseph Cedar

The winner of the Palme d'Or for screenplay at last May's Cannes Film Festival, "Footnote" is polished, funny and very Jewish, which puts it in good stead with the category's general committee. ("You can't be too Jewish for the Academy," said one member in assessing the chances of the Coen brothers' "A Serious Man," which scored a Best Picture nomination two years ago.) The film doesn't feel as weighty as other recent Israeli submissions – which include "Ajami," "Waltz With Bashir" and "The Band's Visit" – but its tale of spats between unyielding, esoteric scholars is an unlikely crowd-pleaser of sorts."

家园 你的理解没错,但原作者没说

该影片是大众情人;而陈晓楠说是绝对有观众缘,是大众情人。

还有,尽管你的理解不错,但你的推论是错的。似乎不是大众情人,就是或就会是小众情人,艺术片。是有这种可能,但不等于必定是。因为这两个选项并不穷尽了电影的全部可能性,完全有其他太多可能,包括还可能是“烂片”。因此不是大众情人推不出其就是小众情人,从不受众多观众欢迎也推不出它会受艺术家的欢迎。老道的影评人当然不能说假话,但没有职业规范要求他必须说出全部真话,这就给他从业留下了广阔空间,这是老道影评人的老道之处,也是其在商业市场上恪守原则但又长袖善舞的诀窍。这种评论可能会令一些人上当,即他“似乎”说了这是一部艺术品;但他会回答说,我没说,我说的只是,“这影片不是大众情人,没说它就是小众情人,那是你想岔了,理解错了”

理解语言真的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而是社会经验的问题。别以为自己在美国,学了很多例句,就总觉得别人的英文不行了。我承认,我的英文,特别是口语,不但不如地道美国人,也完全不如年轻一代留学生,包括你;但对语言作为整体的敏感体悟和精细调配上,虽不能自如地在写作和表达上,但至少在理解上,我相信我的训练令我超过绝大多数美国人的,甚或包括许多美国文科的教授。

还有,我觉得你的话有点太个人意气用事了,不就是讨论一个电影吗!大家都可以摆自己的理由,借此可以提高自己,看到自己没看到、但别人看到的东西。没有人可以自称同真理站在一起;即便英文再好,身在美国也一样。其实我也身在美国,还在美国前十的法学院任教,但所有这些都是空的,不能自然地成为你说服别人的道理或理由,不是你站的靠近真理的标准,其实都是拿来吓唬人的,是典型的以势压人的招牌,是吧!

家园 因为你回帖的时间是国内的凌晨,所以我本能相信你是在国外的

而我,虽然在国外,并不认为自己的英文好。但看到你上面的那一段翻译,实在是觉得不像一个平常应用英语的翻译。我所以问一下,并不是反问。

这个词,确实不是一个常见词(也可能只是我英文差)。我的判断依据是整句的语气。明显那一句(前半句)并不是贬义。“Energy, freshness and directness helped to make this item an unlikely crowd-pleaser at San Sebastian”。“Energy, freshness and directness”你的翻译是:力度不足、新人以及过于直白;我的翻译是:活力,新鲜和直接。helped to make something something明显不是贬义的语气。除非此文作者英文水平不地道,否则按照你的翻译,这句话(前半句)前后逻辑不通。

这个词的意思我是问人了,虽然不是老外,但也是ABC。

至于凤凰台的转述,如你所说,在这个词上面是完全错误的。可是,我从头到尾都没有反驳这一点啊,你仔细看看我这几个贴,我有谈到这一点吗。我说的只是这个词和整段的英文翻译,即英翻中这件事。

至于这个片子的毛病,自然会很多的。其实哪一个电影(故事片)没毛病呢。你自己代入一下,想象一下自己拍个故事片,你会认为不出现逻辑漏洞吗。别说是真正的拍片(几十上百人干活),就是凭空想象(自己能够控制),写小说,没有逻辑漏洞也是非常少见的。

家园 你可能误解了helped,这个词在此的意思是导致

或“共同促成”,而不是帮助或有助于,这其实是英美人很常用的表达方式。也力求用词保持中性,但意思又到了。

重要的是要注意英文与中文的强烈反差之一:中文几乎每个词都有贬义或褒义之分。例如,同样的行为,可以说坚贞不屈,但也可以说顽固不化;而英文基本上没有这种区分,这是一种受数个世纪的科学传统的影响逐渐形成的语言风格,一种更适合社会科学表达的语言。

在中文世界中,这一努力,在我看来,始自王朔(他也未必当初是自觉,很可能只是一个比较玩世不恭的圈子内的调侃,但是有颠覆性的),他开始大胆地将贬义词褒用,例如“像我这样无耻的人”的说法,无耻简直变得太令人自豪了,但这种努力的影响还不彻底,还局限在北方城市地区。包括出国留学的人,如果没有大量阅读并变成自己的习惯,阅读和写英文很容易不知不觉就受了中文的这种传统的影响。

家园 看样子你也不太熟悉拍电影,

好的电影导演对每一个镜头,角度,每一次切换,每一个背景,每个人说的没一句话,语气都会想到,或直觉把握。这一点你只要看看诸如教父1,2,美国往事,或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让子弹飞》等,细细看,没一句多余的,没一个镜头是纯过度的。

好小说也是如此,和古诗词是一样的,力求没有废话;甚至好的社科著作,也都是如此。而且一般都会事先就有一个基本轮廓甚至基本是想好的,甚至用什么口吻,是否加着重号,如何反驳或论证,层次这些其实是一样的。但所有这些匠心又都最好以“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的方式来表达,从容地好像就是说话。

因此,对电影表达的内在逻辑提出要求,并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不是苛刻,也不是挑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