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核弹道路上那些囧囧有神的事情。 -- 黄河故人

共:💬96 🌺2000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两个之一

不知道哪个是核工厂

http://www.fws.gov/rockyflats/

http://www.fws.gov/rockymountainarsenal/

最近还出来本书

Full Body Burden: Growing Up in the Nuclear Shadow of Rocky Flats

家园 借宝地请教点问题

据今天的华尔街日报说,在1949年8月29日(苏联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之前,有4年时间垄断了核武器,但是因为民主自由(省略2百字),而没有使用。美国在二战中造了三颗原子弹,一颗试验,一颗广岛,一颗长野,然后美国就没存货了。请教一下,

1)美国的存货是什么时候补充起来的?

2)在苏联建立起核威慑之前美国有没有可能先下手为强干掉苏联?

家园 不怀好意的联想一下啊

据说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这种司机都能在内地找小三,包二奶。嘿嘿。

82-28,28后来去中山读了研究生。是在离婚后,然后才结识的82.

家园 你这绝对是错误的想象

有博士学位和没博士学位,在德国,是完全不一样的。博士学位本身不代表牛不牛。获得博士学位在德语环境里边被称做Promotion,它代表着获得在一行里边受过规范的学术训练并获得相应资格。

大牛小牛是指的个人的能力机遇智商,而博士学位是指的被训练被规范被认可。这在死板的德语文化里一个博士还是比较实在的。

家园 嗯,这是因为。。。Von

可以翻译为从哪里哪里来的谁谁谁家的谁谁谁

而这,都是现代德国之前的各地的贵族,领主才可能有的名号。所以德国凡是挂von 。。。的,在二战前后都可以理解为贵族家庭出身。

德国没有一个冯家。只是有一个冯圈子。这个圈子的人都清楚地标明,自己出身自哪里的哪一家贵族。

而到了荷兰语里边,就成了Van。。。

家园 荷兰的van不一样

荷兰的van很多也是从哪里哪里来的意思,但是不一样,很多不是从哪个家族,而就是从哪里来的意思,比如van Amsterdam就是从Amsterdam来的,或者是van de boer就是从农民中来,van dijk,就是从堤坝来的人,大多都是普通人,不是贵族。

家园 连深圳大学都有个微型反应堆的

当年上马的时候,深圳人口还不到百万吧。

家园 UTAustin哪來反應堆啊當年物理頭還是從UCL過去的

磕頭機倒是滿村的那邊

家园 68年喔
家园 我没认为他不牛啊

但是进大学4年就拿下博士确实不大对头吧。。。要么就是WIKI有误。

家园 不要让别人把我们落的太远

人为地划分左右,人为地标榜左右,都不如这一话实在。

家园 老冯家东边还出了个国务总理、代理大总统

孙子是某国著名演艺界人士。

家园 我来猜猜原因

没有运载工具,45年人在日本人头上的核弹是轰炸机投弹,以苏联的防空能力,美国的核弹扔不到苏联人头上。等后来有导弹了,苏联也有核弹了。

家园 第二点应该是不可能

原因:

1,因为在美国的核科学家们。毕竟制造核弹是要经他们的手。核弹扔日本,可以说是反法西斯。扔苏联?不要小瞧师出有名这个力量。

2,因为西欧。当时苏联又一大部分驻军在现在的俄罗斯以西,包括现在的波兰,乌克兰,白俄罗斯,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东德。。。这些东欧地区正在战后重建。于此同时,西欧,也在美国主导下战后重建。美国的有限的核弹(在美国核科学家/工程师眼里是透明的)不可能一次性地把苏联的军事力量消灭掉。那么,很自然的后面的反应就是有着美国驻军的西欧马上面临苏联坦克的铁流。

3,因为东方。印度独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朝鲜被分割,越南在反法 -- 这必将引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在这个时候,很多紧急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相比之下,用核武器弄死苏联,真的不是紧急/急迫/重要的事情。

家园 可惜老先生已成植物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