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古怪的皇军 -- 潮起潮落

共:💬75 🌺26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应该是“坐”吧。
家园 早期日本曾有个“日本人种改造论”的激进主张

激进派认为,与欧美人相比,日本人太矮、体能(其实是体型)太差,要引进西洋女人,以提高大和民族素质。激进的简直不可思议,呵呵

家园 小日本那种古怪的手榴弹就是为了配合掷弹筒而设计的。

掷弹筒发射时候产生的加速度就和敲一下的效果一样,使引信能动作。小日本那些古怪设计都是因为他们实际上是穷鬼赌徒的原因吧。

家园 战败后是引进西洋男人了
家园 十几年前我在一本地摊文学里也看到了类似情节

讲731部队的,半假半真,也不知道从哪儿抄来,再添油加醋一番的(估计是森村诚一吧。再往上倒溯十几年,正是他的《恶魔的饱食》在中国走红之时)

故事的讲述者自称是个从731里逃出来的高大东北汉子,日本人为了改良人种,强迫他在那里面与金发蓝眼的俄国女囚“干那事”

其实此文的重点不在“改良人种”,而在“干那事”,符合地摊文学的定位。连当年我的一颗少年心也被成功吸引进去、坚信不疑

仔细想想的话,日本人为了改良人种,至少也得安排自己人上啊,这中国人和俄国人算哪出

家园 成效显著么?
家园 很可惜

一开始激进派本来要剥夺日本男人的生育权的,结果很快日本就经济复苏了,于是就没有那么自卑了。驻日美军日本留下的混血到是不少,但是日本人口基数太大,要是每个日本孩子都唱草帽歌长大才好玩呢。

家园 是否摆拍还存疑

一方面是根据当时的摄影技术——别说当时,就搁现在也是一样,在实战环境下,哪个战地摄影师这么生猛,有这么稳定的手能拍出这么清晰的照片?而且看焦点还是远处的坦克,行进间的坦克虽然速度不快,想拍的这么清晰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另一方面根据现场来看:其一是坦克没有其他步兵协同,不太符合美军的一贯战斗作风。其二是如果一辆坦克,尤其是轻型坦克被烧到这程度,驾乘人员还不出来基本也是被烤得差不多了。好吧,从日军着装和战场环境判断不出是哪儿的,也不知道日军对手是谁,俺也不清楚这型坦克曾经配给哪个部队,不一定说明就是美军的。另外坦克涂装也是,没有美军标志。可问题是什么标志也没有,会不会是被俘虏后涂抹掉了?还有一点,视野内居然一点儿没有枪支或者其他武器开火后的硝烟,这也太奇怪了,很难想象这是一场战斗进行时的样子。

由此,结合日军的一贯作风,完全可以假设这是日军宣传部门为了宣扬日军基层官兵如何“骁勇善战”、“不畏生死”,敢于和敌军坦克“近战肉搏”,并且“大获全胜”的情形,专门找来一辆被俘坦克当道具,请一部分官兵配合演出。要知道在某种程度上说,当时的日军官兵“集体荣誉感”还是非常强的。而且,坦克没有涂装也好啊,无论是宣传对英米鬼畜作战还是对华作战,只要需要都可以用这张照片的。而且,我猜应该差不多的照片应该不止一张,毕竟不同角度有不同需要,还有当时的摄像技术又不能保证拍出的每张照片都是好照片。

家园 找个类似照片说事儿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原图片说明:

Chinese artillerymen go into actiong at Toungoo.Moments later three of them were shot by snipers.

找个场景类似的照片吧,这张照片像摆拍么?还真像,但你看了图片说明就会打消疑虑了。

若是对二战照片感兴趣或留意,找些这类照片还是有的。

美国时代-生活出过一套二战画册,我恰好收了几本(但不太全)。这张照片是《CHINA-BURMA-INDIA》(中缅印战场)那集上的。P.38左下角的照片哈,欢迎能找到这套画册的核实:)

照片是网上找的同一张照片,但英文图说是我自己敲的。

家园 再补一张类似照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也是战场实拍,英军的,场景也类似,近景远景皆很清晰。

家园 还是持保留意见

单就您给的这张照片来看,四名士兵的动作不像是正在进行战斗,倒像是在检查武器状态,或者在调整射界。看照片上方的那条大致南北走向的路,应该就是主要射击标的。

而英文说明里的later,也可以理解成拍照之后的下一场战斗中。

我主要是想说明日军的那种照片,实在不像正在战斗进行中情形,同理这张也是。但这张照片不一定是摆拍,摆拍一般都有一定目的性。单独这照片没有亮点或者其他说明,完全有可能是摄影记者的抓拍。

家园 是随后的意思吧

“Moments later”是“随后”的意思吧?也就是说,(摄影师)刚拍完这张照片,随后画面中的3人就死于日军狙击的意思。

我英文比较烂哈:)

家园 不是和您抬杠哈,只是讨论一下

呵呵,这么说吧,我也见过一段视频:两个德国士兵在用山炮不停的进行装弹、炮击,火炮阵地貌似一个山坡或者高地上,目标像是远处的城市,拍的很是清晰,也很稳当。确实是在实际战斗过程中,但显然拍摄者基本上是没有生命危险的,因为两个士兵连任何保护动作都没有,相当“英勇”,毕竟火力射程在哪儿。而且估计连摄像机都是有架子的,不会因为火炮射击而导致镜头摇晃什么的。

“Moments later”是可以理解成几分钟后的意思,但是相信摄影记者和战士们都应该没意识到附近有sniper吧,要不还会那么从容?我猜,枪声一响,士兵和记者都会在第一时间蹲下寻找掩体吧。

而日军的那张“大战坦克”的照片则不然,那么近的距离,是在任何轻武器的有效打击范围,更何况对面是一辆重武器。除非确信对方是没有任何杀伤力,还真不敢相信摄影师的心态这么平和,手能这么稳当,焦点是准确的套着远处的坦克。更何况,整个环境都没有硝烟,以及其他火点。

尤其是这张照片这么清晰,应该不是从新闻纸上翻拍或者扫描下来的,估计是某本相册或者画册里的。如果摄影师在实际战斗过程中如此神勇,怎么会不在照片说明里说明自己是在哪场战斗中的经历?这个能查查图片来源的说明就是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