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联合国军战俘们的故事 -- 黄河故人

共:💬206 🌺1203 🌵3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关于王树增,我发现一个十分十分诡异的事

最近在看《1901年:一个帝国的背影》, 实在忍不住吐糟两句。这是写《远东朝鲜战争》的王树增吗? ?我至少已经翻回封面4次来确认我没看错。无论从文风,从数据使用,从探讨来讲,完全是两个人。远东是大部头但是称不上佳作,这本嘛,还算值得一看的。从来没见过一个作家的作品风格相差如此之大。

家园 不是每个读者都会孜孜于战史和回忆录。

这类通俗读本有其明显的益处:面对远比“XX迷”广泛的多的读者群。有利于知识和价值观的传播。你可以说他“捞金”,因为销量在那摆着呢,丫一定没少挣。但反过来说,这个读者群就好比阵地,王这样的不去占领,袁腾飞们就会去占领。王书越畅销,袁腾飞之流就越没市场,有什么不好呢?

军迷们一定要修正一个错误观点,就是想当然地认为“天下何人不军迷”,想当然地认为人人都会去读回忆录和战史之类,从而片面地去贬低通俗型畅销读本的价值。

家园 “天涯上的世界属于另一个四维空间”花这句

好不容易可否再花三花?

家园 倒不算撒谎

大麻这东西本草里有收录的,也算是一味中药

家园 "再就是美国人自己太娇气。稍微受点罪就死你看。"

这不会吧?不是又说美国人怕死怕得更厉害?

家园 就是志愿军拯救的北朝鲜政府太不争气了,才会有人说闲话

其实中国政府就应该直白的说明,出兵朝鲜不是为了救北朝鲜,救得是我们自己,维护的是中国的利益。

前些日子,就连何大师都站出来指责朝鲜是靠恐怖主义维持统治的政府(大意是这个)。

家园 看了韩国第一位上将白善烨的韩战回忆录(汉译本)

对于了解战争期间,夹在东西方阵营之间的小跟班韩国政府、军队的遭遇和运作很有作用。

此书语言平实,没有太多的“正确、英勇”之类的形容词,也没避讳韩军战斗力低下,无法离开以美军为主联合国军单独作战的事实;该书中对于伤心岭、范佛里特弹药量、金城战役的描述也都值得一看。

对比JIN氏家族掌控下的北方对于志愿军作用的不宣传或不如实叙述,客观程度上占先不少,可以作为史料参考。

家园 那怎么现在经常出现‘躲猫猫’类似的东西?
家园 要看级别 ,高级别的可以写自白书

民国对无命案的还算宽厚,只要写自白书表示不再从事活动 ,脱离共,就可以释放。刘少奇经组织批准就写过(真假待考),后来就有了工贼叛徒的称号。江青张春桥也写过自白书,后来也有叛徒称号。证据是康生临死前提供的。

至于普通小兵,组织不会批准的。

家园 当时联合国中合法代表是台湾,联合国出兵。实际守卫是印度
家园 估计是别人代写或买别人的,很常见。
家园 同意,很可能是这样

我开始还觉得是不是远东是为了政治正确所以压着作者不能发挥呢。1901写得还算不错

家园 志愿军被俘军官知道回来后的政策,最初的五千没经过志愿遣返

不然回来的人数还会更低。直到80年代中越战争,还给战士发光荣弹,‘’宁死不当俘虏‘’的教育,干部军官有些是知道回国后可能的悲惨结局的,尤其听说过金门被放回的战俘的处理办法。再考虑有不少解放战士,老兵油子,也不能排除台湾安插特工,毕竟他们当时 才是联合国合法代表,回来的比例低很正常。

最初遣返的五千多人没有甄别,志愿的机会,不然同样会有很高比例不愿回来的。

家园 记得当年80年代,去台湾的战俘回国

县里面组织小学生夹道欢迎台商,回国的战友呢,在扫大街呢。

是谁侮辱了为国流血牺牲的先烈,还用我们说吗?

为恶人洗地,没问题,历史上没品的人多了,不算啥。

问题是,邪恶政府倒台之后,你还会继续这么说,还是翻脸比翻书还快呢?

希望你翻脸的时候,还能记得以前自己说过什么。

家园 Sunday school是这种洗脑的祖宗

多少美军都是那里出来的,自然看到后辈的拙劣模仿不感冒了。

Sunday school是个好地方,所以,党员们出国了,第一件事,就是投奔教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