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堕落与辉煌齐飞——秦汉时代的一个诡异现象(1) -- 江南水

共:💬120 🌺1053 🌵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8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战国的战争不是普通意义的战

而是灭国战,总体战,双方军队斩杀首级中有不少是普通平民,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都不是局域战争可比,典型例子就是长平之战,更何况七国每一个国家都要同时面对几个敌人,不榨出普通基层的每一滴油就等灭亡,也正因为如此战国时期的外交格外的重要。

家园 我认为,除了是使用冷兵器以外

我认为,除了是使用冷兵器以外,战国时期的战争,还有后来的汉匈大战,跟二战差不多。参战方拼得是体系、物资、组织动员能力、适应战争的能力,灵光一闪的花巧计谋,可以改变战争的进度,但是改变不了战争的结果。

至于杀伤普通平民,冷兵器时代显得血腥暴力,二战时,一个“战略轰炸”,就轻松洗地了。其实,不都是一回事儿嘛,说到底,人,在战争中也不过是一种战略物资而已。

家园 说白了就是综合国力

交战双方都没有超越时代的战争科技,就只能硬拼,战国策吹得那么玄,没有好的内功底子也只是延命一点时间罢了。秦国的那种极端的优胜劣汰制度自然更适合这种弱肉强食的环境。

家园 呵呵,战国时的策士跟今天的砖家有得一拼

都是些有骆驼不吹牛的主儿,当然了,那帮货也不是胡吹,多多少少都抓住了各国的一些矛盾,所以才能打动领导集团的心。

家园 古代的一顷好像是十五亩,一亩约667平方
家园 呵呵,《史记》不可信,反倒是《东周列国志》可信,佩服阁下
家园 多谢提醒,在下偷懒,直接就用了百度的换算

中国的度、量、衡等标准化的东西,自古以来改变得太多、太频繁了,除了专业人士,外人还真搞不懂其中的奥妙。

幸亏我采取了一个取巧的办法:在自己胡扯的时候,拉上了原文记载。此法的好处在于,不至于因为俺的胡扯,而误导别人。

家园 汉初无为而治的一个原因是人才匮乏

六国的领导阶层被秦国打烂了,剩下的也不可能被汉朝真正信任(多数是搞分裂的老顽固,象张良那样转而支持统一的官二代是少数);秦国的领导阶层被胡亥赵高杀光了,剩下的只有中低级官吏可以任用了。

汉朝执政集团主要还是随刘邦起事的集团,除了武人,有政府工作经验的也只有萧何这种搞地方行政工作的人员,所以要他们指导国策,确实有点困难,无为而治是不得已:基层没力气折腾,高层不懂怎么折腾。

所以,汉朝初年是因祸得福,用比较清静无为的高层政治,配合细密的秦式地方治理。

家园 人心浮躁,没多少人埋下头来做学问,老兄费心在娱乐中科普

非常难能可贵,你的这一系列俺非常喜欢,有就宝推,还希望哥哥继续加油啊:)

家园 “益田一顷,益宅九亩”就是个套

秦大部分时间施行的是授田制(秦始皇后期废除),军功获得的所谓百亩良田大多是通过战争夺取的土地和新开发的荒地,这块地不能直接传给子孙,子孙如果没有军功的话国家要收回的。

再者,秦国规定拿到土地,不管有没有耕种,都要按照实际的授田面积缴税,当时的税制是十一税,按照当时的亩产大约120-150斤计算,一个获得百亩授田的人不管年成好坏,每年至少要上缴1200-1500斤的谷粟,以及相应的料草。这个负担在当时的劳动水平下还是很重的,更别提除了税赋外还有无穷的劳役在候着呢。

通过军功发家致富只是商鞅拿来忽悠民众的手段而已,千万别当真,虽然对当时的老百姓而言确实很有吸引力,而且在当时实实在在的提高了秦国的财政实力和军队的战斗力,这一点商鞅功不可没。

家园 啊,竟然授的不是免税的田,那顶个球用啊

我一直以为皇帝赐的是免税田。明清考中进士以上可是全家族免田税的。这样看秦法还是相当注重可行性的。

我觉得这是个相当脑残的方法。尤其是,没有规定,免土地税的亩数,变成了无限免田税。这得多脑残才会想出来的,不限数量的免田税。

家园 所以,明清时期不少农民把自己的土地挂靠到士绅名下

土地税是交给国家的,没得商量。地租是交给士绅的,可以商量。

挂靠后,士绅白得一份收入,农民减轻了负担,互惠互利,何乐而不为呢

家园 得钱吱声

俺赞同您的观点。法律本来是维护公平的,但是法律又是绝对不公平的。如果立法者把法律改得越来越不公平,那这个法律还有什么用呢?说不定越是守法灭亡的越快(俺不由得想起现在的房地产政策),也许正是因为中国古代王朝不那么遵守法律才能延续这么长时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8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