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举国体制又如何? -- r33300

共:💬47 🌺241 🌵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职业体育难道不是一样的么?

退役后贫病交加的世界级球星也不是少有的

更不用说中途落马的那些孩子了。

举国体制好歹还有个国家可以理直气壮张口要解决,职业体制找谁去?

家园 手误,已经改过来了多谢
家园 不好意思,手误,已经改过来了。多谢
家园 概念偷换

你在回文中提到的自由是选择的自由,比如古代女子嫁夫从夫,现代能主动离婚。我说的是自由选择的能力。比如一个女子长期全职在家相夫教子,她很难动用离婚的自由。

家园 握手!你说出了关键点!

一般行业,比如技术人员,服务员,销售,护士,会计,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差到两三倍就很厉害了,而在运动员这职业,那是年收入几亿与几百的差别了

家园 这个确实不算多,

我也不是很了解。看报纸上说,非热门的运动员月净收入有一千到一千五, 然后就是拉赞助。

其实我想说的基本意思是,运动员走到这一步基本上就是职业的,工作之余进行训练根本没有竞争力的,只不过我们国内是体育部门发给工资提供训练设备,德国这里靠的是赞助,以及政府提供的基本训练条件,企业很乐意这么做,是因为免税。

家园 有空给说说那个德国女婿奥地利人吧

就是那个举重的,04年代表奥地利没拿牌据说到了德国后,

进门就说 我要学举重, 闭口不提钱的事情。。。。

家园 美国的制度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美国竞技体育的基石是大学的体育奖学金,而体育奖学金离不开政府直接或者间接的资助,另外就是靠市场化很好的美式足球和篮球等项目赚钱养别的项目。但市场化不是唯一的标准,否则没有这么多大学会贴钱去养游泳队和田径队(少了这两样美国的奥运金牌榜会是什么位置?)

大量的体育奖学金直接鼓励了美国青少年投身体育。虽然和中国的制度相比,开始需要自掏腰包,但是练到一定水平(大学校队即可,比国内练出头容易很多),回报也是丰厚的(美国大学学费贵功不可没,否则像国内这点学费,免学费没有很大的吸引力)。这有点“零存整取”的意思,从经济账上来说不算亏,再加上大学录取上的优势和锻炼身体的作用,愿意练体育的人自然就多。

打个比方,好比老板出钱鼓励员工进修读学位,美国老板的做法是让员工自己去读,考出学位来再报销学费;中国老板的做法是选一些员工让他们免费读,但中途要定期考核淘汰。从做老板的角度讲,我更愿意用美国老板的办法;但是如果员工都太穷,拿不出前期的投入,那也只能用中国老板的办法了。

家园 在中国对应的不就是体育特招生嘛
家园 体育特招生吸引力还不够大

国内大学学费相比较而言还太便宜

家园 特招的吸引力不在学费啊,是去名校大幅降分

听说围棋业余六段,去北大降50分

家园 非举国体制只会更可怜

非举国体制下,没出成绩的大多数运动员,你说的那几样一个都不会少。另外很可能还要加一样,欠一屁股债。

比如这次奥运女子体操全能冠军道格拉斯家奥运之前就申请破产;再比如游的没有叶诗文快的罗切特,父母的房子要被银行强制拍卖。这还是奥运冠军,没出成绩的只会更惨,你知道几个?举国体制再不济,前期训练费用的大头还是国家承担下来了。

家园 这就是社会福利问题了

中国要是穷人破产会有什么结果,农村人出去打工,城里人拿低保,国外就算是破产日子过得怎么样,社会福利,房子,汽车,奶粉费一样不会少,

家园 开始转进了吧

你直接说中国福利不如美国不就得了?这和竞技体育的体制有什么关系?

这样说吧,如果美国用举国体制,道格拉斯家是不是会比现在过得更好?我认为是的,导致她家破产的主要原因是几万美元的训练费,像她这样有天赋的运动员,举国体制会帮她承担掉。

如果中国不用举国体制,出不了成绩的运动员会不会更惨?我认为是的,前期自己掏的钱都打水漂了。

家园 举国体制又不是只搞金牌

能只把钱用在金牌选手上那简直太牛了。大多数项目都是从小开始训练的,那时候就能看出谁能拿金牌?必须靠广种薄收。杭州能出孙杨和叶诗文,要教会多少小孩游泳你知道么?这就不算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了?

我小时候在体校练过游泳,怎么样筛选淘汰我还是有点体会的。绝大多数人练半年到一年就不会再练了,但这是很好普及,不影响学业,而且完全免费。问题就是这样的免费训练机会,我那时候还往往报名不满,你说这情况怪谁?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