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马其顿军团遭遇秦军的一点新思路-交叉比较 -- 龙眼

共:💬185 🌺1311 🌵14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认同世界大战会发生于两个势力的此消彼涨之中。

但我对中美是否会发生世界大战不能确定。如果中国能继续上升,美国继续衰落,那这人情况会出现。但目前看来中国的势头就要结束了。虽然对于这点我很伤心,因为我是中国人,而且还生活在中国。但我想我应该承认现实。

家园 你所说的应该是中国的高速发展已经结束了。这个态势,

很多人都明白。虽然高速发展结束了,但有低速发展,整体国力上升仍然比别国快。我担忧的是中国以后的路线该如何走。中国之所以改革开放就是因为共产主义不现实,有缺陷。走资本主义的话,美国的衰样已经摆在这里做样版了。战争不断,全民经济衰退,人也越来越懒。

地球的资源不能无限供应给无限上升的人口。就看人类的科技发展的速度能否快过人口发展的速度了。否则大规模消灭人口的事情就会来临,这也是人类自我调节,平衡的方法。

家园 机枪这个值得商讨

你俩都对。几百个人只靠血肉之躯和速度去冲破已经布好阵地3挺马克辛的交叉火力,这历史是已经证明不可行。当然如果知道厉害,采取奇袭啦迂回啦甚至火力支援等等,几个人都是可以消灭机枪火力点的。问题是开始大家都是贼大胆,不信这个邪,以前人冲锋是要讲究密度的,还没有散兵线一说,这也是被机抢打怕的结果。

家园 赞,俺现在还在玩全面战争,中世纪二那个版本
家园 顶突袭

突袭不用考虑生产,双方兵力一样,而且是能完美打出来围点打援、声东击西、瞒天过海等等战术的游戏

家园 现代机枪战术:1967年沙头角事件

TG对付港英的一个楼房,每个窗口一挺机枪覆盖:

说时迟,那时快,几十挺机枪同时射击,子弹投向大楼的所有窗户和正在向民兵隐蔽地点进发的两路敌人,由于事先研究定下了战斗方案,每挺机枪对准一个窗口射击,命中率相当高。

1967年沙头角事件

家园 硬马镫同样可能把脚卡住,再说你这没骑马先考虑坠马,忒保守

骑兵打起来,落马后不说可能被后面的踩死,战斗力立马下降到轻装步兵水平,死不死都是对整体战斗力的极大损失。如果落马是骑兵的普遍现象,那谁会建立这个兵种?

马镫的主要作用是让骑马的人有个搁脚的地方,否则全靠腿使劲夹住马肋保持平衡,顶多一小时人和马都得累趴下,古人只要不傻,肯定一直踩着。

而且软索做的马镫你要图省事就扎个圈那是很可能成套了,但如果编个半球形网兜呢,就伸半个脚进去,就象拖鞋,怎么套住脚?

家园 游戏是好游戏,就是太耗时间了

以前很喜欢玩,现在更喜欢刺客信条这样自由轻松点的游戏,毕竟时间少了,游戏的性质也变了,只能拿来放松,要研究就太费神了

家园 怎么算的呢?

“1916年7月一次世界大戰的索姆和戰役,德國人佈署了12500挺馬克沁機槍,以平均每百米一挺的火力密度,向40公里進攻正面上的14個英國師瘋狂掃射”

12500*100/1000=1250公里,有怎么长的战线吗?对面英国人是40公里,对不上哦。

家园 一点不假,就是太耗时间了

所以俺也就是有一搭没一搭地玩,想起来就玩一下,不沉溺于之

家园 请问,怎么上传图像到西西河呢?谢谢
家园 无疑你根本不知道大英帝国最惨一次单个战场败仗

就是栽在祖鲁战士长矛下的啦。

总觉得你敢说,可惜知识面也太窄了,是不是年纪小啊

家园 有话好好说

英国吃过的败战多了去了,同样是在这片土地上,被布尔人痛扁若干回,哪一次都比这次惨。一战给英国带来的创伤更是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一直到今日,每回到了一战停战日前后,全国到处带小红花儿,包括车子。

除此之外,要说最惨的,个人认为是第一次英阿战争,英国占领军在喀布尔混不下去了,只好回撤印度,4500名士兵+15000名平民,最后回来就一人一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你没注意我说的,

在一个战场,你看看橡树村写的祖鲁。维多利亚时代英军最惨,或者说死的最多一次失败,就是被祖鲁人打的,大概一个下午,就死了一千多。

我说这个是针对前面说4门机枪的说法的.祖鲁人是死过很多人,但是也不是没取得什么战果。,

至于英国在阿富汗的失败,自然了,帝国的坟场啊。但是阿富汗人没有取得什么决定性的战场胜利。基本上是靠着游击战打垮了英国人的。

家园 可能是以战壕的长度计算的吧或者是机枪数量多了一个零

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如果机枪数量少了一个零,那就意味着马克沁机枪的威力更为可怕。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