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匪闻两则以及作为享受的党史阅读 (前话) -- 史文恭

共:💬325 🌺3769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家园 但是,还是白求恩、柯棣华大夫伟大

人家是带着中国最缺少的物资和技术来做国际主义战士的,这才是不需要打引号的国际主义战士

家园 漳州那是商贸海港,和东南亚商贸频繁

不少南洋华商出于此地,富得流油很正常,福建的山区还是很穷的。陕北别说海运了,连河运都没有,冀中和两淮因为交通便利都是抗日战争中tg最富庶的部分。

家园 读《匪闻》感“一切缴获要归公”

“一切缴获要归公”小时认为是指战场上缴获的枪支弹药,以后才明白这是井冈山建军之初的纪律之一,之所以是“纪律”而不是“注意”,说明很重要。筹粮筹款是任务,缴获归公是纪律。打土豪、绑票是土匪的活计,缴获归公就不是一般的土匪了,称“共匪”也恰如其分,一班持共产理念的人干的匪事。

黄克诚回忆绑了一个地主的儿子,地主不给钱,部队只好把这孩子带着走,无意中却走完了长征,后来居然当了团长,可惜后来牺牲了,黄一直很惋惜。若不牺牲的话也应是个将一级的,共军会有一个从绑票到将军的匪闻了。

家园 这个“打土豪”的传统一直保留下来

看过一本回忆录,是解放战争时期,四野进军到河南,某部急需用钱,可后方接济不上,新解放区又不能筹款,于是乎派小部队深入敌后去“打土豪”,成功的解决了问题。

家园 匪气犹存

有一武装部临街,租了几间给关系户当店面,不上税,税务局无奈,派出几名女税官游说武装部领导,宣讲国家税务政策,不料部长开口:是先有解放军,还是先有税务局

是前些年的事,今天应该不会了

家园 山东如何?我怎么觉着好像TG抗日的时候

是山东最富呢?难不成是那里有金矿造成的错觉?

“中共胶东特委成立了一个绝无仅有的常设机构——胶东黄金工作委员会。在这个组织的领导下,矿工们和日本鬼子及伪军进行了机智灵活的斗争,有时用烂石头换下高品位金矿石,有时干脆在矿井下将金矿石砸碎带出来,甚至出现“同一座矿山,鬼子在南边掘进,中共在北边挖洞”的状况。”

“当时招远并未被日军完全占领,柳行村附近有座蚕庄金矿,驻扎着国民党杂牌军孙务本的部队。为控制这座金矿,中共胶东区工会书记苏继光混入矿内,与矿工们打成一片,苏继光把工人们团结起来后,就开始做矿主的工作。他化装成一名国民党官员,赢得当地最大的矿主“许小眼”的信任,利用“许小眼”私藏的几十条枪,组建起8支工人护矿队,由苏继光领导,最终将孙务本杂牌军赶出矿区。”

“仅1940年,工会书记苏继光和陈文其等人就秘送黄金至延安达两万多两。”

可怕的 TG 匪啊,怎么没有人扒一扒这段 匪闻

家园 山东多山和丘陵

把各块小根据地隔开,而且这些值钱的地区还得和鬼子顽军反复拉锯,鬼子的商人在滨海一带也有货站,物资流通并不那么顺畅,罗荣桓的115师到山东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资金作新棉衣,直到稳固控制滨海地区后才有了商业贸易的收入。铁道游击队里头的鲁南军区也得靠铁道游击队打票车来帮忙解决冬衣问题,如果那两万黄金能有一部分分到他们手里,何至于要采取这种非常规手段呀。

家园 赤裸裸的匪类行为啊

蒋公给tg赐号赤匪,还是很符合事实的。

家园 刘邓在大别山就不得不采用这个办法

但后遗症也很严重,一个是浮财只能打一次,二是很容易过火的把中产阶级给赶到敌人那边去。

家园 稳固控制胶东 是啥时候?

另外,国共争夺胶东和两淮的斗争是很激烈的,应该也和这里比较富裕有关吧。反正最后,国军(尤其是正规军)在这两个地方的敌后武装基本上都被赶走了。冀中倒是好一点,国军早早就被撵走了。

家园 大概就是你说的1940年前后,中部的滨海地区落入tg之手

华中胶东从此打通,也可以从海路和华中互通,情况就好多了,之前胶东由于没法和华中联通,控制了经济优势也体现不出来,鬼子控制的时候由于可以走海路与东北朝鲜贸易所以利润很高,但八路自然没这个条件。但即使这样由于交通不便,胶东的东西要运到山东其它根据地还是有难度的,比不得平原地区的那两块,经济上两淮是占运河和沿海的优势,冀中除了河网以外,还有靠近平津的这个优势,尽管敌人再三封锁物资还是可以从地下不断运入根据地。

家园 不打土豪,这军饷从哪里来?

看了史老弟的文章,也凑个趣,说说当年土共自己捞吃食的轶事。

王氏家族,是桃源赫赫有名的大户人家。民国年代,王家出名的有王舫皆,王明皆,王玉皆几弟兄。虽然是叔伯昆仲,但都是当年时代中桃源的拔尖人物。

王家在从前的国民党里,如今的共产党内,都有出名的人物头儿。

王舫皆的大儿子王其志,曾是国民革命军的团长,后来解甲归田,回地方当了茅叶寺乡的乡长。女儿王冰,民国年代的大学生,王冰的丈夫,曾是国民党空军的副司令。

同是王氏家族的王其梅,早年在外读书时,便投身革命,参加了共产党。解放后,曾担任过西藏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授上将衔。

当年,文彬的父亲,从民国十几年起始,便在王家做事。那时,王舫皆在桃源县城的东街上开了间书铺。文彬的父亲就在这书铺里当厨师。

民国十九年,湘鄂西边区的贺龙,肖克率领红军攻打常德,顺便扫荡了桃源。占领桃源之后,专打土豪劣绅捉“肥猪”,筹集军费。闻听王家有钱,便将住在书铺内的王家老太太,也就是王舫皆的母亲,捉了“肥猪”,指令王家速速拿出三千块“袁大头”赎人。

当日正值寒冬腊月间,一连几天,鹅毛般雪片,洋洋洒洒,下个不停。桃源街上尺把深的大雪。城内城外,漫世界银白一片,全被大雪遮得严严实实,分不清哪是沟壑,哪是路途!

王老太太不想死,求遍了铺内的雇员,请他们帮忙去茅叶寺王家报个信,要家里赶快拿光洋来,赎出自己的一条老命。

大雪不停地下,北风呼呼地刮,路都看不清白,天又快黑了,这个时候出门,凶多吉少,没人愿意顶风冒雪,含辛茹苦,吃这个亏,步行七八十里地前往茅叶寺王家老屋去取光洋赎她。

老太太穷极无奈,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厨子,也就是文彬的父亲身上。叫人从伙房内把他喊了来。文彬的父亲听王老太太哭诉着说完后,觉得应该帮她一把,终究是生死的大事,当不得儿戏!于是,一口应承下来。当即从对门的索铺里讨了几块棕片,包了鞋子,用绳子绑得紧紧扎扎,然后,寻了块包袱皮,披在头上,顶着风雪,趁着天还未黑,出得城去,赶往茅叶寺王家老屋,找老太太的儿子王舫皆,去取光洋赎人。

文彬的父亲,一路上深一脚,浅一脚,踏雪前行,沿路跌跌撞撞,不晓得摔了多少跟头,一直走到下半夜,才好不容易赶到茅叶寺王家。

王舫皆听说母亲被“红脑壳”绑了架,要拿三千块大洋赎人。于是,忙不迭地翻箱倒柜,又找玉皆,明皆等叔伯弟兄,凑齐款项,接着,安排了两个人,兼着保镖,挑着三千块大洋,随着文彬老的父亲,急急忙忙地赶回桃源街上,把光洋交给了红军。红军收到王家如数交来的赎人款后,便把王老太太给放了。

由此,文彬一家与这王家结下了深厚的交情。

通宝推:smallox,
家园 是啊,比较好运的只有金子

由八路战士分批携带,一般一个人带10两,体积很小,藏起来很容易。ps 苏继光等派人把金子送到延安,受到周恩来、朱德的高度赞赏,这次是领导们主动要请他们到延安来见面,可是因为交通不便,抗战期间一直没成行

家园 这点才看出 TG\
家园 这才看出 TG的不同寻常之处

毛太祖从手下的缴获中抽分如此之高,下面的 党人心甘情愿。常凯申哪有如此主动性和纪律性兼备的部下?

那些金子在延安也不是养闲人的,那是为之后争夺天下培养人才的,不过抽的确实太多了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