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架空历史——假如辽沈战役换种打法 -- silencsrv

共:💬94 🌺639 🌵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从杜在野人山的表现上来看,杜在事关生死的决策上老是差一拍

在缅甸撤退时候,可以选的路线好几条,在保存兵力上最为有利的是孙立人的路线,直接退入缅甸。但是这条线由于政治上失分,怕委员长责备,结果不走。孙立人撤退时新38师大概8千人,撤退突围中损失1千,保存7千。虽然英国人有缴械的坏念头,看到孙部军容整齐,加上有救命之恩,没有敢干出来。

杜的选择是野人山,这条路政治上正确,不是去投靠英国人,遭遇日本军队可能性最小。但是杜没有预先考虑到野人山可怕的自然环境。

随同杜一起撤退的戴安澜的200师为了掩护部队和杜的本部走散,从另外一条路退入中国,途中遭到日军伏击,戴安澜殉国,但是即使如此,200师是8千人退入中国还剩2千。

其他还有一些打散的部队,也从不同路线撤入中国(和200师撤退路线相距不远),损失都比较小。

杜的主力也可以走这几条路线,冒险是遭遇日军的可能性大。当时日军在周围兵力不多,国军情报不通,不知道这一点,是一个问题。但是如果下定决心,凭着这部国军精锐,还能打出去。

最后杜的主力军部,新22师,96师等2万多人,走野人山,未经战斗,在野人山中损失最大,出来还剩2千人。而且如果不是被美国飞机发现,最后这2千人都怕出不来。

从这件事情来看,杜和顶尖统帅总差那么一点。

家园 您的分析俺都同意,但是结论太仁慈了

孔明曰: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杜带十万大军去缅甸,却对当地的军事地理基本情况一知半解,连野人山能不能过大兵团都搞不清楚,撤退的时候他自己的兵力比在缅甸的日军还多,却不劳敌人来杀,自己去绝境损失大半人马。这和薛岳利用湘北水网加周围山地,屡次让进攻长沙的日军败归,相差实在不可以道理计。

所以俺认为,

从这件事情来看,杜和顶尖统帅总差那么一点

应该改成:

杜和合格统帅总差那么一点

家园 分割之后,等于是被严重打击了吧。

就像第六集团军被包围在斯大林格勒,不仅仅失去了机动力,而且,基本保障也消耗巨大的战争资源。

48年2月与其说林彪没有能力攻城,更确切些说是攻城的话,代价会很大,而且直到最后,除了锦州之外,其他两个点没有进行攻取坚城的策略吧。

考虑到苏联在东北的巨大影响和对大连对于铁路的实际控制,国军早该撤退到辽宁沿海,以沈阳,鞍山,营口和辽西走廊为中心,构筑工事进行持久战。

家园 不太明白,请解释

最大贡献给了苏联?

实在看不明白。请解释一下。

家园 你说得对

也是天亡国军。要说老蒋在解放战争中用杜聿明,也是自己嫡系里面没有人可用。另外一位爱将胡宗南在抗战时候连个像样的仗都没有,刘峙就是猪头。杜好歹还有昆仑关。

在缅甸,蒋介石,史迪威,还有英国人,几家人的多头指挥在上面,老杜分心不少,不能面面俱到,是他的难处。但是在当时情况下,不研究撤退路线,是置大军生死不顾。而即使没有时间研究,也要考虑优先级最高是要救出自己的军队,特别是相当多的人是从昆仑关就跟随自己的精锐。

在淮海战役,又犯了主次不分的问题。撤出徐州,带上那么多一同逃跑的非军事人员,降低行军速度,这简直就是找死。红军长征初期的毛病,他犯了。但是至少红军前三道封锁线还可以向地方军阀买路,第四道损失惨重。杜就没有这么买路的条件了。

家园 其实薛岳大可重用,真奇怪啊,老蒋这点肚量都没有

薛岳在解放战争初期指挥进攻苏北山东,虽然有苏中和鲁南的大败仗,但是仍然多次让解放军陷入被动,虽然兵马损失不少,但至少占领了大片地盘,粟裕也评论他“机敏”。

结果蒋介石派来陈诚督战,一战就在莱芜丢了几万人,而且大部被俘(王耀武所说的抓几万头猪共军这么短时间也抓不完),然后就是被架空的薛岳待人受过,惨遭撤职。

然后解放战争基本上没薛岳什么事情了。收官阶段老蒋又想起薛伯陵来,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回天无术。

家园 卫立煌也是做这个角色

卫立煌拿到东北去也是接受烂摊子。输了就让他受过。

老蒋一点亏不吃,怎么能不败。

家园 清朝灭亡后不久,就爆发了一战。

然后俄国就崩溃了,至此,东亚最强大的军事势力---俄国,一下子丧失了气势。

日本和中国开始掠夺俄国人留下来的地盘,北洋政府也把日本当成了头号竞争对手。尽管如此,北洋政府为了打击地方军事割据,还是和日本一边斗争,一边合作,如同内战时一些党派和俄国的关系一样。

俄国形势初稳,就开始扶植中国的代理人,维持俄国在远东的利益。这个时候,由于列宁集团和西方的某些实力集团关系良好,所以,对于打破远东日本独大也是有一些共同看法。于是武器,金钱,人员大批流入中国的代理人,这个时候对于主义的牌没有打在前面。

另一方面,日本人支持的势力和英美支持的势力之间的斗争,造成了政权的混乱,于是俄国人支持的势力乘虚而入,建立了南京政权。而此时,斯大林也开始掌握权力,输出主义,和西方的矛盾开始加剧,斗争呈现表面化。

蒋在此时掌握了南京政府的实权,开始他对中国几十年的支配。并不想对他的人格,或者性格进行评价,在很多回帖中,我写的很清楚,蒋的问题是能力问题,作为一个独裁政权的责任人,他明显没有清晰的头脑来做出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的能力。他更长于内部权力斗争,有着更多的妇人之仁,跟希特勒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当然,希特勒的问题主要是过于理想主义。

尽管许多材料把他描绘成美国人的代理,具有严重亲美倾向,但是,至少在早期,他同美国人的关系并不好。他通过排除俄国在中国的直接代理人,赢得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支持,但对于美国的那一套也是充满了抵触,在内政上也和俄国以及德国进行了长期的合作。尽管他采取了一些压制日本资本的努力,客观上给西方国家带来了一些好处,南京政权和西方的交流还只是依靠他夫人的宋家来操办和把持的。

日本人这个时候,正在开始他们的扩张,来解决面临的经济危机和国际孤立,在关东军自作主张占领了中国东北之后,日本的国内矛盾缓和了一些,开始准备北进,以期在未来的战争中,击败苏联,赢得东亚盟主的地位。而此时的苏联,在西方国家的大萧条中,大力发展生产,扩张军备,实力增加了不少,不过,由于在国际政治上的孤立,在欧洲同德国接近,在亚洲,大力支援蒋政府,派兵控制了蒙古,强化西伯利亚边防军,准备对抗日本人可能有的挑战。

尽管35年日本退出了国联,但是作为防范俄国的一个重要棋子,就像现在日本是压制中国的棋子一样,日本和西方国家的关系并没有因此冷淡到冰点,同时军方由于意识形态的关系,同重新崛起的德国也开始迅速接近。这个也是在俄国的鼓动和支持下,蒋政府开始的和日本的全面对抗中,长期孤立无援的重要原因。

中间过程就不详述了,这是蒋上台初期的国际态势,类似日俄战争时期。之后,经过中日战争的惨胜,国共战争的惨败,曾经控制了大半个中国的蒋政权,不得不最后屈居台湾。此时,日本被美国控制,俄国是中国的大股东。鉴于日本本来就是英美在东亚的盟国,所以,此时的状态,可以说,俄国占的便宜最大,而其中最大的责任人,不得不说是蒋所控制的南京政府。当然,没有毛的话,国共更可能是南北分治,就像朝鲜半岛那样,从这一点来说,毛的功绩不可磨灭。

最后,不得不向朝鲜那个据说伪造了出身的胖子表示感谢,他可是东亚各国的大救星。对,就是他---金日成。没有他发动朝鲜统一战争,就没有美国对日本的全面扶植,也没有苏联对中国的全面支持,而没有了这些,东亚人就算再勤劳也只能处于生态链的底端,就和现在的印巴差不多。

由于许多东西涉及河内敏感话题,和主流倾向,所以,只能点到为止,希望可以明者自明就满足了。

家园 呵呵,除了杜相对能干以外

别忘记杜也是相对听话的。远征军第一次入缅甸,杜是统帅。史迪威当时一些不切实际的计划,杜是反对的。但罗卓英(实际上是转达蒋介石意见)告诉他美国人是最大的靠山,不能得罪。然后呢?一个异想天开的曼德勒会战计划不但没打成,还被日本人抄了后路,不得不仓皇撤退。否则何必去走野人山。现在总说杜走野人山不对,当时他预计撤退的路线上,至少我手头的日方资料中可以明确查出日军已经部署了两道防线,当时日本在此地区还有三百多架各式飞机,掌握战场制空权,全军覆没的危险是确实存在的。

到了东北,又一样。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后,他和郑洞国都看出国军的阵势不对劲,必须增兵。增兵没谈下来呢?至少还可以收缩防线吧,可也没动作,原因就在于南京不同意。后来他调任离开东北,一直到48年初东野冬季攻势中国军大败亏输,陈诚被撤职,外围一些据点明显顶不住了,被迫“擅自”向沈阳撤退时,蒋委员长还命令枪毙相应师长,不过被卫老总给顶住了。你可以想想杜在任的时候,相对还好些的情况下来自南京的压力有多大。杜聿明自己在回忆录中说过,东野南下北宁线,蒋介石派顾祝同去沈阳命令卫立煌要廖兵团驰援时,“各种难听的话都用尽了”,但卫坚持不肯下这个命令。后来蒋不得不另想办法,让杜聿明架空卫立煌去下命令。他自己哪有这个硬顶的劲头。我都怀疑如果他一直在东北,恐怕东野围攻长春时他就会奉命把廖派出去送死了。

薛岳早年思想革命亲共,后来撤退到台湾后被抄家,私藏的一点黄金都被抄走。国军将领中有这个“待遇”的好像只有他和白崇禧。看来薛老总再能干,也不是“体制内”的人。

家园 俺也不明白,咋办?

“日本和中国开始掠夺俄国人留下来的地盘。。。”

中国是怎么掠夺俄国人的地盘的?能不能具体讲讲,让俺长长见识?

家园 短暂收复过蒙古。

这个够吗?

家园 当然不够。

注意关键词是掠夺。您中文可能不好我可以理解,但掠夺和收复还是不一样的。烦请另举他例。

家园 老蒋就是爱用听话奉命的嫡系猪,不用坚持真理的外系虎

最后发现猪太笨了,权衡来权衡去,换上聪明一些也还听话的狗。

但是狗其实是战五渣,被共军那边的飞虎轻松咬死了。江山易主。

家园 常校长的做法和现在的私企老板很像

杜聿明一身病,被校长用恩义、威势逼着到处救火。黄维不愿意打内战,被人从军校劝出来,接着就被拉上前线。

对手下的高级将领都是这般,对下级军官普通兵士可以想象。

KMT不亡,没有天理。

家园 所以我认为他是把军阀那套玩到极致了

军阀能做到什么,他就能做到。当军阀的那套做法无能为力的时候,他也就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