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大而不能倒 TOO BIG TO FAIL -- 三叶虫

共:💬65 🌺56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大而不能倒 TOO BIG TO FAIL

08年的那场次债危机的时候,我开始在河里发帖子。还记得看了子玉介绍次债危机的帖子,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2012看到了这部一年前发行的《大而不能倒》(TOO BIG TO FAIL)。这部片子我反复看了很多遍,虽然演员里面没有一个大牌,没有像《华尔街2》那样的影响力(是HBO的作品)。这个片子让我对美国金融的运作模式,和国家管理经济的模式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我觉得看懂这个电影,比看一些阴谋论意味浓厚的书要有用的多,毕竟这个美国人用自己的观点写出来的东西(原著是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索尔金)。我老是怀着这样的假设去看这个片子,就是如果美国人都是这么想的,那么肯定不能说别人有阴谋论了吧。

写这个帖子之前我一直犹豫,每看一次我都有要与大家分享我的看法的冲动,但是真动笔的时候老觉得太多的东西,怕写不完,坚持不下来。结果最近阴差阳错地住上了一直排不上队的医院,有20天的时间权当休假,就开始写了,希望出院的时候能写完。既然有这么多的时间,那我就以电影剧情的进展为序来写,中间加上我的看法和疑问,也请看过这个片子的朋友给我解惑。

正式开始之前我有一点要交代,作为电影,情节上肯定有虚构的部分,不过事情的结果都是按照真实情况写的,所有我能看出的不真实或者隐瞒的部分我会指出,其余的部分我假定真实,这让我们可以看清大的系统和结构的运作而不必被纠缠于细节。

一 次债危机起源和贝尔斯登被收购

电影的一开始就交代了历任总统和政府高官,里根,克林顿和格林斯潘及小布什,在次债危机之前起到的作用,也算是种下的种子。电影里明确指出,1999年克林顿政府修改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废除了1933年对投行和商业银行的合并禁止,是次债危机的元凶。这一点,我觉得值得商榷,这个是银行做大的原因,因为商业银行可以跟投资银行合并了,但是说是次债危机的原因,那么就避开了贪婪这个因素(后面的新闻提到一些高盛的投资经理,在次债危机之前一年的奖金是一千万,二千万甚至五千万美元)。这一部分有趣的是布什支持美国人拥有住房实现美国梦的讲话,“我们在行动--支持数以万计的美国人实现美国梦,这个法案(应该不是指格-斯法案)不仅对美国的立国精神有益,同时对国家的POCKETBOOK也大有好处”。这个应该是证明,作为政府和国家,也对房地产市场的增长持正面的态度,认为可以从中获益的,至少在危机发生之前是这样。

值得一提的事,整个电影的背景介绍,均是以从CNN,NBC,CNBC等新闻台截取的新闻画面,这样就增加了整个影片的真实的感觉。尽管他们截取的方法很巧妙,例如从形势大好到次债危机,就是通过新闻画面的转换来实现的,而一开始就是从贝尔斯登的被收购开始的,鉴于后面主要情节是通过雷曼的被收购不成而破产的过程来展开的,那么从这里切入就很有技巧,这就让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保尔森能就贝尔斯登而不救雷曼?通过CNBC的新闻,我们可以了解到,美联储为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提供了大约300亿美元有毒资产的担保。我们先把这个疑问放在这里,因为看到后面关于是否为雷曼的有毒资产担保的时候,我们会紧张地不记得之前的这个交易。

贝尔斯登只是冰山的一角,镜头一转,就到了影片主要情节的主角,雷曼兄弟上场了。在这之前,影片一直是采用新闻的片段组合,紧凑的内容让大家一开始就喘不过气来,我是把片头反复地看了多遍,才没有掉到导演的坑里去,我认为导演是有意弱化拯救贝尔斯登的程序合法性的。也是为了维护汉克保尔森的正面形象。

土鳖抗铁牛

通宝推:有道理,如有神助,李寒秋,卢比扬卡,testjhy,aiyoho,牛栏山二锅头,
家园 房地产的升值,在美国大概有两个主要好处

一个主要的好处,应该是房子升值所带来的个人资产升值,并因而让人有信心去消费,而消费,是美国经济的一个主要成份。

另外一个好处,是每年的房产税,这是地方政府的一大收入来源。房子升值了,虽然不一定就直接提高具体房子的税,但是总体而言,意味着房产税也有一定的提高。

家园 二 雷曼危机登场

整个影片,富尔德是以一个负面的形象出现,鉴于后面的影片非常用力地深化了这一点,我觉得有必要让大家了解一些当时的情况,实际上富尔德并不是没有意识到危机的来临,如果他真像影片里说的那么糊涂(实际上他也许真是一个混蛋),他也不会在华尔街生存39年了。他吸纳了140亿美元的投资,变卖了上千亿美元的资产来筹措现金来抵御危机,这是电影里没有提到的。

演员中第一个出场的就是富尔德,雷曼的董事局主席兼CEO,一开场就是一句粗口(而后的情节中富尔德的粗口是最多的,而这个片子的粗口程度简直是儿童不宜)。粗俗是影片给富尔德贴上的第一个标签。

雷曼公司有两个人物的出场非常有意思,这两个人是在雷曼危机的初期就被牺牲的,一个是总裁兼COO,乔-格雷戈里,和雷曼的CFO,艾琳-卡伦。乔出场的时候是坐直升飞机出现的(唯一一个乘坐直升机的镜头),在第二个镜头也是最后一个镜头中是非常轻松的,双手插兜,好像危机跟他没有关系,所以后来有雷曼的国际投资部主管对富尔德评价乔的时候说“这家伙对风险控制一窍不通”。而艾琳-卡伦出境也很有特点,身材惹火,衣着性感,应当说整个片子完全没有以男女关系为卖点,但是艾琳-卡伦的出场有那么一点暧昧,导演似乎在暗示这个律师出身的女士能做上雷曼的CFO,是靠了和某人的暧昧关系,为了印证这一点,有一个镜头是富尔德在搞不定他的袖扣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当着乔的面帮他系好。后来对她的评价是,“整条街都知道她是个笑话。”这两个人的出面是为了说明富尔德用人有误,这是他的罪状之二。

保尔森出场是因为跟富尔德的通话,在这之前他在用望远镜观察鸟类(这位前财政部长和高盛的前董事长以热爱动物和大自然闻名)。在通话过程中,富尔德请保尔森打电话给巴菲特以促成巴菲特对雷曼的投资。对此保尔森在与他手下的三员大将开会的时候非常不屑,“我在管理高盛的时候可没指望财政部长帮我谈成生意。”保尔森的手下的三个人非常值得介绍,财政部首席顾问,保尔森的参谋长,吉姆-威尔金森,理想主义者;尼尔-卡斯卡里,国际事务助理部长,35岁的天才,计划制定者;米歇尔-戴维斯 公共事务助理部长,保尔森的发言人,团队中少有的不是金融界出身的人。

保尔森还是给多次作为救世主出现的巴菲特打了电话,这部片子明显对巴菲特的作用进行了夸大,影片里巴菲特出现了三次,一是跟保尔森谈雷曼的事,二是出手购买高盛的股份,一是保尔森向他请教如何对健康的银行进行资本注入。被提到的次数就更多,连AIG出问题的时候大家第一个就想到巴菲特,在寻求政府帮助之前,只是巴菲特坚持有政府的介入才肯投资。艾琳-卡伦说的好,“市场喜欢巴菲特,他的名声能一夜之间把股价拉上去。”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如果真是这样,就不需要后来的政府介入了,而且巴菲特在跟保尔森的电话里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他们(投资银行)开始为私利交易,那些风险经理人就失去了控制。”这算是次债危机发生的一个直接原因。 不过他还是为雷曼的交易开出了价,40元回购价的优先股,股息9%,参照后来雷曼的情况,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时雷曼的股价是36块。看看富尔德是怎么回答的吧。“去他妈的巴菲特,我不会每年花三亿六千万,去买跟他做生意的愉悦感。”这是富尔德第一次对机会说不,是因为他的自负。他还幻想房地产市场能回暖,还能从高盛的碗里分一杯羹。对危机的无知而导致的自负是他的罪状之三

家园 其实次债的收入是一大块,虽然不是政府享受了。

购买次债的国外投资者,损失可是实实在在都自己背了,后面会提到这一点。

家园 房价下跌的一个很大的恶果是小生意的业主流动资金链断了

以房产抵押的贷款,一旦房价下跌,Credit不够,银行就不给你放款了。

怎么办,正常的不行,就狂刷信用卡付账单,然后付很高的利息了,最后不是付不起破产,就是辛苦给银行打工了。

总的而言,还是大鱼吃小鱼的问题,加拿大华人其实这个问题很严重,贷款买商业地产,扩张生意的比老外多,老外宁可签租约,而不自己买店面。

小生意的老板,比如餐馆,遇到成本上升,第一件事就是裁员,自己一天干20小时也不能破产,一个人顶三个人用的结果就是社会上多了2个没工作的。

然后,2个没工作的投奥巴马,小老板一个人投罗姆尼没用……

家园 先生文章写得不错,不过我要问你一个问题:

sub prime mortgage全美总额不过$1.2T,而美国政府的TARP最初是700B,最后大概买了430B,何以危机如此深远?

家园 Good question! 这个影片里恰恰就有这个问题

也有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也有自己的答案,敬请继续。

家园 我们现在不是面临类似的问题么?

还是我们D故意为之?

家园 三 雷曼危机的深入

写到这里了,才发现没有对保尔森做一个大体的介绍,作为这个片子的主角,而且是正面的形象,有必要对他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亨利-保尔森最早从政,任职国防部和白宫,之后进入高盛芝加哥分部,在30年的时间里在高盛步步高升一直做到董事局主席兼CEO,2006年布什任命他为财政部长,他热爱动物和大自然,芝加哥的家里养了许多动物,甚至为此不愿意搬到纽约。高盛在他手里成了华尔街最赚钱的银行。布什为了让他担任财政部长曾经三顾茅庐,许以重权,保尔森方才出山。大家可能还记得,中美高层经济对话,美国是保尔森带队,中国是吴仪副总理领衔,而且保尔森是作为总统特别代表的身份参加的,而之前任职于高盛的时候,他曾到中国70多次,并与中国的金融教父方风雷成立了高盛高华公司。相对于他的前任,保尔森无疑有更大的权力,在影片里可以看出来,由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考克斯,纽约联储主席盖特纳和保尔森组成的政府团队中,保尔森是发号施令者。这个影片基本上可以算是讲保尔森如何力挽狂澜拯救美国经济于危机之中的故事。

看来保尔森在华盛顿有个与伯南克的每周早餐会,正是这个场面上美联储主席出场了,当他听到富尔德拒绝巴菲特建议的时候觉得不可思议,而保尔森就直斥富尔德疯了。这段有趣的是保尔森提到了格林斯潘的建议,“现在的问题是房子太多了,我们应该买下那些空房子,一把火烧了。”听了这个不像是开玩笑的建议,伯南克的表情是,“这算是他娘的什么建议?”而保尔森只能报之以苦笑。

富尔德在内部巨大的压力下,开掉了跟他共事30年的乔和艾琳卡伦,并开始与韩国三星银行谈判引资,他与新总裁约定富尔德不参与谈判,等宣布成功的时候才出现。而他按捺不住,在各方面都谈的差不多的情况下,他冲出来要求对方重新考虑房地产部分的交易,而之前双方已经同意将此部分划入一个新的公司。交易自然告吹,而在此期间表现出来的自大鲁莽,是他的第四个罪证。富尔德实际上在巴菲特的交易告吹之后成功地实现了一次引资,虽然规模同巴菲特的交易规模差不多,条件实际上优于巴菲特的交易,但是由于没有巴菲特的明星效应,所以并没有阻止空方对雷曼的继续围剿。

在韩国人的生意告吹之后,富尔德将希望寄托在政府上,希望政府能提供类似贝尔斯登的担保,他告诉天才小子尼尔,如果保尔森希望交易成功,“你们得做点什么。”而当尼尔建议他即使对手出价低到个位也应该考虑的时候,他勃然大怒,说“雷曼不是贝尔斯登,我他妈的才不会把公司拱手送人。”他在引资问题上的坚持,是因为他持有很高的股份比例,引资会摊薄他的利益。

无路可走的富尔德,开始与之前拒绝过的美国银行开始了谈判,在市场上,私人买家所剩不多了。

家园 bug

1999年克林顿政府提出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废除了1933年对投行和商业银行的合并禁止,

1933的法案就是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主要是金融业中的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需分业经营,97年金融危机后逐步废除,彻底废除则是08年金融危机后,99年前后(具体时间记不得了,懒得查了)彻底废除的应该是跨州法吧(即银行不得在另外一个州设立分行)个人认为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以及跨州法的废除确实对08金融危机有一定的原因,但是也要看到美国近几十年来因为经济增长迅猛,新技术、新方法在金融领域不断应用,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单一体制的尤其是银行业,业务单一,利润低下,难以抵抗风险,废除后应当设立新的法案加强监管,但是没有,所以。。。

家园 all mortgages are problemati

including Alt-A, jumbo prime loans, prime-pay option ARMs.

Also there is a shadow banking system crisis.

If it is just a subprime mortgage problem, then the life will be much easier in the end.

家园 Margin call

部位和杠杆开了太大了, 0.1%的波动损失就可以把公司的资产全部搭进去,这还不算,把客户也拉下水。

以CDS为例,刚开始大概只有9200万美元,2004年时还不到10万亿美元,而到了高峰期的2007年就达到了62万亿美元。只要波动0.1%,就可以请各位投行去见外婆了。

家园 房产税年年升,那老百姓交的税不是也年年升,受得了吗?
家园 四 保尔森的火箭炮

在雷曼风波正盛的时候,盖特纳出场通报了两房的危机情况,股票一路下滑,“这没有底线”,现在需要立刻做点什么,而保尔森说出了那个著名的词,我们需要让市场以为我怀里揣着“火箭炮”,弹药充足。不过作为一个市场主义者,尽管大家都同意两房需要政府拯救(即使是民主党总统竞选人奥巴马也在公开场合发表声明),保尔森还是不想动用那个BAZOOKA.让他不得不扣动扳机的是中国的态度,镜头转到08年奥运会,在招待保尔森的宴会上,中国的财长向他透露了俄国人的惊天秘密,俄罗斯邀请中国共同在市场上没有预警地抛售两房债券以打击美国金融体系,并意味深长地说,即使在美国,政府和大企业的关系也没有那么简单。这个桥段非常有意思,后来保尔森曾经公开透露过俄罗斯的这个打算,正如影片里所演的那样,不过中国外交部理所当然地否认了中国曾经跟任何人讨论过这个问题。现实比影片更精彩!

无论如何,这件事情让保尔森没有了选择,“火箭炮”开火了,美国政府接管了两房。

也许是不得不拯救两房,让崇尚市场主义的保尔森感到不快,也许是要撇清美国政府与大企业之间的关系,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次保尔森下定决心,让雷曼的拯救成为一次市场行为。但是他认为最有可能成交的美国银行,刚收购了Countrywide,希望美联储能提高他们的金融杠杆。这时伯南克说了一句经典的话,“你让我去提高他们的金融杠杆,好收购一家因为过度使用杠杆而破产的企业?”,保尔森的回答更经典,“你有更好的办法吗?”显然没有,看到这里,我们是不是看出来什么了?作为美国金融和财政政策的决策者,他们只能够维持有限的正义,对于危机的根源,他们是非常清楚的,但是他们能做的,也只不过是在一条正在沉没的船里,尽可能多地往外舀水罢了。

家园 BoA很明显是被当傻瓜了

华尔街的人做个套把南方来的暴发户+乡巴佬耍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