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乌克兰货轮中弹记 -- 潮起潮落

共:💬168 🌺9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看帖不仔细

姓陈的当艇长/舰长不新鲜,连司令都无胜利(吴胜利)了,姓个陈怕啥?

家园 送花成功

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家园 不能一概而论

两场海战,一场是近代铁甲舰白昼列队对决,一场是小型舰艇之间的交火,无论技术战术装备战场环境,这两场战斗都已经是差异极大了。要得出小口径舰炮一定比大口径效率高这个说服力太低。

大口径舰炮的威力也是需要一定环境才能发挥的。比如日德兰海战,你就是往战列舰上装小口径炮装的像个超级刺猬也没有用。

还有你把苏联时代的海军的主要任务硬拉上反舰弹的射程和美国去比较这是不对的。

前苏联海军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保卫其战略导弹潜艇前出到大洋。之二是保卫海岸线安全。舰队海上对决,苏联解体前基本上没有这种想法(毛熊没有那么傻,拿自己的有限水面反舰防空能力到大洋上和占优势的美国航母编队硬碰。)

这种任务就会使得红色舰队的大部分活动区域会处于强大的岸基航空兵支援范围以内。他们也有很强大的空基反舰导弹的。还都是重型弹。上来就会是饱和攻击。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不断开发新型舰队防空的主要原因。因为美国也非常清楚为了遏制苏联的海基核力量,美国的舰队可能只能采用这种攻势行为在靠近对手海岸线的区域作战。

家园 未来海军对决的区域还是在2米高度左右

因为美国也非常清楚为了遏制苏联的海基核力量,美国的舰队可能只能采用这种攻势行为在靠近对手海岸线的区域作战。

严格说俄国和中国的沿海海基之外不远就是敌对力量的海基力量,即所谓的”岛链“。

美军的舰射潜射巡航导弹射程已达2800公里,这样就根本不必冒险临近海岸攻击。美军把对手引出来在远洋上用鱼叉或MK-48予以打击的方式不能奏效后,索性以远程战斧将对手盯死在港内。

美军海军以3500枚战斧的储备和波音在2004年下线了第7000枚鱼叉,清楚地表明了美军的低速/掠海/远程/精密/密集打击的海军攻击战术思想。

美军很早就开发了冲压式超音速反舰导弹,经过验证发现超音速不是提高突防杀伤率和射程的有效途径。反而是饱和低速低空的巡航模式却是有效突防和确保击中致瘫的战术思想。

口径小,射速快,射程短的快速炮在进化后克服了射程短的缺点,变成了鱼叉,而原来的大口径炮变成了毛子的超级反舰导弹后,射程反而不行了。

美军一艘驱逐舰可以携带最多96枚鱼叉或战斧,火力密度是同类苏军舰艇携带大口径反舰导弹数量的10倍;一架P3C反潜机可以外挂9枚鱼叉,比2艘导弹快艇携带还多。以密集火力提高击伤率而不是一击必杀是两国海军思路不同之处。

至于日德兰海战,双方大口径炮的口径一致,我看不到小口径同大口径的差距:

德国公海舰队第一和第三战列舰分舰队总共发射1904发大口径炮弹;英国战列舰总共发射大口径炮弹4598发,其中有15英寸炮的1239发。双方命中率差不多,所以德国海军挨了更多的大口径炮弹。

战列舰大口径炮英国发射数量更多,尽管英国损失的吨位大于德国(德国就是定远镇远的制造商,军舰特别抗沉),但是英国海军迫使德国海军龟缩在港内,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最终胜利。

如同北洋水师,德国公海舰队成为了马汉理论中的“只是存在的舰队”。日德兰海战结束后,英国的贝蒂上将认为英国正确的战略不应是不惜任何代价力求使敌舰出战,而是把它困在基地。

中俄海军目前属于马汉的“只是存在的舰队”,尽管可以装备重型反舰导弹或超音速反舰导弹,由于是短腿没有空中掩护,不能走远打远,一旦大规模开战,只能被困在港内。而在目前的情况看,美军的战斧使得对手的舰队困在港内还要被挨打。

家园 这还不叫一击必杀吗?

至于鱼叉战斗部小,不能一击必杀,这个问题不大:一般被鱼叉飞鱼击中后的舰船立马失去动力,航速和战斗力,是接下来的常规攻击的极好目标。

。。。

飞鱼只要一击,就能让对手失去动和,航速和战斗力,这还不叫一击必杀吗?

家园 应该是来源上香点三根吧

供奉的时候都是点三支香,所以一般点烟不能点三个

家园 一击必杀可能意味着击沉吧

鱼叉飞鱼那一击可以说击瘫,比如军舰倾斜,进水,但还可以被救护后不沉没,但失去作战能力。

家园 没错,出口的纳努契卡级是猴版,

配备的冥河导弹比原装的孔雀石导弹低了不知几个档次。

laon兄你眼真毒!

家园 知道鱼雷贵

但没想到那么贵。曾去过那个**机械厂,他们说的时候吓我一跳,那时才知道,不是大国,真玩不起海军。一直在纳闷,离海边十万八千里,怎么在这儿建厂。好像苏联人也这样。

家园 想起《阿甘正传》,捕虾船时期,

遇到大风暴,所有船都在码头被摧毁了

只有阿甘+中尉的船在海上,抗争,所幸没事。

本来什么都捞不到的他们,变成了惟一一个捕虾船,于是发财。

也是大难不死必有厚福

家园 【商榷】既然提到中途岛了,怎么能只提日本人不提约克城呢?

以下节选引用自维基百科。严重受损后打补丁复出,照样好船一条。

=======================================

珊瑚海海战结束后不久,太平洋舰队司令部透过破译日本通讯密码,得悉日本即将在6月初派四艘航母进攻中途岛,而当时美军在中太平洋只有两艘航母。尼米兹即时要求弗莱彻将约克城号带回中太平洋。当约克城号拖着10浬长的油迹前往珍珠港时,尼米兹已经先派工程师到约克城号检查损坏。到27日下午2时30分约克城号进入干船坞后,尼米兹更亲见检查约克城号的受损情况。弗莱彻先向尼米兹报告,指约克城号被炸弹击中的损毁并不严重:飞行甲板的破洞在战斗当日已经填补,而所有发电机及飞机升降台也运作正常,25级的极速也足够迎风派出飞机。真正难以维修的地方,反而是在约克城号舰体外爆炸的炸弹造成。由于该等爆炸使龙骨受到一定损毁,费区预计约克城号要回到布雷默顿的普吉湾海军基地,并花上90日才可完成维修。

然而,尼米兹并没有90日时间,并不惜一切恢复约克城号状态。按照海军安全程序,航空母舰进入干船坞后必须用一日卸载所有航空燃料,但尼米兹却下令绕过这道程序,并且下令维修人员在三日内将约克城号复修至战斗状态。由于是次维修只是临时性质,海军工程师没有准备任何蓝图,而是用胶合板制作舰体破洞模具,再拿到岸上钢铁工房倒模制造,然后运会舰上直接烧焊填补。尼米兹亦特别打破檀香山的夜间灯火限制,在约克城号四周树立射灯,使维修可昼夜进行。为了维修约克城号,船坞的耗电量一度超出檀香山的发电上限,使市内部分地区一度强制停电,以腾出更多能源到船坞。在维修以外,尼米兹同时重整了约克城号的受损机队,并将萨拉托加号留下的俯冲轰炸机队调到约克城号。29日上午11时,约克城号的干船坞重新注水,并用上余下时间补给军需。到30日上午9时约克城号离开珍珠港时,舰上仍有少量维修人员工作,但整艘航母已恢复基本战斗能力。

……(镜头一转我们直接跳到中途岛的关键一刻)

在机缘巧合下,约克城号与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在10时16分一同出现在日本机动舰队上空。22分至28分,企业号的机队由南向北进发,并击毁赤城号及加贺号;而由东向西的约克城号机队则摧毁了苍龙号。

家园 到底多贵?

比巡航导弹如何?再有为啥这么贵啊?

家园 是,老大哥的厂也设在内地

苏联的鱼雷制造厂设在内地,比如中亚的吉尔吉斯,不过现在那个前加盟共和国成斯坦了。苏联解体后该厂惨到家,军转民做起了金属厨具,锅碗瓢盆啥的。后来俄罗斯人能走的都走了。

美国人曾弄了个皮包公司,想趁着解体后民不聊生收购这个厂,以便窃取苏联鱼雷机密,但被识破,没能得手。

以上是“库尔斯克”号失事后,参与事故调查的俄罗斯总检察长写了一本书,书不在手边,书名、作者忘了。

鱼雷太贵了,打丢了雷吃不了兜着走。

家园 如果以一击击沉为标准,连苏联的重型导弹都做不到啊

以埃及使用冥河击沉以色列埃拉特号为例,埃及可是打了三发导弹才把它击沉,第一发打坏了通讯设备,第二发打掉动力设备,第三发才击沉。

以此为标准,飞鱼和鱼叉的威力实在不算小了。

家园 再怎么也没军舰贵

所以用鱼雷打军舰还是赚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