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教育探索】孩子“犯错误”怎么办?-- 写在前面的话 -- 夕曦

共:💬22 🌺110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教育探索】孩子“犯错误”怎么办?-- 写在前面的话

这一系列文章是根据我在国内讲座整理出来的,我在前几个星期已经介绍过这个讲座。夕曦:【原创】该不该打孩子?与孩子“犯错误”怎么办?

在给出正文之前,先谈谈一些想法。

上星期天(12月16号)上午,我们需要花近两个小时和女儿谈谈她夜里做的噩梦--她梦见了14号制造美国康州校园屠杀的凶手。

我不惊异这件事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但惊异的是这个10岁的孩子对此事的认识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她告诉我们她之所以不安,是因为班上有个孩子和凶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我们知道她谈论的是谁,我女儿是那个孩子在学校中能够交谈的仅有的两三个同学之一,是那个孩子和班上同学与老师有效沟通的唯一渠道。几个星期前我们专门和女儿的班主任见面,不是讨论女儿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而是讨论那个孩子的问题,她对我们孩子产生越来越多的、让我们觉得不太合适的影响。

那个孩子的家庭和我们一样,也是个中国家庭,但她越来越不能和父母交流,心里话只和我女儿说。一年前,她的母亲需要给我们打电话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我想很多人可以大致猜出,这个孩子“可能”有自闭症的倾向。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我们的看法,不是明确的诊断。可以想象,处于这种状态,我们无法直接告知那个孩子的父母、讨论我们的想法。

12月14号,当我在下班的路上听到校园屠杀事件,了解到大部分受害者是孩子时,我有相当大的把握认定凶手有自闭症或严重的自闭症行为。因为这类人除了严重的沟通和社交问题以外,最突出的症状是极度缺乏甚至没有人类的情感共鸣(empathy),他们完全不能体会其他人的喜怒哀乐,才会如此的冷血。07年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制造大屠杀的凶手,也有这些特点。夕曦:学龄前教育的特点(3-6)

目前,主流认识是自闭症是先天的、由遗传因素决定并起主要作用。我不同意这种观点,理由是自闭症是心理精神疾病,而人的大脑发育的关键是在出生以后与周围环境发生密切的交互作用下完成的,所以环境因素更为重要,其中父母(家长)对孩子的养育是最为重要的环境风险因素。为此,我在讲座中提出了教育健康(卫生)这个概念,英文是educational health。夕曦:教育探索(七)—学龄前教育的特点(4-2)

昨天晚上,我和一个朋友讨论这个概念。朋友极力反对,她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政治不正确,有自闭症患者的家庭已经极度痛苦了,你还要告诉他们造成的原因是他们自己?

我承认她说的有道理,但这不是我的初衷。这只是我在研究中的发现,有大量的家庭由于不当的教育方法,导致孩子出现类似自闭症患者表现出来的行为。如果家长能够意识到问题,越早做出适当的干预,达到的效果就越好。这其中,家长对孩子“犯错误”的不当处理是与孩子某些不良行为的产生相关的。

通宝推:盲人摸象,宇卿,注册之后,拈花虎,leqian,南云北望,渡泸,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教育探索】孩子“犯错误”怎么办?-1

我非常高兴能有这个机会来和大家进行交流。

首先,我也是一位家长,有个已经10岁的女儿。夕曦:【原创】教育探索(三)—与教育相关的经历与研究方法

而今天讲座的话题,完全来自于一个偶然的经历。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送女儿去中文学校上课,在等待的时候与几位家长聊天,讨论到孩子教育的话题。听到我介绍对教育感兴趣时,其中一位家长直接了当地问我:“既然你对孩子教育很有研究,那么,能不能用一句话告诉我:孩子犯错误了该怎么办?”我当时一愣,以前考虑过这个问题,也有一定的答案,与传统观念有很大的不同,不容易让人理解。从没有想到过如何向家长详细解释。我当时不加思索地回答:“如果你要让我用一句话来回答你,那就是:孩子没有错误!再多加一句话是:认为孩子有错误是家长的问题!”从家长们惊讶的反应中我能感到他们从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就向他们解释,我需要给他们介绍相关的知识,才能帮助他们了解并选中适当的处理方法。

今天我就愿意和大家一起来就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首先,我想先给大家看两个“孩子犯错误”的案例,都是从网络上摘录下来的。

案例1、5岁的女儿不喜欢喝水,妈妈就规定她每天喝水的定量,不喝完就不让看电视。孩子有一天没完成喝水的定量就哭闹着要看电视,妈妈要求她喝完了才看,结果喝完了还哭哭啼啼,妈妈觉得“真烦人。”于是就让她自己在房间里呆着,哭完了再出来。。。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冲突逐步升级,孩子最终不能控制地大闹了起来,结果妈妈希望在网上寻找解决的办法。

案例2、大热天(35度以上),4岁孩子非要穿冬天的靴子,死活不肯脱下来,还要穿到学校去,也不怕人笑话。妈妈不知道孩子这是“犯啥病了这是?”

这两个案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也许在座的各位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很多家长看孩子,或多或少都觉得孩子有很多错误、很多的毛病。那么孩子为什么会“犯错误”呢?家长又该怎么办呢?我前面提到“孩子没有错误!”,“错误”产生于家长对孩子某种行为的心理认知。家长对孩子“错误”的处理常常会引起孩子的负面情绪。而长期的、不引起家长注意的负面情绪会极大地影响孩子大脑的正常发育,我今天就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1、情绪与大脑发育的规律

2、大人眼中孩子的“错误”是如何形成的?

3、如何采取适当的处理方式?

第一部分,情绪与大脑发育的规律

首先,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脑神经学科领域对大脑发育的最新发现。对大多数人来说,大脑是极其复杂、神秘的,令人望而却步的。但实际上没有那么可怕,只要花上一些时间,再加上些耐心,就会发现了解大脑还是很有意思的。特别是如果你还了解一些电脑的知识,就更容易了。人脑和电脑都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在功能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相似的地方在于都具有以开关为基础的网络结构,用来实现信息存储、运算、反馈这些信息处理功能。电脑的CPU各组成部分有大致相同电子结构,就是由大量的小电路组合成的网络系统,在这个网络中小电路由电子开关控制开通或关闭。所有的信息存储和运算都是在这个电子网络中实现的。人的大脑也是一个网络,叫神经网络。由一种特殊分化的细胞组成,叫做神经元(neuron)。为保证信号的传递,神经元之间形成了特殊结构的连接装置,叫做突触(synapse)。突触是信息处理网络的开关,处于不同开关状态的突触组合,构成了信息存贮(记忆)的基本模式。神经元以突触为开关形成的神经通路,是大脑进行数学和逻辑运算的基础。夕曦:【原创】教育探索(五)—从电脑认识大脑(1)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智商是常用的衡量人脑的认知能力的指标。认知能力也就是大脑信息处理功能。从信息处理网络来看,突触连接的越好,神经通路处理信息的效率越高,大脑就越聪明。所以高智商对应于连接更好的神经网络。如果将我们对信息网络的认识应用到教育上,那么需要关心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让孩子发育一个连接得更好的神经网络。

不论是从规模还是从空间结构上看,大脑的网络结构远远比电脑的网络复杂。人脑的神经网络是不可能被预先设计出来。或者是说:人脑的神经网络是不可能在出生时就已经构建完成了的。现在已知人脑发育的绝大部分发生在出生以后,人脑认知功能最重要部分的发育也发生在出生以后。以前人们根据大脑重量的增长,估计大脑发育到十岁左右就完成了。现在依据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发现大脑的发育过程要一直延续到18至25岁,差不多占据了人生最初四分之一左右的时间。

自然的长期进化,给大脑形成了一套精妙而独特的机制,用来构建神经网络。刚出生时,大脑所有的神经元细胞都已产生并迁移到适当的部位,但是神经元之间绝大部分的连接都尚未存在。据估计新生儿的突触数目不到成人的三分之一。新生儿的大脑神经网络能够处理的信息非常有限,仅仅能做出基本的神经反射。

孩子出生后,因为受到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各种神经连接就会快速地、随机地搭建起来。同时已生成突触也存在着凋亡、消失的过程。在幼儿发育的早期,新生成突触的速度大于凋亡的速度,在三岁左右达到高峰,远远超过成人所需要的连接数目。在神经网络形成过程中,连接网络的突触是随机产生的,但决定哪些突触需要保留、哪些突触又需要裁减的过程却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大脑获取的外界环境信号决定的。如下图所示,环境信号传入大脑,引起神经元兴奋传播到突触,被激活的突触释放神经递质对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同时,被激活的突触两端可释放生长因子,维持突触的生存,保留了信息处理的神经通路。长期没有被激活的突触,因为缺乏生长因子的作用则逐渐萎缩、凋亡,这部分神经通路因缺少使用,得不到足够生长因子而逐渐萎缩、消失。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大脑神经网络的发育一定要与周围环境发生密切的交互作用,通过各种各样的环境信号不断地对随机生成的信息网络进行修剪、调整,最终保留最有效的神经通路。一个能够应对处理各种信息的神经网络,是由所处的复杂环境所塑造的。所以环境可以改变人脑的结构(神经网络)。人们一直在不知不觉中遵照这个原理、使用各种方法、有目的有针对地来给孩子提供各种环境信号,以构建更“聪明”的大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因此,教育也可以改变人的大脑。夕曦:【原创】教育探索(六)—大脑神经网络是如何形成的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教育,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孩子的学习不仅仅发生在学校里,只要孩子睁着眼睛、大脑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那么孩子的大脑都在形成各种新的神经通路,孩子其实都是在进行学习。

因此,根据大脑的发育规律,我们就能对教育目的进行新的定义:要有目的地利用大脑的可塑性(环境改变大脑结构),在大脑完成发育时,塑造连接更好的神经网络结构,即形成一个开放的、能够面对、处理未知问题的神经网络结构。即要让孩子学会去处理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让孩子能够面对未知的世界。

下面我们进一步了解情绪是如何直接影响大脑功能的

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最好可以和孩子一起做:

两个人一组,让孩子把一只胳膊平举,家长将孩子的胳膊向下压,并记住压下来所需要使用的力量大小。然后,让孩子再次平举胳膊,同时想象一个最高兴情景,这时候家长再用同样的力量往下压,就会发现孩子的抵抗力量很大,压不下去。第三次实验的时候,让孩子平举胳膊,同时想象一个非常难过的事情,这时候家长会发现很容易就能将胳膊压下去。

通过这几次实验,我们可以体会到,仅仅通过想象不同的情绪状态,就可以不知不觉地通过影响大脑的功能,立刻改变身体的状态。高兴的情绪可以使身体的能力增强,负面的情绪可以使身体降低。

目前人们已经了解大脑产生这个现象的机制,是由为于大脑中后部的一个核团决定的,叫做杏仁体(amygdala)。杏仁体是我们大脑里面很少的、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已经完全发育核团,与大脑其它所有的主要功能区域都有直接的神经通路联系。这个核团的功能主要是存储恐惧、害怕等负面情绪记忆。一旦被激活,它就会抑制其它区域,使大脑的认知功能降低,同时使身体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可以这么理解,杏仁体之所以在出生之前就已经完全发育,是生物界长期进化的结果,是进化在大脑中建立的保护机制。一旦感知周围环境存在可能的威胁,杏仁体就会被激活,对大脑无关的功能进行抑制,尽可能使大脑对可能的威胁高度关注,同时使身体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根据威胁程度的大小,要么去争斗,要么去逃避。这种现象 叫做杏仁体劫持(amygdala hijack),是情商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由于杏仁体的存储负面情绪的记忆功能,除感知威胁以外,其它导致负面情绪产生的因素都可能引起杏仁体劫持现象。比如在和别人吵架的时候,你能感觉到大脑认知和冷静思考的能力会显著降低,甚至完全丧失。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大脑逐渐产生并完善对杏仁体产生情绪强度的控制能力。我们已知控制杏仁体的功能区域在大脑前部的额叶,是大脑发育最后完成的。所以,在孩子生长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情绪产生与情绪控制是不平衡的。对情绪的控制能力远远小于情绪发作的能力。这一点与成人不同。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同时,由于儿童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神经网络的突触数量远多过成人的突触数量,也就是说连接的比较乱;神经纤维之间缺乏绝缘保护,神经兴奋信号可以从一个通路中“泄漏”到另一个通路中,造成神经短路;另外,很多神经通路还没有经过选择、优化并固定。所以,过强的环境信号长时间刺激会很容易导致发育不完善的神经网络发生大面积短路,使信号在不应当出现的神经通路中传递,造成信息传递混乱;同时,神经元过度兴奋,大量消耗能量和神经递质而不能及时补充,可使用的神经通路数量减少,处理环境信号能力下降,造成这部分神经网络功能降低或短暂丧失。需要暂时关闭,休息恢复后才能重新启动。环境信号越强烈,持续时间越长,或神经网络发育程度越低,受到抑制的范围就越大。

在孩子情绪产生与情绪控制是不平衡的状态下,如果外界的环境不良信号导致孩子杏仁体激活产生负面的情绪。强烈的情绪反应对大脑来说常常就是过强的信号,可以导致大脑暂时丧失部分功能。可如果过强的环境信号多次出现,大脑需要反复进行自我抑制,那么这就演变成了我们已经熟悉的大脑的学习过程。反复自我抑制本身就变成了对大脑的一种环境信号,通过突触修饰,最终导致大脑出现结构性的改变,形成以抑制性神经元(突触)为主的通路来控制神经网络的兴奋程度,即抑制性神经通路。由于这种结构性变化以抑制性神经元(突触)为主,所控制的网络区域可以很容易地被外界环境信号诱导而降低兴奋程度、甚至封闭起来。被影响的神经网络,信息处理功能降低或丧失,对大脑的整体功能或多或少地产生影响。由于孩子的大脑还处于发育期,抑制性神经通路的存在,可干扰大脑的正常发育,所形成的神经网络或多或少具有某种缺陷。所以负面的情绪会把孩子的大脑关闭起来,让孩子学习能力下降。长此以往,会打击孩子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严重的还会进一步导致自闭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精神心理亚健康状态和执行功能(即情商)的丧失,从而让孩子很难培养自信、独立和责任感。夕曦:教育探索(七)—学龄前教育的特点(4-1)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最容易也最常导致孩子产生负面情绪的环境是与孩子最密切、接触时间最长的家庭,可以说父母、家庭是孩子情绪心理健康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环境危险因素。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大脑并不是象家长以为的那样,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由于自我保护机制的存在,大脑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可以处于开放、封闭、或半开放/半关闭等不同的状态,其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处于封闭状态下,不论父母如何努力,孩子基本上不能学习任何知识;处于半开放/半关闭状态时,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效率远比完全开放状态低下。孩子大脑处于封闭或半关闭状态时,如果过度地使用强制性的方法,特别是惩罚性措施,更容易引起强烈的负面情绪,导致孩子的大脑建立抑制性神经通路,甚至产生心理障碍。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目前,国外的一些学校已经将大脑的最新认识应用到教学活动中,逐步推广一种“情感教育”。在一天的学习开始之前,老师会询问孩子的情绪状态,即询问“你快乐吗?”如果孩子不快乐,那么老师就会设法让孩子快乐起来。在一些小学,孩子们还会在每天上课前进行一个类似瑜伽“冥想”的仪式,即让心态平静下来,这样可尽量排除前一晚家庭中可能产生的不良情绪,让大脑尽量处于开放的状态,以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情绪状态还具有传染性,不良的负面的情绪还会影响周围其他人的情绪。如案例1中小女孩不愿喝水、大吵大闹,孩子的情绪最终也影响了母亲的情绪,让母亲觉得孩子“很烦人”,是母亲控制能力降低,冲突的程度一步步升高。

版权声明:本稿件、作品版权归夕曦所有

通宝推:大眼,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教育探索】孩子“犯错误”怎么办?-2

第二部分,孩子的“错误”是什么?

分析了大脑的发育特点以及情绪对大脑功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一起来看看孩子的行为是如何导致家长形成“孩子犯错误”的认知。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所谓的孩子“犯错误”,是针对孩子的某种行为,家长所产生的心理感知--认为孩子的行为有错误。在很多情况下,或者说大部分情况下,实际上并不是孩子的行为“真”的有错。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认定孩子“犯错误”并不是很简单的事,实质上是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发生了误解,其中的关键在于家长,而不在于孩子。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会让父母很烦恼、头痛,自然地感觉不舒服。面对类似的状况,有的家长认定孩子“犯错误”了,有的还可以认为是相当严重的“错误”,但也有家长并不认为有问题,不当一回事。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成长环境不同、接受教育的背景也不同,不同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相关事物的理解、认知能力不同、对自己情绪控制的能力也不同,一些家长会将自己不舒服的感觉上升,形成孩子“犯错误”的心理感知。在这一部分中,我会给大家着重解释、说明心理感知孩子“犯错误”的各种情况。

导致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产生误解的原因很多,我在前一部分介绍过大脑的发育是神经网络先随机连接,然后通过外界环境信号进行的突触修饰来实现的。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各种外界事物对孩子大脑来说都是未知的,都是学习的过程。所以,教育过程与大脑发育过程是重叠的,从出生就开始,并一直持续进行。并且不分时间、场合,随时随地地进行。孩子的成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但由于持续的时间较长并且是逐渐发生变化的,家长很容易忽略孩子成长的阶段性变化,没有及时地进行相应的调整。

如果不了解孩子正常发育的阶段性变化,就会主观地把孩子的这些行文当成是孩子的错误、孩子的毛病。比如一岁左右的幼儿主要是用嘴来感觉、认识世界的。可以想象一个刚会走路的、摇摇晃晃的、滴着口水的小家伙,对每一个能够得到的物体,都会放到嘴里咂摸一下,感觉一下味道、形状、硬度等等。长大一点儿,小家伙开始对书本感兴趣。只不过对书上的图画内容关注的时间一般很短,更喜欢的是用手撕书,看看纸的特性顺便活动活动小手。或者对所有能拿到的东西,都要用力敲打,完全不考虑那东西是不是很容易碎、还是很值钱。再长大一点儿,喜欢画画儿了,不过对在纸上画的兴趣不大,小家伙更乐意在墙上、窗帘上、桌子上等地方搞大手笔的创作—涂鸦。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所有这些行为,刚开始的时候会让父母非常得意、自豪。但很快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符合家长意愿的少或时间很短,更多的时候给家长造成很多不便,感到厌烦。还有的时候更让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如玩刀、工具或摸电门等危险的行为。这时候跟孩子讲道理似乎是行不通的,管又管不好,很容易让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产生误解。

孩子成长中另一个比较明显的阶段是合群,即和其他的小朋友在一起玩儿。合群之前的儿童,虽然能够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但基本上是各玩儿各的,不会和别的小朋友共享玩具或一起做游戏。孩子合群的时间一般开始于三岁左右,逐步适应发展,时间长短不定,有的可持续到五岁半左右。国内幼儿园普遍从三岁开始接收孩子入托,这可能是和每个班级孩子较多,师资较少管不过来,所以需要孩子能够合群便于管理有关。在一群年龄大小不同、合群有快有慢的小朋友们之中,还不太能够合群的孩子是很明显的、很突出的,幼儿园老师常常会当做问题通知家长。这会让孩子的家长非常担心,生怕孩子生长出现问题。但实际上孩子的行为并没有问题,只是孩子的发育还没有完成合群阶段。

在以上例举的发育阶段中,孩子许多会让父母很烦恼、很头痛的行为,都是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正常现象,持续一段时间都会有所改变,从几个月到一两年不定。由于国内的文化、卫生、教育体制的特点,决定了大多数家长既缺乏对孩子正常生长发育知识的了解,也很难获得恰当的、可靠的咨询辅导。稍微留心观察,你会发现由此产生误解、导致家长使用强制性的措施纠正孩子“错误”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果多少了解一些孩子生长发育的知识,就不会过分纠结于孩子的行为是否有问题,而会采取相对宽容的态度,设计使用比较恰当的方法应对。

如果感知了孩子“犯错误”,每个家长都会有立即采取行动纠正错误的冲动。从心理学上看,这种冲动是家长需要即刻满足的一种心理欲望。越小的孩子,就越难仅仅通过语言沟通达到家长改变孩子行为的目的,只能采用强制性的处理方法,比如批评、命令等。如果孩子的反应没有满足家长的要求,采取的措施有可能逐步升级,从限制、制止到惩罚、打骂等等。对孩子的大脑来说,家长的强制性方式都是负面信息,很容易导致杏仁体激活产生负面的情绪。在经常感知孩子“犯错误”并强制纠正的家庭中,孩子的大脑会经常通过杏仁体劫持进行自我保护,长此以往形成抑制性神经通路,让孩子学习能力下降,打击孩子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严重的还会进一步导致自闭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精神心理亚健康状态和执行功能(即情商)的丧失,从而让孩子很难培养自信、独立和责任感。

我在前一部分提到:” 孩子总是对的!认为孩子有错误是家长的问题!”这句话可能不十分准确,但我提出来的目的是希望给家长提供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让家长在心理感知孩子“犯错误” 的时刻,能够暂停片刻,自我审视一下是否对孩子的行为产生了某种误解。除了以上介绍的、比较明显的由于不了解孩子生长规律导致的误解,下面我要介绍其它几种常见的、非常隐蔽的模式,可以导致家长心理感知孩子“犯错误”。

孩子“犯错误”的模式(一)——家长与孩子对因果关系的认知能力不平衡

当感知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总有一个或几个“理由”来支持自己的判断,支持随即实施的“教育”(纠正错误)的行动,并且希望达到让孩子理解并记住这些“理由”的目的。但是,家长常常不会注意到,这些看似简单的“理由”,恰恰是产生误解的地方。通常家长感知“犯错误”的模式是:孩子的行动导致或者可能导致某个不好的结果。这里包含了两层因果关系,一个很明显:孩子的行动导致(或者可能导致)的结果。另一个则不明显,常常被家长与前一个合并在一起,就是:孩子行动导致的结果使家长感到烦恼或者不能接受。这两个因果关系是前后关联的,合起来是:孩子的行动——〉某种结果——〉家长的反应。对家长来说,这是非常简单、不需要动脑就可以理解的东西。对孩子来说,却可能完全不是这样,常常会将“自己的行动”、“产出的结果“”、“家长的反应”“割裂开来,作为相互独立的事件来对待,不一定能够理解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

作为成人,家长对事物因果关系通常会有比较清楚、深刻认识,但孩子尚不具备相应水平的认知能力。很简单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在孩子的大脑中常常被当做两件完全独立的事情来看待。年龄越小的孩子,越不具备分辨因果关系的能力,需要通过与适当环境交互影响,逐步学习建立。大脑的发育过程正是逐步认识这些事件相互关系的过程。人类对因果关系的认知,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最初,孩子接触的外部世界非常局限,积累的经验有限,只能通过本能的反应(如条件反射)认识学习因果关系,如触摸亮着的灯泡烫手了会立即缩手。随着身体的不断发育,活动范围扩大,对周围事物认识、积累的逐步增多,会越来越多地使用试探性的方法去认识,如有目的地拿玩具做工具来撬开瓶子。再长大一些,特别是进入青春期以后,孩子才逐渐学会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累的经验,先进行判断,然后根据条件再进行试探,来认识更加复杂的因果关系。

在大脑发育的全过程中,家长与孩子对因果关系的认知能力总是有差距的,孩子年龄越小,差距越大。家长感知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孩子的认知能力很可能处于理解、认识孩子的行动——〉某种结果的阶段(表面的因果关系),不具有理解某种结果——〉家长的反应(隐含的因果关系)的能力。很多时候,家长将孩子的认知能力当做和自己差不多来考虑,认为如此简单的因果逻辑孩子理所当然地应该懂得。所以,当孩子的行引起父母烦恼、头痛等负面的感受时,自然地会形成孩子“犯错误”的心理感知。

案例2中提到“一个4岁孩子非要在大热天穿冬天的靴子,死活不肯脱下来,还要穿到学校去。”这是个典型的孩子用“试探性”的方法来学习认识因果关系的情况。孩子喜欢穿靴子,但不知道靴子应该在天冷的时候穿,而不是在热天穿。直接通过试探,孩子可以很快通过自身的体会--“太热了穿不住靴子”--对其中的因果关系产生认知。自身体验的效果对大脑来说是非常强的环境信号,再加上家长的耐心解释,孩子会很容易地建立牢固的认知,同时也会保持并激励孩子继续探索的兴趣。

面对孩子的行为,母亲感觉很不爽,“不阻挡怕被人笑话呢”。这个妈妈没有意识到:造成她烦恼的是另完全不同的因果关系:反季节穿衣的行为(原因)会导致被人笑话家长不懂教育、不会照顾孩子(结果);被人笑话让家长很难受等等。很显然,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4岁孩子的认知能力。如果妈妈将孩子的行为认定为“犯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她很难仅仅通过语言沟通让这个年龄的孩子明白,只能采用强制性的处理方法,比如批评、命令。如果孩子的反应没有满足,有可能逐步升级,从限制、制止到惩罚等等。在另一个案例中(案例1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冲突逐步升级的过程。同时还可以看到妈妈不断地添加更多的“理由”,但此时孩子的大脑早以因强烈的负面情绪封闭起来了。

从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很难将自己的行为(即导致成人认为的有问题、犯错误的原因)和家长的负面反应(不高兴,强迫,处罚等结果)联系在一起,而是无意识地将因果分开成为独立不相关的事情。如果家长意识不到这种情况,想当然地认为孩子懂得其中的道理,很自然会感知孩子“犯错误”。

感知孩子“犯错误”的模式(二)——由孩子“模仿”产生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模仿(modeling)和试探(trial and error)是人脑最基本、最普遍使用的学习方式。可能由于太普遍了,在很多情况下,模仿和试探象条件反射一样被人们当做是本能的、下意识的活动,而没有被当作重要的学习方式来关注。其在大脑发育、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特别是对个人素质(情商)的重要培养作用,也常常被家长忽视。在特定的环境中,这两种学习方式都可以引起家长对孩子“犯错误”的感知。

“模仿” 不仅是人脑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也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基础。创造过程的第一步(你能我也能)和第二步(我能做的一样好)是通过“模仿”完成的。不仅在大脑发育过程中使用,在整个人生过程中,一个人都在随时随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模仿这种方式进行学习、创造。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3岁的孩子每天在幼儿园通过模仿学到很多新的东西,在玩耍过程中她会不由自主地重复模仿学到的东西。作为父母看起来特别有意思,尤其是模仿老师的神态、行为。比如“打电话”,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家伙先是像大人一样双臂交叉抱在胸前,低着头做思考状满地溜达,过一会儿嘴里学出电话铃声(有时也会让家长学电话铃声),然后走到一个想象中的电话机前,拿起电话:“喂!”,接着用谁也听不懂的语言开始交谈,有时还会做出拿笔记录的样子,说完后挂上电话,继续抱着胳膊做思考状溜达,然后再打电话,反反复复,乐此不疲,非常专注。有一天晚上,她打完电话后,又增加了个新学的动作,伸出两个手指头,做钳状放在嘴边,然后再拿开,再放在嘴边,然后再拿开。这就让家长打吃一惊,她在模仿幼儿园老师抽烟的动作那。于是家长赶紧打断她的玩耍,耐心地和她谈话,让她很认真地意识到那个动作是抽烟,对健康有影响,家里不能接受抽烟这种有害于健康的行为。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随着孩子的成长、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孩子们有兴趣也有能力模仿学习所接触的一切事物。由于孩子的“判断”能力还不健全,常常不能分辨好坏,有选择地进行模仿,而是有样学样、眉毛胡子一把抓,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最方便、模仿最多的榜样。常言说“言传身教”,在学龄前教育中,尤其是在孩子还不会说话、不能用语言自由熟练地进行交流的时期,“以身示教”的作用远远大于“言传”的教育。家长都希望孩子学到好的东西,可孩子在与父母共同生活中也会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缺点,养成某些不良的行为。从父母的角度,不一定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孩子缺点是从自己的身上模仿学习到的,很多时候只会批评指责、强行矫正孩子的不良的行为,同时却不能够注意改正自身的问题。这种“言传”与“身教”的反差,给孩子的大脑提供了极为混淆的信号,让孩子不知所措。按有人介绍的例子:“老子(父亲)一边搓麻将,一边对孩子说,“好好学习啊!”这话什么意思?学习什么呢?如果孩子理解能力没有问题,应该和我理解的一样,就是以家长为榜样好好学习怎么搓麻将。另外,在工作、家庭压力很大的情况下,父母更加不容易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弱点,不仅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反面”榜样,甚至将自身情绪压力通过迁怒于孩子而宣泄出来,产生更严重的后果。言行不一致,使父母在孩子眼中的信誉降低,失去了孩子的尊重,逐渐丧失了在家庭中权威的地位。在孩子成长后期(如青春期)最需要家长进行“言教”的时候,失去了信誉的家长已经很难再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指导了。

孩子的模仿学习方式无形中给家长制造了很大的压力。在公共场合中不难看的这样的现象,某个孩子表现出不良行为,如不听从家长的要求,威胁到家长的权威,让家长面子上很不好看,因而当众斥责、甚至打骂孩子,以显示家长尽到“管教”的责任了。殊不知,这些公开场合发生的事件,不仅说明家长不懂也不会使用恰当的教育方法,更深层次地反映出的是家长自身的行为也有类似的问题,让孩子模仿学习后再在公共场合表现出来。在公共场合闹出的动静越大,不是越表现出家长尽到“管教”责任,反而越发达不到家长最初的目的,造成的后果是让孩子大脑更加混乱,不知道为什么从家长那里模仿到的行为有问题。

感知孩子“犯错误”的模式(三)——试探引发的问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试探” 是人脑的另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与模仿不同,它可以让孩子在缺少现成榜样、或者缺少帮助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认识、了解一个全新的未知事物的方式,是一种较长的、复杂的、通过归纳、总结和递进等方法来实现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类似于《瞎子摸象》的故事,从比较片面的认知开始的。对一个还没有学到多少知识的孩子,新接触到的一个事物,由于他的大脑里还没有多少、甚至完全没有和这个新事物相关的记忆,对孩子是个未知的东西。在没有外界帮助的情况下,类似于探索“安全”与“危险”区别的边界,孩子对未知的事物的认识是从不断探索该事物周遭的边界开始的,也就是什么地方是事物的边缘,超出了就再“不是”该事物,探索结果被保存在工作记忆中。这个过程也可以叫做“证伪”或者是“失败”。经过反复试探摸索,各种“不是” 结果在工作记忆中积累、整合,就逐渐形成对该事物(“是”)轮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由外向内,进一步对事物的实质(或者说是性质、内涵)进行认识。探索事物的性质要复杂的多,常常需要专门设计一些不按常理的实验来进行体验。比如用牙咬、或在地面上用力敲打来感觉物体的强度,这会让不明就里的家长很恼火。孩子再长大一点,开始将模仿与试探两种方式结合,去认识、学习更加复杂的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社会文化规则等“软事物”。这时孩子同样会有意无意地设计不同的方法去试探各种规则、甚至法律的边界,当触及到家长“不能容忍”的底线时,就不只是恼火,而是愤怒了,这些情况都可能让家长感知孩子在“犯错误”。

做为一种学习方式,试探过程中最明显、最突出的特征是经常“失败”。从孩子角度来看,应该是有目的、最好是有控制的“失败”。当然,由于大脑工作记忆发育还不完善,孩子对试探结果估计不足,时不时也还会失去控制、产生意外,损坏一些东西,或对孩子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比如摔了一个跟头、或头碰桌子了等等。面对突然发生的意外,孩子不知道如何处理,会立即产生失望、沮丧的负面情绪,再加上因伤害导致身体上的疼痛,或者家长的不适当处置(因损坏东西而责备、斥责孩子或大惊小怪),各种负面刺激汇聚起来,强度很容易超过大脑所能够控制的限度,因而采取封闭的保护措施。这时孩子最常见的反应是大哭、大闹、大发脾气。

对孩子出现的意外和哭闹,如果家长太较真儿了、太当回事儿了,采取了过度反应,比如过分关注孩子造成的损失而责备斥责孩子,或因孩子不很严重的伤势而大惊小怪,会给孩子额外带来持续的负面刺激,延长了大脑封闭的时间。家长不适当的处置,也转移了孩子的关注点,终止了正在进行的试探学习活动,尤其严重的是,给孩子在心理上就造成了一种强烈的负面暗示,“你不行,不要再试了”。反复多次的不当处置,会在孩子大脑中形成较多的抑制性神经通路,压制了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更愿意在已经熟悉的环境中玩耍、学习,形成内向的自我封闭的习性,很难建立主动性和自信。另外,因损坏东西而过多则罚、甚至打骂,也会让孩子养成掩饰、欺骗等不良行为。

我们之前讨论的案例2(4岁孩子非要在大热天穿冬天的靴子)就是个典型的用“试探性”的方法来学习的例子。母亲不能理解孩子的正常学习方式,却千方百计地想方法阻止她。去年的新闻还报道过一个案例。在深圳有一个年青母亲下班回家,发现4岁的孩子把厨房中各种调料翻出来,混在一起,还不停地把搅拌后把调料往嘴里送。通过我们前面的讨论,可以很容易地看出这是孩子的一个试探行为。但孩子的母亲不却能理解这种现象,随后回家的父亲也不理解,共同视为孩子的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并立即对孩子开展“教育”,程度迅速升级,结局非常悲惨,暴怒的家长把这个“犯错误”的孩子打死了!父母也因此被判刑。而造成这场悲剧的根源,就是因为家长不具备对孩子“犯错误”的认知,不知道这其实是孩子在进行一种试探,也是一种学习。

感知孩子“犯错误”的模式(四)——过度兴奋导致行为失控

由于大脑发育还不完善,神经网络的突触数量远多过成人的突触数量,神经纤维之间缺乏髓鞘的绝缘保护,与成人相比孩子的神经网络兴奋程度高,大脑消耗的能量更多,玩耍时间稍长,大脑很容易疲倦,进入过度兴奋状态,而此时身体并不一定处于疲倦状态。孩子一般不能意识到大脑的过度兴奋状态(对成人来说也不容易),也无法靠自己的能力来摆脱这种状态。持续时间过长,就越发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不能为家长接受的“错误”行为。比如虽经家长反复提醒仍然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怎么说也不听”;平时可以做好的事情现在也不会做了或做不好;没有“理由”或不通情理地大发脾气、高声尖叫;明知家长有限制,却要大吃特吃对健康有害的垃圾食品;平时很懂礼貌的孩子现在变得很粗暴等等。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进入过度兴奋状态,越不具备主动脱离刺激(如玩耍)的自我控制意识和能力。这时,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提供适当的帮助来脱离这种状态。

处于过度兴奋状态的孩子,“错误”的行为就是向家长寻求帮助的信号。

如果家长误判了孩子的信号,会专注于纠正孩子的“错误”,及时对孩子进行现场“教育”。孩子的大脑这时一般处于半关闭或封闭的状态,很难理解家长的“教育”,也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使得现场“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这就给家长“足够”的理由升级为“惩罚式的教育”。在过度兴奋状态时进行的“惩罚教育”,最容易使孩子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长期反复实施会导致抑制性神经通路的建立。除“惩罚式的教育”之外,处于过度兴奋状态的大脑,很容易对其它正常信号启动自我保护的机制,也不利于形成更好的神经网络。

孩子大脑过度兴奋是一种常常被家长忽视并误判的状态,比较常见于出门旅游、生病,家里来客(如要好的小朋友)等状况。而更加隐蔽、很难被家长留意到的情形是由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时间过长而引起的大脑过度兴奋。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单位工作了一天,回家后还要一些操持家务,照顾孩子的起居,虽然身体已经很疲倦,非常想睡觉,但如果临睡之前还想看看电视、上上网轻松一下,却常常可以在屏幕前很容易地度过几个小时。已有研究发现,电子屏幕(电视、游戏机、电脑等)可以让大脑长时间地处于兴奋状态。对于过多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身体可能不太累,但大脑早已处于过度兴奋的状态,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会让家长非常会困惑,“孩子今天也没干什么,为什么总是犯错误?”很容易误解孩子。

感知孩子“犯错误”的模式(五)——父母与孩子执行功能的不平衡

除了在模式(一)中对因果关系的认知能力不平衡以外,家长与孩子之间还存在有很多其它的不平衡。很多事情对家长来说是小事一桩,但对于孩子来讲却是无法很正确、顺利地处理。这些不平衡所对应的大脑功能,现在统称为大脑的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ing)。执行功能包含一系列具体的心理、行为技能(executive skills),能够让人发起任务(建立目标)、进行策划、执行任务、并进行任务管理(时间、空间和资源),同时为保证顺利完成,执行功能还能够让人集中注意力、细节记忆、坚持不懈、控制冲动和调节情绪等。

简单地说执行功能就是在大脑控制下做事的能力,包括完成最基本的事情,比如孩子因口渴而给自己倒杯水喝。他需要根据口渴的程度,决定需要喝水,完成移动身体进入厨房,打开壁柜取出水杯,将水杯放到桌子上,再寻找水壶,从水壶往水杯中到水,喝水,将水壶、水杯放回相应的地方等一系列程序;同时还要克制在寻找水壶、水杯过程中看到其它好吃的东西引起的诱惑。如果孩子不具有良好的执行功能,那么他可以在每个环节上都可以制造出让家长头痛的各种麻烦,如果将水洒得到处都是,壁柜的门没关、翻的乱七八糟,用过的水杯随处乱扔等等。这种孩子一般会被家长认为在生活上还不能很好地自我管理,长大后自然会掌握相关的生活技能。但家长们却忽略了,这些生活上的小细节,和大脑的执行功能密切相关。如果家长长期替代孩子做日常事务,使孩子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还可能导致孩子执行功能有缺陷。

由于执行功能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不平衡可以在各个方面表现出来,都有可能引起家长感知孩子“犯错误”。很多家长关于孩子“犯错误”的问题都可以归纳入此类。比较常见的是在处理意外、突发事件的能力上父母和孩子不平衡。例如孩子在开冰箱时,不慎将冰箱门上没有放稳的牛奶桶打翻,将牛奶洒在地上。对于突如其来的事情,孩子关注的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为什么牛奶桶会没有放稳?是谁干的?),而家长更加关注的是立即止损、处理,避免出现连带的问题(如牛奶不及时清理渗入地板后会发臭,有可能耽误导致孩子上学、家长上班迟到等)。突发的意外原本已经给家长的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对应突发事件能力上的差距产生的后果更令人烦躁,会很容易使家长产生情绪,认定孩子“犯错误”。

注意力持续时间方面不平衡也容易产生问题。孩子越小,其大脑对一个具体事情关注的时间越短。三岁以前的孩子保持注意力的时间只能持续十几秒钟,而四、五岁的儿童一次集中注意力也很难超过5分钟。现在很多家长热衷于给孩子实施早期教育,给年龄很小的孩子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如背唐诗、学数学、绘画、乐器等等。最常出现的矛盾之一就是孩子不听话,坐不住,不能保持注意力,效果大打折扣,令家长非常失望,这也可以被认为是孩子的“错误”。

兴趣关注点的不平衡常常会给家长带来尴尬。比如父母为了扩展孩子的眼界,带孩子出去接触自然,但孩子对家长指点的风景、典故不感兴趣,常常是“父母看花,孩子看(花上的)虫子”,或只对吃的和游戏场所感兴趣,很不给家长“面子”。越小的孩子,对离开熟悉的环境感受到的压力越大,而吃或感兴趣的游戏会有效地给孩子减压。家长是否能够换个角度想一想,对该年龄的儿童,这些不正是正常的吗?为什么不能多给孩子提供感兴趣的东西?如果过度强制孩子以符合家长的期望,常常会让家长失望、沮丧,如果不从自身找问题,那只能是孩子的“错误”。

家长与孩子之间对钱、价值认识的不同会产生很多矛盾。比如孩子打破了一个贵重的物品或者对家长有重要意义的东西,孩子并不能认识其中的价值,但会给家长造成很大的烦恼。又比如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句话的影响,很多家长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让孩子参加各种教育班、素质班,但孩子却不能理解体谅家长的苦心,不能达到家长期望的进展,让家长感知孩子身上存在很多“毛病”、“错误”。

还有,家庭中地位不平衡也是产生矛盾之处。在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影响下,很多家长对孩子有“根深蒂固”的管教思想。这也许是根源于“万世师表”孔子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封建伦理纲常;我们之所以说“封建”,是因为这个伦理纲常在家庭里树立起一个等级制度,孩子和家长之间常常是不平等的关系,处于低层地位的孩子必须理所当然地、无条件地、绝对地服从家长。在教育问题上,知识、技能上的差距维系了家长的统治地位。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不懂很多知识、不会很多技能,知识、技能上的差别带来地位上的差别是很自然的,所以更应该顺势使用“自上而下”的管教模式对孩子进行教育。家长是权威,是规矩的制定者,是裁判,是教练,孩子必须处于服从的地位。如案例1中“母亲给孩子规定每天喝水的定量,不喝完就不让看电视。”就是一种利用地位不平衡进行管教的表现,这种不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规定,当然会导致孩子用各种方式进行反抗了。如果家长不反省自己给孩子制定的规矩是否合理,也只能认定孩子“犯错误”。

感知孩子“犯错误”的模式(六)——父母情绪的影响

情绪控制是大脑执行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在大脑发育的最后阶段完成的。由于成长环境不同、接受教育的背景也不同,不同家长执行功能中的情绪控制能力也是不同的。情绪同样对家长有影响,负面的情形根据程度的不同,对家长大脑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封闭,使其它方面的执行功能下降。而孩子的成长教育是不分时间、场合随时随地地进行着的,家长需要随时随地地密切关注孩子所处的状态,根据状态的变化适时调整。由于工作和其它家庭生活的影响,一个家长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时间对孩子一直保持密切的观察、准确的判断。另外,工作上的压力、困难,或多或少会影响家长产生负面的情绪,如果没有控制,会很容易地在孩子身上发泄出来。发泄情绪最常见的渠道就是孩子“犯错误”。由于情绪没有控制导致家长的执行功能下降,平时可以分辨出来的孩子的正常行为,也会因家长难以忍受,当做“犯错误”简单处理。

通过以上的讨论,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所谓孩子的“错误”,并不是孩子的行为“真”的有错,实际上是家长对孩子行为的心理认知。所谓的孩子的“错误”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可以理解的。其中的关键在于家长,而不在于孩子。那么,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孩子的“错误”呢?我会在第三部分给大家介绍。

版权声明:本稿件、作品版权归夕曦所有

通宝推:大眼,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教育探索】孩子“犯错误”怎么办?-3

第三部分,如何采取适当的处理方式?

讨论了孩子的行为是如何导致家长形成“孩子犯错误”的心理认知,很自然地我们会关心怎样处理这些问题。在这部分中,将要给大家介绍我总结归纳的一套处理孩子“犯错误”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方法不是针对某个具体情况的,而是高层次的指导。这是因为孩子“犯错误”的情况千变万化,不可能一一列举。同时,如果类似于很多现行有关教育书籍、文章所使用的模式,针对具体的情况给出相应的具体方法,看似简单实用,但家长常常会有束手无策的感觉。在阅读学习这些具体的情况和方法的时候,“犯错误”的状况还没有发生,将文章中列举的情况一一与自己孩子的状况比较分析就很复杂,体会也不会很深入,很难全部记住。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一旦感知孩子“犯错误”,临时也很难想起书上的内容并选择出适当的处理方法,往往还是使用家长习惯的、传统的方法,“我小时候家长和老师就是这么处理的。”另外,由于看似简单但不实用,这些书籍只能在一段时间内会对家长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面对类似的孩子行为,家长在刚刚阅读后的一段时期的处理方法与较长时期以后使用的处理方法常常是不同的。从孩子的角度、较长时间范围内看,家长的行为是前后不一致的,这对孩子是非常混淆的信号,无所适从,非常不利于孩子大脑发育。也就是说,好的方法如果使用不当,虽然在当时可以产生一定效果,但从长期看对孩子大脑的发育也是有问题的。

为了避免产生以上的问题,从家长实际操作的角度要求,我介绍的方法必须简单,通过详细的解释可以很容易让大家记住、使用;并且从大脑发育和情绪影响方面考虑需要尽可能保证效果的一致性,这套方法包括:一个最低目标、一个反常规的思考方式,一个通用规则、一个禁忌。

最低目标:通过尽量避免或减低伤害来保护孩子大脑的正常发育。

反常规的思考方式:“孩子总是对的!认为孩子有错误是家长的问题!”。

通用规则:保持一致的不伤害原则。

禁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禁止使用打骂的方式。

首先,这个方法体系的最低目标是处理“错误”的效果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孩子产生负面情绪,以避免或减少对大脑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不可避免地引起孩子的负面情绪,应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低可能的伤害。这个目标建立于人们对脑科学的最新认知。对于同样某个可能引起家长烦恼的行为,不同的家长的反应是不同的,有的人不当一回事,有的家长当作“错误”,甚至是严重的“错误”;不同的心理认知,导致家长采取的对应方式不同,处置的程度也不同,最终结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别。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这种差别现象是由家长大脑所具有不同程度的执行功能所决定的。从感知“错误”到完成实施“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从家长大脑对孩子行为及可能的后果的感知,到通过种种方式改变孩子行为,并让孩子长久保持这种改变的过程。通过我前面对大脑功能与情绪影响的介绍,可以看出这是个家长大脑控制的行为作为环境信号,对孩子大脑产生影响并最终导致孩子大脑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某些变化可能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

从我从事专业的角度看,取决于家长、老师的执行功能,家长、学校实施的教育对孩子大脑的健康有正面、也有负面的影响,是影响孩子大脑发育最重要的风险因素。在每个家庭中,孩子所接受的教育从表面上看是独立的,但是通过亲戚朋友、幼儿园学校、媒体等途径的传播,可以对其他家庭产生影响,“虎妈、狼爸”就是个例子。同时,所处的文化、伦理、法律环境,如应试教育的强化程度,也会对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据此我提出教育卫生(Educational Health)的概念,也可以叫做教育健康,属于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的范畴。我们可以类比环境卫生(Environmental Health)的问题,一些环境危险因素的暴露,对健康的影响需要较长时间的累积和发展,才能表现出可诊断的症状。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孩子更多的是在心理、社交方面产生影响,一次两次的不当处理(教育),根据程度的不同,不一定会立即表现出不良的反应,随着时间的进展,如果孩子反复接受不良的教育,相应的症状才 会逐渐表现出来。由于多是心理、社交方面的症状,很多家长包括孩子(成人后)本人都不一定能够认知这些症状。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根据教育卫生的概念,在孩子大脑发育过程中,家庭与之接触最长、联系最为密切、影响最大、提供内容最多,是最重要的教育环境。家长大脑的执行功能直接决定了家庭能够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对孩子大脑执行功能的形成,也有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执行功能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含一系列具体的心理、行为技能。夕曦:【原创】教育探索(四)— 教育的新概念每个家长的执行功能都具有不同的技能组合,有些技能是强项,有些是弱项,对孩子大脑发育也有不同程度的、不同效果的影响。由于成长环境不同、接受教育的背景也不同,在不同家长的执行功能组合中,对教育卫生相关的技能掌握的程度也不同的,产生的教育结果也大不相同。执行功能低下或有问题的家长,更容易对孩子的行为产生误解产生“犯错误”的心理感知,也更倾向于使用打骂的处理方法来“教育”孩子,发展下去对孩子大脑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的影响。反之,即使执行功能综合起来很强的家长,很多时候其教育卫生技能相对较弱,也不能很好地处理孩子的“错误”,很有可能造成相当程度的伤害。这种对孩子大脑的伤害,并不都是立即表现出来,常常是通过长期反复逐步积累起来的,甚至在成人后才表现出来,所以家长在“纠正错误”的时候常常没有可能认识到无意中对孩子施加的伤害。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自己是不可能有办法认识并脱离对自己造成伤害的环境,反而认为是“正常”的环境。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很多家长从小接受的就是“棍棒式”的教育,长大后理所当然地认为“打骂”孩子是可以接受的教育模式。他们如果不认为自己是个受害者,这样的家长也就没有能力认识到自己对孩子无意中施加的伤害。从教育卫生的概念出发,我们处理孩子“犯错误”的最低目标就应该是不伤害孩子。

家长的执行功能中,与教育卫生相关的技能越强,越能够对孩子的行为产生正确的认知,也越能够采取恰当的对应方法,最终能使孩子建立较强的综合执行功能(图1)。反之,执行功能低下的家长,如果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过多的干预,是不可能让孩子培养成良好的执行功能。根据这种对应关系,如果家长能够有目的地提高自身的教育卫生技能,就会提高孩子整体的执行功能。例外的情况是,如果执行功能低下的家长“管不了”孩子,让孩子自由发展,同时孩子又能够在家庭以外接触到良好的环境,反而有可能建立较强的执行功能。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说明这样一个规律,处理孩子“犯错误”的关键在于提高家长执行功能,就是要家长主动改变自己的心理行为模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对孩子让人烦恼的行为,家长面对的第一个挑战不是孩子行为导致的后果,而是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就需要家长使用使用我们方法体系中独特的思考方式:“孩子总是对的!认为孩子有错误是家长的问题!”。

这是一种反常规的思考方式。通是“以家长为主”的,认为是孩子在“犯错误”,是孩子的行为需要改正,这正是做家长的职责,孩子的“错误”又与家长有什么关系?很多家长会给出各种理由来说明孩子的行为多么“错误”,后果多么严重,甚至家长多么“无辜”,来证明“孩子总是对的!”这种思考方式是有缺陷、错误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使用这种思考方式不在于强调孩子或家长谁是谁非,而是在面对孩子让人烦恼的行为时,对家长的一种有效的自我提醒方式(心理暗示),目的是刹住家长的情绪反应,进行较为理性的思考,让家长能够逐步改变心理行为模式。如下所示的孩子“犯错误”进程,一般是由孩子的某种令家长烦恼的行为引发的,刺激并引起家长产生负面情绪,这时家长大脑中的杏仁体也会发生作用,增强了应激反应能力,但同时抑制了理性思维的能力,表现出来就是家长的执行功能下降。在强烈情绪的控制下,会产生立即行动摆脱情绪的心理欲望,最原始的反应是条件反射式地采取纠正错误的行动,就是冲动。而执行功能越强,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也就越强,越能够不受情绪的影响产生冲动,这就是理性的行动。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们提倡使用“孩子总是对的!认为孩子有错误是家长的问题!”这种反常规的思考,就是要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错误”的时候,能够意识到自身已经产生了情绪,能够暂时自我控制情绪的冲动,实现暂停、思考,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判断(“犯错误”的模式),然后再理性地采取行动,这样做可以避免由家长冲动对孩子可能造成的伤害。从心理学上看,冲动是家长需要即刻满足的一种心理欲望。在不危及孩子人身安全以及影响周围其他人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家长尽量延迟满足这种心理欲望,做到延迟满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延迟满足是心理学中评估自控力的一项指标,也反映出一个人执行功能的高低。目前发现儿童时期控制“延迟满足”能力高的孩子,自控力也高,长大后更容易成功(更健康、收入较高、犯罪率较低)。我们进一步分析发现(如图1所示),为了在儿童时期培养提高孩子的自控力,还必须要求家长主动配合,同时提高家长自身控制“延迟满足”的能力,也就是提高家长的执行功能。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反常规思考的理论依据是让家长的做到延迟满足,不仅可以提高家长的执行功能,对孩子也有很多好处。在“孩子总是对的!”的前提下,家长可以给孩子更大的发展空间,让孩子自主地、不受干扰地通过试探完成学习过程(感知孩子“犯错误”的模式三),避免了因强制性干预而给孩子大脑带来混乱的信号,避免孩子大脑通过杏仁体启动自我封闭的保护措施,有助于逐步建立情绪控制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孩子的执行功能)。

实现延迟满足的具体方法,就是在“孩子总是对的!”的前提下,家长需要做到几个关注点的转移。

第一个转移是将关注点从孩子身上转移到家长身上,认定解决孩子“犯错误”的关键在于家长能否意识到自身产生的情绪与冲动,以及是否能够根据第二部分中的讨论分辨出各种孩子“犯错误”的模式。

第二个转移是将关注点从孩子的行为和结果转移到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以及相应的变化,孩子的情绪是持续升高还是逐步恢复控制。在案例1中的母亲很明显没有注意到孩子情绪的演变,不断升高对立的状态导致难以控制。

第三个关注点转移是家长之间相互关注对方的情绪状态。在强烈的情绪状态下,家长的执行功能显著下降,所以需要家长之间需要尽可能相互提示、配合,以保证及时准确地判断孩子的状态,同时避免或减少给孩子提供负面的情绪信号。如果一方情绪过于激动,另一方需要主动提示并全面接管处理孩子的事物,以保护孩子,也保护并维系孩子和家长的关系。

如果家长能够做到延迟满足,并且能够分辨出孩子的行为属于哪一种或几种“错误”的模式(见第二部分的讨论:孩子的“错误”是什么?),家长就需要采取适合的措施来处理。我在前面提到孩子“犯错误”的情况千变万化,如果针对每一种情况都给出相应的具体方法,看似简单实用,但实际上不具有可操作性。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通用规则:即保持一致的不伤害规则。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如上图所示,不伤害规则即避免伤害自己和他人,应该作为家庭的核心价值,向外延伸,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具体情况,让家长能够灵活地选择实施最恰当的方式,并长期保持一致性。比如对孩子本人,可以用这个规则教育孩子吃健康的食品、培养规律的生活习惯、进行安全提示等等;对孩子和朋友、同学的交往,家长可以用这个原则教育孩子的礼貌行为、排队、不骂人、不打人、不撒谎、不霸占东西等等;对家庭,可以教育孩子尊重家人、自己穿衣吃饭、收拾玩具、做家务等独立生活的能力;对社会,可以教育孩子遵守公德、法规等等。

家长需要反复强调不伤害规则是家庭的核心价值,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平等遵守,没有人能够不受限制地为所欲为,包括父母和老人。如果家长违反了这个规则并被孩子注意到,家长需要主动承认、道歉,并及时改正。这样才能在处理孩子“错误”的时候,尽量避免或减低通过引起负面情绪对孩子大脑造成的伤害。在需要矫正孩子的某些行为时,家长可以先从强调核心价值开始,然后以平等的方式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并说明家长也是遵守同一个规则的,再给孩子自主决定的权力。这种情况下,孩子一般会服从,以后再提醒几次就可以达到家长的目的了。

这个不伤害规则的特点是清楚、准确、简单,并可以在各种情况下保持一致性,只要孩子掌握了这个规则,那么在各个场合他都能有规则可以依循。对于我们在第二部分讨论过的几种孩子“犯错误”的模式,从不伤害规则出发,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几个措施: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对应措施一:过度兴奋导致行为失控(孩子“犯错误”模式四)

这是一种常常被家长忽视并误判的状态,这时孩子大脑由于过度兴奋而出现的下意识封闭状态,孩子“错误”的行为就是向家长寻求帮助的信号,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提供适当的帮助来脱离这种状态。家长对应的策略应该以帮助为主,采取适当的强制措施使孩子尽快休息、恢复。

家长也应该采取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孩子出现由于过度兴奋导致行为失控现象。让家长们非常头疼的问题是,如何判断孩子已经处于过度兴奋导致的临时行为失控,还是其它“错误”模式的行为?对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直接答案。我们不可能一一列举孩子所有的失控行为并进行分析判断,所能够做的是给孩子建立并坚持有规律的生活,用偏离常规的程度来判断孩子是否有可能或者已经处于过度兴奋状态。提早发现孩子有可能处于过度兴奋状态,可防止孩子因失控出现错误行为,也就没有误判的问题了。

给孩子建立愿意接受的生活常规;常规被破坏时,如度假、生病、看演出、家里来客人、以及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及时帮助孩子恢复生活规律。这些措施有助于家长提早发现并防止孩子进入过度兴奋状态,同时降低家长对孩子行为的误判。当遇到孩子出现“错误”行为时,家长需要暂时遏制纠正“错误”的冲动,先根据孩子的生活常规是否被打乱、被打乱的时间长短、情绪状态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已经处于过度兴奋状态。如果被打乱的常规可能导致孩子太累、太疲倦,就应帮助孩子尽早脱离过度兴奋状态。由于之前孩子已经建立了生活规律,家长可以比较容易地用常规作为理由说服孩子终止行动,脱离过度兴奋状态,避免家长孩子之间矛盾升级,更可以避免家长使用“惩罚式的教育”。

通过偏离常规的程度来审视孩子的“错误”的行为,会发现孩子并没有那么多让家长不能忍受的错误,很容易让家长理解孩子,从而舍弃“惩罚式的教育”,更多地采用可产生正面效果的支持、帮助的方式来处理,可增进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互信。

对应措施二:试探引发的问题、家长与孩子对因果关系的认知能力不平衡、父母与孩子执行功能的不平衡(孩子“犯错误”模式一、三、五)

这三种“犯错误”的模式有一定的相关性,都是在孩子的认知、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所以放在一起讨论。家长对应的策略是尽量鼓励孩子独立完成正在做的事情,目的是支持孩子完成学习的过程,使孩子培养建立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策略下,很多时候家长对孩子的不干预也是一种处理方式。不干预的处理方式可以包括给与孩子更多的时间,从语言与行动上给与信任,提供额外的条件、环境,以及在孩子同意的前提下帮助孩子分析总结。适当的时候,家长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提供更多的支持,会得到孩子更积极地响应,增强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信任。当然,家长这样不干预处理或支持的前提是保证孩子和周围孩子的安全,同时也要考虑是否能够承受的物资损失。为保护孩子在探索中不受伤害,家长需要主动用自己的执行功能在不同场合进行安全评估,根据判断为孩子设定各种活动的边界和限制,创造安全的小环境。如果因为安全或损失的考虑需用进行干预时,先使用肢体语言暗示,或在向孩子提示后直接采取行动,不要使用责备、批评,行动后立即向孩子进行解释、说明。

试探引发的“犯错误”对孩子来说只是一次尝试的失败,但失败本身并不能让孩子学习到什么东西,而通过分析失败的原因,进行相应的调整,再去尝试这一整套循环渐进的过程才是学习中最关键的地方。家长纠错的冲动会干扰、打断孩子学习的程序,同时激发或强化孩子产生负面的情绪。家长应采取的合理方法是先不干预并鼓励孩子,让孩子自己完成反复尝试的程序;在孩子从失败的情绪恢复后,帮助孩子分析总结问题,同时鼓励孩子再尝试以强化学习的效果。实际上,孩子有很强的自我保护和调整能力,如果家长能够信任孩子,采取适当的处置,是能够充分调动孩子的这种能力,将意外处理好的。可使孩子得以继续完成试探学习的过程的,并且意外和适当的处理也可以作为环境信号进一步加强大脑的工作记忆和反应抑制技能,产生很好的正面效果。

对应措施三:由孩子“模仿”产生的、父母情绪的影响(孩子“犯错误”模式二、六)

这两种“犯错误”的模式之间的联系在于家长是孩子学习中最多、最直接、最重要的榜样,而家长的情绪状态对其榜样的作用会有显著的影响,所以我们放在一起来讨论。家长应该使用的策略是身教的作用大于言传,要里外并重。

孩子的模仿学习方式要求家长时时刻刻尽可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不仅在家庭以外,尤其在家里,需要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在培养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改变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的执行功能。比如,你希望孩子养成注意身体健康的习惯,有个健康的身体,可你是否明明知道吸烟有害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还在吸烟?或者强迫孩子吃健康食品的同时家长却还有着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还有,你希望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你是否喜欢阅读、有很多藏书,还是经常打牌、搓麻将?再有,你希望孩子快乐、有爱心,可你是否经常(特别是在公开场合)责备孩子、强调孩子的缺点?最后,你希望培养孩子具有“知错即改”的品质,可你是否在孩子面前主动承认错误并改正呢?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把这种思维推广,孩子的整个抚育过程都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家长、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对于自身的缺点,家长只有尽量注意改正,并且在发生后主动向孩子解释,或在孩子发现后主动道歉并立即改正,才能避免孩子养成同样的问题。而且,能够承认并改正错误,表现了家长具有开放、学习的态度,也是自信的表现,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有助于孩子建立一个开放的大脑。家长、孩子只有处在相对平等的位置,做孩子的朋友,而非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权威-服从的关系,才能体验孩子的处境、心情,达到最优的、也是双赢的教育结果。

针对孩子的模仿学习方式,家长应该遵循的一个简单的原则是:“身教”的作用大于“言传”。具体的教育方法是多做“以身作则”的身教。在言传时,在给出明确指导的同时,不论孩子能够理解,还应同时多做耐心解释,多支持、鼓励,多启发(循循善诱);能够主动地向孩子承认错误;少利用家长的权威、地位对孩子发号施令、指手画脚,更不要过多地责备、批评。在社会生活中,没有多少人喜欢总是服从、被别人发号施令。成人如此,孩子也不喜欢这个处境,实际上,孩子在与朋友玩耍中最先出现的矛盾就是抱怨别的小朋友、或者是被抱怨总是指手画脚的(bossy)。家长的发号施令,还是在“代替”孩子大脑行使选择、判断、决定等功能,孩子只能被动服从、执行最后行动那个部分,破坏了孩子执行功能教育的完整性。最具危害性的是:执行功能中最具有“主动性”的部分由家长的发号施令“替代”,这种不完整的执行功能教育不仅妨碍了孩子大脑建立完善的执行功能,也抑制了孩子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另外,长期的发号施令,常常伴随有言行不一的情况,能够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引起大脑封闭,不愿意再向家长模仿学习。家长常常感到沮丧、不明白的是,自己身上的优点为什么不能在孩子身上建立起来。

以上我们讨论了处理孩子“犯错误”的最低目标、反常规的思考方式和通用规则。其中的关键是家长能否做到延迟满足。在控制情绪的条件下,理性分析孩子“犯错误”的模式。这时候,家长会发现很多开始时感知的“错误”,经过理性分析后并不成为错误,也就不需要采取纠正错误的教育行动。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在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仅仅只有很小一部分严重的行为,必需家长的处理、教育。这些不良行为包括撒谎、说脏话、骂人、打人、偷窃、吸毒、接触黄色内容等等。研究证明,不良行为被家长初次发现时,如果能够严肃认真地正确处理可以产生长久的、甚至是终生的正面效应。利用这一发现,每个家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制定一个不良行为的清单,作为不能违反的家庭核心价值的一部分。同时建立家庭风险管理机制,家长根据不良行为清单制定处理预案,以保证初次发现时能够有助于家长控制情绪,及时准确地处理。如果没有预案,家长常常会反应性地处理,取得的效果只能延续很短的时期,孩子的不良行为会多次反复出现,发展下去导致整个与孩子关系的失控。

对于需要家长处理的“错误”,可以按照以下的程序进行:

第一、全面了解情况

首要的是判断安全状况。在确保各方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判定是否可以暂时延迟处理,因为这时家长和孩子都会有一定的情绪。各方的情绪稳定后处理,效果更好、更持久。

全面了解情况,包括涉及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

了解孩子的情绪状态

了解父母的情绪状态

仔细分析孩子错误的模式

第二、确定是否要处理

总体指导原则是尽量少使用这套处理程序,使用时要公平、坚持不伤害规则和家庭的核心价值。

是否涉及家庭的核心价值,是否需要属于必需处理的行为(不良行为清单)。

判定孩子的行为是否涉及不伤害规则?

第三、选择处理方案并进行处理

家长之间先商量,根据错误类型确定该如何处理,判定行为改进的标准,取得一致意见,并在行动上配合。

考虑建立处理的环境(人员、方式、时间、地点),尽量避免让孩子产生负面情绪。

处理后保持一段时间,以确认巩固效果。家长绝对不能期望只靠一次处理就能完全改正孩子的行为。类似运动员的训练,任何行为的改变都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刚处理后的一段时期,家长需要密切关注提醒,随着孩子逐步建立良好的习惯,家长逐步撤出关注。

最后我们还要考虑在处理孩子“犯错误”过程中所不能采取的行动: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禁止使用打骂的方式。不论家长的初衷如何,打骂的方式对孩子大脑的都是负面的信号,会导致杏仁体激活对大脑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从长期看来对孩子大脑的发育都是有害的(教育卫生的角度)。同时打骂也不可能到达家长教育的目标,因为打骂是家长控制孩子的方式,不能让孩子实现自我控制;打骂也只是不让孩子做某些事,而不能教会孩子做事。可以说对于每个具体的情况,总有比打骂更好的处理方法,能否使用其它方法取决于家长是否愿意,并且是否有能力认知并使用这些方法。这取决于家长的执行功能。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打骂孩子的行为被联合国明确界定为虐待儿童的行为。

今天,我的讲座就是想给大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来看待生活中孩子的“错误”,以便更科学、合理地处理孩子成长中的一些问题,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最后,让我用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伽利略的一句话来结束。“你不能教给某个人某件事,只能通过帮助使他认识。”

You can’t teach anyone anything. You can only help them discover it within themselves

Galileo Galilei

版权声明:本稿件、作品版权归夕曦所有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教育探索】孩子“犯错误”怎么办?-- 听众问答摘录

我每次讲座后听众问答都会超过讲座的时间,这里是部分摘要:

问:我是一位孩子的母亲。我一直很重视孩子的教育,总是给他创造宽松的环境,但是现在,我的孩子刚进幼儿园了,我发现他面临一种分离焦虑的情绪。作为家长,我应该怎样给他帮助,让他顺利度过这个时期?

答:孩子刚进幼儿园出现焦虑,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入园前的孩子一直都是家庭的中心,是最被关注的,家里所有人都围绕着孩子转,也从未离开过家人。而到了幼儿园,需要与家里人分开,同时老师还必需关注其他的孩子,并有一定的活动安排,需要每个孩子相对集中注意力并跟着老师开展活动。在一个新的环境中,相对不被关注并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抑制自己的兴趣来按照老师或其他孩子的安排进行活动,对一些家庭的孩子来说这是非常大的环境变化,孩子不能很快地适应,所以会觉得焦虑。对于刚入园分离这样的问题,美国一些幼儿园的解决办法是(特别是对3岁前入托的孩子),在入园的头一个星期,允许(或要求)家长在幼儿园教室里陪同孩子,一起参加老师安排的各种活动。第一天是全天陪同,从第二天开始每天逐渐减少陪同时间(家长可以待在其它房间),让孩子有个逐渐的过渡,来适应新的环境。我建议家长也可以尝试采用这样的方式,和幼儿园沟通一下,看是否能进去陪孩子几天。另外,在每天送孩子的时候,家长不应该怕孩子哭闹而将孩子推给老师就快速离开;而是应该拥抱孩子一会儿,同时安慰或鼓励孩子,让孩子体会到家长总爱他们并随时随地地会支持他们。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关爱和支持,会有很好的效果,但常常被家长们忽略。

导致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的另一个常见的原因是幼儿园管理上的问题或是个别老师的原因。你的提问让我想起以前朋友问的一个问题,即怎么判断幼儿园是好还是不好?我的回答是,幼儿园好坏的判断标准只有一个,由孩子决定。那就是当家长每天去幼儿园接孩子的时候,孩子总是愿意再多待一会儿,赖着不走、不愿意离开。家长还可以通过和孩子交流,谈谈孩子在幼儿园里的事情。如果发现没什么让她感兴趣的话,那么,可能是幼儿园管理上的问题,也许你需要考虑换一家幼儿园。

问:我在教育方面还是比较的民主、平等。因为我平常要工作,孩子大部分时间是跟着奶奶,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我对孩子会比较的理性,但是家里的老人会对孩子比较溺爱。我想怎么才能达成一个平衡,避免让不同的教育方式使孩子产生困惑?

答:大脑的成长过程一定要与周围环境发生密切的交互作用,环境可以改变人脑的结构(神经网络)。这就要求对类似的情况,孩子接触的环境信号越统一、一致越有利于大脑的正常发育。你提到的问题说明家庭里可能存在不同的教育方式、缺乏统一,这种情况常常会使孩子感到混淆、无所适从,长期下去孩子会慢慢学会利用家长之间的分歧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通俗地说就是“操纵人”,甚至进一步固定成为与人交往的习惯,把操纵当作正常的社交方式。

通常情况下,家长和老人的教育观念的确有不同,我的建议是:家庭中分主次,以父母的意见为主,由父母做最终的决定;或者在某些方面以父母为主,老人为次;在其它方面以老人为主,父母为次。作为次要的一方尽量对为主的一方不干预,如果需要干预也要尽量使用间接的方式,不要当孩子的面进行干预。只有在涉及孩子安全的情况下,次要的一方才能够进行直接干预。不论何种情况,父母应尽可能增加与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增加与孩子的交流。有时候要牺牲自己的时间的确很痛苦,但是我想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抵得上和孩子相处的乐趣。

问:多人玩耍时如果孩子犯错了,和别的小朋友冲突了,怎么解决?

答:冲突不是错误;如我讲座中讨论的,“犯错了”是家长或老师对孩子行为的心理感知。在玩耍中,产生冲突是必然的。如果没有非常严重的伤害或者过渡兴奋,通常情况下家长一般都不应该插手干预,让孩子自己学习解决冲突,这其实是一个锻炼孩子独立、协商、社交的机会。如果发现冲突是某个孩子由于过度兴奋而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引起的,家长必须进行干预,将过度兴奋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分开并设法让孩子安静、休息,必要时结束所有孩子的玩耍,同时应该反复向所有孩子解释问题是由于太累了引起的,大家都需要休息。

问:那么,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和小朋友发生冲突或被小朋友打了,那么家长应该怎么教育,是让孩子去告诉老师呢,还是让孩子打回去?

答:首先,无论如何不应该教孩子打回去。报复不能解决冲突,只会将冲突升级;也不一定能够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更不能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情绪。正确的作法是让孩子学会在事件发生时,通过寻求老师的帮助来解决。如果是孩子在家里提到了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家长应该通知老师,让老师注意一下这个孩子,进一步观察孩子是否的确具有攻击性的倾向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在美国,常规的作法是,幼儿园会给打人的孩子家长写一个报告,作为记录保存。当某个孩子出现三次以上的攻击行为时,幼儿园就会向家长提出劝退的要求。相对来说,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比较少的。另外,幼儿园会反复向孩子灌输,强调不允许去侵犯其他的孩子,这是幼儿园管理的核心价值。此外,这还和老师的素质有关,有些实习幼教对此类事件可能没有经验,忽略了对有攻击倾向孩子的观察,幼儿园应加强此方面的培训和管理。

问:孩子不喜欢喝水,怎么办?

答:这个问题其实和我讲座中举的例子比较相像。孩子不喜欢喝水,家长不应该逼迫他。首先,家长应该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在现在绝大多数的家庭条件下,孩子缺水或缺少营养的情况是很罕见的。出于人体的本能,孩子渴了自己就会要求喝水,所以家长需要做的不是替孩子感觉并做决定,时刻提醒或要求孩子喝水,而是要给孩子创造方便喝水的环境,比如家里方便的地方放上水杯,或给他书包里放一瓶水,孩子渴了自然就会找水喝。

问:我的孩子4岁了,他干什么事情都很慢,磨蹭,自控能力很差,怎么办?

答:这不是他的自控能力差,是很正常的现象。孩子这个年纪能认时间了吗?如果不能认时间,说明还没有时间的概念,也就不知道快慢,家长再急也没有多少效果吧。如果家长嫌孩子早上穿衣慢,那么家长和孩子都早点起床就可以了。如果你站在“孩子总是对的”的角度看的话,这应该是家长的自控能力差,因为孩子的很多行动都是可以理解的。孩子动作慢,你可以适当的协助他。

问:他玩了过后也从来不收拾玩具,怎么办?

答:我要承认我的孩子也不主动收拾玩具,都是家长要求并帮助下才能进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孩子9岁左右,才开始出现主动收拾玩具的情形。自我收拾、整理属于脑科学中最新的执行功能概念,是执行功能的其中一种技能。我会在今后的讲座中给大家介绍执行功能概念、特点、及如何培养建立相应的技能。

问:班里有个孩子,每次我们看电视换频道的时候他就很恐惧害怕。家长反映说这个孩子曾经有过在看电视时突然黑屏被吓着的经历。请问一下,我们应该怎样来帮助这个孩子?

答:其实我的孩子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她小的时候,有一次抱着她坐在我膝盖上时,我突然打了个喷嚏,结果发现她就不动了,抱转过来看,发现孩子小脸上挂着一大滴的眼泪。后来她就一直很害怕突然、很大的声响,比如聚会上的气球爆炸声、电影院的立体声音效。因为知道自己孩子问题产生的原因,所以我会理解她的反应,也不会强求她去适应改变。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自己就能进行心理调整,慢慢适应。对于提问中的这个孩子,我觉得老师首先可以减少换频道的几率,也可以让那个孩子自己来换频道,让孩子来控制频道的变化,或者在换频道之前给他提示,说:“我们要换频道了,你要不要先闭上眼睛?”我想慢慢地他就会好了。

问:在比较美式教育和国内幼儿园教育之后,你觉得我们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你有什么建议?

答:根据大脑发育的基本规律,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是孩子语言发展的窗口期,我觉得可以在这个时候尽可能让孩子学习外语。外语的学习,反过来,又给大脑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环境,会促进大脑的健康发展。如果学校无法提供外语学习的环境,家长也可以寻求其它的一些途径,或者由第三方在幼儿园提供外语学习的条件。

耶鲁儿童教育中心是美国最好的儿童教育研究机构,他们的研究表明,小班教学的效果是最好的,对于3-6岁的孩子,师生1:7到1:10是最适合的比例。我了解的有些国内幼儿园的师生比例还是比较合适的,但教室的限制班级很大,孩子多老师也多。我建议可以把大班变成小班,轮流使用教室、场地,这样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

另外,关于师资方面,耶鲁儿童教育中心的研究发现本科以上学历最好。无独有偶,我知道北京的一家民办幼儿园的办学理念也是招聘大学本科毕业生,不局限于教育专业,而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专业大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后上岗,同时奖励老师设计新的课程,充分发挥老师的专业特长,容易到达让老师敬业、爱孩子的效果。

问:我的孩子3岁了,他非常孤僻,总是自己一个人玩,照片也是他一个人,没有和小朋友一起玩的照片,这个怎么办?

答:之前我在讲座中讲过,按照大脑发育的规律,孩子成长中另一个比较明显的阶段是合群,即和其他的小朋友在一起玩儿。合群之前的儿童,虽然能够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但基本上是各玩儿各的,不会和别的小朋友共享玩具或一起做游戏。孩子合群的时间一般开始于三岁左右,逐步适应发展,时间长短不定,有的可持续到五岁半左右。有的孩子稍晚点,孩子3岁的时候还没有开始合群,可能要4-5岁才会开始社交。另外,如果孩子在家里是所有人绝对关注的中心,在与其他孩子玩耍时得不到类似的关注,也会给孩子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家长需要逐步地培养孩子合群的能力,可以采用从少到多、从亲到疏的方式,从特别要好的小伙伴开始,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在一起玩耍,让孩子逐步适应和小朋友一起玩。

问:我的孩子喜欢发脾气,比如我们上超市,他要带上饮料,可超市规定不能带饮料入内,一说不许他就在地上耍赖。这个怎么办?

答:发脾气的原因很多,可以由过度兴奋导致行为失控引起,也可以是孩子对家长说“不”的一种表现。关于带饮料这个问题,我假设是后一种情况,处理的方式是需要转变由家长决定一切的策略,不必以家长的地位发号施令,一味禁止,而是给孩子选择。先说明超市禁止顾客自带包裹、饮料进入,再给孩子选择:如果想进入超市,不能带饮料;如果想喝饮料,就不去超市了。这样家长将权威转移到超市,给予孩子一定的选择、决定权,同时向孩子解释家长想要做的事。如果孩子感觉到拥有一定的决定控制力,一般会能够做出家长期望的选择。

另外关于孩子发脾气、在地上耍赖,做家长的一定不要觉得这时候孩子是在给家长丢面子或者让家长尴尬。孩子情绪控制能力低、偶尔失控是正常的。如果周围环境允许,可以先让孩子充分将情绪发泄出来,重要的是在孩子发完脾气后要及时给予他安抚,关心。我前面也讲过,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会消耗大量的大脑神经递质和体能,发完脾气他会很累的,所以家长要及时对他进行安抚,并给他补充能量或让他休息。但让孩子发泄情绪,并不是说让家长必须向孩子妥协,家长还是应根据当时的情况坚持已经做出的决定。处理过程中,一定不要使用斥责、批评、打骂等处罚的方式。

问:王博士你是学医的,我有个医学方面的问题想请教一下。小孩老感冒,我又不想给他吃太多抗生素,怎么办?

答:首先要强调的是:我虽然医学院毕业,但从没有做过临床工作,没有行医执照,所以我不能给大家提供任何医疗咨询。这里我只能和大家共享我带孩子的经验(生病)。我们家小孩一上幼儿园(15个月时)就开始生病,她常常是病上一个星期,然后把病传给家长、家长起病时孩子也就好了,等家长病好了孩子差不多就又一次生病了。这个过程反反复复整整折腾了近一年的时间。后来我们意识到,这个过程其实是正常的,孩子的免疫系统需要把常见的病原体都接触一遍,在体内形成了持久的免疫力后就不会再这么频繁地生病了。这是生长发育中很正常的现象。国内的确存在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而且非常广泛,由于孩子身体发育不完善,滥用抗生素产生的危害就更大。孩子感冒了,家长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先确定是否存在细菌性的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性感冒是没有作用的。同时密切观察病程的进展,判断是否有严重发展,如肺炎或者中耳炎,及时就医。

问:班里的孩子情绪波动很大,总是大吵大闹、乱跑,导致老师不能正常地教育教学,这个怎办?

答:我们以前在北京的幼儿园也遇见过这样的问题。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班级过大,孩子的情绪是会相互影响的,一个孩子兴奋起来会带动其他的孩子兴奋,让老师难以控制局部,把你完成预先准备的活动。

幼儿园要和家长充分沟通,告诉家长学校不能接受孩子这种不尊敬老师、同时也浪费了其他孩子的时间的行为。幼儿园可以要求家长配合,强调孩子在幼儿园需要遵守幼儿园的规定,但要提醒家长避免惩罚孩子。

在课程设置上,不要教太多的东西(对学龄前儿童也不太困难教很多东西),多设置游戏性的活动,也就是国外提倡的“自由玩耍”的概念(多提供无指导性的玩耍),孩子可以在玩耍中无意识地学习到很多东西,并且对各种活动保持兴趣。更进一步,幼儿园还可以把要教给孩子的东西整合到玩耍的内容里,让孩子通过玩耍来学习,快乐地学习。

通宝推:水随天去秋无际,王小棉她妈,
家园 根据回帖给的链接来到这里。哇,教育孩子都上升到神经学理论

了,太高深了。

家园 这么好的文章,怎么没有人回复啊,顶一下吧。
家园 这个是好文章,顶出来

看了这几篇文章,再回顾一下小女的成长,基本上都是按着这个套路来的,呵呵。

这几篇文章,我唯一有点担心的是,在你说的这种理想环境成长的小孩,对抗压力的能力,是否会有点弱?

家园 对抗压力最强有力的支持来自父母

父母应该是孩子最后也是最可靠的安全港湾(safe harbor)。

举个例子,前几年药家鑫的案子刚披露出来时,我在国内和母亲一起看了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节目,当节目介绍到药家鑫看到车祸受害人在抄他的车牌,临时起意杀死了受害人时,我对我妈说:“我敢保证药家鑫从小受到父母很强的暴力虐待”。我妈当时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更多地被案件因小小的车祸导致杀人而感到不可思议。

我的解释很简单:车祸是个突发事件,如果当事人处理不了,其家人理所当然地是他寻求帮助的地方。而此案中当事人慌不择路地选择杀人,说明他害怕父母家人(如果他父母还在的话)比杀人更甚,车祸让他家人知道了比杀人对他来说更加恐惧。父母对孩子控制极端严厉或常常使用家暴进行教育的孩子,处理突发事件或处理偏离计划情况下的能力一般会有问题。

家园 再请教一下

上次幼儿园公开客,老师提了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大概是独生子女多的缘故,老师发现小朋友普遍比较自我,同学间合作的情况不怎么样,或者说,玩游戏时不怎么懂得和其他同学配合。

在小女身上,我发现是她和几个同学玩,挺开心的,倒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和某一个玩,大多最后都会吵起来,这个同学的妈咪和我太太是好朋友,也没把这个放在心上。两家人常见面,但见面几乎都一样,刚开始玩的开心,不久就吵闹。

于是我就问女儿:为什么你和琪琪,瑜瑜等人玩,就不会吵,和斌斌就要打?小女的回答说:琪琪,瑜瑜她们是善良的女孩,所以不吵,但斌斌太调皮了,所以要打架。

我再问:为什么你说琪琪,瑜瑜是善良的女孩?小女答:她们听我话啊!

原来如此!斌斌原来是不听小女指点,所以老是要吵闹。我猜,斌斌肯定也是投诉小女不听他的话。

请问: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教导小孩呢?

家园 确实有可能和独生子女有关

你孩子和她们的朋友应该刚刚过了合群的阶段,也就是和小朋友能够玩到一起了。这时候不再是以自己为中心了,而是需要逐步学会和其他小朋友、老师互动了。由于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每个家庭的养育方式又不太一样,有的家庭将孩子过于关注孩子以孩子为中心,无形中给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其他人和她是不平等的心理印象。

有些家庭不适当最求“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过早地给孩子灌输竞争的意识,一定要比别的孩子做的好等等,会进一步强化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其他人和她是不平等的心理印象。

在这种心理情况下,孩子和其他人互动时,会以“她们听我话啊!”做为互动的衡量标准,以此为起点进行交往。因为从家庭走到外面的世界,这是孩子最熟悉、掌握得最好的与人交往方式。当她们遇到与家庭里不同的情况时,对其他孩子是否听自己指点就非常敏感,也对其他孩子对自己的指点会有很强的反应。国外这个年龄段孩子之间矛盾中最常见的抱怨就是“谁谁谁太bossy”。

处理的方法:家长应该利用这个机会

(1)教孩子学会分享,有获得也要给予;

(2)给孩子解释、建立平等的概念,同时逐步在家里降低以孩子为中心的方式,能和父母平等互动是很重要的自信;

(3)帮孩子分析情况,教孩子从其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4)如果不发生危及安全的情况,家长千万不要当场直接干预。让孩子自己解决矛盾。

(5)鼓励孩子创造更多、更新奇的玩法,可以把家长小时候玩的游戏教给孩子,让她领着小朋友玩。同时,家长多个孩子提供和朋友在一起自由玩耍的机会。

另外,“两家人常见面,但见面几乎都一样,刚开始玩的开心,不久就吵闹。”两个孩子可能太熟悉了,待在一起时间长了很容易产生矛盾,可适当缩减每次在一起玩的时间,但增加玩的次数。

家园 非常感谢!

回看过去,我基本都按你提的套路实施,基本上,小女没有太让我们夫妇闹心的,呵呵,除了分享方面,她稍微弱一点,不熟的小朋友,她绝对不肯分享一丁半点。

只是在国内,独生子女多,在校外,要凑多几个小孩一起玩,不那么容易。很多父母都把小孩送去学这学那,不那么容易聚在一起。

现在小女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她以前3,4岁的时候,到楼下小区,随便逮个小孩就可以玩,无论是比她大,还是比她小,都行。现在反而有点害羞了,不认识的小孩,她就不好意思凑上去,看到别人玩的开心,她就在旁边看,就是不敢上去一起玩。搞到我经常要扮大灰狼,去抓她这个美羊羊。。。。

请问:这样正常吗?是否需要我介入?

家园 非常好,客观理性,有参考价值。
家园 都很正常,如果家长想改变,也可以采取一些小小的变化

除了分享方面,她稍微弱一点,不熟的小朋友,她绝对不肯分享一丁半点。
你们在家里是否用物质对孩子进行奖励或处罚?或限制孩子吃她喜欢吃的食物?如果这样,孩子对手头上拥有的东西会看得很重,要和其他孩子分享就不太容易。

对不熟悉的小朋友,不分享是很正常的。做父母的待人处事对不熟悉的人不也有个限度吗?这点上家长的身教更重要,遇到适当的场合,家长与不熟悉的人交往时,如果孩子也在场,可以事后和孩子说明,特别介绍是家长的心理感受、想法等。

现在小女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她以前3,4岁的时候,到楼下小区,随便逮个小孩就可以玩,无论是比她大,还是比她小,都行。现在反而有点害羞了,不认识的小孩,她就不好意思凑上去,看到别人玩的开心,她就在旁边看,就是不敢上去一起玩。搞到我经常要扮大灰狼,去抓她这个美羊羊。。。。
从执行功能概念上讲,以前孩子小的时候,是由父母代替她进行与人交往安全的判断。现在长大了,开始逐步建立这部分功能。她现在还在观察、摸索处理的方法,家长这时干预会打断她的学习过程。应有意识地放手,让她逐步摸索建立起来,长期下去孩子会更加自信、独立。同时,要不断地让孩子意识的家长随时会支持她、给她提供帮助,这样她就会在开始行动更有信心。但家长的帮助尽量不要直接接触其他小朋友,或者说不是直接干预。

家园 再次感谢

物质上小女基本不缺什么,食物方面,糖果,汽水等零食,我们卡得很严,确实是作为奖励的手段。玩具方面,小时候她想要啥,我们就买啥,后来发现家里实在堆太多了,就开始逐步控制,要看她在幼儿园的小红花,才决定是否买。衣着方面,她开始有自己的品味了,偶尔会与妈咪有冲突,不过,输多赢少。

在物质方面,小女基本不闹,很少见她吵着要什么,还算是懂事的,我们基本不用怎么操心。

再次感谢你的指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