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也谈复盘马岛战争 -- 晨枫

共:💬174 🌺78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但科威特可是伊拉克的债主之一

萨达姆是真想恶意赖账了。。。

家园 为什么哑弹也能让军舰丧失战斗力?

感觉不太好理解啊。炸弹没爆炸能产生多少破坏力啊?难道炸弹很重,把英国舰艇给砸残了?

家园 英国距马岛最近的基地是阿森松島

大体上就是北京到广州的距离. 马岛战争期间,英国特混舰队曾在阿森松岛休整,还从岛上派出飞机执行空袭和巡逻任务。

家园 孤陋寡闻了。谢谢您。不过,阿森松岛可以作为后勤补给的中转

站和前线休整地,本身并不能够提供物资,所以对于后勤补给需要长距离运输的劣势并不能够起到根本性的改变。另外,从距马岛的距离看,虽然阿森松上有空军基地,但是战斗机无法从阿森松起飞支援马岛空域,当时的鬼怪式作战半径最大不过1200公里,F16也不够,f15可以但是82年才刚刚在美空军服役,也不能参战。

家园 如果担心英国久陷马岛,可以劝阻英国放弃马岛,为什么要参战

马岛之于北约无利可图,对于英国名义利益也是大于实际利益地吧。

即使退一步讲,北约盟国讲义气,够朋友,出兵相助,则作战目标和战争规模总要事先明确吧。如果仅以夺回马岛为目标,则前面讲过从海空军力量对比英国占绝对优势,单靠英国自身就可以达到作战目的,北约出兵的意义又何在呢,陪着英国在马岛空消耗罢了。如果一劳永逸,扩大战争规模,以灭国为目标,北约出兵才有意义,可是这样的话,作战容易,战后控制难,阿根廷是南美第二大国家,面积278万平方公里,人口现在4千万,当年怎么着也有3千万吧。对比伊拉克的44万平方公里和3千万人口,英国不用说了,北约行吗?真耗下去的话,不仅仅是英国要崩溃了吧?更何况当年苏联为首的华约还没有露败像,北约可否不顾当面的华约威胁,贸然整体陷入呢?

家园 北约存在的意义是共同保卫疆土

而不是劝说成员国放弃疆土。如果英国以疆土受到侵犯为由要求北约出兵,北约没有理由拒绝。这是共同防御条约存在的意义,也就是约出兵的意义。

家园 严格说来,马岛是存在领土争议的岛屿,不能够明确说是英国领

土吧。即使根据1985年马岛自定的宪法,其定义也为英国的领地,而非领土。

家园 Google了英国因为哑弹失去战斗力的格拉斯哥号

此舰也是42级驱逐舰,和战沉的“谢菲尔德”和“考文垂”为同级。

当时,格拉斯哥号和22级护卫舰Brilliant号正在协同作战。42级驱逐舰上面有“海标枪”用于中远程防空,作用不大。22级上面的“海狼”用于近程防空,比较有用,但是那次出了故障,使得阿根廷能攻击“格拉斯哥”。炸弹虽然不炸,但是穿入舰体,进入后机舱室,砸坏了供油系统和动力系统。

外链出处

When a second wave of Grupo 5 Skyhawks attacked, Brilliant Sea Wolf failed and the jets each released three bombs. One bomb from Skyhawk (C-248) piloted by Lt Gavazzi, damaged Glasgow, although it did not explode, passing clean through the aft engine room, damaging fuel systems and disabling the two Tyne cruise engines. On his returning flight, Lt Gavazzi was shot down by friendly fire over Goose Green and killed.

英国驱逐舰的装甲看来比较薄。很容易被阿根廷的炸弹击穿。

家园 兔子说,马岛是阿国的
家园 这样空对空继续争下去就没有意义了

求同存异吧。

家园 好,这是我关于这个议题的最后一贴。北约全称为北大西洋公约

组织,其基础是北大西洋公约。公约的内容请参照下面的连接:

中英对照版: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5315253.html

中文版:http://wenku.baidu.com/view/c6ebd7fcc8d376eeaeaa31da.html

公约中对于其防御范围有明确的界定为北大西洋地区,尤其是第五第六条,特别是第六条。第六条中明确指出“北大西洋区域回归线以北任何缔约国所辖岛屿”,马岛在南大西洋,并不在条约规定的范围之内,所以英国不可能根据北大西洋条约要求北约组织行使共同防卫权,北约也没有义务参与发生在南大西洋的纠纷。

家园 断句

那句话的意思是:北大西洋区域回归线以北任何缔约国...所辖岛屿。所以岛屿本身不必在北大西洋区域回归线以北,只要英国符合"北大西洋区域回归线以北任何缔约国"这个条件就可以了。这个区别在英文版中说得更清楚一些:on the territory of or on the Island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any of the Parties in the North Atlantic area north of the Tropic of Cancer;

家园 问题就是你说的这个危险不存在

阿根廷政局不稳,军人政权不巩固。原来还要靠美国撑腰。经济很混乱,失业率很高。

自己没有独立的军工工业,武器全赖进口。只要西方国家断供,阿根廷干不了持久战。事实上五月底以后阿方飞机的损失已经使得阿方的攻击越来越弱。

而英国根本不需要打击阿根廷本土,而是占领马岛即可。阿方打不了让对方陷进去的人民战争。这个战略目标英国是可以独立实现的,只是事实上损失远比预想的大。

美国支持英国不需要出兵,只要供英国武器(卖或者借都可以)或者提供英国情报就可以。

如果英国攻占马岛后,阿根廷不讲和,战争继续,阿根廷除了导向苏联(军人政府这样做基本是找死),因为西方禁运,飞机损失和部件缺乏,飞鱼用尽,缺少继续打下去的武器。英国占领此岛后,如果“鬼怪”甚至“狂风”上岛,如果阿根廷不讲和,可以设法打掉“五月二十五”(有美国卫星情报掌握阿方动向不难)和阿方舰队。阿根廷没有办法出海有大军事行动 。

如果北约(北约能够帮上忙的只有美国,法国海军比英国没有实质帮助)或者美国出兵,可能让英国的损失变小。但是从政治上得不偿失。考虑到南美的大国巴西,智利,都是亲美和阿根廷不和的国家。但是这些国家对于美国出兵干涉周边肯定会敏感。对于美国在本地区的政治经济的影响不会有好处。在阿根廷下面设计个政变废掉“穷兵黩武”的政府,反而是更加容易的办法。

而对于阿根廷,如果马岛失守后跟英国对着干,自己没有本事玩:

1 军事经济禁运,雪上加霜。飞机军舰打掉一个少一个。搞不掉英国在马岛的空军,根本不能渡海作战。

2 国内经济继续恶化。本来马岛就是转移国内矛盾,结果如果继续恶化,政府还怎么混。

3 没有美国支持,军人政府不好支撑。美国可以很容易找到下面有野心的人搞个政变,给你做掉。阿根廷国内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估计会配合。事实上战败后,加尔铁里就下台,而且受审。

4 军人政府本质上是反共,加上地理位置,不可能投靠苏联。

5 本来真正的对手是智利。和英国玩,赔光本,让智利贪了便宜。如果比较现在阿根廷和智利的空军,现在智利主战飞机已经进了F-16,阿根廷因为马岛后自己的经济困难和英国作梗,还是马岛那点东西,由于损耗,比那时候还不如。貌似现在幻影III还在服役的国家只有巴基斯坦和阿根廷两个。

6 本来马岛对于阿根廷并不是重要。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游击战是建立在不这样做就要亡国灭种的危机的,也是建立在1894年后屡遭日本侵略的仇恨上的。在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中的人民战争,则是出于半封建半殖民地下劳苦大众解放自己的需要。阿根廷没有这种需求,这样玩下去根本不值得。

家园 马岛海战后阿根廷根本没有海上袭扰英国海上运输线的能力

阿根廷的两架远程侦察机在战争中因为故障没有办法修复。无法发现和识别英国目标(如果打了其他国家的货船就热闹了)。战斗机和攻击机航程有限,而且要依赖地面指挥(马岛失守后,要本土雷达站发现英国船只,难度很大)。在马岛战役中,阿根廷空军多次找不到目标不得不返回。马岛的雷达站是重要的指挥中心,马岛失去后无法使用。

飞鱼已经用光。很多作战飞机损失,特别是自带导航系统可以作为领机的A-4所剩不多。在西方禁运下,阿根廷无法购买武器和备件。以至于到现在,由于马根廷经济和英国作梗,阿根廷的主战飞机还是马岛时候那几样,而且由于自然非作战损耗,所剩不多。而邻国智利和巴西都进了F-16和幻影-2000这样的新一代战机。

所以,阿根廷在马岛失守后,没有持久战的能力。还不要说军人政府的民心问题和经济问题。

英国在马岛战争中一直存在的两个问题是

1 没有预警机(“皇家方舟”退役后,预警机“塘鹅”不能上马岛参战的两艘航母)。所以多次被阿空军低空突破。

2 海鹞航程有限,不具有超音速拦截能力。而且雷达不能下视,要依赖军舰指示拦截目标。即使如此,响尾蛇还是非常有效,使得阿机虽然突破到英军防线投弹,但是在攻击和脱离过程中损失惨重。

在F-4和预警机上岛后,这两个问题都得到解决。

家园 印象里,早几年也有人讨论重打马岛战役

搜一搜,发觉还是你啊

链接出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