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对民间资本进入铁路领域的一些思考 -- 镭射

共:💬38 🌺3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知道,不过这和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有关系吗
家园 欢迎友好探讨

我是根据我自己的工作经验,这样设想的。

大多数20’集装箱,装满后总重最多10来吨,极少数会超20吨。如果是死重的货柜,由集卡拖去大铁的堆场。

“三铁”运的,大多数是5吨或更小的铁路集装箱,因为面对的是乡镇的微小企业,零担货物。我们以一个县3600平方公里计,本县也就需要70--100公里的三铁,人货兼运。

另外,40尺货柜是不可能装30吨的,因为铁路固然运得,送去企业的最后5公里,路面和桥梁受不了。40尺高柜,最多装25吨,冬季还要减载。

家园 你是想让我给你科普“车同轨”对统一的重要意义吗?
家园 继续讨论再续

“三铁”运的,大多数是5吨或更小的铁路集装箱,因为面对的是乡镇的微小企业,零担货物。我们以一个县3600平方公里计,本县也就需要70--100公里的三铁,人货兼运。

5吨通用集装箱的尺寸是3020mm(L)X2200mm(B)X1250mm(H),如果用这样的集装箱作为“三铁”的标准集装箱尺寸,那么“三铁”只要用762毫米轨距,也就是嘉阳小火车的轨距就可以了。用1435毫米轨距似乎显得过于浪费。但这样的话,它是无法运输10吨箱的,更不要说20和40英尺箱了。

另外,“如果是死重的货柜,由集卡拖去大铁的堆场”,这种做法在你设想的“三铁”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可能会遇到麻烦。因为大量的短程集装箱运输业务都被“三铁”抢走了,国铁在这种情况下会以长距离的集装箱运输业务为主打,这种零星的短途重箱业务他们很可能会不再受理。

因此,综合各种因素考虑,还是米轨铁路方案最为理想。它可以在降低造价的同时,为包括40英尺箱在内的各种集装箱(我在前面说的30吨是国际航运界对40英尺箱的最高重量限制,一般达不到)提供便利的铁路运输方式,而且与国铁的集装箱运输衔接也比你设想的“三铁”更加顺畅。

家园 我是在反对“车同轨”吗?
家园 难道不是吗? 现在中国铁路全是标准轨

标准轨(1435毫米),而你要另外再建一套窄轨(1000毫米)的铁路,如果这不算反对“车同轨”,那什么才算?

家园 那么森林小铁路采用762毫米轨距算不算“车同轨”呢?
家园 你还不如把儿童乐园里的小火车拿出来作例子呢

我不知道森林小铁路,就算有,影响也微乎其微。

参见
家园 1994年的数据,对现在没啥参考价值了吧
参见
家园 没帐号,看不了全文

看简介,胡惠泉认为输送能力,米轨是准轨的80%,造价每km工程造价减少300万元,但不知是百分之多少。

不过,我记得有人认为宽轨的性价比比准轨高,而你的意思应该是相反,窄轨的性价比高,这细节我不懂,希望你能说明一下。

而且,我也挺怀疑另搞一套轨距,这种社会总成本是不是过高的。

家园 这只能说明你孤陋寡闻

如果你不知道森林小铁路,说明你连《林海雪原》都没看过。80年代初森林小铁路最鼎盛的时候,全国林业系统的森林小铁路总长度达到15000km,几乎每个林业局都有自己的森林小铁路,一般的林业局都有几百公里,其中柴河林业局所属的森林小铁路最长,超过500km。

家园 别说80年代初的事情,现在呢?
家园 现在大部分被拆除了,但和“车同轨”没有关系

主要是因为这些小铁路是为运输木材服务的,在停止砍伐天然林后,它们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

家园 不管怎么说,车同轨是大趋势,中国搞欧亚大陆桥

不管怎么说,车同轨是大趋势,中国搞欧亚大陆桥,跟中亚那几个国家的铁路轨道宽度不一样,大伤了脑筋啊。如果当初都是车同轨,大家互相交流起来,要顺畅得多。更何况在同一个国家内,更何况是新修的铁路,规划的时候就要想好,以后要有互连互通行车的时候,不能搞独立王国另搞一套,那样不但政治上行不通,经济上也未必有好处,毕竟标准轨道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规模生产,成本比重新研制一套窄轨出来要低。你给的那个文章是94年的数据,那时候的成本对现在基本上没有借鉴意义,毕竟中国最近10年发展太快了。

家园 你没有理解我的设想

我在前面说了,我这个设想的实质,是建立一个集装箱轨道运输系统,取代集卡承担中近程集装箱运输任务,它和国铁是互补关系。选择米轨铁路来作为这个运输系统的具体方案的原因,我在前面已经说过:米轨铁路对中国来说是成熟技术,不需要重新研制,而且建设成本比准轨铁路要低,是一个很合适的选择。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