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北航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炒作的3D打印技术 -- nua

共:💬116 🌺305 🌵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cnc已经降下来了,加工效率高的多,还可以外包
家园 因此生产才需要叠加起来一起切
家园 更多具体的订单---看来这激光增材不是吹的

http://guba.eastmoney.com/look,600765,6019086606.html

公司公告披露,中航激光已明确的生产任务2~3型军机零部件制造;每型军机产量:2012~2014,3~5架/年,2015及以后,10架/年;单架制造任务:起落架 3 大构件 2640kg;机身主起对接框 1000k;主承力加强框780kg;起落架对接框 100kg;合计重量 4520kg 。

以上仅仅是中航激光的部分军机订单,C919、新舟、刚试飞的运20的3D打印应用不包括在内,也未包括其它钛合金增材制造,中国钛合金年需求约 50000 吨。全球航空领域对钛合金的使用比重超过 50%。很显然,如介入民用,中航激光的钛合金增材制造规模要若干倍上述,预计个十倍也不为过,因为中航激光持有的技术具有垄断性、独步世界,其低成本、高性能优势有强大的市场生命力。2011年王华明实验室拥有4台加工设备,单台产能对应产值在7000万元以上,总产值可达到2.8亿元以上;2012年,设备扩充至10台,产能达到7亿元以上。可以预计,中航激光2013年会迎来业绩的爆炸期。

通宝推:njyd,
家园 奖项用不着铺垫,只要说成是军工保密就可以不说内容。

官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拉投资,毕竟推广也是需要银子的。

家园 那么3D打印也属于这个范畴了?或者加个“大型”?
家园 3D打印CNC关键区别是加上去的材料

普通CNC是减法---从一大块材料里面扣出来要的

家园 你一文科生,去过工厂没有

没有知识就不要喷别人。

不和你一般见识。

你爱确认不爱确认随你便。

家园 我猜是稳定性的问题吧

工业加工用的激光对模式的要求不太高,功率做上去也不是特别大的问题。我觉得国内激光器的问题是稳定性和一致性。论实验室里的单台激光器,国外能做到的性能指标国内大部分也做得出来甚至更好。但是往往这台做出来下一台不保证跟这台一样。长时间运转功率模式什么的也可能发生变化。甚至可能隔三岔五的就得有专家过来重新调试一下。

另外工业生产的环境对激光器来说非常苛刻。震动几下,谐振腔偏个一点点,肉眼根本看不出来,可是激光已经出不来了。早年就有这样的事——需要用激光到野外做实验,进口的激光器到了野外一点问题也没有,国产的在车上颠一路以后到地方连激光都出不来了,只能拉回来。在家里调好了,再拉到野外还这样。不知道现在国内激光的技术水平有多大进步。

家园 您说得就是工艺问题

实验室一般解决技术问题,然后工厂或公司解决组装工艺问题和稳定性问题。另外实验室和工业产品还是不能这么比。实验室内要求可调范围较大,可调维度多,易于调节;产品要求稳定、可靠性好、抗造。所以有些产品内部是调好后封死的,不能也不用再调了。另外还可以专门设计模具,加工精度要求高,再加上使用机器人操作什么的,放上去角度位置什么的就差不多了,可调节器件就可以少很多,稳定性自然不一样了。

其实我也是怀疑这一点,就是对功率和光束稳定性要求极高。所以不得不用光纤激光器。但也说不定有其他原因呢,呵呵。

您说的那种稳定性国内做得还不错,以前展览会上一个同学曾经看到有国内公司为了证明产品皮实,把产品拿起来松手,机器掉到桌子上(或是地上?忘了,我倾向于桌子,呵呵),再测输出一点没变。当然这是小型的。大型的估计用类似技术也不至于太差。

家园 传统机床加工多省事,速度决定了线切割人力成本比极高
家园 你一个跳大神的外行手下就别现眼了

你一个跳大神的外行手下就别现眼了

顺带给读者们发点个人心得

文科生谈机械统筹

2009-12-03 13:03 星期四

  

对机械制造业的一点看法

  

  

  

本人学文科,出于兴趣,在机械行业呆过几个月,感觉工人素质不高是必然的结果:工作时间太长,几乎没有节假日,那就没有余暇学习和思考,尤其是非专业(技校和机械专业)人员。

  另外,很简单却非常必要的东西其实并不想让新人了解,譬如必需的磨刀等,有成本因素,但不是主要的。

  出问题,管理不善是首要的。

  

  一点心得:

  提高效率,除了具体工作环节的速度,还有合理的统筹,统筹的时候,尽量让料等人而不是人等料,也就是上一道工序的合格半成品等待加工者而不是相反。

  提前两天布置任务比临时布置好,临时调整前,加急任务前期准备完成再搁置或等待正在加工工件。

  每一工序操作者尽量在上一工件完工前准备好下一工件的预加工,有问题及早反映,例:线切割毛胚的穿丝孔、划线、画图等问题;刨、磨毛胚的倒角、正形等问题;数控铣床毛胚的工装、编程等问题……

  如果方便,上好新活,提供半成品前完成倒角、清理毛刺等简单工作。

  

  合理安排工作顺序,一是区分轻重缓急,二是更合理的流程顺序,小面积的薄铁板,先(刨)磨再锯比先气割、再分别铣边-磨平合适。如果机器、时间许可,部分毛胚先磨平再切割比先切割再磨平好,即使暂时不用,也方便分离部分下次使用。

  

  根据人员、机器的忙闲状态选择替代加工方案,譬如料不能及时供应,可以先修理模具。相对加工体积大切割面积小的特种钢工件,有时候用线切割未必慢,可以省一块好料。钳工很忙线切割机器闲置时,部分落料孔可以交给后者,打一圈眼再凿平不快,钳工小时工资高于一台线切割机床运行费用(电费、丝、液费用)及操作员工资。

  

  关注隐性成本,人等料时,除了材料费、电费、操作员自身工资等必须成本,还要加上等待者的人力成本。改变加工方案或借料,最好综合衡量后再下任务,有时候借料省下的材料费不足以补偿加工成本,还不算浪费的人力。

  为钻铣床等多配几把刀,磨刀前先换刀加工再磨,刀具有效使用期内省下的人力成本足以弥补刀价。忙时定好料后,精度不高的大面积模板加点钱割好送来可以显著提高速度,拉回来气焊、铣边必须的燃气费、电费、钳工成本并不低。

  

  出了问题找准原因,常出同样的问题,真正的具体原因往往没找到。

  

  简单监察点,一是主要机器的运转时间比率,可以分别记录停机时间段;二是部分工作放慢甚至停止时候的待加工毛胚数量。

  布置任务后,最好让钳工等人自己报未来几(三)天每天所需的半成品及具体加工要求,采购者或操作员不能及时提供合格半成品,专门说明。

家园 就是每一个晶体何时开始长何时停止的问题
家园 你给的链接是商业前景分析,结合一下公告比较好

你给的链接外链出处http://guba.eastmoney.com/look,600765,6019086606.html是商业前景分析,结合一下中航重机(600765)公告http://app.finance.ifeng.com/data/stock/ggzw/600765/13727297外链出处比较好

以前我的一点分析——

http://app.finance.ifeng.com/data/stock/ggzw/600765/13727297

中航重机(600765)公告正文

中航重机:董事会关于投资建设激光快速成形项目的公告

公告日期 2010-10-13

外链出处

这是njyd推荐的一个链接“

.... 3d打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需要模具。 (njyd;字883 2013-01-23 11:30:02 ”,笨狼略摘几段——

“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钛合金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具有以下显著技术优势:

1、高性能钛合金材料制备与大型零件“近净成形”一步完成。

2、零件具有细小、均匀、稳定的快速凝固组织,综合力学性能优异(达到和超过锻件)并可反复“无热损伤”激光修复。

3、无需大型锻造工业装备、大型锻造模具及大规格锻坯制备。

4、零件材料利用率高(可比锻件提高5倍以上)、机械加工余量小、数控加工时间短(可减少80%以上)。

5、制造周期短(可缩短2/3以上)、成本低(可降低1/2以上)。

6、柔性高并具有对产品及结构设计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

究竟是激光快速成型焊接还是一点点打印的?如果是一点点打印,“机械加工余量小、数控加工时间短(可减少80%以上)”又怎么解释?

既然“4、零件材料利用率高(可比锻件提高5倍以上)、机械加工余量小、数控加工时间短(可减少80%以上)。

5、制造周期短(可缩短2/3以上)、成本低(可降低1/2以上)”“科研费拨款为1亿元

2012投产后应该产量很高效益很好才对,2012年末公报怎么体现的?

1.4应用实例2009年10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紧密合作,用时不到两个月,即实现了我国首架大型客机C919机头工程样件Ti-6Al-4V 钛合金主风档窗框大型复杂结构件的激光成形制造、热处理、数控加工和交付应用,同时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实现激光成形钛合金构件在民用客机研制上的应用。

这个要求比主机翼低多了,产品周期说明显然不是歼20的前提

三、项目目标市场分析

1、 军品市场1.1已介入的军品市场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在飞机钛合金大型整体关键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工艺、工7程化成套装备与装机应用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几个重点型号的军机的研制中承担了大型钛合金机构件研制和试制工作,并成功试制出综合力学性能达到和超过钛合金锻件的主承力结构件,得到了军方和中航工业相关单位的高度褒奖和认同。

激光快速成形技术近期可预见比较合理、确定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几个已认可该技术并需要该技术帮助其突破技术瓶颈的新的军机产品市场。

其中:几个重点型号飞机中涉及的主要零件包括起落架三大构件(共18件/架,总重量2640公斤)、机身主起对接框(共8件/架,总重量1000公斤)、主承力加强框(4-6件/架,总重量520-780公斤)、起落架对接框(1件/架,总重量100公斤)等;所有零件单架合计总重量约为4700公斤。

按上述机型的研制进度,预计2012年后可以进入小批量生产,并陆续批量生产。以某机型为例,2012年后预计每年有3-5架次生产批量,2014年后开始稳定有每年10架次生产批量(其他机型与此类似)。以上零部件按常规锻造加工预计总收入为:2012-2014年1.74亿-2.9亿元/年,2014年以后5.8亿元/年;

如采用激光快速成形技术,产品收入模拟常规锻造加工收入,预计产生利润为:

2012-2014年0.87亿-1.45亿/年,2014年后 2.9亿元/年。

新大运都试飞了,难道919等这个玩艺儿?另外算法让我想到了鸦片战争后英国人根据中国人数算棉布市场增量。结合前面的“4、零件材料利用率高(可比锻件提高5倍以上)、机械加工余量小、数控加工时间短(可减少80%以上)。

5、制造周期短(可缩短2/3以上)、成本低(可降低1/2以上)。

预计产量是不是有问题?究竟是经营者思路有问题还是忽悠不给力呀?

未来几年机翼是实打实的需求,不像质疑霉菌登月录像说丢了就有一大堆跟在我屁股后面反驳可以利用死无对证……

继续引用——“该项目依然存在以下风险:

1、大批量生产还需要大量的人才培养尽管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目前的生产设备已比较成熟,可以小批量生产大型钛合金结构制件,但该技术所使用工艺流程由于涉及多学科技术,对工艺设计人才的要求极为苛刻,所需人员需要精通机械、数控、材料、电器等多学科知识,短时间内很难大批量培养合格人选满足批量生产需要。同时,所使用设备目前操作较为复杂,对操作工人的素质要求也较为苛刻,同样需要时间培养。

2、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相应的国13家政策支持该项技术是多学科技术的综合体,在目前可以小批量生产的前提下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进行工艺改进、生产设备改进等,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了加快激光快速成形技术成熟进程,除了项目公司加大投入外还需要获得大量的国家研发资金支持。同时,该技术的迅速推广,实现该技术应有的技术革命,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尤其是军方的大力支持,打破旧有的传统生产的利益格局,帮助该技术制品在大量设备中使用。如果以上支持无法兑现,该项技术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大规模批量生产,只能成为一种新技术的展示品。

程序编好,流程定好,定型的如“919主机翼”等增产应该很快,就别找这样那样的借口了,产量产值最能说明问题

至于“所需人员需要精通机械、数控、材料、电器等多学科知识,短时间内很难大批量培养合格人选满足批量生产需要”

有经验的数控机床操作员里面选拔就是,不贵……

为了加快激光快速成形技术成熟进程,除了项目公司加大投入外还需要获得大量的国家研发资金支持。

难道一个亿拨款还不满足?还不能生产再积累?竞争优势哪去了——

4、零件材料利用率高(可比锻件提高5倍以上)、机械加工余量小、数控加工时间短(可减少80%以上)。

5、制造周期短(可缩短2/3以上)、成本低(可降低1/2以上)。

家园 TG的传统机床没有CNC,对人的要求更高

TG的传统CNC之所以普及率低,我认为主要是材料(钢材)和精密加工不行。CNC母鸡对于这基础工业要求太高。

快走和其他电加工CNC之所以在TG那变态发展就是因为对材料(钢材)和精密加工不要求。

家园 没错,现在炒作是必修课---不像快走丝是丑小鸭大路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