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回乡杂记:(一)进城妇女的爱情与婚姻 -- 2313234454dfsd

共:💬62 🌺24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贾宝玉和焦大当然有区别

这区别大了去了。焦大眼里的美女一定要良于生育,宝玉喜欢病态的林妹妹。所以谁的口味对。也就看谁的立场了。

当然,文人会说,爱情是无上的。宝玉是现代的,林妹妹是现代美女。

家园 兄弟,你的心态有问题

自己觉得好就好,不要别人一张嘴你就扣个这渣那渣的,让人觉得跟你沟通特别费劲。一会贬低城市的生活,一会贬低现代的人,城市的一切都是你看不顺眼的,何不留在农村别出来?心在农村无奈身在城市,这样的矛盾在你内心是无法调和的,如果不能够入乡随俗,势必会精神分裂。

没人说农村不能够出美女,千里挑一、万里挑一,啥样的人都能出,只不过觉得你那少女形容的有点离谱,那么你大可以说明一下你的主张不离谱,没必要泼墨一样厚此薄彼吧。

家园 我心态有问题?

别人在讲故事,一堆人怀疑别人讲的真伪。感情人讲讲农村人恋爱,就有一堆人怀疑农村人的长相。说,农村不可能出美女,30多不可能保持青春。厚此薄彼也有个先后吧。我只不过挢抂过正而已。本来我已经删掉太多了,实在看不下去一些人的无知。你不知道可以问啊,西施那也是农村出来的呀。农村怎么不出美女。最少空气,水比城市强多了。哪里要万里挑一,说难听的,这里去过KTV的,去过欢场的,抱的美女多多都是农村出来的。稍微打扮下就成。

焦大已经不做奴才了,有些人有点钱有点势就把自己当贾宝玉了。

你说这样的贾宝玉和我这样的焦大怎么能交流。

家园 非常对不起楼主,严重歪楼了

自己都说“KTV的,去过欢场的,抱的美女多多都是农村出来的”,你都把话说绝了,让别人无话可说,再说就破坏人民内部和谐了。

谁也没把农村人和焦大、奴才联系在一起,你自己就这么对号入座了,这个话题真是对不起你的玻璃心了。

西施本是传说,这么个传说中的人物你考证过她的出身吗?不然提出个具有实证性的考古说明性文件来让我学习一下,韩国说孔子是自己人,你说西施是农村人,我还说西施是火星人呢。

所以这讨论还是到此为止吧。

家园 你就少歪歪吧

踏实看人讲故事,不知道就问一问,中国太大,没人是了解的了全面的。不知道问问没关系,别下断言。

你说西施是传说,编造出来的故事让我想起一事。

有一年,我忘记哪一年了,两个无良导演要拍杨玉环的电影,请主演范冰冰。我记得记者问:犯演杨玉环是不是太瘦了?答:谁见过杨玉环啊?谁说杨玉环就是丰满的啊?我说她是瘦的,谁要不信,找杨玉环来对质啊。

你和那两导演一样。

家园 不好说。现在的社会发展模式毕竟和历代王朝有本质区别

困守土地,死路一条。放弃土地,一条死路。等死,还不如放弃土地,到城市里闯荡,在变化中寻找机会。

家园 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

俺家请的阿姨,帮着带了一年的孩子。春节后,其丈夫打来电话说她在春节前就没有回家,打电话也不接,唯一接的一次,也不说话,只听见几个男人和她在聊天。后来,干脆就把号给关了,抛下丈夫和两个业已成年的儿子,消失了。可惜,俺们也帮不上忙。只听一位街坊说,她搬离俺家后,和保安住在一起。据此,估计她那个相好的应该是一位保安。

这位阿姨,或者大姐(仅比俺大一岁)的经历,简直可以拍一部纪实电影。她的家乡是贫困的川北地区,还未成年就跟着乡亲(也可能是“人贩子”)来到了河北平原,嫁给了自己现在的老公。据她所言,老公一家待她非常好,夫妻二人虽然岁数上有一定差距,但却一直很恩爱。后来,她妹妹也从四川老家嫁到了当地,又把老父亲也接了过来。几年前,老公在当地工厂打工时把胳膊压断了,她也不离不弃。俩口子忙完地里的活儿,老公还会开农机,时不时会有收入,她则在当地工厂打点工。前年,成绩较好的大儿子考上了天津的一所大学,为了给孩子凑学费,她来到北京做保姆。

俺家是她待的第一个地方,起初啥也不会,但人勤快,学得快,而且喜欢孩子(找保姆的主要目的就是抱孩子),因此就一直用着她。每次节假日返家前,俺家和隔壁邻居都会送她东西和衣服,领导也会时不时送她些化妆品。再后来,她慢慢地会打扮了,也会涂点抹点啥的,一次还瞅着她戴着蛤蟆镜,很时髦的样子。由于待的时间长了,周边认识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多是保姆和保安。夏天的时候,不愿意住家,想出去住(估计这时就已经认识了她的相好),说是可以再打几份小时工,那就随她吧,反正晚上都是领导带孩子睡。

再后来,因为俺把领导和孩子接到身边,就暂时不用她了,付清工资以后,再送上一个红包,真心感谢一年来她对孩子的关爱。

在国外时,因为孩子说想她了,领导在年前给她打过电话,她很高兴,聊了几句近况,说是在别家继续做保姆,也说和家里闹了次矛盾。领导劝了劝,她说自己和丈夫其实从来没有正式领过结婚证。

在接到她丈夫的求助电话后,领导给她打了几次电话,手机关机。

唉,怎么说呢?那个能让她抛弃丈夫和儿子的男人,如果真得能让她过上她所喜欢的幸福生活,那也许大概可能也是一件好事吧。

家园 闯荡和放弃宅基地和土地不是一码事,特别对于文化低的农民

闯荡和放弃宅基地和土地不是一码事,特别对于文化低的农民

受高等教育者户口早飘出去了,即使城镇户口,回去也落在地区

要不怎么逼着背债买房呢

今天新闻很好玩——国务院:出售自有住房所得20%缴个税

家园 所以说农村人真心不懂爱情

有些事情很无奈,就像我看见KTV坐台的姐妹,我很无奈,很无力。

我很庆幸我找了位同样来自农村的,高考来了北京的爱人。没有丢弃自身的资朴,又能对社会有一定的认识。偷着乐吧。

很多人没经历过的事情,不代表这事情不存在,其实事情是广泛存在的,只是他们不是那个阶层,完全没有接触,全凭自身想象。

家园 建议换个标题

“农村人”打击面太宽,还是“有些人”比较准确。

“爱情”对一些人来说,仍然是一件奢侈品。

家园 没事了,我自己也是农村人。

只不过运气好跳出来了而已。

家园 【原创】回乡杂记(二):没有农民参与的农村水利建设

这一次回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国家对农村的水利建设投入,“惠及”农村,官方名称是“低丘岗改造工程”。

如果单看国家的红头文件和官方新闻,再看看国家财政预算的阿拉伯数字,无疑会是一项宏大而鼓舞人心的工程,也是功在当代利千秋的政绩。可是,落实到村里的每一户人家,抱怨者多,赞誉者少。

总结起来,有以下特点:

一、改造工程与农民的实际需求严重背离,并且执行过程中腐败丛生,最终执行力不强。惠民工程搞成了面子工程、扰民工程、祸民工程。

“面子”政绩,大行其道。沿公路主干线上,零星点缀了一些排水沟,农民美名其“面子工程”。而真正需要改造的地方,则敷衍了事,最严重的地方,更是将上世纪60年代大规模修建起来的山坡毁坏殆尽。

山区道路崎岖难行,改造工程直接修筑了笔直的阶梯,貌似是为民解忧,其实,做过农活的人都知道,这种崎岖的山区修路,要修“之”型路,而不是陡峭地百步梯。仅此一例,即可看出,这种自上而下的行政式改造工程,与农村的实际严重脱节。

改造工程将高山之上的水沟机械化破坏,却少有建设。到夏天暴雨季节,山坡山下的良田,被山洪冲的一片狼籍。农民一片抱怨。

二、改造工程中的腐败可能比较严重。

上级拨款截留是惯例。但应于农村,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言路不通。村民向上反映问题,村干部一般都是高风亮节,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当然,事后在其他地方刁难这些刁民也是必须的;二是村干部的一亩三分地得实惠多。

三、基层政权的执行力下降严重。

上世纪60年代的改造,不得不佩服执政者智慧和执政能力。能够深入基层,做详细地调查研究,真正从农村的实际需求和难处出发,能够高效地将散漫地农民组织起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采用大规模的义务工形式,对农村进行了彻底地水利建设。说是彻底,因其后的5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农民仍将受益于此。

与上世纪60年代的大规模农村水利建设相比,此次改造工程,引入了市场化的机制。大约的机制是这样的,财政拨款,然后发包给公司进行乡村治理。我看到的情况是,此次治理,将上世纪60年代的水利建设破坏了20%有余。有些地方,基本是将机械开进梯田,游行一番,然后扬长而去,不明目的。

其最大的感触就是:基层政权的执政能力萎缩地太厉害,难怪历代王朝都逃不掉周期律。这才短短的50年的时间,已是面目全非。

在我印象中,最后一次成功地大规模义务工模式的动员组织农民进行农村治理,是在上世纪90年代,那是改造我家背后山坡的茶田。因其红土地适宜种植茶叶,镇政府的一位领导坐镇指挥,组织动员农民全员参与,将整坡的红土地改造成茶田。只是,人亡政息。此位领导,上级一纸调令,这半拉子工程就此废弃。当时特崇拜这位领导的铁腕,一身正气。现在看来,此位领导此举,也是官场政治斗争的产物。但此次“会战”让我这个80后见识了毛泽东时代的组织动员的威力。

忙总帖中讲的撤乡并镇,政权从农村撤退,我是亲身亲耳体会到了:农村的衰败将不可避免。

通宝推:松阿察,愚弟,入江云,
家园 这话绝对了。

第一,农村里的人,依然有对爱情的追求,也有美丽的爱情,甚至完美如童话一样的结局。比如,我主帖说的那个到了70岁,抛弃自己的丈夫,和另外一个瞎子郎情妾意,天天对山歌,你能说他没有对爱情的追求?你能说他没有美丽的爱情?

还有一双男人gay,扮女性一方,在“丈夫”坐牢、早死之后,独立将“丈夫”的一双女儿养大成人,你说他们之间没有爱情?

第二,一般而言,爱情是需要用金钱来衡量的,离开了金钱,爱情还剩下什么?这一点,自是山野村夫无法奢望的。

最后,恭喜你找了一个同样来自农村的另一半。这可是我的梦想,可惜,现在还在梦想。

家园 对,国六条太恐怖了,简单是核武器级别的大杀器。

农民放弃宅基地进城是个趋势,也是农民自身的愿望。现在农民工的工资,其实普通大学生的工资没什么区别。

现在请个小时工,价格都开到了200-300元每小时了。时代不同了,真是感慨啊。

家园 个人意见,她的未来只是一场空。她的爱情,太虚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