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青春,不回头 -- 济南石头

共:💬2 🌺1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家园 【原创】青春,不回头

青春,不回头

史浩对于赵薇的认识,还停留在当年那个疯疯癫癫的“小燕子”的阶段,虽然已经过了十年,人家已然演过“熟女”《绿茶》、“将军”《花木兰》、“妖精”《画皮》,虽然人家也与他相似结了婚,生了子,连研究生都毕业执了导筒,但在他眼里,“小燕子”还是那个“小燕子”,就像他所认为的那个“青春”就是那个“青春”一样。

所以当林茵提议两个人一起去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时候,正在沙发上看孩子的史浩只是慵懒的回复了一句,“好啊”。旋即又问道“丁丁怎么办?”。此时,三岁的丁丁正被他夹束在两腿之间,聚精会神的趴在矮桌上玩着ipad“削水果”。

“没关系,明天我妈过来,正好让她看着,反正这两天她也挺想丁丁的”正在厨房里忙活的林茵隔着客厅说。

“嗷!”史浩算是回了一句,随意里有些敷衍,续又专注于正熟练的“削水果”的小女儿。

35岁的史浩最近做什么似乎都提不起情绪,连晚上“交公粮”都草草了事。林茵与他相处了5年,对他的“不对劲”有了觉察,以为他是因为最近工作压力太大,烦心事太多,所以提议两个人一起出去看看电影散散心。毕竟,自从有了丁丁,两个人能够独处的时间越来越少,早晨匆匆的道别,林茵送丁丁去幼儿园,史浩则驾车匆匆赶往单位,史浩晚上不时的应酬以及频繁的加班,让两个人的交流常常局限于临睡前的枕边谈话,往往谈着谈着这个疲惫的男人就已经昏昏的睡去了。

天气不错,济南难得的没有雾霾的天气,气温比较高30多度的样子,灿烂的阳光火辣辣的泼洒在柏油路上,空气中弥漫的盛夏的味道,似曾相识,似曾相见,暑意里的那么一点点清爽,透着一丝丝的甜蜜,或是槐花的香气?虽然此时只是五月初,却让史浩回忆起了7、8月份的哈尔滨,那个曾让他“虚度”了大学时光的地方。

日渐繁华的都市,已经日渐苍老的人生,史浩最近感慨的似乎很多,毕业已10余年,青春像是喂了狗的肉包子般一去不返,暮然回首间却不太清楚自己的青春换来了什么?

上座率很高,观影厅里人头攒动,但多是些赶时髦的毛头小伙、小姑娘,“青春只有逝去了才有价值,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一群不懂得逝去的一种什么味道的人,又怎么能体会这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史浩感慨道。

林茵买了饮料,坐在她的身旁,很自觉的把手放在他的手心里,这似乎是两个人的默契,也似乎是一种习惯,在一个满是陌生人的黝黑环境,潜意识里林茵是有些不太安心的,这一点史浩很能体谅。

片头让史浩很不满意,一个姑娘做的一个梦,一个关于灰姑娘的水晶鞋的梦境,心理学上女性潜意识了总是有一个公主梦吧。女性人格的独立在失败了的“女权主义”的影响下已然膨胀到了大多数女性的潜意识里,不晓得这是一种可悲还是可笑?女权主义的“鼻祖”波伏娃终身只是萨特的一名“情妇”,早期女权主义者同时亦身为舞蹈家的邓肯竟然死于一条丝巾,不晓得这算不算是对女性“自我意识”,也或者是对自恋自大的女生们的一种讽刺?

史浩这些年很少涉足电影院,因为他对于电影的欣赏水平已经“退化”回了上世纪末的阶段,自从摩根弗里曼、阿尔帕西诺、丹泽尔华盛顿、马特达蒙们很少推出新影片之后,他越来越满足于青年时期的老电影,仅“教父”三部曲就找到了不下4个版本。

电影,正式开始了。一场对于青春的祭奠仪式。

郑微在火车站一个人等车,似乎有所期盼,又有所不舍,林静躲在站牌的壁后,“anquantishi”的告示,似乎在暗示点什么?郑微的样子让他想起了自己孤身离开哈尔滨的那个夜晚,匆匆的步履,站台上没有一个熟悉的身影,他踏上了归途,却不晓得前路究竟在哪里?青春的迷茫,是哈尔滨与故乡间1573公里的路途,也是18岁的懵懂少年到22岁的毛头小伙的怅然若失。

校园里的横幅,面或有菜色或有得瑟的新生,以及不安份的学长们或学姐们。每年迎新生的时候,史浩也曾有过对新入学学妹的觊觎,“有没有我老乡啊?”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史浩有时回到接新生的摊子前晃悠这么一句,得到否定的答复后,他随即又回到那条重复了若干遍的路上。他是不肯为了这种“无聊”的玩笑,耽误一堂自习的。

张开,许开阳,胖子,对于新入女同学的垂涎三尺,让史浩会心的一笑,当年的自己不也曾有过这样的坏坏的念头吗?不过,人家有贼心亦有贼胆,而他连贼心都只是以探望老乡的名义,打发下嘴皮子而已。

事关青春,又怎能无关爱情?以及寝室室友间的鸡毛蒜皮以及姐妹情谊?

漂亮的让人嫉妒的阮莞,八婆精神的黎维娟,假小子的朱小北,已经疯疯癫癫敢爱敢恨的郑微,三个女人一场戏,四个女人所代表的的四种人生,极具表征意义的囊括了大多数的青春期的女大学生形象。观影的间隙,史浩曾问林茵:“大学时的你,是阮莞、黎维娟、朱小北还是疯疯傻傻的郑微?”林茵捂了嘴,笑而不答。伊或是这几种女生的集合体吧?

郑微到男生宿舍找寻前男友林静,让史浩觉得有些突兀,似乎缺少铺垫,郑微对于林静的刻骨铭心的爱情应当是影片的主线,但这条主线似乎淹没在前半段近1个多小时的拖沓里,让人不明就里。

而郑微对于陈孝正的“感情”来的又是这么快、这么突然,以至于有了“不可理喻”的成分,无论是两人在男生寝室里的冲突还是两人在校园里的争执,亦或是在食堂里的交锋,无论怎么看,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怎么也不会生出感情。以至于郑微向“紫鹃”韩红大姐姐表白自己的“感情”的时候,史浩还在怀疑,这真的就是一份刻骨铭心的爱情的起因吗?一份刻骨铭心的爱情,应当是这样的开始吗?陈孝正会不会只是郑微对林静感情的替代品?在林静选择了逃避之后,寻求慰藉的郑微不过是又发现了一个“仰慕”的对象而已,就像她仰慕比她年长五岁的林静,陈孝正出色的表现,优异的成绩,勤俭拼搏向上的努力精神,所迸发出的青春所特有的荷尔蒙气质,吸引的恐怕不只是一个郑微而已吧?这样一个似乎有着大好前途的青年,看上去值得托付的人,在本应单纯的却只剩下不那么“单纯”的校园里,让他成为自己的男友,该是一件多么有面子?多么拉风的事情啊?

又该会有多少女生怀揣这般的“青春梦想”?

作为与陈孝正有过大体相似经历的人,作为同样在求学时不苟言笑、扎根图书馆的“书虫”,史浩很能“体谅”陈孝正彼时的处境,呵呵。

郑微处心积虑的“倒追”林孝正,史浩是不太“适应”的。显然这超出了他青春时的经历,这个大学四年里只会在图书馆消磨青春,在青灯黄卷间打发时光的家伙,对青春期的感情是陌生的,仅限于耳熏目染,一丁点“感同身受”经历都没有。已经不再青春的他对青春里发生的很多“故事”不能理解,比如阮莞原谅了赵世永,再比如许开阳“追”到了院长的女儿曾毓。

两人感情的结局自两个人的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因为陈孝正与郑微,是如此的不同。一个处心积虑的谋划大好人生,一个为了爱情甘愿无悔。但陈孝正对自己的人生的设计是不会因为某个人发生变化的,正如他所说,“我的人生是一栋只能建造一次的楼房,我必须让它精确无比,不能有一厘米差池”。他的人生蓝图里,郑微是个误差。因为他在大学里就没打算谈过恋爱。他的青春生活里本就没有打算有个女生参与。“你对我是个异数”阿正说。所以,当陈孝正在洗漱室里对郑微讲,“我习惯了贫贱。但我没有办法让我爱的女孩子忍受贫贱”的时候,史浩一点意外都没有,真的一点意外都没有。

因为,他同陈孝正一样,做出过同样的选择。

真的刺痛了史浩的,是郑微的追问:“为什么你就觉得和我在一起就会贫贱?也许我愿意跟你一起吃苦呢?”

我问过,但是你不愿意。

这是史浩的回答,却不是陈孝正的。这个在自己曾经在乎过,深爱过的女生面前只会哭泣的男生,在对未来的设计里,把一切的前提建立在自己的成功的基础上,自以为成功之后还有机会追寻爱情以及,所谓的青春。

所以,这一部看似没有结局的电影故事的结局,已经注定了。当陈孝正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个样子的时候,郑微对于青春的种种幻想,也早已湮灭在对于青春的祭奠里。

用郑微的话说:“青春,只是用来怀念的”。

在校园里,黎维娟是一个另类,偷看室友的情书,洁癖,但却是一个难得的现实主义者,一个具有八婆精神的现实主义者,所以史浩对黎维娟抛弃贫寒的前男友并最终嫁做“商人妇”一点惊奇都没有,这就是她设计的人生,这就是她的路,无关对错。“找男朋友还是现实点好”,黎维娟在郑微追求陈孝正之前说。“越是这种出身贫寒的男人越是世故薄情”。 黎维娟在郑微与陈孝正分手之后说。这一刻,史浩被黎维娟附了体似得,很认同她的观点,甚至于被她的直白刺得有些心痛。因为,他出身贫寒,因为他与陈孝正般在感情面前选择过退缩。“越是这种出身贫寒的男人越是世故薄情”,当黎维娟对郑微说这句的时候,史浩竟会意的一笑!在这样一个不应该世故的年纪里伪装“苍老”,黎维娟注定了不会走平常路了,她也不会为了享受所谓青春以及所谓的爱情停留了,因为她很清楚,对于她来说,生活只剩下目的,一个接一个的目的,为了目的,无所谓的是青春、是爱情,是风花雪夜,因为她所在乎的,只剩下她所关注的目的。单纯吗?很单纯;快乐吗?当三姐妹在酒楼重聚的时候,衣着光鲜、描眉画眼的黎维娟,谁说她不快乐呢?

假小子般的朱小北,输给了自己庞大的自尊心,乃至于毕业多年后,她化名刘云搞起了“招摇撞骗”,并漠视了许开阳。一个被自尊心伤害的人最终还是站立在自己强大的自尊的基础上,刘云授课时的气场绝对霸气外漏,但却有着那么一点根基不足。她隐瞒了过往,伪饰成功,所隐藏的不过是自己的贫寒、以及失败的曾经,她决绝的割断了与曾经以及青春的联系,未来的路上注定了孤独,但这就是她的路,她自己选的路,无关对错。在史浩看来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

但是最突兀的、也最让人不能理解竟是影片的主线,是郑微与林静的所谓“爱情”。

虽然韩庚的表演很出彩,但是郑微与林静之间的感情,没能提升影片的主题,更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升华我们对于青春的反思与祭奠。

当郑微坐在象征着人生收获的满是金黄色玉米的农用车上的时候,充满隐喻的场面,让史浩觉得赵薇所要表达的和她所设计的以及拍摄手法对影片主旨的反映,还是有了那么一些些差距,毕竟是“小燕子”的第一部电影,能把一个故事讲清楚已经难能可贵了,就像我们对于青春的奢求太多,最终只能让自己迷茫一样。

所以,当郑微宣告了影片的主旨,找到了对于爱情的症结:“我们爱自己胜过爱爱情”的时候,在长焦镜头里“矮寨特大桥”消失在山间环绕的群雾里,史浩更多的是一份迷茫而不是两个多小时的等待之后的“高潮”。

步出了影院的史浩,在车上呆坐着,许久没有发动车子。林茵在一旁默默的陪着他,不发一言。

整部影片里最让史浩感动的不是郑微与陈孝正注定了要发生的分手,也不是郑微在林静家里那句:“林静,让我嫁个你吧!”,而是阮莞在赶往“山羊皮”乐队演唱会时穿过马路时回头的那一瞬。阮莞的出场竟与她的结局契合,以同样的乐曲开场,以同样的乐曲结束她“不朽的青春”。

那一瞬,她的青春真的选择了不朽。

如果说,在这部片长2个多小时的影片里,谁真的爱过的话,阮莞是一个,张开是一个。虽然,她不知你,你亦不知她。

阮莞直到逝去前的那一刻心里想念的仍是她的青春爱恋,那个不成器的小男人赵世永。虽然自从影片开始赵世永跨上阮莞自行车的那一刻,史浩就隐隐觉得,两个人不会有什么结果。因为一个只会躲在女人身后的男人,永远不可能支撑起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天空。但对于阮莞的痴心与纯美爱情,史浩充满着感动与钦佩,原来一个人爱着另一个人经可以这般的无怨无悔。以至于当阮莞在离别的火车前把那句“既往不咎,下不为例”说出口的时候,史浩都觉得这姑娘是不是没有智商?

落魄到摆摊卖艺,以A货充场面的张开直到阮莞离世后,才在她的墓前表白了满天星的花语,我只愿做你的配角。如果留意,阮莞墓碑上留存的,仍是她青春是最靓丽的倩影,一席白衣,长发飘然里的无限温情。“多少人留恋你年轻时的样子,却只有一个人依然爱着你,无关生死”。落魄了的不敢表白的张开又应该拿什么祭奠自己的青春?

我们渴望的不朽的爱情,应该是什么样子?

我们渴望的不朽的青春,又应该是什么样子?

“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殇”当张开在离别的酒桌上与“三姐妹”高昂的背诵这首词的时候,谁人记得后一句“痛饮从来别有肠”?

痛饮从来别有肠。“我愿意傻,他愿意走”真的只是这么简单的割舍吗?醉眼迷离间阮莞说:“爱情面前,没有一个女人有智商”。告诫的是郑微?亦或是她自己?亦或是张开?亦或是你、我?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史浩与陈孝正的相似在于同样出身贫贱、同样靠自己的打拼取得了一点点微乎其微的所谓成功,虽然陈孝正已经扬名海内外,史浩不过是个不大的单位的法务部的一个小头头,但曾面临的心境、处境又何其相似?大学时的苦守,工作后的坚韧,对于感情的犹豫、踌躇与放弃,以及暮然回首的茫然。

为了追寻这份所谓成功,陈孝正付出的是青春的代价,用他的话说“我用做人的失败换取了今天的成功”。

史浩,又何尝不是?

散场时已然将近7点,天边竟还露着光,济南这座小城在褪去了一天的喧嚣之后,显露了她小家碧玉的性情,路上车不甚多,人不甚多,车道上没有了日间的喧闹更让人沉寂了几分。本来半小时的车程竟然十几分钟就到了家。停了车,在回家的路上,林茵默默地牵了他的手,史浩忽然停住转身端详着眼前的这个女人,把握着她的手紧了紧,“你不是阮莞、黎维娟、朱小北,也不是疯疯傻傻、迷途知返旋即重覆迷茫的郑微,你就是你,你是我的妻子、爱人、伴侣、依恋,孩子他妈”史浩说。

这“傻姑娘”,竟然哭了。

我们所怀念的青春,只是青春的一个幻象,它承载了我们对于生活的诸多不满,也承载了我们对于生活的种种幻想,如果、假如、可能、也许,形形此类种种,就像郑微所说的,“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青春是一副良药,医治百病,只是疗效一时。

青春是支撑我们前行的支点,但撬动人生的却是我们面对生活的勇气。

所以,当陈孝正说出那句“我习惯了贫贱。但我没有办法让我爱的女孩子忍受贫贱”的时候,史浩很理解,但是很鄙夷。陈孝正在对于婚姻和郑微的未来面前选择了退缩,选择了自持自守,所以当史浩可以用一种批判的态度审视这句话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无力面对生活的青年了。因为,失去了青春的人,已经用不着使用这种托词。因为,失去了青春的人已经没有机会再用这种托词。

因为,青春,不回头!

关键词(Tags): #青春
家园 那么长的抒情影评,我竟然看完了

楼主很感性啊,呵呵。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