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八千里路云和月——跟随精忠岳飞的足迹 -- 雪山雄鹰

共:💬26 🌺1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今天判决了,不出所料.

风波亭!两年后上演.

家园 感谢你的上图

倒数第二张的小盆友很可爱。

确实,这次电视工作者还是有点不严谨。

可能道具太贵。

现在用古法制弓成本可能要上万元了。

单单两只水牛角就不容易弄。

另外,你倒数第三张图如何固定箭只?

我记得拇指扳炫,食指扣住扳指,食指中指要顺势夹住箭尾。

家园 八千里路云和月——跟随精忠岳飞的足迹4《武穆遗书》

这本来是我想在最后写就的内容,但今天感觉还是写在开头较为合适。

到底有木有《武穆遗书》

我接触的第一部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里出现一个名次——《武穆遗书》

说是岳飞被关进冤狱之后,潜心写著一本兵书。希望后人可以集成其兵法,继续坚持抗战。

这当然是小说虚构的东西。

那么到底有没有真实的《武穆遗书》呢?

我认为真的有那么一本兵法《武穆遗书》。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除了总所周知的兵学巨著如《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

之外,一些雅俗共赏的作品也可以归为兵书范畴。比如《三国演义》,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小说先叙再议,夹叙夹议,大举实例阐述兵学心法,完全可以作为兵书来看。努尔哈赤就靠《三国演义》起家的。然而大清不厚道,文字狱时期满清统治者让俩腐儒文人毛氏父子胡改瞎写一气,阉割了《三国演义》的兵学妙用。好在民间还有明嘉靖版罗氏原本《三国演义》流传下来。所以喜欢兵法的朋友们要买明嘉靖版罗氏原本《三国演义》回来研究。当代最顶级兵书是啥?说出来大伙吓一跳,就是《毛泽东军事文集》。同样是先叙再议,夹叙夹议,大举实例阐述兵学心法。

我认为兵法书《武穆遗书》就是《岳飞传》,以一个个岳飞的经历故事来阐述顶级兵学理论。

我想跟随岳飞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足迹,适当插入些地图来探讨岳飞兵法。

我准备的一些简单地图请移步我的新浪博客一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f9a6450101fpyf.html

家园 窃国者侯,窃钩者诛

贪了27亿美元的大贪,罗织了刘跨越6000万RMB的贪污罪名,把刘给法办了。

窃国者侯,窃钩者诛,真是活生生的案例。

家园 这部片子的团队太水了

所谓的大场面单纯为了场面,整体调度脏乱差,镜头衔接不上去就剪切粘贴重复镜头来凑。(不信的仔细看看岳飞大战曹成这场戏。)

情节节奏完全没有章法,情节的起承转合一点看不出来,人物的表现没有灵气(简直是把人当道具一样在用),照本宣科的段子太多,比读一部蹩脚的小说还累。60多集啊,这不是坑爹吗。

家园 八千里路云和月——跟随精忠岳飞的足迹5

(本帖有五张图,可到新浪微博去看:)

这是我做的北宋三关示意图: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f9a6450101fpyf.html

地形图可见,三关都是水关。建在一马平川的华北北部。无山之险可守,倚靠的主要是大清河、白洋淀还有当时的黄河三角洲等河流湖沼为塞。这也是金兵第一次南侵选在农历12月大冬天的主要原因。河湖封冻骑兵游走自由。

冬季南侵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克制宋军之长。金兵以轻骑兵为主,而宋军以重装步兵为主。野战宋金军相遇,宋军都是结阵筑垒自守,以强弓硬弩杀伤敌骑。寒冬腊月,弓弩往往拉不开。让骑兵更加有恃无恐。

金军第一次南征选时,计谋真可谓毒辣。然而不是没有缺陷。

具体为东西两路失调。

金大宗也许不会想到他的东路军进展如此神速。西元1126年1月31日就兵临汴梁城下。而此时西路军的粘罕还被绊在太原。粘罕拒绝东路军首领完颜宗望提出跳过太原南下,直取潼关,遮断大宋西军东进勤王道路的大胆建议。以至于种师道来了,折彦质也来了,大宋最精锐的西军各路兵马源源不断地渡蒲坂渡,出函谷,过潼关。开进到东京侧击大金东路军。

折可求更在金兵西路军的右后方牵制敌军,救援太原。

当时的岳飞先投军真定他的老上级刘韐麾下,刘韐殉国后转投相州宗泽,汤阴县归相州府管,岳飞在相州宗泽麾下还算是保卫家乡.岳飞绝对想不到很快他就被迫开始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征程,再也回不到自己的家乡。

老将种师道,折家军折家将都是那时很牛的人。

种师道是抗西夏名将。是大宋对西夏实施了几十年堡垒绞杀战之横山攻略的临门一脚执行者。

西元1119年童贯命种师道、刘仲武、刘延庆率领鄜延、环庆的军队出萧关,取永和寨,割沓城,鸣沙会(都在今宁夏同心县内),大败夏人而还。至此,夏国境内的横山地区全部被宋所夺取。西夏军野战精锐被歼灭殆尽,濒临灭国边缘。横山是西夏最强悍的兵——横山羌的兵源地,北去西夏老巢兴庆府无险可守。黄河冬季封冻起不到啥作用。大宋只需再努一把力就可把西夏分离主义势力连根拔起。

可惜,童贯不知哪根筋搭错了,未竟全功就抽调10万大宋西军去灭辽了。灭辽不成被辽残兵反咬一口,损兵折将,自己也差点北搭上。辛亏大宋西军悍将刘韐率青年岳飞前来搭救才侥幸活命。平毁西夏分裂政权的机会就此被永远错过了。

大宋西军虽然灭辽遭受损失,然根基还在。金兵入寇,大批参与横山攻略最后一战胜利后退伍的老兵,和岳飞一样,抛妻别子,重执兵戈,保家卫国。

1126年初春,东京已经被围俩月,种师道率西路劲旅奉诏日夜兼程赶到西京洛阳,他大造舆论,号称百万,搞得沸沸扬扬,带兵直抵开封城西。金人不辨虚实,稍稍北撤到开封西北远郊孟阳扎营寨。汴梁初步解了围。

种师道入见宋钦宗,宋钦宗问:“金兵大军压境,卿对眼前国事如何看法?”

种师道回答说:“金人不懂兵法,孤军深入是在送死,岂能让他白白回家!”

确实,此刻的战略态势有点像北宋大辽檀渊会战,北兵长驱直入,把自己的侧后和长长补给线暴露给宋军。敌后的真定府(今石家庄北面正定)还有刘韐在坚守。正面以各路大宋西军为主的勤王军也在源源赶来。一旦汴梁当面金军粮尽,绝对是灾难性后果。

按说当时诱敌深入基础上的断敌粮道,击其惰归。已经是阳谋而非阴谋了。完全是明牌路子,宋军已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我真唏嘘不已,为什么要有然而!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群。皇帝熊则全国遭殃。

宋钦宗对种师道说:“我已决心议和,还是向金人妥协为好”。

种师道听了大吃一惊,’心想“议和”、“妥协”其实就是投降,但他不敢说出口,镇定一会儿之后答道:“我是一名军人,我的职责就是保卫大宋江山社稷和陛下,其它的我全然不知。”

宋钦宗听后,觉得甚合心意,使让种师道统率各路勤王大军,实际上就是当时的兵马大元帅。

皇帝混蛋,底下奸臣卖国贼更是一大堆。

投降派李邦彦、李棁为逼主战派李纲、种师道议和而有意无意透露军情给奸细邓圭致使大宋西军熙河路将领姚平仲军劫完颜宗望营寨反被全歼。

金人攻城不下,遣使谈和,要求北宋割让中山、太原、河间三镇之地。

宋钦宗打算接受。李纲反对,他说:“三镇,国之屏障,割之何以立国!”宋钦宗及李邦彦为排除投降障碍,罢李纲之官,派使臣往金营答应金人所提条件。

太学生陈东上书痛陈割地之非:“邦彦等必欲割地,曾不知无三关、四镇(太原、河间、真定、中山),是弃河北也!弃河北,朝廷能复都大梁乎!”和谈成后,杨时上疏:“河朔为朝廷重地,而三镇又河朔之要藩也。自周世宗迄我太祖、太宗,百战而后得之,一旦弃之北人,使敌骑疾驱,贯吾心腹,不数日可至京师。今闻三镇之民以死拒之,三镇拒其前,吾以重兵蹑其后,尚可为也。”

地缘上讲,河北三镇(中山、真定、河间)和山西太原对于北宋国防的意义重大。北宋虽失幽云十六州之十四州,但在河北依托三镇,通过太行八陉之井陉联络山西太原,犹可经营前哨雁门、保州、三关(雄州瓦桥关、霸州益津关、霸州东於口关)防御体系。割让三镇,则三镇以南,一马平川,金兵铁骑可以长驱直入。

北宋北界三关四镇(府)示意图:

雁门关俯瞰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f9a6450101frh8.html

完颜宗望退军之时,种师道之弟种师中率领的大宋西军最精锐之秦凤军三万人终于开到东京开封,种师道即命他率部尾随金军之后,俟其半渡而击之,完全消灭其尚在南岸的一半,将金国最精锐的东路军打残以消后患。李纲也建议用澶渊故事“护送”金军出境,密告诸将有机会就纵兵追击。宋钦宗也同意李纲表面上的建议,派军十万,紧紧“护送”。但吴敏、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又最终压倒了主战派,派人在黄河边上树立大旗,严令军队不得绕过大旗赶金军,否则一概处死。

以后种师道又提出亡羊补牢的办法,建议集合大军驻屯黄河两岸,祭起大宋西军抗西夏时最拿手的堡垒防御战,防止金军再次渡河,预为下次“防秋”之计。宋钦宗准奏施行,不久又被吴敏、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大臣压到,认为万一金军不来这笔巨大的军事费用会被浪费,拒绝采用种师道之言。

苟安的宋王朝竟幻想以三镇之地求金人之不攻。殊不知宋王朝的软弱无能激起了金人更大的侵略野心。西元1126年9月,也就是当年秋天,金兵再次兵分两路,分别自保州、云州大举南下攻宋。仅仅几个月,宋钦宗已经遣散了包括大宋西军在内各路勤王部队,这下更没人救驾了。在这次进攻下,北宋灭亡。

金二次南征灭宋示意图

大宋不伐慷慨悲歌之士!靖康耻,实为狗皇帝不思进取、苟且偷生之下的咎由自取。

北宋灭亡了,可是大宋西军依然在战斗。

老忠良种师道以75岁高龄率领关陇勇士东进抗敌。被投降派奸臣活活气死。其弟种师中在解围太原的战斗中于太原东南榆次县壮烈殉国。殉年68岁。

太原失陷后刘韐在在辽州(今左权县)招兵四万,与解潜、折可求约定同时进攻太原,但是解潜、析可求兵败,未能出兵,刘韐只得派贾琼从代州出击金兵的背后,自己正面进攻,两面夹攻,收复了五台。其后调任京城任重要的四壁守卫使。靖康耻,刘老将军身陷敌营,悬梁殉国。殉道之年已60。

折家将在北宋也是个忠良传奇,和杨家将齐名。杨家将老太君佘老夫人其实就是折家女子(折、佘同音)。西元1126年初,折家将家主折可求率2万陕北府州(今府谷县)子弟兵东过黄河救援太原,于太原北天门关受挫,转战太原西南交城,被金军击败,退守汾阳,屡战屡败。太原失守后退回府州。西元1128年,攻陷太原的金将娄宿又西渡黄河攻陷延州(今延安)。隔绝了折家军和大宋西军其他部队的联系。折可求无奈遂以麟、府、丰三州投降,然而汉奸也属于高风险职业。西元1138年9月,折可求因汉奸内部的倾轧,激怒了金廷,被金室完颜贵族设鸿门宴鸩杀。次年三月折家将几代数百年力保的府州被西夏攻陷。可叹一门几代忠烈上百年为大宋抗辽抗夏的折家将竟落得个祖坟被西夏平毁。

折彦质是折可求族侄,属于第九代折家将,他随大宋西军参加了第一次东京保卫战。北宋灭亡后忠于南宋,与岳飞、韩世忠等协力抗敌,每以家世忠节、不得归中原为恨。

大宋西军在关陇家乡最后一战是张浚和金兀术对垒的富平战役。此战宋军惜败,不得不退出关中地界。然而最后幸存的大宋西军又在吴玠、吴璘兄弟指挥下在和尚原、杀金坪大败金军,为南宋保住了秦岭大散关以南的土地。

其实岳飞、韩世忠、张浚、刘光世等南宋中兴四将,皆可谓出自大宋西军。

家园 八千里路云和月——跟随精忠岳飞的足迹6

上回说到金军第二次南侵,依然是东西两路并进,西路粘罕军此时没有了太原的牵绊。和东路完颜宗望同步闪击。

第一次南侵粘罕醒过来太晚,绕过太原,向南打到泽州(今晋城),东路已经撤军。第二次南侵粘罕熟门熟路,沿着太原——威胜军(今沁县)——隆德府(今长治)——泽州(今晋城)一线,穿越太岳山、上党高地。兵临太行山前。太行八陉中有三处重要关隘位于这一带。太行第一陉轵关,在今济源市西北,为山西西南部东出太行之路;太行第二陉太行陉,亦称天井关,关南即太行山之羊肠坂道,极为险要,为山西上党地区南下所必经。太行第三陉孟门陉(又称白陉)较偏,却是连接河内重镇新乡和隆德府(今长治)的捷径。粘罕攻下泽州,自然取道太行陉走天井关过羊肠坂道直取黄河孟津渡口最为快捷。粘罕夺得黄河孟津渡口后,又一举拿下宋西京(今河南洛阳)、永安军(今河南偃师东)、郑州(今河南省会)。一部分偏师西趋潼关。把大宋最精锐的西军封堵在了潼关以内。主力东下,和东路军完颜宗望会师于汴梁。终于拿下大宋首都。

西元1127年前4个月,金军在汴梁烧杀抢掠了4个月。然后裹挟徽钦二帝和几百宋王室宗族北返。他们下场极惨!

五月一日,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此为南宋开端。赵构任命宗泽为东京留守兼任开封府尹。此时,宋金势力范围基本上以黄河为界,南北对峙。宗泽面临一个何等艰难而又惨淡的局面?

北人长于骑兵野战,性习温凉,不耐暑热,利在秋冬时节。从西元1125年底开始,金人每年秋冬季节入寇,第二年开春北返。

实际上,在黄河南北、中原地带,以攻而言,南北双方还可说是平分秋色。南方攻可以江南丰裕米粮为基础,趁雨季利用泗水、汴水等淮河支流作为交通线,迅速调兵、运粮北上;北方攻河南,则可利用冬季河冰坚合或河水潦缩的时机,发铁骑迅速南下。

但是说到防守,则南方比北方被动。北方之人由于自己的特性,不宜于久处南方,北方的统治者也多能认清自己在南方作战的时间上的利弊,而能于不利的季节主动北撤,等到有利于发挥自己骑兵优势的时节,再大举南下;再说,北方铁骑本来就宜于远程奔袭,能给北方势力造成困难的只是时间季节,而不是空间距离。所以,北方极少作硬性的防守,黄河河防从未成为北方的负担。对于南方则不然,守城战虽是大宋之所长,但南方守河南势必沿千里黄河全线置守,兵力难免单薄。对于北兵来说,只要撇开守中原的包袱,便能只享其利而不受其弊。

地缘上,南北两边的态势也是北方远利于南方。自河南图黄河以北,比较困难。黄河以北,战略枢纽在山西。山西地势高峻,仰攻不易。倒是黄河以北足以制黄河以南。五代十国时期多有山西势力图中原,成功改朝换代。南渡黄河一旦站稳跟脚,取山东足以制泗水上游,攻南阳足以制汉水上游,争汝南足以制淮河上游。一路都是上游优势。黄河不保则淮河难保,淮河不保则长江难守,是以中国历史上多现北统南的局面。

当然南方不是没有一点机会,也是上游优势。

黄河对峙地缘图: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f9a6450101fug1.html

话说宗泽接手汴梁(开封)时,起码黄河南面还牢牢把握在南宋手中,河北、山西也还有义军在坚持抗战,打击金兵。

六月十七日,宗泽到汴梁后,首先着手战后重建,整顿社会秩序,稳定市场物价,疏浚河道,恢复交通。经过努力,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宗泽就把开封这个经过金兵洗劫,残破不堪的城市,整顿成为抗金前线的坚强堡垒。在社会秩序初步安定之后,宗泽又着力修建京城防御设施。在京城四壁,各置统领守御使臣,随处设置教场,日夜加紧训练义兵。北宋时期汴梁离开黄河还有一定距离,但都是平原,无险可守。宗泽尤为重视黄河防线,沿河防务分给各县守卫,并在河的南岸设置障碍物,以阻止敌骑突入。沿河走向,依次建立连珠寨,相互支援策应。宗泽善于团结各阶层抗金力量,建立抗金救国统一战线。宗泽发动各路英雄好汉为国出力。各山寨盗寇山大王纷纷投效其下。最盛时宗泽麾下云集百万大军,号称二百万,防守黄河防线。

针对金军骑兵铁浮屠、拐子马厉害。宋军步卒往往一触即溃。宗泽总结前人经验,创造出“决胜车”。

金兵的铁浮屠其实不是电视剧中的战车,中国战车基本上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被骑兵取代,轻骑兵携强弓硬弩可以射穿所有战车兵厚重战甲。铁浮屠其实是重甲骑兵。其排成整齐队伍,快速冲击宋军步兵方阵。将宋军重装步兵冲散。而拐子马也不是史书上以讹传讹的三匹马绑成一组冲撞前行的骑兵。而是侧翼轻骑兵的意思。中文拐子就是侧翼的意思。中国象棋中的马,呈日字格前行,说明轻骑兵主要起侧翼包抄作用。

金军一般把铁浮屠和拐子马一起多兵种合成运用。中军铁浮屠,左右侧翼全是拐子马。两军对阵,宋之重装步兵往往结阵筑垒以自守。用强弓硬弩杀伤金军骑兵。而金军首先以铁浮屠之重甲骑兵快速冲锋冲散宋军军阵。正面冲撞准备充分,纪律严明的步兵方阵,只有重装甲骑兵可堪大任。而大宋步兵一旦阵溃。金军用两翼轻骑兵包抄掩杀更好用。

宗泽的方法就是加强步兵方阵。一般来说骑兵才是反骑兵的最好武器。中国其实早在南北朝时代就出现过重甲骑兵,后来之所以消失,关键在于重甲骑兵和轻骑兵对垒不占优势。那时的汉式强弓硬弩已经可以射穿所有精良重甲。轻骑兵发挥机动性优势,以强弓硬弩远距离游击,重甲骑兵就是待宰羔羊。此时金军再度发展重甲骑兵就是欺负弱宋马匹太少。

宗泽创造的“决胜车”,其编制为:1人驶车,8人推车,2人扶轮;3人执牌辅车,20人持长枪辅车,18人以神臂弓随枪远射,每辆战车共用55人。每10车差大使臣1员总领,编为一队。行则为阵,止则为营,专门对付敌人骑兵的进攻。还是往加强结阵筑垒的路子上走。最多时,宗泽造了1200辆“决胜车”。

关键在于,宋军弓弩厉害。只要能稳住阵脚。宗泽所部拿手的神臂弓可以射穿一切重甲步骑兵的防护!

宗泽保卫开封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没有坐守孤城,而是打出去。积极联络北方抗金义军。

此时的岳飞一度离开宗泽军回乡。然而金人无道,在黄河以北对汉人实施三光政策,大肆屠杀汉人夺汉人土地,然后又以猛安谋克为组织单位将关外女真人移民河北。侵略者铁蹄下,老百姓不抵抗就没有活路。岳母刺字就发生在这时候,电视剧《精忠岳飞》第19集情节在这里要赞一个。岳母刺字内容其实是尽忠报国。后人因宋高宗赐岳飞“精忠岳飞”称号而以为岳飞背上的刺青是“精忠报国"。电视剧《精忠岳飞》还原了一个史实。繁体字

四个字还真好看。在宗泽引荐下,张所赴岳飞家乡汤阴求才。岳飞再度回部队中。编入张所手下的王彦将军麾下担任裨将。

王彦也是大宋西军的老战士了,早年追随种师道,参加了大宋反击西夏的横山攻略最后也是最辉煌两战。

1127年8月,王彦率领包括岳飞在内的7000勇士北度黄河,收复卫州(今河南鹤壁卫辉)新乡县。

在此时,宋高宗赵构南逃到扬州,坚持抗金的张所被贬岭南。宋廷对王彦这只深入敌后的小部队也断了粮草。孤军深入,没有后援。需要纯倚靠自己与敌周旋。王彦毅然展开敌后游击战。早年他见证过西夏小部队是如何深入宋境开展破袭的。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一点没错。王彦特遣队在敌后打得风生水起。

然而游击战的难度,艰苦程度远非常人想像。其麾下6名裨将带兵逃跑。骂敌后武装游而不击纯属误解和污蔑。敌强我弱之下,一再遭敌优势兵力围剿,一再从敌人的包围之中寻隙突围,缺吃少喝睡不好,还要保存自己,打击敌人有多难。我们玩户外的知道,连续的野营,风餐露宿,有多苦,遇上下雨天更痛苦,就算不打仗,这么坚持下来都不容易了,若非生死相搏,谁会天天这么吃苦。

岳飞也因为误解,没有领会让出大路,占领两厢的游击战精髓。过早在新乡县城暴露自身主力位置引来金兵几万大军的围剿而溃散。

事后岳飞被被王彦痛责。岳飞因理念不和而出走,冬季到来,坚持不下去了回到黄河以南,投奔宗泽。

在河内地区的游击战失利是岳飞戎马生涯中少有的败绩。王彦也成了少有的有资格痛责岳飞临阵脱逃的军官。

其实,这几个月游击生涯对岳飞兵法谋略的提升可能是最大的。还是那句:战争中学习战争。胜有所得,败亦有所得。岳飞事后未必没想通当时王彦是对的,但是当初年轻气盛,事后又拉不下面子,岳飞和王彦一直没有和好。

王彦依然在黄河以北河内地区坚持抗战,他转战几十里,入共城(今辉县)西山。这里就是太行八陉南三陉中最为偏僻的孟门陉(又称白陉)入口所在地。他背依巍巍太行山,神出鬼没,大搞破坏、袭击、伏杀小股金军。并派遣心腹联络两河(黄河、济水)豪杰,结成联盟,共同抗金。

部下为他抗金的一片赤心所感动,都在面上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以示忠于王彦、忠于宋廷。“八字军”游击队的名声逐渐传播开来,各路豪杰纷纷来投,部队壮大到了十几万。顺便说一句,抗日战争时期,此处也是八路军129师太行根据地所在。这是一片英雄地。

西元1127年底,也就是金朝掳走徽钦二帝之后半年多,金军又卷土南下了。此次兵分三路。东路依然是依河北大平原南下;中路就是上次的西路,走太原——泽州——越天井关出河内取孟津、郑州;西路就是原先攻占太原的完颜娄室部,从太原向西南先夺汾阳,再穿吕梁山,渡黄河,占延州,堵击迫降了折家军。但是中路、东路却遭受了宗泽麾下百万大军的铜墙铁壁。

在东京开封府所属及其毗邻的滑州、胙城、河阴、延津、汜水宋金两军进行了激烈的拉锯战。铁浮屠和决胜车剧烈碰撞。这时的岳飞在宗泽麾下戴罪立功,一战汜水,凯旋后升任统制。又战于滑城之战、胙城之战、黑龙潭之战中,均表现突出,颇有战功。此时的岳飞成了宗泽手中的机动部队,救火队长。大打运动战,每战必胜。

宗泽对岳飞运动战奇迹不以为然。他脑中依然装满了阵地战的条条框框。宋之重装步兵,每遇金军骑兵,必结阵筑垒自守,以远距离投射武器杀伤敌寇。

一日宗泽召见岳飞并授以用兵作战阵图,说:“尔勇智材艺,虽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古法,今为偏裨尚可,他日为大将,此非万全计也。”飞回答:“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测识,始能取胜。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番话终于使宗泽点头称是。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今天已经很有名了。其背景所知很少。关键在于弱宋重文轻武,脑残的军制,将不掌兵,宋军出战都必须依照皇帝的阵图排兵布阵,造成了宋军将领大多数没有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只知道机械地执行皇帝的命令。长期只能打简单机械的阵地战、守城战。

在改朝换代的当口,岳飞勇于改变,打破祖制,全面掌握部队,以机动灵活的策略寻找战机。在运动中撕裂分割敌人。

我认为,这一关键性改变来源于几个月北渡黄河艰苦的游击战。在没有后方,没有补给的敌后坚持抗战,一切都要靠自己。以奇胜!所以我认为岳飞一生都在感谢王彦,王彦对岳飞的教化提升,堪比周侗。

家园 八千里路云和月——跟随精忠岳飞的足迹7

上回说到岳家军的起源。原来岳家军和名满天下的八字军还是兄弟部队,原来岳家军也是从打游击开始起家的。就是那时岳飞开始独当一面的嘛!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河内打游击这段历史。武穆遗书里是语焉不详、春秋笔法。而正史上也是强调岳飞目无领导,另立山头,改易族旗军号。王彦仁慈,对岳飞有不杀之恩。却对岳飞独立坚持敌后抗战的战绩战功只字不提。

兼听则明吧!当时岳飞的行为无论是按古制还是现代的毛泽东兵法来看,都是死罪。按说王彦能以大局为重,不立时斩岳飞,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绝非小鸡肚肠之人。

当冬季来领,岳飞部缺粮,去王彦的山寨去借粮时。王彦暗示岳飞,只要你回来,一切都好说。但是岳飞太年轻气盛了,表面上承认错误,却坚决不肯重归王彦麾下。

虽然那时的八字军游击队刚站稳跟脚,远非其后鼎盛时十几万人马。但是王彦也要考虑自身的部队扩充,粮食从来都是战略物资。对于一只不听号令的友军,还是从自己手下分裂出去的部队,他不能太过溺爱,否则自己手下的兵如何带?拒绝借粮。

最终岳飞是在河北坚持不下去了才南渡黄河投效宗泽的。

只能说岳飞命好,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有位欣赏他的伯乐就在南方不远镇着。想起东北敌后抗日联军总司令杨靖宇将军临牺牲前最后一句:“我将抵抗到底!”

岳飞在河北游击战经历无意是一个失败,也不可要求过高。毕竟这是岳飞领兵首度独挡一面。岳飞一定总结汲取了自己及其友军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王彦的持重稳健对比自己的冲动蛮干;王彦的善于团结,倚靠河北各路义士,兵力越发壮大对比自己最后越打越弱,兵临绝境。岳飞之后的戎马生涯也很能说明问题。军纪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这些都不是凭空来的。所以我敢说王彦是岳飞的老师,虽然他们不怎么对付。

啰啰嗦嗦讲那么多,我只想阐明:过去我们简单地认为的好人好得没缺点,坏人坏得里外烂透!是绝对错误的。

我们纪念岳飞,不是神化岳飞(虽然我有时真的打心眼里认为只有岳飞才有资格当我们中华文明的武神)。岳飞固然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然而大英雄也是人,是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岳飞年轻时犯过的错对其本人,对我们后人都是一份伟大的财富。有缺点的英雄更真实。

岳飞南归宗泽时带回千把人,勉强可以算是个团级校尉,为宗泽打了几场胜仗后,半年不到,已经成为一名统兵数千的旅级将校了。可惜这时,宗泽却病逝了。

从西元1127年地到1128年4月宗泽率百万宋军力阻金军第三次冬季攻势。付出巨大的代价终于守住了黄河防线。这第三次南侵成为金朝最失败最亏本的南侵。

指挥上百万大军从来不轻松,宗泽要想法筹集海量的粮饷。可惜狗皇帝只想逃跑。远逃南方在扬州建立新宫。截取大笔江南的钱粮在扬州大兴土木。宗泽老将军以69岁高龄运筹帷幄,终于累倒了。加上宋高宗没出息,逃到南方的扬州。不肯“回銮”东京,鼓舞士气,宗老将军又累又气终于在西元1128年7月三呼“过河”黯然离世。

接替宗泽东京留守、开封府尹职位的是毒虫。呃!不对,是杜充。此人消极避战,无所作为。存天只想着升官发财,苦心专研为官之道。对金兵却怕得要死。

宗泽曾调王彦的八字军一万人马过河,屯兵滑州。河北五马山首领马扩也南来联络北伐。宗泽和王彦、马扩等人共同制订了北伐的军事计划。计划:1,王彦带八字军为首的部队自滑州渡黄河,直取怀、卫、濬、相等州;2,马扩等军由大名府攻打洺州(治永年,今河北永年县东)、庆源府和真定府;3,杨进、李贵、王善、丁进等部都分头并进,河北、河东各山、水寨的义勇好汉,燕、云地区的“豪杰”也约定时日,里应外合,全面开花。然而这个大手笔计划随着宗泽离世而泡汤。

杜充上任伊始,立即中止了宗泽的北伐部署。当时,统制薛广所部已北渡黄河向相州挺进,因王善和张用两部被杜充阻止,未去会师,薛广战败牺牲。

苦守近两年的相州城终于在建炎西元1128年11月陷落,守臣赵不试自杀。河东和河北的最后一批州县,包括北京大名府,全部被金兵占领。

各路敌后义勇军游击队原先按照宗泽的计划,准备配合大宋官军北伐,杜充却切断了对他们的任何联系和支援,使金军得以竭尽全力,残酷镇压。著名的五马山寨也被金国大军所攻破。

西元1128年,宗泽7月离世,金兵认为有机可趁,这年秋天,打趴下了敌后各路义勇军、游击队后,就提前开展了第四次南侵。

金军在黄河未封冻时就渡过黄河,围攻开德府澶州城(今濮阳)。澶州城军民死守33天,杜充不派救兵。终于城破,被屠城。

而此时大宋官军却开始闹内讧。

杜充既无意于抗金,又没有威信,加之杜充具有刚愎自用,凶残严酷,恣睢暴戾,好猜忌等恶劣品性,更难以服众。

在杜充的不良管理下,原本愿意接受宗泽领导的抗金武装内部开始离心离德、分崩离析,实力很明显地日益消弱。一部分好汉已经先行退散重新上山为盗匪。王善、张用等部也蠢蠢欲动。

杜充调岳飞来镇压内讧。开封城南薰门外,岳飞率领两千勇士如狼似虎般掩杀过来,王善、张用等部号称“二十万人”的乌合之众们终于溃散而退。此后又大小几战,全面平定了内讧。这里岳飞大显常胜将军本色。可惜他这些胜利却是亲者痛而仇者快。

金军攻下澶州后,大宋黄河防线土崩瓦解。杜充得知滑州下游的澶州失守。吓得失魂落魄。竟然想扒开滑州一带的黄河南岸大堤,水淹澶州金军铁浮屠。然而这么大的决定他也做不了主。于是一边镇压内讧一边上书宋高宗。狗皇帝也吓破了胆,同意了。于是,西元1128年11月,杜充扒开滑州李固渡大堤,放黄河水决口。

结果,黄河水倒是淹死了几千金军,却流入了梁山伯,又南漫菏泽,抢泗水河道,夺淮河口入海。一路淹死大宋二十万百姓,致使上千万人流离失所。

这和常凯申下令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水淹日军,结果却淹死90万黄淮海平原百姓,害数千万人沦为难民如出一辙。

这帮封建狗官,视百姓生命为草芥,毫不怜惜。客观上却破坏了自身的核心实力。还是毛泽东兵法阐述得清楚:兵民是胜利之本。

因为有了以往擅自脱离王彦领导的沉重教训,岳飞尽管对杜充的做法强烈不满,也不得不委屈在其节制之下。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人为掘开黄河,杀害的自己人远多于敌人。直接导致离心离德。从古至今,兵家都提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心向背总是战略层面上第一位的。侵略者滥杀无辜,失德;官军决黄河,把百姓和敌寇一起淹,同样失人心。

常凯申的花园口一炸就决定了他十多年后失却天下,偏安海岛。就算他再怎么污蔑敌后抗日武装“游而不击”都没有用。弱宋的报应来得晚一些。一百多年后南宋端平入洛北伐,已经夺得了旧都汴梁和洛阳。中原百姓没有王师北定的喜悦,反而和新的征服者一起对宋军坚壁清野。蒙古人又掘开黄河水淹宋军了。北伐又一次失败。

西元1128年11月的决黄河,并没有阻挡侵略者的铁蹄。才几个月后,金军就攻到了长江北岸的扬州。宋高宗仓然出逃。金军屠扬州而返。

家园 八千里路云和月——跟随精忠岳飞的足迹8黄河—粮草

话说宗泽故去后金人立马第四次南侵,杜充无为,扒开黄河李固渡南岸大堤。致使黄河夺淮入海。两淮百姓陷入浩劫。金人却长驱直入,屠灭长江北岸的扬州而返。

对于西元1128年的黄河改道我还要多说几句。

据地质科考,黄河已经在中华大地上流淌了几十万年。由于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河一向是泥沙携带量巨大的浊流。流入下游后泥沙堆积造成河道多变。几十万年来,其下游一直在以山东丘陵为中心南北摆动。大禹治水后黄河东北经禹河于天津一带入渤海。其后数千年,河道一直在山东以北的华北大平原上摆动。即使筑堤束水,依然无法避免华北多黄河水灾,积弱积贫,人口密度不大。

而两淮地区却成为仅次于江南膏腴之地的鱼米之乡。那时史书形容淮河流域也是风调雨顺人口密集。

但是数千年的淤积,使得华北地势於高,而淮河流域却变得低洼起来。

西元1128年初冬的黄河改道,黄河夺淮入黄海。大大改变了华北黄淮海大平原的地缘结构。此后七百多年黄河主河道一直在两淮地区摆动。河水泛滥,淹没了大批良田、於塞淮河主河道、於高两淮地势致使淮河入江、古运河荒废。淮河中下游成为积弱积贫之地。至今安徽和苏北某些地方都还是贫穷代名词。

而华北却开始风调雨顺,人口增长。特别是明初山西大槐树移民。使得华北大平原成为上亿人口安居乐业的宝地。

此后南方和北方争夺中原更失优势。原本是地利不行,人和补。两淮、江南密集人口、丰裕钱粮加上汴水,泗水流域密集畅通运河交通使得宗泽可以迅速纠集上百万大军防金人十多万铁骑。黄河南流后,上千万人口死亡、流离失所,两淮经济中心消失,中原防务失去右臂。一百多年后的端平入洛北伐,中原已然凋零,筹粮困难。运河淤塞,江南的粮饷运不过来。十万南宋精锐最后就是兵败后勤。

顺便说一句:黄河还真是条不折不扣的害河。特别是人类活动破坏了其中游黄土高原植被后,黄河输沙於高下游的能力更是突飞猛进。仅仅七百多年就使两淮地势又高于华北。西元1855年,黄河北岸铜瓦厢大堤决口、改道。黄河夺济水,复归华北平原入渤海。仅仅数十年,频繁的黄河决口、淤塞就致使山东西北部沦为赤贫。共和国建立后中华水利科技工作者在前人束攻沙的技术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人造洪峰——高含沙性人造洪流冲刷深槽河道的技术。近十年来让黄河主河道向下冲涮了2米以上。黄河主河道稳定起来。然而人造洪峰的依托是小浪底水库,只能管百年内黄河水患基本无忧。

而没了黄河水患,两淮大地又开始恢复鱼米之乡的景象。特别是共和国建立后伟人发表了:“我们一定能治理好淮河”之言后,两淮水利大手笔不断。目前江南膏腴之地过度发展工业化,疯狂发展房地产。破坏了祖宗留下的几千年可持续发展之鱼米之乡模式。完全有赖两淮新鱼米之乡米粮接济,江南才不至于陷入饥荒。

————————————————————————粮草的分割线————————————————-

西元1129年春,金人北返。此时的岳飞还在杜充役使下镇压内讧。前面说了,此时岳飞百战百胜是亲者痛而仇者快。东线的金军都把宋高宗赶过了长江。中线汴梁宋军还在自己人打自己人。

如此大规模内讧原因是什么?这连武穆遗书都是春秋笔法。

表面上是杜充具有刚愎自用,凶残严酷,恣睢暴戾,好猜忌等恶劣品性,难以服众。其实关键还是一个粮字。

汴梁周围百万大军有各路山寨英雄好汉。本身就是宗泽以粮为纲,统合揉捏起来的。

由于杜充掘黄河入泗,东南两淮破碎,加上扬州被屠。汴梁守军断了供应。军无粮则溃。加上王善、张用等人本来就是山贼出身。在宋军内部广受歧视,军纪也不是特别好,不得不外出打粮。

此时的汴梁周围剧受金军入侵战火破坏,百姓死的死,逃的逃。田园荒芜,难以筹粮,官府手中也没有多少粮食可调拨。杜充解决粮荒的办法就是整人,整死多少人就少多少张嘴。这直接导致了汴梁附近上百万守军内讧滔天。

岳飞因为有了以往擅自脱离王彦领导,领死罪的沉重教训,尽管对杜充的做法强烈不满,也不得不委屈在其节制之下。充当杜充的打手。

金人刚北返不久,又发生了苗刘兵变。南方宋军也在内讧。

及至1129年6月,岳飞刚剿灭叛匪回汴梁就接到了杜充命令,南下健康(今南京)。

宗泽苦心经营的黄河防线,中原大好河山就此被抛弃。

按:中原苦战的失利加深了岳飞对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认识。让杜充这等文人无能、窝囊废效法当年曹操、诸葛亮的壮举:大兴军屯。那是妄想!但是百万大军因粮草而内讧的血腥事实让岳飞深受刺激。此后岳飞收复襄阳后,就在荆湖北路大兴军屯和民屯,广积粮食。然而,他这一行为又触犯了重文轻武,防范武将的“赵宋家法”。

家园 老铁支持你的观点!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家园 很多内容倒是从袁腾飞的《两宋风云》里搬来的。

有的内容是一字不差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