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朝鲜战争基本常识问答(哪位高人知道这是谁写的?) -- 抱朴仙人

共:💬195 🌺1326 🌵7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甭管毛岸英的身份,以他的能力,上哪儿更合适?

毛岸英是大学生,苏联军校毕业,参加过苏德战争,精通俄语--尤其是军事方面的术语,东北老航校期间,当时东北精通日语的人多吧,由于没有军事知识,愣把日本教官讲的"三点着陆"翻成了"蹦三蹦",害得中国飞行员齐刷刷的犯同一个毛病--这么一个人才留在司令部里当一个团职翻译不是合理使用倒成了镀金?那可是中国军队绝大部分是文盲,连初中高中生都留着当文化教员舍不得往前线送的年代哟.

家园 1950年十一月的朝鲜北方房间不生火?

九十年代我在相对暖和的大连住平房时,过了十一月份那也得生炉子,当年的志愿军总部不生炉火,冻病了彭总是好玩的吗?

家园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

虽然俺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家园 要说“家天下”,除了培养接班人以外,应该还有很多表征吧

老毛给自己的家族、家庭、个人分配了多少国家利益?

老毛安排了多少毛氏族人于各级政府、军队部门担任领导职务?

老毛是否通过了某种法律,规定了国家权力将通过血缘关系传递?毛家人还没死绝呢。家天下的领袖会这么容易让权力离开自己的家族么?

姑娘,你光看一件事的一部分就言之凿凿的下判断非常没道理。

就像你看到一个母亲责骂孩子,你能断言她对孩子满腔仇恨欲杀之而后快么?总得再看看她平时有没有给孩子言传身教,嘘寒问暖吧。

家园 谢谢九霄理性的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俺觉得历史比较复杂,在没有完全掌握史料情况下,结论通常

片面。

从毛岸英烈士的整个成长经历来看,他是作为接班人来培养的,这个接班人不一定就是一把手,但培养是一定的,既然培养那么军事方面的历练必不可少,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毛岸英虽然是红军中尉但苏方对其保护备至,从未有参加一线战斗的记录,目的只是让其熟悉和了解军事,回到国内参加朝鲜战争,开口就向彭总要一个团,志气可嘉但老于军事是彭老总心里明白他并不具备前线指挥作战能力,于是安排到志司总部做参谋工作,从工作的内容看目的还是熟悉军事,体验战争。毛岸英烈士牺牲时年28.

对比毛岸英和蒋经国的人生经历和培养过程,可以看出毛岸英的条件比蒋经国好太多,因此毛岸英没有蒋经国的成熟和城府,但这并不能抹杀他作为一名志愿军烈士的荣誉。说“不能抹杀”就是说既不能贬低,也不能拔高,拔高也是一种抹杀。28岁的毛岸英烈士在当时还只是一个单纯的,热血的爱国青年。

家园 关于朝鲜战争和台湾

今天看到了思炎:【整理原创】朝鲜战争 - 英国篇(上),发现台湾问题和朝鲜战争还是紧密联系的。

话说从1950年6月开始,老金把韩国国防军加美军打得节节败退。站在美苏冷战和铁幕对抗的背景下,老美认为这是苏联和共产主义集团在亚洲的进攻,所以老美给出俩应手,第一直接介入朝战,第二保卫台湾。

可见台湾问题和朝战是密不可分的,是美帝一步走的两手棋。因为大陆当时已经倒向苏联(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一九四九年八月十八日),成为了冷战的参与者。不得不说,老美保护台湾是本手,所谓彼之好点即我之好点。

大陆无力在台湾问题上应对,那么参加朝战成了唯一选择,使大陆成为有力的棋手。否则,中国将不过是美苏争霸的棋子和棋盘。

但这次应对还是相当被动和冒险。如果北朝鲜肯忍耐一下等大陆搞定台湾再大举进攻,中国的态势将好得多。但老金家强烈的棋手情节让他 选择自己先走子,站在大陆的角度这是相当的混蛋。

总之,大棋盘上大陆选了苏联一边,接着在一次被动应手中,大陆失去了台湾(失实地),但是冒险成了棋手(得势)。 鉴于失台湾没有过错,这次应对算是相当成功的。其他几方,美苏韩朝则分别巩固了实地并且加深对棋局的了解。

-------------------------------------------------------

另外这个问答基本无视当时世界刚结束二战,大国统治世界以及主旋律为

美苏(意识形态)争霸的现实,不少的说明很‘学究气’。

家园 这共奴蠢材精神病

为嘛我看完这篇文章以后,反到觉得这个词是褒义的。。。

家园 炼金。。。这话好啊,跟镀金是完全不同
家园 谁呀,那位?

能发站内信告知吗?

家园 恰恰相反,北朝鲜很可能充当了中国的替死鬼

1950年初美国政府曾公开宣布朝鲜半岛处于美国远东战线的防御圈之外,美国对朝鲜问题的一切计划都是以从朝鲜脱身为基点的。>>>>>>然后朝鲜动手了,美国也改弦更张了.

所以即使在美国宣布要从台湾脱身的情况下,大陆真向台湾动手,您敢保美国不会像对朝鲜一样变脸?

再说一句, 大陆打台湾,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准备好?

粟裕判断,为了打台湾,他需要16个军以及与这个兵力规模相适应的运力

从4个军变成8个军、12个军、16个军,不但三野主力要全部投入,还要四野4个军

“1950年1月,粟裕在一次报告中计算,攻台作战以50万人计,所有人员及车马、武器、粮弹等一切准备,重约13.54万吨,以每人0.6平方米计,约需船只载重量76万吨,需吨位千吨以上的船只575艘。第一梯队如以6万人(突击队)计,另需登陆艇2000只。”

这些数字对当时的大陆是什么概念?

粟裕要求的出动16个军渡海攻台,而且这16个军必须都有各自完全掌控的渡海船舶(金门的教训,靠一批船渡送两批部队完全不靠谱),这个客观条件对50年代初的中国,何时能够实现?

我们现在知道了,1950年上半年,邓华指挥第43军、第40军渡海进攻海南岛,从搜集船舶、夺取船舶、搜集以及到香港购买船用柴油机或十轮大卡车的发动机、两个军的部队游泳训练、操船训练、上下船涉水冲击训练、40军参谋长畏惧海上作战开枪自伤、海上训练时因飓风把几个排的解放军刮到了法属越南的海防港之后的外交交涉斗争等等等等.......可以说出很多很多

这几年解放军为应对台独引发战争,年年夏天海训、游泳考核、走浪板、克服晕船,装甲部队要到海中或水库开展风险很大的泛水对形展开、冲击、水中开炮等训练

好了。现在再看看金门战后到1950年6月,三野担负机动任务、攻台主力的九兵团(20军、27军、26军),开展了多少攻台战前训练?游泳泅渡训练?操船训练?登船换乘、跳帮涉水冲击训练?克服晕船的适应训练?三野在1950年上半年集结了多少船舶用于攻台战役?

如果没有朝鲜战争,按照粟裕的投入16个军以及能一次性航渡这16个军的船舶,攻台战役在五十年代初的什么时候可以准备就绪?

最后一个问题,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发动的统一国家的战争,美国可以迅速发表声明武装干涉,派遣三军参战,最后顶住并击溃了北朝鲜军队。为什么在此时期的中国大陆发动的统一国家的渡海战争,美国肯定不会武装干涉,出动海空陆军对解放军搞一场半渡击之,歼灭于台湾海峡的水上、滩头?如果粟裕挥师渡海,谁敢保证杜鲁门、麦克阿瑟不会像1950年6月25日对付北朝鲜那样突然宣布参战?

>>>以上是SC当初的相关讨论.

家园 哦, 要是精神病夸你和他一样聪明,你乐意不?
家园 那把位子不是谁都能坐的,多少人死在那上面了。
家园 有炉子,志司让点吗?彭总呆的地方有炉子,作战部有炉子吗?

首先,您转贴的段落没有表明时间,能在有靠北墙的大火炉子前签收电报,并不能说明毛岸英牺牲的当天,鬼子圣诞攻势的前夕,志司就有或者允许点大火炉子。而我恰恰知道的是志司为了迎接鬼子的圣诞攻势明确规定了拂晓后一律不准冒烟这一条。进一步细化是吃了饭就到防空洞去。

其次,白天摄氏5度,晚上零下10度的天气各位肯定也经历过,反正我小时候是没有空调的,家里也没有大火炉子,白天摄氏5度,晚上零下10度的日子也就过来了。

再次,您举得例子看来是彭总和毛岸英联合办公的地方,和毛岸英牺牲的当天办公格局完全不一样,考据上有问题,完全没有可比性。我不知道你举这个例子想说明什么问题?赐教。

我也找到一段,希望能更清楚的对你描述当时的情况,您要是不知道可以原谅,可要是成心这么说那也是可以的。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200711/1120_335_303686.shtml

天空,寒风凛冽。三架敌机在空中发出震耳欲聋的怪叫,穿梭般地俯冲、轰炸、扫射。离司令部不远的一座房子被炸塌起火了。那是作战处在洞外临时办公的地方,只见房顶上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火势异常炽烈。

1:只有三架敌机。

推论是:

A:美国鬼子很穷,对志愿军总部斩首行动只拿得出三架飞机,加上还有俯冲,扫射功能,战斗机的可能性比较大。看来志愿军总部在美国人看来真的不是什么有价值的目标,轰炸机都舍不得派。

B:走过路过的飞机,哪座房子冒烟下面肯定有人,飞机就炸谁。

2:依据毛岸英在热蛋炒饭的事实,同时如果你也同意热蛋炒饭要用火的常识

推论是:

作战处在洞外临时办公的地方,即毛岸英所在的地方肯定冒烟了,毛岸英他们三个人中有人违反了志司的纪律,不管是拂晓后没有灭掉炉火,还是拂晓后为了热蛋炒饭又生了火都是违反纪律的。志司为了迎接鬼子的圣诞攻势明确规定了拂晓后一律不准冒烟这一条,那即便是有大火炉子,那白天应该灭掉,坚决执行拂晓后一律不准冒烟的纪律,更别说还有可能是生了炉火。

btw

您的大作里试图回答以下2个问题,不过我看不明白,请教下

关于毛岸英被炸牺牲的问题,一般都是针对其中两点争论:

1.毛岸英吃蛋炒饭引来了飞机:

2.毛岸英在屋里生火违反防空纪律。

您没有说明为什么志愿军战士吃炒面就不会引来敌机,而毛岸英同志一吃蛋炒饭就会引来敌机,一个字都没说,反倒是长篇大论说明了炒蛋炒饭的油烟不会像蒸汽火车头似的猛喷烟。这个暂且不说。

第二个问题,我还等着看呢,可是看到最后也没看见您的高论,讨论完了炒蛋炒饭不会冒出不会像蒸汽火车头似的猛喷烟,下面就没有了。

我小时候有发炉子的经验,发旺的炉子冒的是袅袅青烟,只有在发炉子的过程中才会像蒸汽火车头似的猛喷烟。

我的经验说明了发旺的炉子是袅袅青烟,您论证了炒蛋炒饭不会像蒸汽火车头似的猛喷烟,那么推论为毛岸英在发旺的炉子上炒蛋炒饭就只能是袅袅青烟。对了,这个推论好像没有用哦,您的问题是吃蛋炒饭和引来飞机之间的关系,另一个是生火和和违反防空纪律之间的关系,我的推论一个都回答不了,看来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臭毛病我也有,还真不好改呢,一不小心就犯错了。

毛岸英生火肯定违反了防空纪律,这无可置疑!

毛岸英在战场上,在志司,在志司的防空纪律下,带头违反战场纪律,或者姑息别人违反纪律而不去阻止,导致志司和自己蒙受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事实是清楚的,问题是严重的,我想这是本次讨论的实质所在,并由此可以看出他个人的一些问题。

而不是讨论朝鲜的天气有多冷,不生炉子没法活,炒蛋炒饭不会像蒸汽火车头似的猛喷烟这些细枝末节的技术问题。我们只要知道他带头违反,或者姑息别人违反了战场纪律就够了!

家园 您是和平时期,彭总在战场

而且有志司的命令,拂晓后一律不准冒烟,进一步细化是吃了饭就到防空洞去。

另外,不生炉子还能有别的取暖方式,不生炉子和冻病了彭总之间有必然联系吗?

实际上最后彭总被架到了防空洞中,防空洞中有炉火的可能性就更小了,那我们伟大的彭总不是钻一次防空洞就要冻病一次?可怜的没炉火就要生病的彭总啊~~~

BTW,当时的志愿军战士可是在前线的战壕里,肯定不能一人背一个大火炉子上前线,听说穿的还都是秋衣秋裤,彭总是年纪大了,没炉火就要冻病,和年轻人是不能比了~~~可怜的穿着棉衣还需要炉火的彭总啊~~~要说彭总也是苦出生,戎马生涯,怎么到了flyingcatgm 笔下他就这么弱不经风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