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亩产水稻988公斤!向国庆献礼! -- 沙海

共:💬122 🌺618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亩产水稻988公斤!向国庆献礼!

记者9月29日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证实,经农业部测产验收,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攻关的国家第四期超级稻百亩示范片“Y两优900”中稻平均亩产达988.1公斤,创世界纪录。(农业部权威发布:一类田亩产1045.9公斤,百亩片平均988.1公斤,创造百亩连片平均亩产最新世界纪录,如果按加权平均或国际标准14%含水量计算则可上1000公斤。)

此次验收的第四期超级稻苗头组合“Y两优900”示范基地,位于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牛形村,种植面积共57丘101.2亩。共有种植农户42户,42户农户农户90%是留守老人,其中60岁以上的占75%,最年长者78 岁。

在袁隆平院士的指导下,羊古坳乡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肖利民带领牛形嘴村42户农户对试验田实行统一播种、统一育苗、统一时间规格插秧、统一施肥、统一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以重视磷钾肥的使用来提高结实率,特别在后期用着重施钾肥的方法攻克难题。试验田成功闯过了46天无降雨干旱天气。

28日上午10时,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育种专家谢华安率领的农业部专家组来到基地全程监督下接受现场收割。专家组对所有田块进行编号,通过随机抽签和示范单位推荐选取33号、35号和14号三块田接受人工现场收割。收割后机器脱粒并装袋,现场称量稻谷毛重。专家从实收稻谷中抽样后分别送至湖南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同时进行产量测定。测定重量前,专家将对稻谷去杂、烘干,直至稻谷达到国家粮食收藏标准。

谢华安在现场查看了Y两优900后说:“稻谷有效穗多,穗大,结实率高,体现出了Y两优900的高产。”据现场专家初步测产,Y两优900每亩平均有效穗达15.2万穗,每穗稻谷的平均种粒数在350粒左右,结实率超过了92%,一千粒稻谷重达27克,比普通超级稻重1克左右。 点看全图

据统计,2012年,中国超级稻推广面积已达1.21亿亩,亩增产60公斤以上。

通宝推:忘情,天涯睡客,老财迷,珊珊一何迟,老老狐狸,侯登科,大胖子,李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中国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也必将是中国的!

今年七、八月的湖南完全可以用火炉来形容。高温!超40度的高温!超历史的连续高温!干旱!全省大面积的干旱!在CCTV的天气预报中可以清晰的看见周围降雨的云绕着湖南转了个身。将以往潮湿多雨的湖南,愣是整成了地地道道的烧烤摊。

可就是这样的高温就是这样的连续干旱,依然让我们今天收听到了振奋人心的消息——最新杂交水稻亩产平均达到988公斤。创新的世界纪录!

这是中国的胜利,也是世界的胜利!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逐步推广高产稳产的杂交水稻,将使我国的劳动力进一步得到解放。同时也将使我国在应对各种各样的风险中处于不败之地。

可以预见在今后几年的发展中,我国将会因为越来越多从第一产业释放出的劳动力,更加坚定不移的坚持城镇化路线;更加坚定不移的开放国内市场的消费能力;更加坚定不移的强化基础建设。

在欧美各国还在为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副作用哀叹呻吟的时候,我们不过挥手拍去身上的尘土向着已经定好的方向坚定而有力的大踏步的前行。

骄傲的欧洲已经看不见我们的背影,猥琐的日本也已经落在身后。蹒跚前行的美国,耳边传来紧紧追赶的脚步声像是一声声的战鼓。

中国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也必将是中国的!

家园 这样来看,亩产上万斤,真的不是放卫星。文革时的人们已经

预见到这情况了。

家园 钱学森那篇文章我读过

严格地说,论述本身没有大问题,或许有点狡猾 - 通篇谈的是光合作用以及效率问题,如果充分利用,可以达到亩产万斤,而没有涉及到具体问题,比如何种作物等。类似水稻小麦这种作物,明显有一个果实过多过重会产生倒伏的问题,这的确还做不到。但对同属于淀粉类果实的马铃薯等作物,无类似问题,轻轻松松亩产五六千斤。

钱到93年还认为亩产万斤的估计不算错。从光合作用角度而言,好像袁隆平也有过类似看法。至少袁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过去40年中把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了900公斤,翻了三倍。如果再过40年还能翻番或者更多,钱那篇亩产万斤就成先见之明了。

通宝推:流云天下,
家园 太乐观了

四十年再翻番也才4000斤,离万斤且远着呢。另外,袁的基数300公斤似乎太低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个口号:"农业生产超纲要",所谓农业纲要就是长江以南地区水稻亩产800斤,我记得全国平均亩产不会到800斤,但超纲要的生产队、大队甚至公社都是不少的。所以袁的基数不到千斤是难以相信的。

家园 看到一些数据引起回忆

一千粒稻谷重达27克
,农业上直接称千粒重=27,进步确实大,小时候稻谷千粒重一般都在14~15之间。

俺从小生活在小镇上,不直接参加农业劳动,但对农业生产还是比较熟悉的。中学时有门课叫"农业基础知识“,简称农知课,我挺喜欢的,期末考试我觉得小菜一碟,应该不是100就是99。拿到批完的考卷,全对,但是只给90分。我找老师,我亲爱的老师回答我:你有知识,但没有能力。你会耙田吗?你插秧插得直?我怏怏的说不出话,老师安慰我说:没关系,90分也是全班最高分。真是伟大的老师!

通宝推:珊珊一何迟,石狼,桥上,
家园 我花花你吧。你当年的老师出于何种原因,不给你满分,现在很

难分析了。

家园 300公斤=600斤

300公斤=600斤,

离800不是太远.

家园 del

del

家园 浇了狗肉汤没?用打谷的风车通风没?几亩地和成一亩没?——

大跃进的路数,嘿嘿——不是说老袁啊

家园 嘿嘿,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就知道袁的大名

第一代杂交水稻在我家乡推广时,大面积推广800斤以上,中高产田千斤以上。你说他好意思说我的起步600斤吗?我相信解放后高水平农技人员都不会起步在300公斤。

家园 和尚大人,我很认同我老师的作法

她的这番话深刻影响到我现在。就是嘴上说的,笔上写的都不如你到现实中能做的。所以我用亲爱的、伟大的词汇不是调侃,都是真诚的。

家园 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我的家乡亩产只有400多斤。

用了杂交稻后,亩产大概是700-800斤。还是有不少进步的。

家园 袁最初开始搞杂交水稻

不晚于65年,当时他在《科学通报》上发表过相关论文。73年他的杂交技术开始投入应用时,国内水稻亩产只有300公斤左右。你的八十年代已经是他的技术部分投入应用后的产量了。所以我说四十年,从73年的300公斤到如今13年的将近1000公斤。

家园 给尚书大人转一个网页

浙江党史90年90事:农业生产首超《纲要》

  1955年11月至1956年1月,毛泽东在视察杭州、天津等地时,与14个省、区领导人经过反复酝酿,形成了《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并经最高国务会议讨论通过后向全国人民公布。根据《纲要》要求,到1967年,浙江的粮食、皮棉亩产分别达到800斤和100斤,生猪每户饲养2.5到3头。

  为贯彻实施以上规划,省委十分强调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紧紧围绕农业办工业,兴建了一批水电、化肥、农药、钢铁、水泥、机械制造,以及棉纺、丝绸和其他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初步建设起了支农工业体系。但从1958年下半年开始的连续3年“大跃进”运动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浙江农牧业生产全面下降。从1961年起,浙江省认真贯彻执行了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方针,及时地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加速了全省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一些主要农产品只用了三五年时间就恢复到1957年至1958年的生产水平。

  在生产迅速恢复的基础上,1964年全省棉花平均亩产达到107斤,平均每一农户养猪2.5至3头;1966年全省粮食平均亩产达到874斤。从而,浙江省粮、棉、猪均提前实现《纲要》所规定的产量指标。

当然,粮食产量在江浙地区包括一季水稻与一季小麦。小麦产量在江浙一带比较低,300斤/亩算很高的了。所以由此推算,浙江在1966年就达到水稻大面积种植600斤/亩的水平。

江浙双季稻推广大约在70年代后,但单季产量不高,米质较差,后逐步淘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