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重阳想起毛主席,1971年的几个日子 -- 方天化几

共:💬66 🌺238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两家人都相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前提下,您却要搞什

么中国主导经济,苏联主导政治,这可能吗?

所以说到底,这个中苏互助的模式根本就缺乏基础。

二战后苏联对TG的援助其实是建立在自身处在恢复期,无法在欧亚两线防御的现实基础上的,随着苏联国家防御体系的完善和各种超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制造,到了80年代末期,这种基础就不存在了,俄毛倒了20年了,你可曾见到他的国家安全受到一丝一毫的实质性威胁吗?人家只会利用这种单方面的国家安全跟你耍无赖,就像现在大家看到的一样。

家园 【讨论】谈不上后悔吧

大家手里就那么几个棋子几张牌,总不能老祈祷对手是个臭棋篓子。其实说起来美国人已经够合算了,我有时候想,如果没有913,按照主席的既定算盘,也许这一切会进行的更快,美国人连平方都看不到,TG也能从资本家手里套到更多好处呢。

我觉得913最大的损失就是严重摧残了主席的身体健康,没这事也许他还能多活几年,邓后来一系列的作为明显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如果换做主席,会从容的多。

家园 沙俄-苏联的问题其实就是强人政治

强人政治好处很多,但是问题更多。最典型的就是苏联二战结束后的扩张,45年,斯大林把苏联的影响力和实际边界推到了其所能达到的顶峰。但是其死后,东欧和南斯拉夫的状况就说明,收缩的压力开始出现。而这类过度扩张导致强人死后收缩压力的状况在沙俄-苏联的历史上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赫的问题在于,他要应对斯大林死后苏联内外部的收缩压力,就得按斯大林的路线走下去,但他又在政治上打倒了斯。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苏联最终的解体的种子,从赫否定斯开始就种下去了。

家园 你说的是一般性了,我只是说说流水账

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中国人重视得人心,别的国家都是压服,苏联对那些加盟共和国不仅在各方面控制,心理上也是居高临下的态度,因此苏联的凝聚力是很弱的。

通宝推:说几句,
家园 【非全文转载】毛语录: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毛这一生说过不少有道理的话的。比如,他就讲过,“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当然,像“文革”中那样,将他的话吹得太高,那也不行。太过。过犹不及。

人年纪一大,就有点阅历。有阅历,那毛这句“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就有了用处。没有点阅历,是体会不了毛泽东此语妙处的。这句话看似平淡,其实是毛自己一辈子手不手不释卷读中国古书悟出来并身体力行的,是其人一辈子的经验之谈。

比如,最近,官家们费了很大气力,搞了个“两高”法律解释。要旨就两字,查谣。还有一个关键词就是“500次”。第一个达标者,是一个初中生娃娃。有人就说,如今查谣,要从娃娃“抓”起。《X球时报》呢,当然赶紧出来打补丁,说这“第一案”是基层的办案水平低形成的。这当然是一种具有合理性解释,没违反逻辑性。但是,这“两高”解释本身不合理,一执行就显出荒唐性来,这样的解释不是更合理,更有逻辑性吗?这“第一案”就荒唐,能保证今后这些“办案水平低”的地方,不办出更荒唐的案来吗?“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事情本身办错了,不是《环球时报》那样打打补丁就能变成正确的。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这官家再次查谣,让本人想起历史久远了的那一次官家查谣。

1976年清明节,一个外省县城,夜里,天下着雨。忽然,大街小巷的高音喇叭一齐响了,传出来对“天安门广场暴徒们”义正辞严的声讨。那些声讨言词,如今是完全记不起来了。但那“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那“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人民也不是愚不可及,秦皇的封建社会已一去不返了”等天安门广场上的“反诗”,如刀刻在石头上那样,再也不能忘却。

清明以后的5、6月份,我们厂里也开始按上头的布置追查“政治谣言”。厂子里成立了追查专班,我们车间里头也有人被抽调到这个专班里去了。车间里的人,当然对工友们讲的话知道得很清楚。我这个讲过一个段子的人,立马就被查出来。政策是摆在那里的,首先就要求交代这“谣言”的来源。

这“谣言”是我从在另外一个单位上班的弟弟那儿听来的:说是邓小平带着他的孙女去看毛泽东,毛泽东让这小孩喊他毛爷爷,小孩认生不开口,毛泽东就拿一个苹果给小孩,小孩就开口喊了毛爷爷。邓小平趁机对毛泽东说,主席,你看,给个苹果小孩就喊你,可见有时候还是得搞点物质刺激。

本人当时传这个段子的时候就对工友说了是听弟弟说的。因此,没法抵赖。追查就追查到弟弟那儿去了。弟弟呢,是听他师傅说的,这可不能供出去。可能是这个“谣言”内容只是为被官家那时批判的“物质刺激”打抱不平,还算不得非常“恶毒”,事情还没严重到对本人的行动自由进行限制,没办学习班。于是趁着午休,借了一辆自行车,立马赶到弟弟单位去通风报信,商议对策。弟弟他们单位当然也在追查,真正来源是不能供出去的,否则这种一传十,十传百的段子不知道要牵连多少人。不交代来源也是不行的,官家那里是不会让你过关的。好在口供早已有人发明出来:在露天电影院听人说的。那时露天电影院经常放电影,人们生活内容贫乏,放映之前一般早早进场,等着放映开始。等待时家长里短地唠嗑,传一些现在所说的段子,旁边的人听了去,完全可能。

后来单位的专班人员去找弟弟核实,就按这口径回应。专班将调查结果向上汇报,时间就到了7月份,离毛驾鹤西去,离四个人被抓就不远了。这事就这么了结了。

估计那一年全国的查谣,都是这么了结的。

现在回想,对老百姓查谣,其实高层政治争斗外溢的结果。他们在那里争斗,连带升斗小民也跟着遭殃。本人当时年轻,正在积极“要求上进”,给这查谣一查,少不更事,以为大祸临头,见多了“无产阶级专政铁拳”之下家破人亡的厉害,开始也真给吓了个半死。

历史几经轮回。如今,又有人将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的任督二脉打通,理论上,前三十年的事,都可以在这后三十年之后理直气壮地重演了。不仅如此,这前三十年之前的前前三十年的事,不是正在按部就班,有模有样地正在重演吗?

重演之后,后果如何?再重演成那一次的十月惊雷?

“历史往往会惊人的重复;

但第一次是正剧,第二次是闹剧。”这是黑格尔的至理名言。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这是毛泽东的至理名言。

家园 物质不是生产出来滴,物质再大丰富的阶段,消费物质就是生产
家园 高级黑呀

新中国进入联合国,才真正表示新中国成立了,在国际社会中有了位置。

怎样刮出来呢?只能依靠恐惧手段,通过绝对的公平,一丝一毫地汇集起来,这便是文革产生的大背景之一,仅仅这个方面,除了恐怖统治

家园 但第一次物质刺激是正剧,第二次物质刺激也是正剧,

“历史往往会惊人的重复;但第一次是正剧,第二次是闹剧。”这是黑格尔的至理名言。

我不懂黑格尔,跟你求教!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这是毛泽东的至理名言。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指的是重复历史呢?还是不重复历史呢?

按照你背的黑格尔的至理名言,似乎应该是不重复,对吧?

历史有大历史,也有小历史,比如说你讲的笑话,历史上肯定发生过,而且现在还在发生,以后也会发生,因为小孩子嘛,总是有滴,除非人类灭绝了。

第三次物质刺激是正剧,第四次物质刺激也是正剧,但第五次物质刺激是正剧,第六次物质刺激也是正剧··········

我就只写六遍吧,唉,看你写了这么多,回你的太少了,有点不够文字刺激。

哎,对了,第一次文革是正剧吗?

可怜的是黑格尔的至理名言啊,

而且,跟对待小孩子差不多,训练动物也是给好吃的。

唉,人想吃好吃的就想方设法让上级把自己当小孩子对待也是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啊,对吧?

其实呢,把成人当小孩子对待也是把他们当动物对待,就只有吃这点追求嘛。

同一句话,无论是黑格尔的,还是毛主席的,同一个笑话,同一个历史,不同的人看会得出不同结论滴。

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个笑话,我猜你是想吃苹果了,你就是想吃苹果者见物质刺激,我是驯过动物的,我就见物质刺激是把成人当小孩子或动物对待了。

通宝推:说几句,
家园 政治谋略浅析

二战后,美国最好的东亚谋略,应该是冷处理,但美国却反其道而行之,搞成了热处理,成就了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更成就了中国。

东亚诸国,都是资源匮乏,人口众多的国家,这些国家只有工业立国一条路,缺少市场,缺少原材料,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但美国却在这个地方,打了两场仗,仅死亡就大约有十万人,持续了约二十年,将日本,韩国,台湾变成了备战的基地,提供了最好的备战需求,和技术扶持,直接促成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科技腾飞。如果美国实行冷处理,东亚地区的经济成就,估计连现在的一半也没有。

朝鲜战争,美国如果一开始就坚决扶持南朝鲜,很可能就打不起来,先是犹豫不决,给北朝鲜和苏联造成了想要放弃的印象,后来又直接出兵干涉,打回三八线就是最好的结果,结果直接推进到鸭绿江边。如果中国不出兵,或战败,这是要将中国与苏联捆在一起,与中国交战,给了中国展示实力的机会,增强中国独立的意志,可以说,无论中国出不出兵,战胜还是战败,对美国都是不利的,对美国最为有利的,首先就是没有朝鲜战争,其次就是美军到三八线就停止。

美国的亚洲战略,无论是对国共内战时期的中国,还是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都是一塌糊涂,感觉美国就是东亚地区的白求恩,牺牲了自己,成就了东亚,已经不是臭棋篓子可以解释的了。

美国为啥这样昏了头呢?一方面是对中共的成功,缺少准备,等中共已成大势,美国又不甘心,一开始过于轻视,后来又过于重视,走了两个极端。另一方面,则是美国对自己的不自信,那时的美国,还是种族主义盛行的国家,还没普选,对于共产主义这种人人平等的意识形态,骨子里是恐惧的。

东亚,对美国利益而言,就如鸡肋,但中共的成势,以及由此带来的共产主义在亚洲蔓延,却触痛了美国最敏感的那根神经,在军工联合体的怂恿下,美国就成了东亚的白求恩。

通宝推:hsjy77,夏级核潜艇,
家园 七十年代形势不一样

苏联强盛而美帝衰落,中美勾搭上后,中国一直埋怨美帝畏敌如虎,邓小平当面质疑不热津斯基,美国是不是害怕苏联,也太胆小了吧。

家园 我更正你一下

是“秦始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不是“秦皇的封建社会已一去不返了”。这句话我记得很清。当时我已经11岁,在班上当语文课代表。呵呵。

家园 中国主要是关系美国撤军的体面

实际上,不与中国缓和关系,美国一样可以撤军。

因为基辛格的原因,中美缓和这段历史,还是比较清楚的,在当时的美国政界,与中国缓和关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从越南撤军,已经是必然的趋势了,尼克松这个政治赌徒,将这两件事和在了一起,形成了,失去了越南,得到了中国,这种极为体面的政治局面。

基辛格强调,除了尼克松,别的美国政治家还真没有能干成这件事的。

而中美不缓和,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很难的,基辛格偷偷访华,一旦传了出去,大多数西方或亲西方国家,是不愿让美国当好人,自己当恶人的,日本因此把首相都换了。

美国再着急,也应该等联合国投票完了,再让基辛格访华,美国佬本来想让别人当恶人,结果,这些国家反而在美国之前给中国送上了一份厚礼。

当时的中国并没有主导权,毛也等不了几年了,中国真的应该很感谢尼克松,真真是天佑中华呀。

家园 的确,当时的美国很不自信

因为越战,以及因此带来的反战运动,还有石油危机,当时的美国的确很不好过,而苏联却是石油的主要出口国,真是此消彼长呀。

到了八十年代,苏联陷入阿富汗战争,石油价格又下降,里根新政又使得美国经济有了活力,搞起了纸上谈兵的军备竞赛,中国又站在了美国一边,而苏联的僵化体制在老人统治中,更加的僵化,刚好与七十年代的形势相反。

家园 记忆靠不住啊

《天安门广场的反革命政治事件》:

  请看,这伙反革命分子是怎样以极其腐朽没落的反动语言,含沙射影地、恶毒地攻击诬蔑伟大领袖毛主席、党中央的领导同志的:

  

  “欲悲闹鬼叫,我哭豺狼笑,洒血祭雄杰,扬眉剑出鞘。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人民也不是愚不可及,秦皇的封建社会已一去不返了,我们信仰马列主义,让那些阉割马列主义的秀才们,见鬼去吧!我们要的是真正的马列主义。为了真正的马列主义,我们不怕抛头洒血,四个现代化日,我们一定设酒重祭。”

  

  这伙反革命分子所谓反对“秦皇”,要“真正的马列主义”,完全同林彪反革命政变计划《“571工程”纪要》中的语言一样,是彻头彻尾的反革命煽动。这伙反革命分子把矛头指向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向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吹捧邓小平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更加暴露了他们要在中国搞修正主义、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

家园 战后日韩经济的崛起对美国还是利大于弊

二战后美国的带头大哥身份摆在那里,很多时候他想冷处理也不现实,而且朝鲜和越南战争当时虽然搞得美国人灰头土脸,但是后来看起来,却带动了日本和韩国经济。资本主义要想发展核心还是要依靠不断扩大的市场和刺激流通,如果美国真的搞冷处理,东亚经济就会成为死水和鸡肋,到时候为了对抗TG的革命输出恐怕还是要不停输血,这就可能得不偿失了。

说美国人的东亚政策成就了日韩不假,但是也应该看到,在日韩崛起的过程中,整个西方世界的蛋糕也变得更大了,而负责切蛋糕的美国人显然不可能只拿到小头。

说到美国人在中国政策的失败我想恐怕还是对东方文化的不了解占的原因多一些,不要说他们,即便同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最后也没和TG尿到一个壶里,其实这真是个挺有意思的事情。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