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血色嘉绒:两征金川,十全老人的荒诞武功》 -- 京华烟云AMIP

共:💬136 🌺20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二月河写得也不错,虽说演义成分居多

金庸写得已经记不清楚了

家园 就是有一点,老金颠倒了双方的人数

其实兆惠才是以少敌多的孤胆英雄,他总共才带了4000人南下,中间还分兵一次,在黑水营不过两三千人

家园 黑水营之战兆惠的兵力

就连乾隆的说法都前后矛盾,战争刚刚结束时,他在公元1759年写的那首《黑水行》里,说兆惠有“三千余人”,而敌人则“数无万”,也就是三千对好几万;而到了公元1766年,乾隆又写了首歪诗,将兆惠的人马改成了“五百”,对手似乎也少了些,成了“二万余”。

可能的一个推测是,开始乾隆不太了解情况,把兆惠部下的人马都算成黑水营被围的清军了,因此后来才做了改正;也有可能,乾隆为了突出兆惠等人的英雄形像,七年后再写诗,就故意修改了己方人数,使得敌众我寡的险情更加明显。

再看其他史料,《清史稿》说是兆惠带了“四百骑”渡河,敌人有“数千骑”,但随后兆惠等人“士卒殊死战,五昼夜杀贼数千人”,这样算下来敌人岂不是都光了?当然,也可以解释说敌人都是本地的,可以招之即来随时补充,而清军则是死一个少一个;或者,被杀的“贼数千人”并不都是“骑”,而主要是敌人的步兵。

清朝大学者魏源说,兆惠出发有“步骑四千”,不过兆惠带兵过河时,清军刚刚过去“四百骑”,桥就突然断了,因而此后兆惠的人马也就只有这个数了,到达黑水营之前,清军又“阵亡将士百余”,也就是只剩下三百人左右。而敌军则是“五千骑”,再加上“步贼万余”,最起码有一万五千人。

清人笔记则记载,也说清军只过去“四百余兵”,河上的桥便折了。追击的敌军有“四五千骑”,另有“步贼万余”,但等清军终于逃到黑水营,战死已达“数百人”,这样算下来已经剩不下多少了。后来富徳带着救兵过来驰援,但兵力“仅二三千”,而敌军来应战的光骑兵就有“五千余”,最后清军是靠奋不顾身再加上里应外合才解的围。

综合以上史料,个人认为在黑水营之战中,双方比较合理的数据是:兆惠的兵力在三百到五百之间,都是骑兵;而敌人的兵力在一万五到两万之间,其中四五千是骑兵,其余是步兵

家园 他好象撤回来和原来的部队会合了

不应该只有三到五百那么少吧。

“兆惠遣副都统爱隆阿以八百人扼喀什噶尔来路阻贼援,而率师临葱岭南河为阵。葱岭南河者即喀喇乌苏,译言黑水,故时谓兆惠军为黑水营。

兆惠念兵寡而城大,不任攻,谍言贼牧群在城南英峨奇盘山,乃帅轻骑躏其牧地,且致贼为野战。渡黑水才四百骑而桥圮,霍集占挟数千骑出,师且战且涉水,士卒殊死战,五昼夜杀贼数千人。诸将高天喜、鄂实、三格、特通额皆战死。兆惠马再踣,面及胫皆伤,乃收兵筑垒掘濠以为卫,贼亦筑垒与我师相持。"

我感觉是过河的人马撤了回来,回到原来的营寨固守了。

老金的毛病是喜欢夸大敌人的人数,其实清军万里远征,后勤补给困难,平准、平回的兵力都相当少,根本不是靠人多取胜的。

家园 可看《御制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

内有:“桓桓我师,周行万里,马不进焉,强弩末矣。以四百人战万余虏,退犹能守黑水筑堡间信达都,为之伤悼。

似乎是这四百人撤退后在黑水修筑临时工事。当然,你说的也是有可能的,只不过《清史稿》历来不大靠谱,而且它里面并没明确说两岸人马会师的事儿,比如要是吹毛求疵,“师且战且涉水”这句话,看上去更像是渡河的清军冲破包围拼死往回杀,否则顺序应该是“师且涉水且战”才对嘛。

家园 恍如隔世

已经记不得小说里都写了啥,赶紧复习一下:

【奇谋破敌将军苦 儿戏降魔玉女嗔】

只见回人战士奋力守住黑水间支流上的几座木桥,镶黄旗清兵前仆后继,拚死冲前夺桥。霍青桐叫道:“退后!”守桥的战士向两旁一撤,数千名铁甲军蜂拥过桥。霍青桐见清兵过来了一半,叫道:“打去木条!”数百名回人早已牵了马匹藏在河岸之下,桥上的木梁事先都已拆松,用粗索缚在马上,一声令下,松缰鞭马,百余匹马奋蹄向前。只听得喀喇喇数声大响,木梁拉去,木桥登时折断,桥上数百名铁甲军堕入河中。清兵登时分为两截,隔河相望,相救不得。……行了数十里,果见前面尘土大起……原来这是兆惠副手富德带来的援兵,途中与兆惠及张召重相遇,得知清兵大军覆没,忙收集残兵,向东撤退,哪知终于给霍青桐拦住。清兵兼程赴援,人困马乏,人数又少,怎挡得住回人大军乘锐冲击。

兆惠不敢再战,下令车辆马匹围成一个圆圈,清兵弓箭手在圈内固守。回兵几次冲锋,冲不进去。霍青桐道:“他们负隅死守,强攻损失必重。现今我众彼寡,不如围困。”木卓伦道:“正该如此。”霍青桐下令掘壕。回兵万余人一齐动手,在清兵弩箭不及之处,四周掘起长壕深沟,要将清兵在大漠之中活活饿死渴死。到得傍晚,霍阿伊又带领了回人援兵数千到达,在长壕之前再堆土堤。

回人在黑水营英奇盘山脚大破清兵,再加围困,达四月之久,史称“黑水营之围”。

家园 另外,“黑水”指的是叶尔羌河

河水湍急,流量很大,雨季经常爆发山洪,如果没有桥和船,平时渡河很难,不过冬天正是这条河枯水期,清军涉水也许是有可能的。

家园 "城小而坚"是古史中常见的说法,经常放弃大城而入保小城

所以堡垒足够坚固,上万人也只能围困几百人的小城

家园 "功志淮蔡无惭李,翼奋渑池不独冯",请教一下

这是把老岳比作李溯?冯是谁,光武帝手下那位?渑池?那位冯将军在这里打过打仗?

弘历的诗写的不行,文化还是可以的:)

家园 有点好奇,兆惠不识字怎么算账啊?

皇帝老儿不是调他去管账吗?

家园 就是冯异

冯异与赤眉约期会战,使壮士变服与赤眉同,伏于道侧。旦日,赤眉使万人攻异前部,异少出兵以救之;贼见势弱,遂悉众攻异,异乃纵兵大战。日昃,贼气衰,伏兵卒起,衣服相乱,赤眉不复识别,众遂惊溃;追击,大破之于崤底,降男女八万人。帝降玺书劳异曰:“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话说刘秀文采真是甩底下的好几条街,都不知道创造了多少成语。

家园 谢了,老兄读书真多!
家园 这个一般有师爷的,他老人家是个明白人搞得懂计量单位和数字

就可以了。我发现很多文科人士虽然认多国字,但对海南岛大还是马里兰大是没有概念的...

家园 就弘历来说,其实是用人的问题。早用岳公爷啥都解决了,问题

是岳公爷不是自己人,再说岳公爷也老了,将来打仗还得靠别人。因此他只能当教练,不能自己上场了。

家园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通常出现冯李并列的情况,都是指这两位。

这两句其实是双重用典,除了用冯李来代指老人外,李还指雪夜入蔡州的唐将李愬,“淮蔡”即叛将淮西节度使吴元济的治所蔡州,“翼奋渑池”又在说老将廉颇,当年秦赵渑池会时,廉颇与赵王约定行期不能超过三十天,如果逾期不回,自己就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扣留赵王要挟赵国的念想。

乾隆的诗一向很难理解,为了追求形式堆典叠句,结果就是乱七八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