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大国重器观后记:山寨路线的胜利 -- 陈经

共:💬460 🌺4191 🌵2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家园 其实

支持韩国发展对高端产业对中国不是坏事,这样那些产业竞争多了,产品价格下降,中国可以少花钱,并购和产业转移的机会也更多。实际上韩国能发展得这么好和中国的支持的确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
家园 花,这个观点新鲜而且有一定道理!

毕竟韩国也是在冲击美日德老牌国家,是新形势下的既得得利者,会努力捍卫这种形势。因此中韩战术上相互竞争,实际上是一个战壕里的。而且我有看到报道说,韩国是技术转移方面最不保守的国际大公司。

家园 亲,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啊

虽说中国受这个协议约束没错(还没查细节呢),但韩国菲律宾都不受这个协议约束,菲律宾各方面自然条件都要更好,怎么就没事呢。

况且韩国最大的有利条件也只有这一条了,其它中国的优势,他是根本没法复制的。比如中国的市场容量,可以养活和发展多少企业,只要其中有1、2个有出息的就不得了。而韩国一旦搞不好国际市场马上就是满盘皆输。店大欺客的道理应该听说过吧,绝大多数情况下,技术是要从属于市场的,技术转移不过是技术诸多情况中的一种,亏你本人还是搞市场的。

所以要实干是真的,但不要给自己找借口。

这里要感谢毛主席周总理和过去60多年来节衣缩食艰苦奋斗的全体人民,他们要紧牙关, 从牙缝里省出了这些金刚石。华为中兴的发展,就源于邬江兴的程控交换,而邬江兴是以前搞原子弹爆炸的计算机模拟,80年代末停止这个项目后改研究通讯,从而确立了基于软交换的新型架构,让中国的通讯可以跨越式发展。

你这个例子举的很不好。邬江兴搞通讯偶然成功,是属于闭门造车的结果,但是这样的结果少之又少,特别对于中国来说,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况且,他授权的公司们合并成巨龙,如今早已灰飞烟灭。同样是通讯业,发展的最好的华为,其老总这几年一再强调要建设开放式的生态链,每年付出3亿美元的授权费无怨无悔,其实还自鸣得意呢,而且从不耻于说自己只是工程创新,其言下之意你自己掂量掂量,哪个人说的更代表事实,哪个说的分量更重。

家园 谢谢告诉!知道了!一亿人年收入20万美金以上,挺现实的
家园 就发展速度和质量而言,是世界第一跟世界第二比

其实不分伯仲。韩国这几年速度快,初步判断,我个人猜测是因为韩国开放比中国早20年(从朴正熙上台算起),90年代表面上还没有大发展,但其眼界已经开阔了,需要的只是时间和机会,正如中国80年代、90年代那样。

这里不得不赞一句,东亚三个民族都是好样的,没有一个是孬种,分别在不同的时期创造了经济速度和质量发展的世界第一,或者第二。连第三都没有。

加以时日,东亚经济体合纵连横,市场容量至少是美国的两倍,技术至少持平,其中产业技术大大超出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家园 片尾曲是吕远先生的作品,果然不凡
家园 这一声亲叫的好啊!谁都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啊

南韩世界第一,没那个国家比得了,日本美国谁都不行了

既然国家要跟第一比,个人也要跟第一比,对吧?

看看自己的真亲人,再看看自己的钱,你为自己的真亲人做了些什么

再看看百万富翁们和亿万富翁们,个人也要跟人家比一比

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啊,说说自己不如百万富翁们和亿万富翁们,想想自己能为自己的真亲人做了些什么吧

南韩制度好,南韩人种好,说中国不如南韩对自己的真亲人有个屁用啊

带自己的真亲人去南韩过好日子去吧,只要别犯傻去了北朝鲜就好

家园 比国家真没意思,应该比个人,看看自己的房子和车

看看自己的房子和车,自己是个什么等级的人,自己的脑子是个什么等级的脑子,只有自己的嘴是第一,看不起中国政府,也就是一张嘴而已

家园 这个倒不清楚

我是觉得真有点郁闷,多晶硅这个产业,是电子工业的核心材料,中国一直在搞,搞了半个世纪,就是因为综合材料设备工艺都不过关,一直无法突破.

明明中国从五十年代开始搞起,二千年代利用要求纯度要求相对较低的光伏产业大规模进入,这么大规模的投资,这么大力度的技术进步和设备进步,技术人材设备积累比韩国强得不是一点点,最后还是被后发的韩国取得了先手,大规模的倾销中国市场,逼得除了保利之外的所有中国多晶硅工厂基本停产,全国几百亿的生产设备闲置,好在还有一个保利取得了突破,要不然真全军覆没了.

家园 谢!我没注意作者,只是听了真惭愧,感觉无地自容和相形见龊
家园 治国家的大师很多很多,治自己家就不知道了,嘿嘿
家园 工业化和技术为本的核心在于不断改进而不是技术创新

很多人被技术创新迷惑了,以为这才是正道。阶跃性的技术创新在什么地方都是例外,而不是常规,常规在于技术的不断改进,小步快跑,积少成多。

战斗机的换代,汽车的换代,电脑CPU的换代,工业过程技术的换代,这些都有阶跃因素,但一大半实际上是现成技术的不断改进的结果,而不是全新技术。事实上,常说道的“技术积累不足”,也是直指不断改进不足的实质。

中国欠缺的正是这种不断改进的观念。看看日常生活就知道了,多少人还在想“一步到位”的事情?哪里有一步到位的事情?到了位了,还需要不断维护,不断改进,而不是像老解放一样,小车不倒只管推。

中国工业技术在不断改进问题上实际上是分裂的。草根制造业(包括成衣、玩具、手机、小机械、家电等)由于激烈竞争,被迫不断改进,永远不敢停顿;但大工业(重化工、重机械等)就“懒”得多,被动得多。可以这么说,如果一个化工厂在10年内不能在主要设备没有大幅度升级的情况下把产能提高10-20%,他们就没有做到不断改进。但是有多少中国大化工做到这一点?能达到设计标定产能就万事大吉了,接下去就是日复一日按同一个电钮。

中国的草根制造业由于激烈竞争,已经进入精细发展的阶段了,现在没有滥竽了,就像大城市的饭店一样,没有一定的质量和服务已经活不下去了,滥竽已经没法生存了。大工业还在粗放耕作阶段,尤其是国企垄断的行业。但估计这个阶段也快该过去了。

通宝推:老惰,我们的田野,constant,我爱我家fh,北纬42度,慧诚,strain2,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你不熟悉通讯不要随便发言

万门程控通讯通讯需要大规模集成电路做时隙交换矩阵,80年代的中国无论工艺还是设计都没有可能完成,而交换芯片又是瓦森纳前身的巴统限制内容,没有邬江兴的软交换,巨大中华都不可能突破封锁万门程控。做256门的空分制程控还要看合资方的眼色,看他们肯不肯供应相关芯片。

我曾在上海贝尔的合资方上海电话设备厂工作,89年我们的老厂长公开地绝望说,中国人100年也开发不了万门程控交换机,可见有多难。

话音未落,90年代初传来了巨大中华相继突破的喜讯,当时我们都不信,许多年后再审视才确认当年的突破是真突破。

巨龙得到技术是真传,大唐中兴是国企,按例共享,只有华为,是象征性的转让。由于这里面有许多猫腻,让许多人的丰功伟绩看起来不那么了不起,华为也不肯宣传,所以绝大部分老通讯人也不清楚。

通宝推:all4fun,吹西门的雪,铁手,吴头楚尾,aiyoho,西安笨老虎,西门飘飘,侧翼,北纬42度,李根,
家园 想起陈大经典的一句:“高科技不挣钱,低科技挣钱”
家园 对后发国家而言,在技术发展上

对后发国家而言,在技术发展上不搞山寨,其实不就是主动放弃自己的“后发优势”嘛,那得多操蛋才会这么傻啊。当然,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没有可山寨的对象了,因为已经冲到了差不多最前沿,开始“前无古人”了。这时候就不得不放弃山寨路线,这是另一回事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