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郝万山讲伤寒论》里的小故事 -- 哪热闹往哪扎

共:💬86 🌺28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武术教练】

“头眩”是一个神经系统的疾病,或者是五官科的疾病,比如美尼尔氏综合证,这算五官科的疾病,还〔是〕算神经系统的疾病?美尼尔氏综合证这种证候,有时候我们辨证的时候,说它是肝阳上亢,说它是风阳上扰,有时候说它是痰浊上蒙,可是也有属于阳虚水泛的。

有一年夏天,天气最热的时候,丰台区体育馆的一个武术教练、30多岁的一个女同志,得了美尼尔氏综合证。她是一个武术教练,平常情况下栽跟斗、打把式、平衡机能应当是很好的,结果她得了美尼尔氏综合证,别说去做教练,她就是走路也走不了,躺在那里,这个病是非常痛苦的一个病。在用中药用西药治疗了,大概两三个星期没有缓解,后来她的父亲认识我,她的父亲就带她来找我看病,己经是非常非常热的夏天,我一见到她,她头上竟然包着个头巾,我问她怕什么?她说怕风,头特别怕风,整个脸就是那种虚胖的、白白的,伸出舌头来是淡嫩淡嫩的。季节是在夏季,穿得比别人都要厚,就这样也没有汗。我说,尿少不少?她说尿少。口渴不渴?她说口虽然干,但是不想喝水。根据她的舌胖而淡嫩,面部轻度的肿,小便少,腿也有点轻度的肿,我就给她用了真武汤。开始用药的时候,炮附子用的是 15克,其他药都是常规的量,当然茯苓用得多一些,用了 30克,我说这么热的天,我给用的是热药,你回去每吃一付你就体会体会,如果要〔是〕上火,症状不缓解的话,你就给我打电话。回去之后五六天都没有给我打电话,到了第七天复诊,我每一个星期,在冶金医院只出一次门诊,到了下一个星期五的上午,她又去了,是自己去的,不用她父亲跟着了,她说吃了您的药以后,我逐渐逐渐就不怕冷了,然后我的头巾就可以拿掉了,头晕减轻了,小便也增多了。所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眩晕呢?是阳虚水邪上泛,水邪上冒清阳导致的眩晕,所以用真武汤,来治疗阳虚水泛所导致的眩晕,所形成的美尼尔氏综合证。这个人后来又吃了一个礼拜的药,就恢复了她的武术教练的工作,到现在大概有四五年了,也没有再复发过。这是我们抓一个头眩的主证,抓住一个病机阳虚水泛,来治疗头晕的证候。

“身瞤动,振振欲僻地”,肌肉跳动、肢体颤动,哪些病证可以见到这样的症状呢?象风湿性舞蹈病,象帕金森氏综合证,象一些其他的振颤,可以见到这样的临东表现。所以有人报道用真武汤加减化裁,来治疗风湿性舞蹈病,来治疗帕金森氏综合证,辨证属于阳虚水泛的,但是我没有用过,我只是看到了一些报道。这也就是抓住了一个主证“身瞤动,振振欲僻地”,再抓了一个病机就是阳虚水泛,那就可以用于神经系统的这类的疾病,那就可以用于神经系统的这类的疾病。

通宝推:西安笨老虎,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去杖汤】

我们学习这一条,主要注意这个芍药甘草汤,和甘草干姜汤这两张方子,芍药甘草汤是酸甘化阴的典型的方子,它有养血柔筋,缓急解痉的这种效果。有一本书叫《朱氏集验方》,它把芍药甘草汤叫去杖汤,怎么能够把它叫做去杖汤呢?那一定是腿疼,用完这张方子以后腿不疼了,然后不用拐杖了,那就把它叫做去杖汤吧,我觉得他有点太夸张了。

有一年我到外地到一个同学那里,我那个同学在当地当地方官,他说:我的舅舅好多年都是腿疼,你是学医的,你看能不能够给他治一治,他就把他舅舅找来了。这老头拄着个拐杖,真是拄着个拐杖,我说,您这腿是怎么疼啊,他说,我从这个臀部到腿到下部的肌肉一直是痉挛的,受凉也痉挛、也抽筋,稍微用点力气也痉挛、也抽筋,吃了好多好多的药,也按摩、也针灸,就是没有什么效果。我心想这么重的这种病,这么长时间,那我也肯定没有什么特别的效果。然后我就想到,既然是肌肉痉挛为主,那我就用芍药甘草汤吧,用了白芍 30克,用了炙甘草 10克,既然他是肌肉的痉挛拘紧,那我就用伸筋草 10克,为什么呢?他的肌肉不是痉挛吗,我就用伸筋草,既然是在下肢,我就加了木瓜 10克,既然受凉了加重,我就加了炮附子 10克,另外老头儿经常心情不愉快,经常有胸闷,我就加了苏梗 6克还是 10克,我记不太清楚,就这么个小方。你想我只能看一次,然后我就走了,我不能开太霸道的药,我心里觉得我这个方子绝对对他没有坏处,有没有好处我不知道。我说,你先吃吃看看,如果觉得舒服的话,你就多吃几付。如果说吃上几付之后没有缓解,你再另找其他医生治。

又过了四五年,我又到那个地方去了,那个地方自来水管子,就象咱们老北京一样是装在街里,对面有自来水管子的地方,有一个人挑着一桶水过过来。那是一个老年人,一看见我之后,他把水桶放下,说,郝医生,你来了。我说,您是谁啊?他说,您忘了,我是 XX的舅舅,说我那个同学的小名。他说,你忘了那一年我腿疼拄着拐杖,我十几年不能挑水了,后来就能挑水了,现在我拐杖也不用了。我说,谁给你治好的呀?他说,就是你呀!我说,我怎么给你治的呀?他说,你就开了个方子,一共有五、六味药,我说,我开的什么方子?因为我几年过去之后,根本就把这个方子给忘了。我说,你还留着这个方子吗?他说,留着呢,留着呢。我就跟着到他家里一看,他拿出一个小纸板。为什么是个纸板呢?他把我的那个方子底下糊了一层又一层,所有腿疼的人都找他,都知道他过去拄着拐杖,有腿疼,然后北京来了个医生给看好了,所以所有腿疼的人都找他要这个方子。看的人多了,方子自然快给揉烂了,他就糊一层再糊一层,然后他就给别人抄。我说,你这个方子吃了多少付啊?他说,我吃了 60付。我开始给他开的是 6付,他吃了 60付。他说,后来慢慢我的腿就不抽筋了,慢慢我的腿就热了,慢慢我的腿就不用再拄拐杖了。过去一走路就抽筋,现在我就可以走路了,现在我居然可以挑水了。吃了 60付。我说,你给其他人吃药的时候,别的人腿疼管用吗?他说,管用的人不多,不管用的人多,为什么?这个方子只是治疗经脉拘挛的疼痛的,其他人许多腿痛,或者是风湿,或者是类风湿,这个方子是没有用的。所以他说不管用的人多,管用的人少。结果通过这个病人以后,我才感觉到,这个《朱氏集验方》里头,把它叫做“去

·359·

杖汤”看起来它是有临床依据的。

在《医学心悟》里头,清代程仲龄的《医学心悟》里头,用芍药甘草汤,它说“治腹痛如神”,治疗肚子疼有很好的疗效,说脉迟为寒,加干姜,如果肚子疼,脉迟的,这是寒,寒凝,那么就加干姜;脉洪为热,加黄连,脉洪脉大的这是热,那就加黄连,实际上用芍药甘草汤,是来缓解腹直肌的痉挛,缓解肠痉挛。《类聚方广义》用它来治疗腹中挛急疼痛。这实际上是治疗肠痉挛,还可以治疗小儿夜啼不止,小孩为什么夜里哭啊?他肯定有不舒服的地方。有很多小孩夜里哭,这是胃肠痉挛,有疼痛才哭,这个时候用芍药甘草汤,缓解内脏平滑肌的痉挛有很好的效果。你看,治疗腓肠肌的痉挛,这是骨骼肌的痉挛。治疗腹直肌的痉挛,这也是骨骼肌的痉挛。治疗内脏平滑肌的痉挛,象肠痉挛,象胆绞痛,象肾绞痛,这都有人在用,而且疗效还不错。另外治疗神经痛,比方说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留下来的神经痛,这个遗留下来的神经痛是很顽固的,我们可以试试用芍药甘草汤来治疗。治疗高热惊厥,特别是小孩,高烧、抽风,惊厥不也是肌肉的痉挛吗,治疗高热惊厥,治疗不安腿综合证,不安腿综合证,有的书也把它叫做不宁腿综合证。实际上不安腿综合证这种病,你查这个《神经病学》就知道,它属于一个神经系统的疾病,它属于调整小血管,那个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一种证候。主要的临东表现是四肢酸疼酸疼的,不能忍受,尤其是下肢为重,坐着不可以,躺着不可以,抬高了难受,放到地下也难受。所以有时候夜间还加重,弄得这个人一夜不能睡觉,下肢酸疼酸疼的,坐卧不宁,心烦意乱,所以把它叫做不安腿综合证,也可以把它叫做不宁腿综合证。用桂枝汤有效,用芍药甘草汤也有效,主要看是辨什么证了,用柴胡桂枝汤也有效。还可以治疗溃疡病的疼痛,也可以治疗气管、支气管的痉挛。气管、支气管的痉挛,象咳嗽、喘、百日咳,在辨证论治的方子里加芍药甘草汤,可以缓解气管、支气管的痉挛,还可以治疗痛经。当然也是在辨证论治的方子里,注重用这一组药,还可以治神经血管性头疼。但是神经血管性头疼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血管痉挛为主的,疼起来脸色苍白,那用芍药甘草汤有效。一类是血管扩张为主的,疼起来就头晕脑胀,脸都发红,在脸色发红以血管扩张为主的,这种神经血管性头痛,

用芍药甘草汤没有效,所以主要治疗血痉挛引起的这种头疼。那么治疗这种痉挛性疼痛的时候,我们白芍最少用 30克,以白芍为主,养血柔筋解痉,配合甘草 10克。

记得有一年,我在给我们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个本科班上课,这个本科班的同学和我来往特别密切,他们的业余活动,比如什么课间活动啊,什么比赛啊,都找我去,在旁边给他们呐喊吧。有一次他们足球比赛,上场以后,没有人推他们,跑了不到五分锺,有几个小伙子霹雳啪啦全摔倒了,我说你们怎么回事呵,他们说,老师,我们锻炼得太少了。没想到这么一跑,小腿肚子肌肉痉挛,就都给摔倒了。我说,下次什么时候比赛呵?他们说:下周三的下午,还是这个时间。我说,那咱们下周三的早晨,每人喝一要芍药甘草汤,中午每人喝一碗芍药甘草汤,下午比赛看看还抽不抽筋。我们同学还真听话,早晨喝了一碗,中午喝了一碗,下午去比赛的时候,真的没有一个人抽筋,也没有一个人再摔倒,但是我们这场球也没有赢。为什么?他们说:老师,我们喝完芍药甘草汤以后,腿没劲,跑不动,跑不快。所以,我想它是松懈了肌肉了,使肌肉的爆发力降低了,所以尽管能够松解肌肉痉挛,但是运动员在运动比赛之前,我们还是不要给他喝,可能是给松弛了肌肉,当然那场比赛又输了。

补充一下,就是看了郝老说的【去杖汤】,才治好了我一年多的脚踝抽筋,好使!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烧山火和透天凉】

接着我们往下看,“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下面只是回答了结胸是怎么回事,这是我们在选取条文的时候,主要选择了结胸,因为我们下面主要讲结胸。结胸的特点是按之痛,因为结胸

·369·

证是邪气和痰水相结的实证,既然是实证,有形之邪壅遏气血,不通则痛,所以它有胸膈脘腹的疼痛,这是它的主证。这里所说的按之痛,一方面强调这是实证,因为实证是拒按的,虚证是喜按的,我们前面讲心阳虚,说“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那就是心阳虚,能量不足,空虚无主,所以当病人心慌心跳发作的时候,他用手按压在心前区,好像要借助外力来帮助心脏一样,所以那是个虚证,虚证喜按。我们在这里说按之痛,实际上这个病人不按他也痛,只不过按压更痛,这提示了它是一个有形邪气留滞的实证。

其实按压病证加剧或者减轻,是临床判断虚实的一个很重要的客观指标。

如果一个头疼的病人,他是这样两个手按着太阳穴来的,或者是拿手顶着脑袋来的,那你看到这种情况,他肯定是一个虚证的头疼、或者是血虚不能上养清窍、或者是清阳不升。如果你一看这个病人,他把这儿揪出一条血印来,这儿也揪出一条血印来,这儿也揪出一条血印来,他说头疼,那么这个头痛或者是肝阳上亢、或者是肝火上炎、或者是痰浊上蒙,这一般是实证。

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一个同班同学,胃疼得简直吃不了饭,睡不了觉,尤其是夜间经常疼醒,然后医务室就认为,这是一个虚寒性的胃疼,就用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胃疼并没有怎么缓解,血压开始升高。因为用了温中补虚的药,血压就开始升高。

有一天我发现,他的手老是在衣服里头,我说你这手在这干什么?他说我胃里难受,我开始以为他胃中虚寒,喜温喜按,我就把他衣服掀开,(他)是个男生,我就发现他的手在里边揪肚皮,这儿揪一条血印,这儿揪一条血印,这儿揪一条血印,我说你为什么揪呀?他说我就是揪得舒服。我说我明白了!你这个胃不能再吃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了,因为你是个热,因为热才喜揪呀!然后后来改用一些清胃热的药,逐渐逐渐病证有所缓解,血压也逐渐逐渐下降。

所以从这儿我就觉得虚证是喜按的,热证实证是喜提拉的,这在临床上有很重要的意义。

我上大学以后呢,我父亲是一个中医大夫,我有时候假期回家,我就看父亲给别人扎针。有一个老头儿胃疼,胃里凉凉的,我父亲就给他扎足三里穴,提插捻转,提插捻转,一会儿这个老头儿就说话了,郝大夫!有一股热流慢慢的从腿上上来了,一到了胃里头,胃暖和了,胃好舒服呀!我说您是用了什么手法,能够让病人有热流,你是心里暗示吧!他说不是不是,我用的是烧山火的手法。我说什么是烧山火的手法呀?他说烧山火的手法就是,把针扎到皮下以后,进三,一、二、三,退一,然后再一、二、三,进三,然后再进三,再退一,反复操作,说这样的话,病人的效应就是热的。

又一天,有一个女同志,她腹股沟长了个疖子,红肿热痛,打了好几天的青霉素,红肿热痛既没有消散也没有破溃,处于个持续状态,病人就说这地方又热又痛非常难受。我父亲是在胳膊上选了一个穴,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他选的是什么穴?我好像觉得他选的是个经外奇穴,又在这提插捻转,提插捻转。过了一会儿,病人说大夫!我那个疖子那个地方,有一股凉凉的气,感觉特别舒服,疼痛就减轻了,我说那您用的这是什么手法呀?他说是透天凉,我说透天凉的手法怎么操作呀?和烧山火相反,是退三进一,先把针扎到深肌层,然后提一、提二、提三,然后迅速的又按压下去,退一、退二、退三,迅速的再按压下去,这样反复操作,这就有清热的作用、泄火的作用,敏感的人就有一种凉的感觉。我说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种冷热的感觉呢?他说这主要看病人自己对经脉,感应的敏感程度,大体有 3%的人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这种冷热的效果,剩下的 97%的人在初次接触针灸,或者接触针灸治疗时间比较短的时候,他没有这种感觉;如果经常接受针灸治疗,那 97%的人还会有一部分人,能够有比较敏感的这种反应。我说为什么,你看操作程序,不就是一个是进三退一、一个是退三进一吗?我说这个操作程序,为什么可以引发血管扩张的效应?为什么热呀?是毛细血管扩张了、血液循环改善了、代谢旺盛了、产热就多了,所以敏感的人就感到热;为什么感到凉呀?那是血管收缩了、血液循环减少了、代谢降低了、产热降低了,所以他有凉的感觉。

当我们害臊的时候,面部的毛细血管一扩张,脸红了,那我们会觉得热。当我们特别紧张的时候,手脚发凉,你看晋升考试的时候,特别是面试的时候,有时候我在场,我就摸摸我们这些小同学的手,一个一个都是冰凉的,你还没有碰着他的时候,手一靠近他,寒气逼人,我就知道他们紧张了,为什么紧张呀?一紧张血液郁在体内,心律加速,唾液分泌减少,周围血管收缩,他就是凉的。

我就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进三退一,能够引发毛细血管的扩张,而退三进一,能够引发毛细血管的收缩?我父亲没有给我回答这个问题。

后来有一次,中山医科大学的侯灿教授,是侯灿、不是曹灿,曹灿是一个话剧演员。侯灿教授到我们中医药大学讲课,他讲到了针灸的烧山火和透天凉的问题。他说用一个生理容积仪,生理容积仪也就是一个水桶,然后放上水,把胳膊放到生理容积仪里头,密封起来,胳膊的血液循环量的增加或减少,你可以观察它旁边有个小管子,这个水柱,如果血管扩张的话,胳膊的容积增加,水柱自然就要升高,如果血管收缩的话,胳膊的容积减少,水柱就会下降,以此来观察胳膊的毛细血管的扩张和收缩的状况,也就是这个上肢的容积的增加和减少的状况,然后找有经验的医生,用烧山火来扎另外一个胳膊,结果发现水柱慢慢的升起来。说明用烧山火的手法,能够诱发毛细血管的扩张,因此用烧山火,病人能够感觉到有热流在经脉中传导,这不是心理暗示,这是客观的对针刺的一种生理效应。同样还是这个医生,改用另外一种手法,透天凉的手法,然后发现水柱慢慢的降下来了。所以侯灿教授认为,烧山火和透天凉手法的不同,确实能够改变毛细血管收缩和舒张的状态,因此烧山火和透天凉是有临床依据、是有实验依据的。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感觉不敏感呢?就是毛细血管轻度的扩张、轻度的收缩,产生的热量(变化)是微乎其微的,因此一般情况下,迟钝的人是感觉不出来的。

我接着问侯灿教授,我说侯老师,为什么进三退一,可以引发毛细血管的扩张;为什么退三进一,可以引发毛细血管的收缩。他说这就是一个提拉和按压的问题。进三退一是以按压为主,针往下走,一、二、三,迅速的提,一、二、三,迅速的提,机体对这种缓慢的反复持续的按压,反应占优势;而透天凉就不是了,是以提拉为主,提、提、提,迅速的压下去,提、提、提,迅速的压下去,这就是一种提拉的反应。

这一下子就使我豁然开朗,所以虚证为什么喜按,什么叫虚证?虚证大凡是毛细血管收缩的、血液循环差的、代谢减低的、产热降低的。我在消化内科待过一段时间,当我们给病人作胃镜的时候,比方说病人主诉是胃疼,常常是吃冷的饮食,受凉以后胃疼发作,夜间发作。我们作胃镜的时候,当然让病人首先张开嘴,胃镜才能够往下走,张开嘴一看,舌就是淡的,胃镜随着往下走,食道粘膜也是苍白的,胃粘膜也是偏于苍白的,那就说明整个消化系统的粘膜、上消化道的粘膜,都是毛细血管处于收缩痉挛的状态,供血是减少的,产热是降低的,这就是虚寒证。虚寒证的病人按压以后,可以促进毛细血管的扩张、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提高代谢,那么这就缓解了虚寒证。

有些胃疼的病人,伸出舌头一看,红绛红绛的舌头,那你接着往下下胃镜,胃粘膜一般就是红的,毛细血管是扩张的、毛细血管是充血的,那么中医辨证这就是热证的胃痛。而这种热证的胃痛,病人总是揪着,像我那同学,总是揪着皮肤,为什么提拉呢?提拉以后就可以使毛细血管收缩,可以减轻胃中的灼热,这种热性的疼痛。

当我们在临床上观察一个病人,他自己当某一个部位有疼痛的时候,他是喜按压的呢,还是喜提拉的,喜按压的那一定是虚寒证,喜揪的喜提拉的那一定是实热证,所以它们都是相通的。

这是由按之痛我们顺便提到的,还是我刚才那段话,一个头疼的病人,我们看到头痛的病人这样揉着进来,这么压着进来,这或者是清阳不升、或者是血虚不能上养清窍,这是虚证。经常看到有的病人这儿揪一个印,甚至拔一个罐子,这儿揪出血印来了,这一定是热证、实证,或者是肝阳上亢,或者是肝火上炎,或者是痰浊上扰,这样的话我们在临床辨证上,就有一定的根据。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头为猪羊之会】

“头为诸阳之会”,我想我们在座的同学都明白,“头为诸阳之会”是什么意思,就是所有的阳经都走头,头部的阳气最旺盛。

可是我在一个学校给同学上课的时候,课间我看同学的笔记,他写“头为猪羊之会”,问他是什么意思?他说老师您上课是说的猪羊之会,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不明白,我想是不是猪羊都从头部的口吃进去啊,然后人才能有能量。我说你过去听没听过中医的课?他说听是听过,可是好多地方我都不能理解,所以我在这个班上课的时候,很难找到一种共鸣,很难找到一种沟通。

其实在许多情况下上课,实际上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播,而是一种心灵的沟通,思想的一种交流,可是在这个班上课时候,我就觉得就是对牛弹琴,根本就没有反应,讲到最关键、最核心的地方,就没有反应。我就担心,这些人将来也能当医生吗?我就很担心病人要找这些大夫看病的话,我觉得实在不敢去服他们开的方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中病即止】

有一个医生叫王季寅,他是清末的一个医生,平素就有慢性的胃痛,然后有一天出诊,可能吃得不合适吧,在回来路上,胃痛突然发作,这次的发作他感觉和过去的发作不同,痛如刀割,难以忍受,勉强回到家里,就把邻居的针灸医生请来,说我这肚子痛得实在受不了了,你给我扎针吧,扎针后针留了四个小时,腹痛也没有缓解,这个针炙医生说: ”王大夫你这个肚子坚硬如石,恐怕用针

·389·

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是内科大夫,自己开点药吧”,他心想有两天没有大便了,痛得成这个样子,肚子又很硬,要不用用大承气汤,他就自己开了大承气汤,他又有药房,他是自己开业的一个医生啊,然后自己配了大承气汤以后,煮完了,喝完了,喝完了然后是排出一点大便来,可是肚子还是痛得那么厉害,没有缓解,他说看起来我需要再吃,然后又吃了一付大承气汤,没想到吃完第二付大承气汤以后,大汗淋漓,辗转反恻,心慌心跳,就要虚脱,然后急进独参汤一杯,好,正气恢复了,虚脱的症状缓解了,可是腹痛如故,这时候他就想,我这个病攻又不可,攻就要虚脱,补又不成,因为用完独参汤以后汗不出了,心慌心跳暂缓解了,肚子痛得又不能忍受,又在满床上打滚儿,补又不可,攻又不行,吾命至此,难道休矣?就完了吗?这时候突然想到学医的时候,曾经背过《伤寒论》,”从心下到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一碰肚子,真是不可近,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说难道这就是大结胸证吗?难道这就可以用大陷胸汤吗?他当了半辈子大夫了,纸上得来终觉浅,还没有经过这个事情,他也不会辨证,他想反正是我,既然大承气汤不行,那我就用大陷胸汤试试吧,决计死马当作活马医,可是大承气汤不就是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吗?难道我把枳实、厚朴去掉,换成甘遂就能治我这个病吗?不管三七二十一,自己试试吧,然后就用大黄、芒硝,冲服甘遂末,他喝了这个药以后,发现这个药的作用,和大承气汤完全不同,大承气汤是喝完了,直抵少腹,不到半小时就拉了,吃了这个药,药力盘旋于胸膈之间,久久乃下,半日许,过了半天的样子,才泻下如棉油汁状碗许,显然上消化道有穿孔,有出血,所以大便有潜血,棉油是一种很黑的油,顿觉胸膈间宽畅疼痛缓解了,但是没有完全缓解,就觉得宽畅多了,(他想)这才是找到了治我这个病的方子,过了半天再吃一回,胸膈间的疼痛再进一步缓解,第二天再吃,第三天再吃,最后发现肚皮软了,发现压痛、反跳痛消失了,而且能够吃饭了,(他想)这个药真好,最后他觉得肚子还有点不畅快,说我千万不能留根,再吃一回吧,没想到最后吃下这回药,刚咽下去就觉得心如掀,肺如捣,五脏鼎沸,五脏象开锅一样,随后心慌心跳,全身无力,大汁淋漓,又要虚脱,又急进独参汤一杯,总算正气又恢复了,肚子也软了,也不痛了,治好了这个病。我们要说的是大陷胸汤泻热逐水破结,治疗结胸证,治疗消

化道穿孔引起的腹膜炎,这确实有效的,可是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剩下的骨肉果菜,食养尽之,勿使过之,以伤正也,我们这个王先生开始用药,用大承气是不对的,所以他要虚脱,后来用大陷胸汤,用对了,但是中病即止,不可再用,没想到他要追穷寇,除恶务尽,要除根,所以最后这次吃完了(药),就伤了正气,幸亏他家有独参汤,他是大夫,否则的话,这不会导致不良后果吗?所以用这类方子,要中病即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煮饺子】

而附子呢,另外煮,煮了之后取药汁,附子为什么要另外煮呢?因为附子这个药,它温阳散寒,可是它里头有乌头碱,乌头碱是容易使人中毒的。最轻的容易使他嘴唇发麻,舌头发麻,严重的可以导致呼吸麻痹而死亡。

据说古代一些毒箭,就是用附子、就是用乌头做成的浸液浸泡以后,来抹在箭头上泡这个箭头,然后射中这个动物后,动物就被麻醉而昏过去了,射中人以后,人就会中毒,所以附子中的乌头碱,是有毒的。这种乌头碱怎么样才能被破坏呢?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够被破坏,我们一般的习惯,要是炮附子用 10克的话,它的乌头碱含量也有限,我们煮半个小时就可以了。如果你要是用 10克以上比方说附子用上 20克、30克我们一定要煮一个小时,煮一个小时以上。

原来我们在东直门医院有一个老大夫,他特别善于用附子,他是(以)治痹症为特长,治疗痹症呢他常常用乌头、用附子,附子一般都是用 30克,有时还用 60克,他过去用药的时候,我跟他抄方,用 30克的时候,他让病人一定要煮一个小时,要用 60克的时候,他让病人一定要煮两个小时。病人就说了,大夫那我们煮着煮着药汤都给煮干了,你想这两个小时,要耗好多水呀?那我们是加凉水呀还是加热水呀?我们这位老师特别小心谨慎,他说,要一加凉水的话,温度一低,持续的破坏乌头碱的这种效果,就达不到,你这边要坐上一壶热水,要加水的话一定是加热水,怕这个水液的温度降低,所以他特别小心谨慎。

后来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你说这个饺子,那个大锅煮饺子,要煮上一斤饺子呢,5分钟煮熟了,要煮上两斤饺子难道我们要煮 10分钟吗?好像也是 5分钟就煮熟了,但是有个前提,这个锅要足够大。我就觉得老师(用)60克的附子,不需要煮两个钟头,我觉得一个钟头也就可以了,30克的附子你在锅里头煮,能够达到把乌头碱破坏的作用,60克的不一个小时也能破坏吗?可是我们这个老师脾气很怪,我不敢直接这么说。

有一天。我们一起看病,还有一个师兄和我一起实习,然后我就给师兄出了了题,我说,师兄呀,你看咱一大锅水煮饺子,如果是一斤饺子煮(的话)你一般用几分钟呀?师兄认真地说(他说)哎呀,我煮饺子一般 5分钟,咱们捏的饺子,5分钟就煮熟了。我说这个锅要足够能够盛下两斤饺子的话你几分钟煮熟呀?他说,两斤饺子我也 5分钟煮熟,那位师兄也以为我在咨询煮饺子的事情。我们的老师很聪明,听完了之后,眨巴眨巴眼,二话没说,第二天开始,他开 60克附子的时候也让病人煮一个小时。

所以我想乌头碱的破坏煮附子的话,不管你用多少但是一定要有足够的水,煮一个小时就可以了。(在)日本日本人他用高压锅来煮附子,高压高温,20分钟,不管有多少都可以了,把乌头碱就都给破坏掉了。所以附子要专煮取汁,防止乌头碱中毒。大黄、黄连、黄芩要另外浸泡,不可以提取大黄中的那个泻下的那些苦味而只取它寒凉之性,来中焦有无形之热,附子泻心汤在煮药方法上是一个特殊的一个方子。这点我们一定要掌握。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战汗作解】

所以战汗的三个阶段是寒战、发热、汗出,寒战是正邪相争,邪气占优势,你吃了药了,正气开始聚集力量抗邪了,在药力的作用下,邪气一看,你要抵抗我,因为正气毕竟在经过误治以后有点挫伤,所以邪气就立即调动它的势力来和正气相争,这个时候原来发热的症状暂时隐匿不见了,就出现了明显的寒战,然后正气在药力的作用下,蓄积力量奋起抗邪,能够与邪相争的时候,就出现了明显的发热。随着这次发热之后,就会出现汗出,这正是正胜邪却的表现。战汗这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不能少,如果是只战不热,这是正不抗邪,只有寒战,寒战完了不发热,这不就是正不抗邪的表现吗,发热是正气能够抗邪的表现,只战不热,正不抗邪,这个时候就要积极治疗。如果只热不汗,这是正不驱邪,那也要接着治疗。只有把这三个阶段都完成了,才能够达到汗出热退,脉静身凉的效果,所以这就叫做“战汗作解”。

刘渡舟老师年轻的时候,他是辽宁营口人,在当地行医,有一个大夏天的,虽然那是东北,夏天有时候也很热,一家请他去给一个发热的产妇看病,到家里以后,大夏天的,门窗紧闭,产妇穿着棉袄棉裤坐在炕上,东北不都是热炕头嘛。啊呀,刘老一看这怎么能不发烧呀,正常人捂在这屋子里头也会发烧呀,就问这个产妇,说你热吗,她说热,那为什么不开窗户呀,婆婆不让,怕产妇受风,这个婆婆管得可严了,不象我们现在得年轻人,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她们可严了,就是大厚被捂着,刘老说开开窗户,开开窗户这婆婆吓得说,刘大夫,行吗?说热成这样,高烧不退,你不开窗户让她散热,怎么行呀。大夫来了,这婆婆只好把窗户开开,就问这产妇,你渴吗?她说渴,想喝凉的还是想喝热的,我就想喝凉水,特别是从井里刚打出来的,因为刘老一看,脉洪而大,大汗出,大烦渴不解,舌红。东北的房子呀,一明两暗,我不知道大家去过没有,一进门这个明厅那个时候就放着水缸,刘老那个时候年轻,擓了一瓢凉水给产妇喝了,产妇咕咚咕咚喝了。然后她婆婆在旁边脸色就变了,说产后还没出满月的哪能喝这个凉水呀,可是刘老想的呢,她是个白虎汤证,他就想用这个凉水来代替白虎汤,这个产妇喝了半瓢凉水,摸摸嘴,好痛快,把瓢放在那了。刘老坐在那儿仔细琢磨,我要开个什么方,量怎么把握,这个时候产妇开始哆嗦,那婆婆一看,

说刘大夫,你先别走,就把他的手给抓住了。刘老那个时候年轻,心里也没有底数,真是我这半瓢凉水给喝坏了吗,过了大概有 20多分钟,开始发热,刘老只好在那儿陪着,大概发热有半个小时开始出汗,汗出了之后,刘老又在那儿呆了一个小时,体温逐渐逐渐下降,所以喝凉水也能战汗作解,这是在特别特殊的情况下。

我们国内在过去有一个很有名的气功师,许多气功杂志的封面都登过他的照片。他有一年到新加坡,我所说的气功师不是我们报纸上点名的那些人,到新加坡讲学,到马来西亚讲学,在那边得了高烧,当地怎么治烧就不退,然后赶快把他送回北京,住在一个部队医院。这个部队医院做了各项检查,没有发现,不能够诊断是任何病,就特别怀疑他是在外面得了一种咱们中国没有的病,所以就把他的病房隔离起来了,因为弄不清楚啊,在医院也是住了比较长的时间,一直高烧不退。后来有许多记者去看他,然后他就给那个记者说,中医界我只认识郝万山老师,你们能不能打听到他在什么地方,请他来给我看看。然后新华社的那个记者,过去和我打过交道,他说我知道,然后给我打电话,找我去看看,我到那儿去看,一看舌质你根本就看不见,舌面上布满了厚厚的白腻的舌苔,我说你把舌头翘起来看看,舌底下是红的,寒湿瘀滞,阳气内郁,阳热内郁,所以导致高热不退。我开了个很简单的方子,三仁汤(加减)。那我想我是下午去的吧,我说你今天下午煮上以后,你晚上吃这个药看一看,到了夜里 11点钟,他的妻子给我打电话,说郝大夫,情况有点不妙,他现在全身寒战,全身哆嗦,几个小伙子按都按不住,你说这是怎么回事?我一听我说你再过 20分钟再给我打电话,过了 20分钟以后,她说他现在不寒战了,他现在在发热,我说现在有汗么?她说现在没汗,我说您再过 20分钟给我打电话,20分钟以后她打来电话,她说现在他出汗了,我说那烧就开始退了,就这么一次治疗,用了一回三仁汤,宣通了气机,化了湿浊,烧逐渐逐渐就退了下来,第二天下午体温就正常了。

所以战汗作解不一定是说一定用小柴胡汤才可以出现战汗,它常常是在外感热病的病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正气受到了挫伤,用了一些宣通气机,芳香化浊,调和枢机,和解少阳,甚至连喝一瓢凉水都能

·419·

够引发战汗,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要惊慌。

有一回,我们刚讲完战汗,学生下午就到东直门医院去见习,在急诊室见习,有一个小孩拉痢疾,发高烧,输上液以后,没多一会儿,这个小孩哆嗦,小孩的姥姥陪着,说大夫大夫你看这是怎么回事,我们这个同学说,没关系没关系,这是战汗作解,不要动。一会儿他就会发烧,一会儿他就会汗出,就像我上课讲的一样。这个姥姥不放心呀,当时这个屋子里既没有正规的护士,也没有正规的大夫,就是我们一帮实习生,她赶紧就把护士长叫来了,说护士长你看这孩子怎么回事,护士长一看,哎哟,输液反应,赶快撤掉液体,然后紧急处理,输液反应,开始也是寒战,随后也是发烧,但是随后的这个汗出却可以引发虚脱,引发休克,引发血压下降,甚至于你不去处理的话可能导致死亡,所以这是必须紧急处理的证候,我们一定要把战汗作解和输液反应区别清楚。所以我每次讲到战汗作解的时候,都要举这个例子,让大家能够把二者区别清楚,千万不要发生类似的笑话或者错误。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腹中雷鸣】

原文 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这个病原来是个外感病,用过汗法之后,表证已经解除了,但是可能是汗法不太得当,伤了里气,伤了胃气,结果就导致了胃中不和。所以首先有胃气虚这样一个问题,再加上原文说“胁下有水气”,这实际是提示了有水邪的干扰。胃气虚就容易导致中焦斡旋失司,枢机不利,“胁下有水气”提示了有水邪的干扰,再加上胃气虚,于是乎就出现了心下痞硬这样的主证。这个硬也是一个自觉症状,不是医生按着硬。因为仲景有几处说“心下痞,按之软”,“按之心下软,但气痞耳”,几次这样提,所以这个硬不是医生按着硬,而是病人自己觉得这个堵得太严重了,心下堵塞太严重了,这是个自觉症状。

上面的胃热气逆,它的表现是什么?干噫食臭。噫这个字,在古代汉语里有两个读音,如果做叹词读的话,应当读yi,我们读《蜀道难》的时候,“噫吁兮,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那个噫就是这个字,这是作叹词的时候。如果作“饱食之息”的话,《说文解字》怎么解释它呢?饱食之息,就是吃饱饭了,特别是你喝了饮料,含有碳酸这种饮料,喝完了“咕噜”打个嗝,这个就叫噫(ai4),因此,“噫”同嗳气的“嗳”。所以在这里我们不应当读“干(yi)食臭”,而应当读“干(ai)食臭”。这个字有两个读音,在这里应当读干(ai)食臭。食臭的臭当什么讲呢?臭本身当气味来讲。

实际上气味芳香的在古代也叫臭,古人有句话,叫“其臭如兰”,说芳香的味道象兰花一样。如果这个气味是秽浊的,也叫臭,那就是臭味了。在现代汉语里,遇到这个字,只是臭味而没有香味的意思。那么在这里的干噫食臭是指的什么呢?有两种情况,打嗝有饮食的气味,饮食味。比方说早晨说的油饼,到了中午打了个嗝,结果还是早晨油饼的味道,中午吃饭之前打个嗝,结果还是油饼的味道,你说他消化得好吗?消化不好。晚上吃的猪肉大葱的包子,或者鸡蛋韭菜的饺子,第二天睡醒了打个嗝,怎么还是晚上的包子味啊?怎么还是晚上的饺子味啊?你说他消化好吗?所以,遇到这样的病人,可以写干噫食臭,就是饮食味。还有一种情况,是饮食的馊腐味,打一个嗝,那种过度发酵的,发酸发臭的味道,这当然更是消化不好的临床表现了。所以在临床上这两种情况我们都可以把它看作干噫食臭的表现。这是胃热气逆的表现。

下面的症状,脾寒气陷,又兼水邪,所以他就出现了肠鸣,下利,原文怎么说的呢:“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这个腹中雷鸣听起来似乎有点夸张,可是那个肠鸣音亢进的人,肚子咕噜咕噜响,真有点隐隐约约象远处雷声的飘来。

有一次我在门诊看一个病人,他坐在那儿,我就隐隐约约听到雷声从什么地方飘来,我从窗户上一看,朗朗乾坤,我说哪儿打雷的,那个病人笑了,说“大夫,不是打雷,是我的肚子。”所以最初学《伤寒论》的时候,我觉得《伤寒论》的症状的描述,从来不夸张,我只是看到腹中雷鸣的时候,我觉得张仲景有点夸张。结果当遇到这上病人的时候,我才觉得,张仲景确实是听到肠鸣音的亢进,就象隐隐的雷声一样,所以这个肠鸣音,不是声音大得象雷声,而是咕隆隆象雷声。这是脾寒气陷,又兼有水邪浸渍胃肠的表现。

这个胁下有水气,是个病机的术语,当然,你也可以把肠鸣音亢进,看成是肠道有一些水液。既然是有水,在临床会应当见到小便少,或者轻度的水肿。后世医家就给它补充说,生姜泻心汤的适应证,可以见到小便少,可以见到轻度水肿,这正是有水气的表现,正因为如此,我们把它叫做水气痞。痰气痞是由于有痰邪又有气机壅滞所致的痞,水气痞是指由于有水邪又有气机的壅滞所导致的痞,治疗用生姜泻心汤,和胃降逆,散水消痞。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炸糕】 (用餐慎入)

还有一种方法是火熏。张仲景时候火熏的具体方法是什么,我们现在不知道,因为文献已经失传了。但是从《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所记载的火熏方法来看,我上次也说过,用一个大锅放上一些芳香的药物,放上水,煮沸以后,锅上放上比较结实的木杠子,然后人坐在上面,拿被子裹上。实际上我们今天发展的桑拿浴就是古代的火熏方法之一。火熏的方法也适合治疗沉寒痼冷疼痛性的疾病。

还是在 60年前那个时候农村非常穷,有个小伙子当时也就是 20岁左右,他听说他的朋友要结婚。那个地方的结婚呢,请客人吃什么呢?吃炸糕。我们今天想结婚请人吃炸糕,但是在那个地方是最好的食品了。这个小伙子知道第二天要参加朋友的婚礼,头一天中午就没有吃饭,头一天晚上还没有吃饭,第二天早上还没有吃饭,你想想他饿着肚子干什

·441·

么,要饱饱的吃一次炸糕。我们现在想起来,这个炸糕有什么好吃的,我们不能理解。第二天中午办事办得很晚,炸糕炸了好多又都凉了,到了下午两三点钟才吃。我问他吃了多少。后来这个病人(已经是个老头子了)。他给我回忆说“我也记不清吃了几十个,然后到了晚上肚子胀,上下不通气,不能排气不能大便不能打嗝,弄得辗转反侧,坐卧不宁,一夜没有睡觉。肚子冰凉,拧着疼,碰都不敢碰。”

第二天找到我父亲,我父亲怎么办呢?他一说到这个病情之后,正好结婚那一家用的那个大锅,炸油糕那个大锅还没有撤,我父亲机灵一动,就让加上水,加上青蒿,加上艾叶,他不是在农村吗。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是春天,这些东西现场都能够找得到。水开了之后,拿上大木头杠子给它架上去,然后把小伙子放上去,当然底下的火都撒掉,不撤掉吧小伙子不就蒸熟了吗?然后上边盖上被子,他给我说,我在上面熏啊熏,开始全身冒汗,后来肚子咕噜咕噜响,最后就听到肚子想倒了一面墙一样,咕隆咕隆咕隆,随后头一天吃的东西原封没动的又还到这个大锅里了,从下面全排出来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瓜蒂散】

瓜蒂散这张方子涉及到的药物是瓜蒂、赤小豆、豆豉,其中赤小豆和豆豉都是粮食做的,这个豆豉是用大豆做的,赤小豆本身就是红小豆,所以真正起到催吐作用的是瓜蒂这味药,用煮豆豉的汤,“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合散”,取这个煮豆豉的汤来合这个瓜蒂散,“温,顿服之”,这个量,一次吃下,“不吐者,少少加”,少少就是渐渐的意思,如果吃了一次没有吐,第二次吃的时候,瓜蒂散用量再稍稍加一点,“得快,吐乃止。 ”,那么只有很痛快的吐了,那你不要再吃了。

后面谈到了瓜蒂散的使用禁忌,“诸亡血、虚家,不要与瓜蒂散”,失血的病人,其他的虚证的病人当然不可以用瓜蒂散来涌吐。因为涌吐的这个方法,它是通过胃的粘膜来排泄体内的毒素,排泄体内的毒热,只有胸中膈上的痰浊、食积、留饮,你才可以用这种方法。

从动物试验的观察来说,这个甜瓜素,我这是不是说甜瓜蒂,甜瓜素每公斤用 0.02克给这个狗来口服的话就会造成剧烈的呕吐,最终可以导致呼吸中枢的麻痹而死亡。因此我们在临床上如果要用瓜蒂散催吐的话要注意这几个问题,第一个量不可以太大,我们说,每次吃上一钱匕,再加上赤小豆,瓜蒂一次的量,也就是 0.5克左右。第二个,不要空腹吃,空着肚子不能吐,起码要吃一些东西。再一个,不要久用,不要长期的用瓜蒂散,还有一个,如果他有上消化道某些疾病,比方说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者有肝硬化,怀疑他有食道静脉曲张的都不可以用吐法。

有报道用瓜蒂散涌吐而导致食道静脉破裂出血,大吐血而死的,也有报道消化道溃疡用瓜蒂散以后,导致了严重的上消化道出血的。当然

·453·

也有报道,用瓜蒂的量比较大,30克,吃了之后中毒,呼吸麻痹而导致死亡的。还有一个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和具有止吐作用的西药一块用。

那么催吐的方子,难道还会有人用止吐的药物和瓜蒂散同用吗?

我就曾经碰到过这样的一个病人,这样的一个病例,病人是一个 12岁的男孩子,他有癫痫,这是个农村的男孩,他癫痫怎么治疗呢?当地邻村有一个老中医,他专治癫痫,他妈妈知道这个消息,就到这个邻村找这个老中医去买药,这个老中医药也卖得很贵,就一小包,研末的药。回来之后就给她儿子吃上,吃了之后这个孩子就剧烈的呕吐,吐了大量的粘液,包括胃的内泌物,好,三个月癫痫不发作,三个月以后,癫痫又发作了,大发作。他妈妈想,既然吃这个药有效的话,我再找他去买个这药。第二天就去买药,买回来之后也是同样的方法,吃完了就吐。吃完了又是有三个月没有发作,第三次还是得买药。她妈妈就给她大儿子说,她大儿子是农村医生,说你看看你的弟弟吃了这老头儿的药,每吃完之后马上就吐出来,吐出来之后呢能管三个月,你说他吃完了就吐出来,它的药效吸收得太少了,只管三个月,如果让这个药能在胃里头多呆一会儿,多吸收一点,能不能管得更长一点时间啊,药又这么贵。她大儿子说要是这样的话,我可以想个办法,我可以先给他打一针爱茂尔,大家知道爱茂尔有镇吐的作用,他妈妈说,你打这爱茂尔,多长时间发挥作用啊,等它快发挥作用提时候,我们再给你弟弟吃这个药。好,第三次买回来药之后,他哥哥提前半个小时给他弟弟打了一针止吐的药,然后他弟弟吃完这个药之后,欲吐不得吐,辗转反侧,坐卧不宁,过了一会儿就出现了冷汗直出,呼吸急促,面色苍白。他妈妈和他哥哥一看,唉哟,大事不好。非常偏僻的农村,根本没有汽车,拉着个小平车,就往城里拉,走到半路,这孩子就死了。

为什么?瓜蒂的毒素中毒,呼吸麻痹,呼吸停止了。

有一年我到这个地方去的时候,这个哥哥是个农村医生,他就给我讲他非常懊悔的一件事情就是他弟弟的这个事情。他问我这是为什么?

我想他用了催吐的药,除了瓜蒂散没有别的,他怀疑这老大夫用了什么毒药。我说,催吐的药除了瓜蒂散没有别的,用催吐的方法就是因势利导,就是让他吐,这个药不能吸收,吸收了之后就会导致中毒的,就是让它刺激胃粘膜,通过胃粘膜分泌大量的粘液,把体内的毒素、病理产物排泄出体外。

中医是个很仁慈的医学,它都是给邪气出路的。病在体表的话,用发汗的方法,把在体表的这些毒素、这些代谢产物通过汗排出体外。你看,使邪气排出体外的时候,人们要付出些津液。汗不是津液所化吗,毒热、毒素在体内的时候,通过通大便的方式来排出体外,这都是给邪气出路的方法,湿热在体内的时候通过利尿的方式,通过泌尿系统把毒邪排出体外。而有形的邪气或者毒邪在上焦的时候,我们就通过胃粘膜的分泌,通过刺激胃粘膜让它分泌大量的粘液,然后把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这都叫给出路的政策,所以中医特别忌闭门留寇的方法。

我说这个农村医生,你呀,本来是催吐,是给邪气以出路,你先打了针爱茂尔来镇吐,所以闭门留寇,导致了瓜蒂毒素的吸收中毒,导致了呼吸的麻痹。

所以这个教训我们是应当汲取的。

后来我说,我们在国内也从来没有见到过催吐药和镇吐的西药并用的这种中西结合的方法,你说的这个病例从来没有见过报道,我可以不可以把它写成一个报道,报道出来呀?他说不好,不好,因为那是我把我弟弟给治死了,你最好不要报道。但是我要讲课的时候,我要讲这些,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汲取一些教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祝总骧】

很有意思,中医在两千多年以前的《黄帝内经》里就把经络的循行部位描述得非常清楚,把经络的行血气、营阴阳、调虚实、处百病、决死生的功能写得清清楚楚。

可是伴随着现代自然科学发展起来的解剖学、发展起来的生理学,对经络毫无记述,没有记载,似乎人体没有经络的话,生理学照样可以讲,解剖学照样可以讲,人体的生理机能继续在进行。所以这两个医学之间的这这种明显的反差常常给我们思考。你看,中医的辩证要靠经络,用药要讲归经,也要靠经络,针灸的取穴要循经取穴,推拿按摩要循经点穴,导引行气要循经行气。中医学处处离不开经络。

经络到底是存在的还是不存在的?到今天,甚至中医界的人,还有人说经络只不过是古代中医头脑中假想的一种通道,大家琢磨琢磨,如

果是一种假象的的通道的话,那我们的药物的性味归经是假想的,针灸的取穴是假想的,子乌虚有的,那中医还要它存在吗?几十年前,我们什么事情都是一窝蜂,搞针灸麻醉,针灸麻醉,如果是膈肌以上部位的手术,包括颅脑的手术、甲状腺的手术、心肺的手术,常常有许多人可以达到到一级镇痛的效果。病人在神志非常清楚的情况下,通过针刺以后,诱导上一段时间,就可以顺利地完成手术。有许多人是这样。

当然,对膈肌以下的腹部的手术效果就不好了,那么即使使膈肌以上的这些手术有一定的效果的话,这就应当研究。你绝对不是扎在一个子乌虚有的头脑中假想的东西吧?如果是一个头脑中假想的东西的话,那么病人客观上他怎么能达到镇痛的效果呢?甚至有许多病人能够达到一级的镇痛的效果呢?

所以那个时候国务院周恩来总理就主张找一些搞生物物理学的、搞现代自然科学的人去研究经络,你靠中医大夫去研究经络的话,他还是那种传统的思路。

当时有一个生物物理学家叫祝总骧,我上课很少说老师们的名字,这个祝老师当时他是个生理学教授,也是个生物物理学家,他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的一个人。总理就说,你能不能够来研究经络。他当时心想,经络哪有啊,我教的生物学没有,我教的生理学也没有,既然你让我来研究的话,那我就证伪。我交的答卷,就是用我现在的科技手段证明经络不存在就可以了。

他当初是那么想,可是他说怎么证伪啊?我得用生物物理学的手段,用生物化学的手段,用物理学的手段,不就是声、光、热、电、磁、核吗?用声学的方法他怎么测啊?拿一个听诊器,随便放在胳膊上哪个部位,拿小锤敲这个胳膊,看看有经络的地方和没经络的地方声音一样不一样。你说这个实验是不是非常非常的简单啊。经络是纵行的,他横着敲,沿着经络循行线的运行方向垂直来挨着敲,拿听诊器听,闭着眼睛,让另外一个人敲,敲到一个地方呢,他觉得声音和其他地方声音不一样,就在那个地方点一点,再换个地方敲,又有个地方的声音不一样,再点一个点,然后再换个地方敲,睁开眼睛一看,惊奇地发现声音不一样的

·463·

地方,这些点居然能够连成一条线,这条线就是经络的循行线,他说这是偶然的吗?他每条经络都做,结果每条经络都能够敲出高振动的音的点来。然后他说是不是这个助手有意识地知道这个地方有经络循行线,他敲这个地方,把叩诊锤敲得力量重一些呢?然后他就设计了一个用计算机控制的小气锤,当、当、当、当,敲到经络循行线的时候,确实可以听到一个高振动音,拿那个声谱仪来分析的时候,那么也确实是一个高振动音,就证实经络循行线有高振动音的特性。用经络测定仪,是他自己设计的经络测定仪来测,被测试者手攥上一个参考电极,然后测试者拿着一个测试电极,沿着经络循行线的方向来垂直地画线,等一画到经络循行线这个点的时候,电流计的指针偏移,说明局部的电阻降低,电流增大,电流强度增强,再换个地方又找出一个低电阻点。结果发现,低电阻点的连线和刚才那个高振动音的连线是重叠的,都是经脉循行线。

所以这样简单的一个声学的、电学的方法,测得了经络循行线具有高振动音的特性、具有低电阻的特性。当然,他们的实验已经做了 30年了,试验继续在做,那么越做发现经络越存在,越发现经络存在,越能够用现代的手段给它标定清楚。

有一次,我到他那里参观,他说,郝老师,你说中医书上所记载的东西,是古代的准确呢还是现代的准确?我当时想,科技是在发展的,应当是现代更准确。他说不对,他说宋朝王维一所做的针灸铜人,足三里穴往下,足阳明胃经是一条线,足阳明胃经走到足三里的时候,拐了一个弯,一条线下来了。可是《灵枢经》记载的胃阳明胃经的循行线,是在足三里穴这个地方分了两叉下来了,郝老师你说哪个对啊?我说这只能利用你的实验来验证哪个对,哪个不对啊。他说我试验验证的结果,《黄帝内经·灵枢经》的记载是正确的,而宋朝王维一省略了一条支脉。

因此他得出一个结论,中医的著作,是越古越准确,越古越好,这和一般的科学的发展规律是不一样的。

我们这个实验小组用声学的方法、用光学的方法测得了十二经脉,包括督脉、任脉的客观存在,而且,测完了之后,这个人是终生不变的。你 30年测的,比方说 20年前测的这个人,足阳明胃经就在这个地方,20年后测还是这个地方,不仅用这两种方法可以测得所有的人的十四经脉的准确的循行部位,而且呢,在动物身上也可以测得动物的经脉线的准确的循行部位。

所以他的最初以证伪为目的的这项研究,其结果没有证伪,经络确确实实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他现在成了拥护经络学说的一个最坚定的生物物理学家。

所以我们这里所说的经络,那应当是客观存在的。就像《黄帝内经》所说,它是有行气血、调阴阳、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作用。它对人体的生理有重要影响,它是人体最大的调控系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不换衣服,不洗脸,不洗澡】

181条,“问曰:何缘得阳明病。 ”什么缘故得的阳明病呢?“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这一条是讲的太阳病或者用了发汗、或者用了泻下、或者用了利小便,结果就造成了津液被伤。“此亡津液”,亡者伤也,这就造成了津液被伤。津液被伤导致了胃中干燥,为什么不导致其它脏器干燥呢?这个病人的身体素质,肯定是胃阴不足,所以误治以后伤津液,哪个脏器原来津液不足的话,胃中津伤,邪气就会化燥,邪气化燥就会成实,因转属阳明,于是乎就使病证转属阳明。转属阳明有什么样的表现呢,“不更衣”就是不大便。

我们通常说话常常对某些事物用一些委婉的词语,话不直接说,那么更衣是什么呢,古人登厕,上厕所,因为古人穿的是长袍子,长长的,拖着地,他觉得不方便,就把外衣脱了,换换衣服,然后再上厕所,出来以后再换衣服,所以以后“更衣”应当作一个去大便的婉词,这种委婉的说法显得比较文明。

96年我在韩国,一个韩国医生去找我问问题,说,郝老师,在中国如果遇到一个人经常不换衣服,不洗脸,不洗澡,你们也给他用大承气汤吗?我说你是在哪里看到的这种报道?他说我在《伤寒论》里看到的,我说我看看,我学《伤寒论》,我怎么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呢?不换衣服,不洗澡,不讲卫生用大承气汤,我要能够找到这一条的话,那不就是对《伤寒论》的一个补充吗。我还满心欢地:韩国流行的《伤寒论》,可能有这么一条,拿来一看,是中文的《伤寒论》,他就指出了 181条“不更衣”,我说这个不更衣是不大便的婉词,我说中国人说话非常委婉,回避一些认为粗俗的话,在台湾小孩撒尿不叫撒尿,叫唱歌。

我在台湾旅游的时候,那个导游小姐说,郝教授,前面有个歌厅,你去唱歌吗?我说我不去唱歌,她说那我去。我很奇怪,作为一个导游你在这儿去唱什么歌呀?我就在后面跟着她,跟着她发现她进了洗手间。我说这怎么能是歌厅呢?然后我就回来。回来之后,我就大惑不解,问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哈哈大笑,他说现在的年轻人有许多新的词汇,上厕所不是就要有声音吗,所以我们就叫唱歌,那是问你上不上厕所,你说你不唱歌。我说老年人听得懂吗?他说老年人不一定懂,我们现在年轻人唱歌不唱歌都是指的上不上厕所。

有一个妈妈带一个小孩二、三岁,那个妈妈突然出差,就把这个小男孩放在他外婆家。然后这个小男孩就和他外公在一块睡觉,睡了一会儿,这个小男孩说,外公外公,我要唱歌,他的外公说三更半夜的你喝什么歌呀。他外公不懂这个话,年轻人的话,他说我要唱,我不行,我要唱,我憋不住了,我要唱。要明白的话,知道他憋不住。他外公心想,这孩子对歌曲这么喜欢,半夜都憋不住要唱歌,他说你就唱吧。那外公我在哪里唱呀,你就在外公的耳边唱吧。

我的朋友给我讲了这个事情以后,有时候这些委婉的词汇也容易造成误会。

所以这个不更衣,我们韩国的医生,他认识中国字,他就认为这个不更衣要用大承气汤,这肯定是精神分裂证病人不换衣裳,不洗澡,不换衣服,不洗澡,不讲卫生,在中国你看要用大承气汤来治疗,所以我给他讲了之后,他自己笑得都前仰后合。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一胳膊馒头】

胃有热则消谷善饥,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句话,所以要是胃热盛,它真是消谷善饥,像甲亢的病人,像某些糖尿病的病人,表现为多食,有的时候吃得多得让你非常害怕,当然,还有的病人既不属于糖尿病,也不属于甲亢,也有多食。

有一个女孩,22岁,她一次能吃一胳膊馒头。我不明白她说的一胳膊馒头是什么意思,她的家长陪着她,一胳膊,我们东北那地方,蒸的馒头都是方的,她从食堂买馒头,拿一个胳膊摞着这么一摞馒头,走回宿舍一会儿就吃完了,所以这叫吃一胳膊馒头。我说可能吗?她说真是可能,在当地检查没有查出毛病来,到哈尔滨检查也没有查出毛病来,所以就来北京了,到协和医院检查,协和医院透视有个巨大的囊状的胃,没有内分泌的问题,后来就住院检查,就看着她吃两斤肉、两斤米饭,可是体重也不多。这个护士长特别有经验,说体重也不多,不见她排泄的很多,吃的东西到哪儿去了,就发现她每次吃完饭半个小时左右,总要上一趟卫生间。有一天护士长中午没有走,听见她在卫生间既不是大便,也不是小便,而是一种呕吐的声音,当然这个声音也不重,她就是吃完饭以后就全倒出来了,护士长就使劲敲这个卫生间门,把她给拽出来了,说你给我说说,你到底是怎么回事,消化不了,你为什么还吃这么多?这个小女孩的脸一下子通地红到了脖子根。她说,护士长我跟你

说,我实在是没有病。没有病你为什么吃这么多来看病?说就是她们让我来看病的,我起先到兵团的时候,就觉得兵团的馒头特别好吃,开始我吃两个就吃饱了,第二天我觉得两个不饱,就加半个,第三天我觉得吃 3个才能饱,后来我感觉人生最大的享受,就是吃饱肚子。然后我有了这个心理,我总是想把这胃吃得饱饱的,我就觉得心里特满足,后来从 3个加到 4个,从 4个加到 5个,最后只能吃一胳膊馒头,我才觉得心理上那种满足,我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饭,吃完了我再偷偷找一个厕所,再把它倒出来,所以她完全是一个心理因素,这就叫神经性多食证,协和医院就把它诊断为神经性多食证,西医大夫没有办法,你限制她饮食她辗转反侧,坐卧不宁,一宿根本就睡不着觉,不能限制她饮食,后来就找中医大夫看。

协和医院有我不少同学,不少学生,他们给我打电话,我说胃有热则消谷善饥,你给她用大剂量的白虎汤,大剂量的苦寒药,让她再吃。果然用了大剂量的白虎汤,大剂量的苦寒药,没有出一个礼拜,她什么都吃不下去了,所以清胃热呀。以后这个病人的胃就慢慢慢慢地缩回去了,很平安地出院了。

所以胃有热则消谷善饥。但是这里为什么饥不能食呀?这个热不是胃中阳气真正的亢盛,像这个女孩是一种阳热的亢盛,舌红红的,口还臭,你想她吃那么多口能不臭,跟她对话的时候,口臭喷人,一个 22岁的女孩像这个样子,她就吃得太多,所以就给她清胃热

这里有个疑问,那些做缩胃手术节食成功减肥的肥胖人士,是不是其实可以这样治呢?要是哪位大牛有此类研究心得的,还望指点迷津下,先行谢过啦。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神经性多尿证】

白虎加人参汤在《伤寒论》中这么多条文中都提到了,“大烦渴不解”。

我上学的时候,就觉得这个方子是大辛大寒,如果不是大热证的话,我们不要轻易用,甚至有人认为它是虎狼之药的这么一个认识。所以我毕业以后,在一般的内科临床上很少用到这个方子。

有一段时间,我和一个老大夫在对面桌上班。有一天就看见对面那个老先生给病人开了白虎加人参汤,并和六味地黄丸合方。然后我就问病人,我一看老师用了白虎加人参汤,我想他肯定有四大症状吧,我说你发烧吗?

这个病人莫明其妙,我不发烧。

我说你出汗吗?

我不出汗,脉也不洪大。

我说你口渴吗?

他说,我是糖尿病,我有点口渴。

病人拿着老师的方子走了以后,我就问老师,四大缺三大,何以用白虎?老师就愣住了,说什么四大缺三大。

我说咱们用白虎加人参汤,不是要四大症状都具备才能用吗,他只有一个口渴您怎么给他用呀?老师说,我用它是因为这个病人具有胃热而津气两伤的临床表现,他没有力量,他喝那么多的水,所以我没有观察他的四大症状是不是都具备,我是抓病机用方。

我就看老师给这个人用这方子,几乎每次来都不怎么换药,吃了两三个月以后,这个人把所有的其它的降糖药都停了,血糖正常了,尿糖阴性了。

我说老师我跟您学了一招儿,他说学了什么,我说用白虎加人参汤和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这个老师很严肃的说,我没有这么教你。我那个时候心想这个老师真保守呀。

过了些日子,我看到了日本的一个报道,就是用糖尿病动物模型,用白虎加人参汤按照原来的药物组成,对糖尿病的动物模型有很好的降血糖效果,我就拿这个报道给老师看。

我说,老师,您怎么说您不是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糖尿病呀,你看日本都做了动物实验了,白虎加人参汤就是可以治疗糖尿病,老师摇摇头,我没有这么教你。

我那个时候还是觉得这个老师很保守,我说他有病例,我这儿有别人的动物实验,怎么白虎加人参汤就不能治疗糖尿病呀。

又过了几天,我在叫号,叫完号之后,因为我的左后侧是门,我觉得进来的不是一个人,回一看,吓我一跳,一个特别消瘦的病人,两人搀着她,慢慢地走进来了。我之所以吓一跳的原因,这个病人两眼沉陷,鼻骨高耸,嘴唇菲薄,露着两排白白的牙,两个腮帮子的肉全没有了。最让我可怕的是,她不是那种苍白的面色,苍白的面色咱们知道是重病,她那面色像古铜色一样。所以我的感觉是,我们解剖室的那个东西站起来了。所以我当时就想站起来,我有点毛骨悚然,可是我又坐下了,我想我是大夫呀,怎么这么沉不住气呀,我又坐下了,她坐在我旁边。

我说你怎么不舒服?嘴唇都是薄薄的,都干裂了。

我渴。第一句话。

旁边那个人提着那么大暖壶,比我们这个暖壶还要大,我没有见过那么大的暖壶,给她倒了一杯子水,咕咚咕咚喝完了,我还没有来得及问第二句。

我渴。

你看,主诉就是渴。我那个时候的知识,三十年前吧,我就想到糖尿病。

我说你尿糖是阳性还是阴性,血糖怎么样?

我不是糖尿病,你看,我查过了,我不是糖尿病。

我说那你查过内分泌吗?

我不是尿崩证,我刚从反帝医院来。

反帝医院是哪个医院呀?是文化大革命中给协和医院取的名字。协

和的名字不是美国给取的吗,文化大革命中你们不知道协和医院叫反帝医院,说我刚从反帝医院来,我不是尿崩证,你看她清楚得很。

我说哪你是什么病呀?

她说反帝医院说我是神经性多尿证,让我不喝就行了,说着她眼圈就红了,但是流不下眼泪,伸出舌头来是光红无苔,而且舌面是光光的。

我说那你这个病怎么得的?

哎,别提了,去年我们那个地方把所有的机关干部都调到一个地方,垒一个大坝,要修一个水库,满山遍野都是人,我是个女同志,平常在机关就喜欢喝水,没有想到我们到那儿之后,带去的水全喝光了,后勤跟不上,根本没有别的地方有水喝,我就忍这个渴,又憋了一泡尿。满山遍野都是人,又没有厕所,男同志转过身就可以,我实在不好意思,我就忍着渴,憋着尿。回到家里我不知道先喝水好还是先撒尿好,我端着杯子就上茅房,上边喝下边撒,一边喝一边撒,我就完全离不开那个地方。

我想我们完全可以想像得到这种状况下这个人是什么样子。这一夜就一点儿也没有睡觉,一边喝水,一边撒尿。从此以后,饭就吃不下去了,就靠喝水活着,体重就由 164斤,找我看病的时候剩下 70斤了,你想想她消瘦到什么地步。

这么重的一个病,我想到了白虎加人参汤,可是那个动物实验呢,白虎加人参汤能够降血糖,降动物血糖。我想人家血糖本来正常,吃完这个方子血糖低了怎么办?

这个时候,我就向我对面的老大夫求救。对面老师早就看出来我开不出方子来了,老师毕竟是老师,他已经在那儿写药了,写完我一看,白虎加人参汤,再加桑螵蛸、益智仁,再加麦冬和五味子。这不就是白虎加人参汤、生脉饮,还有桑螵蛸、益智仁,缩泉丸那两个药嘛。

我开不出方,老师开出来了,我当然很恭敬的把老师的方子给病人了,我说,你看我们的老大夫给您开的方子,你吃吃这个方子吧。

病人下楼之后,我就给对面那个老大夫说,我说老师呀,动物实验说白虎加人参汤能够降血糖,这个病人吃了,她已经这么瘦了,不会使她血糖降低吧?又是瞪了我一眼,你是中医大夫还是西医大夫?

我这个时候我听出来老师是对我说的话不满意,可是我又不敢多说。

我自个沉不住气,我下楼了,我们的药房在一楼,我看病人在凳子上坐着,她那些家属在排队买药,我就坐在病人旁边,我说你口袋晨时常预备几块糖,吃了我们的药呢,有心慌心跳,有出冷汗的时候,您就拿了出块糖吃。

她说大夫我口特别渴,从来不想吃糖。

我说尽管如此,你要预备着几块,她还真听我的话,买了几块水果糖,那个时候只有水果糖,她揣在兜里。

七天以后,病人来了,还是那两人陪着,往那儿一坐,那天老大夫没在。她说大夫呀,我在我们那个地方,大概吃药吃了两麻袋了也忍不住渴,现在吃了你们这个药之后,能够忍 20分钟不喝水,说这就是进步,对我来说。

我说有效的话,那我们再继续吃吧,我就原文照抄,我说你这一个星期,有没有出现心慌心跳、出冷汗、手脚发颤的现象?

她突然想起来我那天说过这个话,她说没有,从来没有。

这个病人,就这样在北京住了三个月,基本上就这方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中间偶尔有感冒的时候,我稍稍的给她调调方,后来陪着她的人走了,这个人的面色逐渐转得红润,舌逐渐有点苔,吃饭也逐渐增多了,喝水也逐渐减少了,她非常高兴就走了。

等后来我们那位老大夫再来的时候,我告诉她,我说那个病人不是糖尿病,我们用白虎加人参汤治好了。

他说我从来没有告诉你白虎加人参汤可以治糖尿病,我之所以可以用于那个神经性多尿证,之所以可以用于糖尿病,是因为病人有胃热而津气两伤的病机。

这个时候,我才明白,老师为什么不说他教我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糖尿病。

所以我们应当注意,在临床上用方的时候要抓病机,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思路来用经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细节记不清了,90年代初的杂志上的故事

我就记得是男女混着关的,没有任何计时装置。还记得说人群对“一天”的概念很快就变模糊了,作息周期起伏不定,均值好像比24小时要长。

唯独月经很准,结论说很有可能是重力的影响。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